幽囚

幽囚

幽囚:囚禁;幽禁 ,最早見:囚禁、公侯失禮則幽。——《荀子·王霸》。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幽囚yōuqiú
囚禁;幽禁
囚禁/公侯失禮則幽。--《荀子·王霸》。楊倞注:"幽,囚也。"/欒書中行偃劫而幽之。--《呂氏春秋·驕恣》/乃幽武。--《漢書·李廣蘇建傳》

釋義

詞語分開解釋:

幽:幽yōu隱藏,不公開的:幽會。幽居(a.隱居;b.幽靜的住處)。幽憤。幽咽。形容地方很僻靜
囚:囚qiú拘禁:囚禁。囚車。囚牢。被拘禁的人:囚犯。囚徒。死囚。囚首垢面。筆畫數:5

幽囚幽囚

幽yōu

同本義 / 幽,隱也。——《說文》。段注:“幽,從山,猶隱從阜,取遮蔽之意。” / 崑崙旁薄幽。——《太玄·中》。注:“隱。” / 雍遏不通曰幽。——《周書·諡法》 / 以致其幽。——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退隱;潛藏 / 幽居而不淫。——《禮記》 / 南陽之弊幽。——《戰國策》
又如:幽隱(隱居的賢才);幽士(幽子,幽人。幽隱之人;隱士);幽女(隱居無偶的女子)
囚禁 / 公侯失禮則幽。——《荀子·王霸》。楊倞注:“幽,囚也。” / 欒書中行偃劫而幽之。——《呂氏春秋·驕恣》 / 乃幽武。——《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幽困(囚禁);幽殺(拘禁殺害);幽死(囚禁而死);幽劫(遭囚禁,被脅制);幽殺(囚禁處死);幽廢(幽禁廢黜)
隱藏。如:幽潛(隱藏之人;隱士);幽情(深藏於內心的綿長衷情);幽悰(隱藏在內心的感情)

幽 yōu

昏暗;陰暗 / 幽,微也。——《爾雅》 / 幽,冥也。——《小爾雅》 / 幽明之占。——《史記·五帝紀》 / 方世俗之幽昏兮。——《楚辭·惜誓》 / 水府幽深。——唐·李朝威《柳毅傳》 / 淒神寒骨,悄愴幽邃。——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 幽晦以多雨。——《楚辭·屈原·涉江》
又如:幽岩(深暗的岩洞);幽房(深暗的房間);幽室(幽暗或沒有光亮的房子);幽隱(幽暗不明);幽國(政治昏暗的國家);幽暮(昏暗的傍晚);幽昧(昏暗不明)
深邃 / 幽,深也。——《爾雅》 / 入於幽谷。——《易·困》 / 幽幽南山。——《詩·小雅·斯乾》。傳:“幽幽,深遠也。” /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詩·小雅·伐木》
又如:幽閨弱質(閨閣中的弱女子);幽扃(深鎖的門);幽谷(深谷);幽冤(深冤);幽閨(深閨。指舊時女子的臥房);幽情(深遠或高雅的情思)
幽靜 / 幽獨處乎山中。——《楚辭·屈原·涉江》 / 青雲動高興,幽事亦可悅。——杜甫《北征》
又如:幽軒(幽靜有窗的小室);幽真(幽靜純真的情趣);幽娟(幽靜美好);幽敞(幽靜寬敞);幽偏(靜僻之處);幽塢(僻靜的山坳);幽隅(僻靜處);幽棲(幽僻的棲止之處)
卑微。如:幽介(卑微孤介的人);幽仄(微賤;卑陋);幽陋(卑微);幽柔(低微柔弱)
幽雅 /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又如:幽妍(清秀);幽秀(幽雅秀麗);幽姿(幽雅的姿態);幽致(幽雅別致)
通“黝”(yǒu)。黑色 / 其桑有幽。——《詩·小雅·隰桑》 / 再命赤靶幽衡。——《禮記·玉藻》。毛傳:“幽,黑色也。”

幽 yōu

幽靜隱蔽的地方 / 虎豹得幽,而威可載也。——《管子》
墳墓。如:幽宮(墳墓);幽宅(墳墓);幽阡(墓道);幽石(墓石)
陰間 / 九幽十八獄,無此黑暗也。——《聊齋志異》
又如:幽冥界(陰曹地府);幽孽(人死後在陰間所受的苦難);幽神(鬼神);幽陰(陰間)
幽州 / 東北曰幽州。——《周禮·職方式》 / 燕曰幽州。——《爾雅》 / 幽州在北,幽昧之地也。——《釋名·釋州國》
古地名
在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等地
在今北京市及所屬通縣、房山及河北省武清、永清、安次等縣境內

常用詞組

幽麗 - 幽僻 - 幽冥 - 幽咽 - 幽囚 - 幽婉 - 幽寂 - 幽居 - 幽幽 - 幽微 - 幽思 - 幽怨 - 幽情 - 幽憤 - 幽暗 - 幽浮 - 幽深 - 幽靈 - 幽眇 - 幽禁 - 幽篁 - 幽美 - 幽谷 - 幽邃 - 幽門 - 幽閉 - 幽閒 - 幽雅 - 幽靜 - 幽香 - 幽魂 - 幽默

常用詞組

弔古尋幽 - 尋幽訪勝 - 探幽索隱 - 深幽 - 清幽 - 靜幽幽

囚 qiú

(會意。從人在囗(圍)中。本義:拘禁、囚禁)
同本義 / 囚,系也。——《說文》 / 囚,拘也。——《爾雅》 / 在泮獻囚。——《詩·魯頌·泮水》 / 斯率囚。——《史記·始皇紀》 / 韓非囚秦。——司馬遷《報任安書》 / 景公乃囚陽虎。——《韓非子·難四》 / 涇水之囚之至矣。——唐·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囚阱(押進地牢);囚解(拘禁押送);被囚;囚奴(囚禁奴役);囚拘(囚禁);囚桎(囚禁)
俘獲,在戰爭中抓獲。如:囚俘(捕獲俘虜);囚執(俘獲;擒獲)
限制,圍困 / 眼光囚在一國里,聽談彼得和約翰就生厭,定須張三李四才行。——魯迅《墳·未有天才之前》

囚 qiú

犯人,被逮捕或被捕入獄的人 / 問秦囚。——《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 繫囚常二百餘。——清·方苞《獄中雜記》 / 刑部繫囚。 / 殺人重囚。
又如:囚伍(罪犯);囚囊(囚根子,囚攮。囚犯。罵人話);死囚(已被判處死刑而尚未處決的囚犯);階下囚
被俘獲的敵人 / 明日復戰,乃逸楚囚。——《左傳》
又如:囚虜(俘虜)

常用詞組

囚室 - 囚徒 - 囚牢 - 囚犯 - 囚禁 - 囚籠 - 囚系 - 囚衣 - 囚車 - 囚首垢面

常用詞組

幽囚 - 拘囚 - 楚囚 - 死囚 - 繫囚 - 錮囚 - 階下囚

出處

囚禁,幽禁。

《戰國策·秦策三》:“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加之以幽囚,終身不復見,是臣説之行也,臣何憂乎?”《後漢書·獨行傳·戴就》:“幽囚考掠,五毒參至。”明徐元《八義記·周堅替死》:“諒屠賊來不敢殺你,多應幽囚冷宮。”邵燕祥《中國又有了詩歌》:“不唱幽囚的痛苦,不唱遍體的鱗傷,唱的是扼殺不了的中國的希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