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症

低溫症

低溫症是人的核心溫度下落到35℃以下,而人的正常體溫是37℃。如果體溫下跌在32℃以下,情況會變得嚴重並最終致命。低溫症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也許比其它各類因素加起來還要多。儘管驗屍官會在許多死亡安全中宣布死因是溺水,但實際原因是因為低溫症造成失去意識,而導致溺死。因為低溫症是第一殺手,所以在進入到寒冷氣候之前對它進行徹底了解,包括早期症狀、適當的預防措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

基本信息

定義

低溫症低溫症

什麼是低溫症,它是如何造成的

病因人的正常體溫是37C度。低體溫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溫度下落到35C度以下.如果體溫下跌在32C以下,情況會變得嚴重並最終致命。低溫,大風,和濕的內衣使人寒冷。只有運動和顫抖可以使身體產生熱量。衣服,避風所,和脂肪層可以防止熱量散發,但不會生成熱量。出汗通過蒸發而降低體溫。寒冷時的顫抖通過增加肌肉活動所需的化學反應而生成熱量。顫抖最多能增加達500%的體表熱量生成,但只能在幾個小時內有效,因為最終會導致肌肉的葡萄糖過度減少和疲勞。在寒冷且大風的山上,體力透支的運動後,天黑降溫,穿著濕的內衣,如果是全棉內衣且服裝不夠保暖,又沒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後不再運動,此時制熱和保溫的因素長時間小於散熱的因素,就可能導致低體溫症。

1、暴露型(逐漸地)——在寒冷環境下通過呼吸蒸發(汗濕或潮濕的衣物)或者沒有適當保溫造成的熱量逐步散失。

2、浸泡型(突發地)——因為冷水傳導造成熱量快速喪失,表現為快速發作(海水中僅為10-30分鐘)。

前一種類型的低溫症易發於任何一種戶外活動,特別是在氣候易變的野外,或在旅行者迷路、受傷或食品供給不足的情形下發生。包括水上運動在內的戶外活動,也會有落水或者後一類型的低溫症的危險。差不多在所有的天氣狀況下,在水中身體冷卻的速度,要比在空氣中快25倍。在10攝氏度的水中,如果沒有熱保護裝備,人們在30分鐘後就會失去自救的能力。即使獲得救援,浸在水中1小時後,能夠生存的機會也微乎其微。

症狀簡述

1、不受控制的顫抖和不能變暖。
2、糊塗、憤怒、笨拙、說話含糊。

低溫症
低溫症
3、奇怪舉止,喪失方向感。
4、視力模糊,喪失協調性。
5、絕望和漠不關心。
6、臉和手呈灰白色。
7、肌肉僵硬取代了顫抖。
8、亂脫衣服(因為大腦的體溫調節系統被寒冷削弱)。
9、語無倫次,虛脫,喪失意識。
10、無法完成複雜的動作,特別是手不聽使喚
11、瞳孔放大。
12、心跳巨減。
13、在32C度時身體進入"冬眠"狀態(hibernation),關閉手臂和腿部的血流,急劇降低心跳和呼吸頻率。
14、在30C度時身體進入新陳代謝幾乎停止的"冰人"狀態(metabolicicebox),看似死亡了,但仍然是活的。

發展過程及表現

較輕的低溫症會在身體核心部位的溫度低於它正常的37攝氏度時發生

在早期階段,伴隨著脈搏和呼吸節奏的加快,會產生劇烈的顫抖。冰冷的、發白的手和腳(因為皮膚下的血管收縮)是肢體的血流放慢的第一個徵兆。不理性和易於興奮是早期行為徵兆。因此依靠隊伍的成員來自己發現低溫症並不安全。在寒冷條件下,要觀察每一個人的表現。密切關注那些有糊塗、反常地笨拙、劃空槳,或者其它不正常的行為的人。

