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城經濟開發區

任城經濟開發區

山東任城經濟開發區,座落在濟寧東城區,是首批經國家發改委審核通過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85平方公里,建成5平方公里,設有創業中心,山推工業園,外商投資工業園,機械加工工業園,石油化工工業園,服裝生產加工工業園,食品加工工業園。

基本信息

概況

任城經濟開發區任城經濟開發區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依託任城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日趨完善的投資環境,現已形成以工程機械、機電一體化、石油化工、汽車配件四大產業為主導,其他產業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

截止2008年6月,完成項目總投資86億元,完成工業生產總值205億元,已成為任城區對外開放的視窗,招商引資的平台,高新產業的聚集區。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一零四、一零五、三二七國道、濟嵐公路環繞開發區,日荷、京福、京滬高速公路、石新、京滬、京九鐵路京杭運河三級航道等縱橫過境,新籌建的國際機場距離開發區進16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任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占地面積5.98平方公里,設有創業中心、山推工業園、電子工業園、機械加工工業園、生物醫藥工業園、自2001年8月奠基以來,開發區共投資2億元,完成了2平方公里的開發建設,使園區具備了"八通一平"(供電、供水、電信寬頻郵政、供熱、供氣、道路、土地平整)的基礎設施。
開發區依靠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高效優質的服務,多渠道、多形式的開展招商引資。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共吸引國內外客商46家,在建企業27家,投產企業8家,契約利用資金12億元。現開發區已初具規模,形成了以生物化工、機械電子、服裝服飾加工、文教衛生等一體的高新技術開發區。

設施

任城開發區環城瀕湖臨礦,區位優勢突出,地理位置優越。水陸空交通便利,郵政、電訊設備完善,電力充足,金融機構齊全,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任城經濟和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條件。
交通運輸

任城經濟開發區北湖風光
境內現有一條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兩條國道(G105北京-珠海、G327連雲港-菏澤)、七條省道(濟微線、濟魚線、濟梁線、濟董線、嵐濟線、日東連線線、濟嘉線),公路里程總計199.9公里。貨運周轉量萬噸公里;客運周轉量42457萬人公里。全區已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工程,交通極為便利。目前,全區共有各類運輸公司100餘家,2004年全區營運車輛達5608部,完成客運量175萬人。擁有貨運車輛3000餘部,完成貨運量2651萬噸,貨運周轉能力58355萬噸公里。以京杭大運河為主航道,現有航運公司21家,擁有各類港口碼頭23處,各類貨運船舶近900艘,載重噸位達到14萬噸,泗河港、濟三碼頭、許莊北港、魯任港已成為內河航運的重要港口,有力地帶動了煤炭運輸業的迅速發展。2004年,全區來自煤炭運輸業的稅收近1000萬元。現代商貿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為任城經濟的發展開闢了新領域,注入了新活力。全區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有世通物流、海信物流、櫻花物流、林海物流、萬里物流等,投資3000萬元的廣源醫藥物流、投資900萬元的聖德寶物流即將投入運營。
郵電通訊

全區郵電局(所)12處,郵政業務總量2004年達1038萬元,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2.2萬門,電話機累計90520部。2005年建設村級郵遞代辦所507處,建所比例達到99%。
能源供應

任城礦產資源眾多,已探明煤炭儲量41.5億噸,水資源充沛、電力充足。全區電網實現了環網雙電源供電,共擁有110Kv變電站3座,35Kv變電站13座,3-10Kv變壓器2599台,變電總容量57.67萬Kva。共有11個鄉鎮供電所、50個電工組。2004年,全年實現購電量4.26億KWh,售電量4.05億KWh。
金融保險

2004年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為450402萬元,各項貸款餘額為293185萬元;銀行現金收入1140496萬元。各類保費收入8431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2431萬元,人壽險保費收入6000萬元。