嚴重的低溫症會在體溫低於33攝氏度時發生

血液繼續放慢流動,嘴唇和指尖等身體表面器官因為缺氧呈青紫色。血液循環降低同時導致手足的肌肉里產生酸性代謝物(廢物),直到顫抖停止,取而代之的是肌肉僵硬。身體核心溫度低至30攝氏度時,脈搏和呼吸開始放慢。身體核心溫度降到33攝氏度以下時,重要器官開始變冷。因為大腦變冷、大腦細胞新陳代謝減慢,導致大腦功能削弱。意識程度開始降低,從睏倦和絕望變為不感興趣、語無倫次,甚至喪失意識。在30攝氏度以下,生命的特徵已經難以發現,病人易被誤認為已死。瞳孔放大,無反應。脈搏沒有感覺。呼吸斷斷續續,每分鐘呼吸頻率低於4到5次,也能這是僅能證明病人還存活的唯一線索。那些沒有因為喪失意識或靈敏度而溺死的病人,也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

如何救治

低溫症低溫症
如果落水
1、如果你落水,儘量回到船上。
2、浮水法不適用於冷水中。
3、頭部露出水面,並用帽子蓋住。
4、如果你穿著潛水服,踏水是可以的,但是只要你不動,你只能維持兩次。
5、短距離可以游泳——取決於你游10碼或半英里的水溫。
6、如果附近有救援,最好是安靜地等待。
7、尋求救援。(保持熱量的姿勢):手臂摺疊在胸前,腳踝相扣,大腿併攏,膝蓋彎曲。

從落水中生存身體的如下部位易快速喪失熱量:
1、頭 2、脖子 3、胸部兩側 4、腹股溝。因此,要避免熱量喪失,要保護好上述部位。

然後進行如下處理:
1、患重低溫症的病人應當作急救處理。如果病人正在變得僵硬,或者喪失意識,或者表現出諸如意識不清、發音含糊或嚴重喪失協調性等特徵,要立即送病人去有加溫醫療設備之處,或者通過無線電尋求求援。

2、一般情況下,因為低溫症的複雜性,要讓醫用的加溫裝備來處置低溫症患者。但是,在旅程中,一般無法迅速得到醫療設施。要溫暖地包住病人,送往安全之處。儘可能地在運送病人的過程中保持輕柔,也許可以用皮划艇或獨木舟。猛烈碰撞病人可能導致心臟停止。

低溫症低溫症
3、脫去濕的衣物。放置到乾燥的睡袋中,以使病人產生熱量。一旦顫抖停止,病人就喪失了自己產生熱量的能力,所以簡單地把病人放入一個冷睡袋裡並沒有幫助。病人需要一個溫和的熱量來源,比如另一個人的身體。把熱敷袋放到病人的脖子、腋窩、兩側、胸部和腹股溝。蓋住頭部。通過嘴對嘴的人工呼吸暖和病人的

4、不要加熱、磨擦或刺激嚴重低溫症病人的四肢。這可能導致體表冰冷的、停滯的血液流到身體核心部位,造成心臟搏動停止。熱的飲料也是危險的,因為它們會使溫暖的血液帶離身體重要器官。使身體核心溫度升上一度,幾乎需要近3加侖熱飲料。

5、當用加溫裝置使嚴重低溫症病人復溫時,需要警惕幾種情況。一種是體溫後降,因為身體被加溫後,肢體的冷血會回到身體核心部位,造成核心部位體溫降低1-2攝氏度。另一種是酸毒症,因為低溫下肢體細胞新陳代謝放慢而產生的酸性廢物,會回到心臟,可能會導致復溫休克。體溫後降和酸毒症都可能引起心臟驟停。

6、在難以區別嚴重低溫症和心搏停止的情況下,旁觀者可以嘗試進行心肺復甦術。但是,對於嚴重的低溫症病人來說,胸部按壓或者任何其它的粗暴處理,都應轉化為緩慢的、低速的心臟按摩,類似於對待心臟病發作的一種方式。在開始進行心臟復甦術後,觀察病人的身體的動靜或者呼吸,感受頸部的脈搏(在脖子氣管的邊上)滿一分鐘。

如何預防

首先,應注意的是戶外運動時不可以穿全棉內衣。有專門設計的面料幫助把汗單方向排到內衣的外層。通常穿化纖的內衣即可。全棉內衣平時是好的,

低溫症
低溫症

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是最糟糕的。寒冷的天氣下一定要帶帽子.在空氣里,多數熱通過頭部丟失。

其次,了解你的夥伴易於患低溫症,並不僅在於所處環境,而且與身體有關。孩子比成人易於患低溫症。老人比年輕人易患。瘦人比胖人易患。

男人比女人易患(因為皮下脂肪較少)飲酒和吸毒會使削弱顫抖或者血管擴張或,所以導致低溫症狀不明顯,或者血液流動不放慢。特定的疾

病使人易患低溫症,如:甲狀腺功能減弱,其過低的甲狀腺激素(管理細胞新陳代謝頻率);糖尿病低血糖);精神失調癲癇病)。

最後,低溫症可以通過常識來加以預防,潛在的低溫症情況必須在變得嚴重之前就得到控制。

1、知道導致低溫症的環境。
2、在寒冷濕潤的環境下,穿適當的衣服。所有時間內戴帽子。穿排汗快乾內衣,迅速帶走皮膚上的水份,上面穿絨料或毛料,最外面是防風防水衣服。
3、保持身體健康,經常鍛鍊,高熱量食物和熱茶或熱朱古力將幫助預防輕低溫症。
4、知道自己的極限,避免透支。如果迷路,避免驚慌和其它消耗能量的活動。
5、在野外,帶火種和一些宿營設備
6、攜帶特高頻對講機,而且知道如何使用緊急頻道來尋求求援。
7、在急救包裡帶化學加熱袋和溫度計。
8、了解你的同伴。
9、學習判斷低溫症的早期症狀。

戶外預防與自救

低溫症的預防措施主要是防止體熱的大量散失,其次是提高肌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具體方法有以下一些。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熱值高、攜帶方便,既能防風,又能防水,是一種理想的防寒用具。
在寒冷的環境裡穿著厚的防寒服是必要的,但在作劇烈活動時,應脫去厚衣服,因為體力活動出汗形成的水蒸氣不易透過衣服,於是身體產生熱積蓄,會使人感到疲勞。另外,如果衣服內的溫度接近0℃時,會在衣服里結霜,這就大大減低了服裝的隔熱性能。
保持服裝的通氣性相當重要。衣服不可穿得過緊,這樣不僅不會使人感到暖和,反而會感到寒冷、難受。穿一件厚衣服不如多穿幾層薄衣服為好,這樣有更多的空氣層,保溫效果更好。
要保持服裝的乾燥。淋濕或汗濕的衣服要及時烘乾,衣服上的冰雪要及時抖掉。
鞋的材料要選通氣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膠塑膠鞋,腳在出汗以後,易發生凍傷。硬而緊的鞋子妨礙腳部的血液循環,也易發生凍傷。當腳趾有麻木感時(凍傷預兆),可作踏步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
襪子最好是穿棉線襪,因為尼龍襪不吸收水分,不要使襪子皺褶,以免引起腳的損傷,襪子要經常清洗,保持乾燥。

低溫症
搭帳蓬
帳蓬可以防風、防雨和保暖,可作為睡覺和休息的場所。此外,夜間點火的帳蓬在遠處看來很象一盞明燈,極易被探尋者發現。
如果是長時間宿營,應在堅硬、平坦的地上搭帳蓬。要刨開積雪,地面凍結時,不必把樁打入地下,可挖一個小洞,放入樁子用雪填滿,然後加水使之凍牢。
如果是暫時宿營,可不必刨開冰雪,只需把雪地弄堅實點即可。堅實的雪層可作為冰凍地面的絕熱體。火堆下面用石頭或木頭支持,以防火堆陷落熄滅。
帳蓬的入口要背風。不可在河岸、山頂或乾涸的河床上搭帳蓬。儘量拉緊帳幕和支索。如強風將至,用大石塊壓住帳蓬的邊緣。
帳蓬內用木柴、木炭等生火,可保持暖和。生火的帳蓬上下都要有通氣孔,保持通風良好,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如覺得懨懨欲睡,或發現火焰呈黃色而不是藍色,就可能是氧氣不足,應該馬上走出帳蓬。