所在城市介紹

任城經濟開發區任城經濟開發區

濟寧市任城區位於魯西南平原,南四湖北端,環圍濟寧市中區。地處東經北緯35°08′-35°32′,116°26′-116°44′。最大縱距42.5公里,最大橫距29公里,總面積881.1平方公里。整體格局半城半鄉,地理位置優越,處於濟(濟寧)一兗(兗州)一鄒(鄒城)一曲(曲阜)組團結構大城市的腹地,歷來為魯西南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任城區交通十分便利,京杭運河縱貫南北,新石鐵路日東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京福高速公路京滬鐵路近在咫尺,327、105國道在境內十字交匯,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2004年全區轄9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0.89萬人,人口密度為732人/平方公里。在總人口中,農業人口48.48萬人,非農業人口12.41萬人。
任城區地處魯中南泰沂蒙山麓傾斜平原與魯西南黃泛平原交接窪地的中心地帶,屬山東地台尼山穹隆與魯西沉降帶之結合部。其地勢構造,大體以老運河為界,西部為魯西沉降帶的邊緣,東部與北部為山東地台的邊緣。基岩除東部石橋鎮為中生代晚侏羅紀花崗岩外,其餘均為古生代二迭紀中性粘土岩砂岩。其埋深,東部及西北部在1455~303米之間;中南部在300——493米之間。境內斷裂構造,主要有2組南北向斷層:一為劉堤頭斷層,位於中部偏西,自喻屯鎮南田村起經南張鎮劉堤頭村至汶上;二為孫氏店斷層,位於東部,自石橋鎮北王村起經賈莊東南、兗州孫氏店西至李營鎮耿村。北部邊境處尚有一個東西向斷裂帶,西起李營鎮耿村,向東經兗州大滋陽,延伸至曲阜時莊附近,與尼山斷層相交。
境內地層均系第四紀上組鬆散沉積物堆積。老運河以東為汶泗山麓沖積層:以西100米以上為黃河沖積物夾湖相沉積物,其下為巨厚的粘土物質,系湖相沉積物或山麓沖積平原前緣堆積。90米以內沙層較為普遍集中,多為2~4個含水組,沙層累計厚度一般4.7~25米之間。其中以李營、南張、許莊三個鎮(街辦)較厚,在9~25米之間。濱湖地區較薄,在1.5—3米之間,最大厚度達8米。含水層以中細沙為主,最上層埋深不大於15米,沙層顆粒具有上細下粗,南細北粗的特點。

根任城區處於中緯度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區,具有冬夏季風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冷熱季和乾濕季的區別都很明顯。春季溫度回暖快而變化劇烈,降水稀少,多偏南大風,蒸發量大,氣候乾燥,常形成春早,影響春播和小麥的正常發育。夏季炎熱多雨,高溫高濕,並常有暴雨、冰雹和連陰雨的出現。秋季氣溫急降,雨量驟減,多晴朗的秋高氣爽天氣,副高減弱南退,蒙古高壓增強,氣溫急劇下降,一般10月中旬:多出現初霜危害。冬季溫低寒冷,雪少乾燥。年平均氣溫13.5℃。最熱月出現在7月
份,月平均氣溫26.6℃,極端最高氣溫41.6℃(1960年6月21日)。最冷月出現在1月份,平均氣溫在—l9℃,日最低氣溫低於—10~C達13天,土壤凍結期110天左右,極端最低氣溫—19.4℃(1964年2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在707.3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南部多於北部。降水的年際變化和季節變化都很大。各季降水豐枯懸殊,分布很不均勻,形成任城區“春旱、夏澇、晚秋又早”的氣候特點。但個別年份也曾出現春澇、夏旱或秋澇的現象。