睡袋
據調查,在5℃以下的帳蓬內,如不用睡袋一般人就不能安睡。使用睡袋時,即使在-10℃的氣溫下也可以舒適的睡覺。睡袋對防寒有重要作用。
睡袋必須保持乾燥。用後應將袋內的熱空氣放掉,以免水汽在內凝結。進睡袋時衣服不可穿太多,以免出汗弄濕睡袋而隔熱性能降低。氣溫不太低時,口和鼻應露在睡袋外面,以免呼出的水蒸氣留在袋內。此外,天晴時要多曬睡袋。
在使用睡袋前應使其充分蓬鬆,這樣保溫的效果更好。睡袋不應直接放在有冰雪或有雨水的地面上,以免人體使冰雪融化而發冷。比較理想的是在睡袋下面放氣墊作為與地面的隔絕物。
在緊急情況下,如睡覺時帳蓬著火了或遇到雪崩。睡袋是迅速逃生的障礙。安全、迅速地從睡袋裡鑽出來的方法是:不必拉開拉鏈,先坐起來,把睡袋下推到腰部。然後躺下來,抬起臀部,把睡袋推到大腿間。再坐起來,一邊把睡袋往下推,一邊屈膝,把雙腳抽出來。

易患病人群

除了天災人禍這一類不可預知的意外災難之外,有某些特定族群是容易被低溫症給找上門的,他們很可能就是你身邊的親人,甚至是你自己。多一份關心、多一點了解,就能避免這個疾病的發生。

*幼童

孩童對於自身的保暖能力本來就不足夠,再加上他們的身體是屬於頭大身體小的比例,因此體溫會更加容易流失。在寒冷的季節,除了穿上保暖的衣物之外,手套襪子圍巾帽子等也是不可缺少的防寒物料,這樣才能確實預防寒冷。

*老年人

老年人不但行動緩慢,身體代謝循環也因老化而減緩,再加上皮下脂肪減少、學管收縮,因此調節體溫的功能就會喪失,自然比較怕冷。而另一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患有失智症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則因為對自身的行為或狀況無法有正常的反應,因此可能不懂得在感覺到寒冷的時候,適時添加保暖衣物,因而發生失溫症狀。

*慢性疾病患者

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因為體內新陳代謝不正常、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減緩,特別是患有糖尿疾病、心血管問題、甲狀腺機能低下症、腦下垂體機能低下症的患者,較缺乏調節體溫的能力,體內在製造熱能方面會有所障礙,因而比一般正常人更容易引起低溫症。

*行動不便者

人體除了靠食物、營養來提供所需的能量之外,活動也是幫助製造熱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像是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新陳代謝、循環作用都比較好,因此在冬天也比較不怕冷。但如果是因骨折、中風或是其它原因導致行動不便者,因為活動能力降低,再加上缺少防寒衣物的保護,自然就有可能造成失溫。

*酗酒&酒精中毒者

一般人都會以為在覺得寒冷時,喝一點酒會讓身體變得暖和起來,因此有禦寒的作用,但事實上,酒精會讓皮膚的血管擴張,讓體溫的散熱速度加快,反而會讓體溫迅速降低,再加上若是有酗酒習慣的人,攝入過量的酒精導致神智不清,因而無法做好自行保暖的措施,就有可能造成悲劇發生。

在路上——驢友秘籍

驢友——時尚代名詞,戶外運動——休閒新方式。他們拋棄了現代文明帶來的舒適與慵懶,擁有了與自然共存的能力,充分體會到一種回歸人的本性與初衷、檢驗人的智慧與力量的樂趣……然而每年旅遊中發生的意外屢見不鮮,悲劇突如其來……讓我們共享知識,捍衛生命、享受生活!分享我們的驢友求生經驗!我是驢友,我用知識的雙手,捍衛我們熱愛的生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