任城經濟開發區北湖

任城區屬淮河水系,南四湖流域。境內梁濟運河貫穿南北,運河以東流勢自東北向西南,均系山洪型河道;運河以西流勢自西向東,為平原型河道。7條主要河道(泗河、洸府河、梁濟運河、洙水河、洙趙新河、蔡河、新萬福河)呈扇形排列,從三面匯入南陽湖,區內還有幸福河、龍拱河、老運河入湖。全區共有36條河道,總長度324.8公里,其中幹流7條,二級支流15條,三級支流14條。河網密度0.4公里/平方公里。堤防總長度639.7公里。
泗河發源於新泰縣平頂山兩側,於接莊鎮東貫莊入境,至新閘南入南陽湖。境內右堤長18.6公里,流域面積5.88平方公里。洗府河源於寧陽縣大汶河左岸,於李營鎮何崗村東入境,至石橋鎮石佛村東入南陽湖。境內長24.7公里,流域面積157.69平方公里。匯入的支流有北躍進溝、楊家河、蓼溝河。梁濟運河北起梁山縣路那裡,南至濟寧市任城區李集。於長溝鎮陳莊村北入境,至許莊街道李集村南入南陽湖。境內長27公里,流域面積283.14平方公里。匯入的支流有小新河、南躍進溝、幸福溝、老運河。洙水河源於巨野縣毛張莊,於唐口鎮姜莊村南入境,至唐口鎮路口村南入南陽湖。境內長15公里,流域面積77.33平方公里。匯入的支流有老趙王河。洙趙新河源於東明縣穆莊,於任城區喻屯鎮紅廟屯村北入境,至喻屯鎮劉官屯村東北入南陽湖。境內長11公里,流域面積17平方公里。蔡河源於嘉祥縣狼山屯,於喻屯鎮虎頭王村入境,至喻屯鎮大王樓村東南入南陽湖。境內長15.5公里,流域面積78平方公里。匯入的支流有北大溜、小王河。新萬福河發源於成武縣楚樓,於喻屯鎮邵莊寺村西南入境,至喻屯鎮大周村南入南陽湖。境內左堤長9.3公里,流域面積17.7平方公里。南陽湖系眾水匯集之中心,南與昭陽、獨山、微山三湖相連,統稱南四湖。境內東、北、西三面環湖,堤防長36.4公里,湖泊面積60平方公里。

任城歷史悠久,遠古時期,這裡居住著華夏民族先人之一的東夷族原始部落夏朝時期,太昊(伏羲氏)後裔有仍氏(亦稱有任氏,任、仍古時同音)就在這裡建立了仍國。周朝時期,仍國被封為任國。春秋戰國時代任國先後隸屬於魯、宋、齊國。秦統一中國後,廢任國而改為任城縣。這是“任城”稱號的最早由來。
南北朝北魏神龜元年(公元518年),任城縣始建治於今市區駐地,同時在此設立了任城郡。到了唐代,任城已經有了一定規模,成為東魯地區的一個重鎮,詩仙李太白就曾在任城居住達二十餘年,現市區仍然留存有與他有關的古蹟--太白樓和浣筆泉。五代後周廣順二年(公元952年),設濟州於巨野,任城縣隸屬濟州。金完顏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巨野發生大洪水,遂把濟州州治遷至任城。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升濟州為府,因“濟水南匯泗,北匯汶,州居其中”,地勢高而水患不至,取吉祥安寧之義,更府名為“濟寧”。任城縣也由此改稱濟寧縣。
元朝開始,運河改道東移流經濟寧,使濟寧成為南北轉輸的要地。到明永樂年間,濟寧已是“水陸交會,南北要衝之區;襟帶汶泗,控引江準、灌運咽喉”。這以後,總管運河河道的總督府一直設在濟寧,至清乾隆年間,濟寧已是“齊魯之大邦,水陸之要衝”。明清兩朝,濟寧的商戶已發展到上千家,成為京杭運河沿岸的七大商埠之一,享有“江北小蘇州”之譽,與淮陰、臨清並列為運河三大名鎮。
到了中華民國時期(1913年),廢州府制設濟寧縣,隸岱南道,次年改屬濟寧道。1928年撤銷道的建制,濟寧縣直屬山東省。1933年隸屬山東省第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日偽統治時期屬兗濟道。根據對敵鬥爭的需要,我黨地方組織在這裡建立過濟寧縣、濟北縣,在周邊建立過兗濟縣、蜀山特別行政區等縣級建制。
建國初期,此地城南稱濟寧縣,城北稱濟北縣,後濟寧縣併入嘉祥縣,濟北縣至1951年2月改稱濟寧縣,後經區劃多次調整,到1958年,基本恢復了濟寧縣的原有區劃。1958年11月併入濟寧市,1965年5月恢復濟寧縣。1983年9月組建地專級濟寧市時,濟寧縣改設為濟寧市郊區,1993年12月更名為濟寧市任城區。

任城旅遊

漢任城王陵景區

濟寧市北郊消王莊附近,原兀立著九個大土塚,參差羅列,如山如丘,民眾俗稱“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由於多年來風雨剝蝕和人為破壞,現地面僅存土塚四個,據有關資料證實,這些土塚既為東漢任城國王及其后妃的陵寢。1977年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經上級文物部門批准,1992年—1995年,濟寧市文物局對一號漢墓進行了搶救發掘、修復,再現了東漢任城國王陵寢地宮的壯麗景觀。
肖王莊一號漢墓曾被盜掘,但仍出土不少文物,其中三件玉器為國家一級文物。尤為重要的是題湊石牆上鐫刻近800塊題,這在我國漢代考古實為重大發現。題刻內容主要為石工、送石者的籍貫姓名,書體為民間漢隸,風格經直率真,挺拔遒勁,乃東漢通俗隸書之典型作品,對研究我國古文字的演變和書法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肖王莊一號漢墓,有我國迄今發掘的東漢王陵中尚屬修復開放的首例,在已知兩漢墓中尚屬出土刻石最多一座,因而彌足珍貴。自1996年開放以來,吸引了大量的外學者和遊客。
北湖景區

任城經濟開發區北湖荷香
北湖位於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總面積18000餘畝,集遊樂、休閒、度假、水上運動、養殖於一體,是山東省新興的旅遊觀光勝地,被譽為魯西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1996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旅遊度假區。
北湖所在的任城區地處廣袤的魯西南平原,南臨煙波浩淼的微山湖,北依五嶽之產的泰山,東連孔子故里曲阜,西鄰水泊梁山,環繞濟寧市區。任城區歷史悠久,約公元前27至前21世紀,系唐虞氏故園,有仍氏繁衍生息之地,是我國最早的四個風姓古國之一。
北湖現有魚類78種,盛產鯽、草、鰱、鯉四大家魚、武昌魚鱖魚甲魚青蝦毛蟹和蓮、螺、蚌、菱等名貴湖產品,為濟寧城區人民的主要淡水魚和湖產品來源地。
北湖水面寬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每當盛夏時節,數萬畝荷花競相開放,海內外賓朋雲集於此,觀湖賞荷、泛舟垂釣,盛況空前。1994年,由北湖發起召開了杭州西湖、嘉興南湖、武漢東湖、濟寧北湖參加的“中國四湖聯誼會”。後發展為“中國湖泊聯誼會”。
近年來,市區兩級政府又投資1億多元,加強北湖的基礎設施建設,環湖內堤全部砌石,修築了12公里的環湖公路,修築加固6個湖心島,開挖了旅遊航道,新增了“北湖閣”等一批新景點,完成了環湖以及通向湖心島的電力、郵電通訊工程。
北湖具有廣闊的開發建設前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素有“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美譽的濟寧市任城區人民熱誠歡迎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投資優勢

人文優勢濟寧市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勝地,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五大聖人(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子思)的誕生地,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任城區就坐落在這片祥和的土地上。

資源優勢:任城區這片熱土是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優質煤儲量達250億噸,占山東省煤炭總儲量的1/2。任城區境內現有礦井12隊,年產原煤4000多萬噸。

濟寧市年發電量高達210億千瓦時。擁有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為任城區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裕的能源。

任城區淡水資源豐富,地下水資源占山東省近1/10,世界最大的人工河——京杭大運河南北縱貫任城全境。這些都為任城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資源。

人力資源充足。曲阜師範大學濟寧學院濟寧職業技術學院濟寧醫學院等多所高等院校,為任城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各類人力資源。

任城經濟開發區任城經濟開發區
交通優勢:105,327國道和日荷高速,均通過任城區。開發區距離火車站僅2.5公里,至高速公路入口僅5公里。

京九(北京——香港九龍)、京滬(北京——上海)鐵路通過濟寧,兗石(兗州——日照)鐵路向西與隴海線相連,直達中國西部地區和中亞、西亞以及東歐。

開發區距離日照港271公里,距離青島港360公里,距離濟南機場180公里。

產業優勢:濟寧市長江以北重要的工商業中心城市,依託濟寧市,任城區現已建立起各領域較完備的產業和流通體系。其內產業完備,其中工程機械,石油化工,汽車配件,紙製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具有強大的競爭力。

目前,GE、杜邦、伊頓、沃爾馬、ADM、住友、小松、東棉、日綿、味之素、大宇、正大、德國鳳凰、伊藤忠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濟寧。為任城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環境。

優惠政策

總則

第一條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激勵任城區內外企業和社會各界人士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加快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步伐,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省市有關檔案精神,結合任城實際,特制定以下優惠政策。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招商引資,是指任城區內外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以下簡稱引薦人),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引進的區外項目和資金。
第三條引薦人引進區外項目和資金,為任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享受本規定的相應獎勵。外來投資者投資興辦的各類項目,須在任城區辦理工商、稅務登記,並申報繳納全部稅費,方可享受本規定的相應獎勵。
第四條對引薦人的獎勵以引進項目的貢獻及效益為依據。對引進或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採取一次性獎勵和跟蹤獎勵相結合的方式予以重獎。按照“誰受益,誰出資,不重複計獎”的原則,獎金由受益財政或受益單位支付。
第五條引進的各類項目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境保護規定和任城區產業發展方向,堅持引進高新技術項目、“三資”項目、稅源項目和大項目的原則。

對引薦人的獎勵政策

第六條引進資金的獎勵
(一)引進無償資金,用於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按當年實際到位資金數額的10%給予一次性獎勵。
(二)從商業銀行及金融機構辦理的信貸資金及借款,或通過其它渠道引進的社會資金,用於城市或經濟園區大型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引資額在5000萬元以上且使用期一年以上的,按照實際使用數額的0.2%給予引薦人一次性獎勵。
(三)下列引進資金情況的不予獎勵:
1、用於抗旱、防汛、救災、扶貧、社會救助、土地復墾、冷浸田及塌陷地治理等政策性或指令性專項撥款。
2、上級主管部門撥付的用於本單位經費列支的款項。
第七條引進項目的獎勵
(一)引進農業龍頭企業並形成稅收的,按照兩周年內上繳稅金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自納稅之日起,第一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35%對引薦人進行獎勵;第二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25%對引薦人進行獎勵。引進農業龍頭企業未形成稅收的,按外方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對引薦人進行一次性獎勵。對已形成稅收的項目,引薦人可以選擇上述任意一種的獎勵方式。
(二)引進區外人員新辦工業項目的,或投資租賃工業企業並在我區辦理工商註冊、稅務登記,且申報繳納全部稅費的,按照兩周年內上繳稅金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自納稅之日起,第一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30%對引薦人進行獎勵;第二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20%對引薦人進行獎勵。在受獎年度內,年納稅額低於20萬元的項目不予獎勵。
(三)引進商貿經營型企業(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或引進區外新型服務業企業,並將工商、稅務變更到我區註冊登記,且申報繳納全部稅費的,按照兩周年內上繳稅金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自納稅之日起,第一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20%給予項目引薦人獎勵;第二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10%對引薦人進行獎勵。在受獎年度內,年納稅額低於10萬元的項目不予獎勵。
第八條引進港、澳、台及國外資金興建“三資”企業,以及引進投資額1億元以上的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年納稅額達到第七條受獎規定的,實行以下獎勵:
(一)按外方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0.5%對引薦人進行一次性獎勵。其中引進“三資”企業的,按外方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1%對引薦人進行一次性獎勵;
(二)自納稅之日起,每年按上繳稅金區級實際留成部分的2%對引薦人進行終身獎勵。項目引薦人有權對獎勵資金進行合法轉讓、繼承。
對引進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以上大項目的引薦人,安排其一名符合就業條件的子女或配偶在財政供養的單位就業。
第九條提報招商信息的獎勵
對提供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投產項目的信息提報人,按外方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萬分之一給予一次性獎勵。

對投資者的優惠政策

第十條財稅獎勵政策
(一)凡在任城區新開辦的年納稅額50萬元以上,經國家、省級科技部門鑑定的高新技術項目,自納稅之日起,3年內把實際上繳稅金區級留成部分的100%獎給企業(已經享受本政策規定以外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的項目除外)。
(二)凡在任城區新開辦的年納稅額50萬元以上的“三資”項目,自納稅之日起,3年內把實際上繳稅金區級留成部分的100%獎給企業(已經享受本政策規定以外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的項目除外)。
(三)凡在任城區新開辦的年納稅額30萬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自納稅之日起,3年內把實際上繳稅金區級留成部分的50%獎給企業。其中對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根據其當年實際發生的貸款存量(使用期一年以上),按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予以貼息補助,貼息補助期為一年,每個企業最高補助額不超過50萬元。新建農業龍頭企業獲得國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稱號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
(四)凡在任城區新開辦的年納稅額50萬元以上的服務業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自納稅之日起,5年內把實際上繳稅金區級留成部分的15%獎給企業(已經享受本政策規定以外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的項目除外)。
(五)凡在任城區新開辦的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投資強度、容積率符合規定的工業項目,自納稅之日起,3年內把實際上繳稅金區級留成部分的30%獎給企業(已經享受本政策規定以外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的項目除外)。
(六)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的新建項目,參照濟任發〔2007〕20號檔案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用地優惠政策
(一)外來投資者可通過出讓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達到投資強度規定要求的(省級園區內每畝不低於160萬元,其它區域內每畝不低於100萬元),可獲得區政府財政資金扶持。對工業項目和農業龍頭企業,按實際繳納土地出讓金政府收益部分的100%給予資金扶持;對服務業項目實行“招、拍、掛”方式,按市場價格運作,對其中投資額較大的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資金扶持。
(二)鼓勵老企業通過嫁接改造,利用自有存量土地進行合資合作經營,盤活存量低效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前提下,企業通過招商引資在原用地範圍內,新建和改擴建工業項目,其投資額度、建築容積率等指標符合省、市有關檔案規定的,其增加建築面積部分不再收取基礎設施配套費。
第十二條收費優惠政策
(一)凡在任城區投資興辦的各類項目,由項目引薦單位和項目所在地共同辦理各種證照手續,實行“一站式”服務。
(二)投資新建項目,從立項、審批到開工建設,行政事業性收費按國家、省規定的下限徵收。
第十三條外來投資者在用水、用電、供暖、就醫和子女入托、入學、入伍、就業等方面,與本區公民享受同等待遇。對完成新上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以上的大項目或新上項目年繳納稅金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法人代表,安排其一名符合就業條件的子女或配偶在財政供養的單位就業。
第十四條鼓勵區內現有企業通過搬遷或合資合作進入區政府確定的重點園區集中建設,符合相應規定的,享受上述各項獎勵和優惠規定。

獎勵兌現辦法

第十五條實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兌現,由區督導考核中心組織考核認定,區招商局負責日常調度統計工作。
第十六條引薦人的確定辦法
(一)引薦人是指直接介紹投資者來任城區投資興辦各類項目和企業的區內外機構、單位和個人。
(二)一個引進項目一般只確定一名引薦人,實行一次性登記。確屬聯合引薦的項目由各引薦人協商比例,享受相應獎勵。
(三)引薦人須填寫《任城區招商引資項目引薦人登記表》,經外來投資者出具證明、區督導考核中心審核確認。
第十七條引進資金的獎勵辦法
引進資金到位後,由引薦單位或引薦人向區督導考核中心申報。區督導考核中心依據受益單位出具的證明、銀行票據、財政撥款檔案、受益單位到帳憑證等有效證明,按規定程式審核報批後給予獎勵。
第十八條引進項目的獎勵辦法
引進項目需提供工商註冊、稅務登記、完稅憑證,其中享受固定資產投資優惠政策的,還需提供資金到位證明和固定資產投資憑證等相關資料。不能提供有效證明的,由區督導考核中心按市場價值進行評估認定,經區委、區政府同意後予以獎勵。
第十九條對投資者優惠政策的兌現辦法
享受財政扶持政策的項目,由項目納稅人申報,分別由工商、財稅、金融等相關部門出具工商註冊、稅務登記、完稅憑證、銀行到位資金證明、固定資產投資證明等相關資料,由區督導考核中心認定或評估,報區委、區政府審批後逐一兌現。

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繳納稅金是指增值稅、營業稅和所得稅,不含其他稅費。同一項目同時符合幾條獎勵政策的企業或個人,其獎勵按高限辦理,不重複計獎。本政策規定獎金以人民幣支付,引進外資或外資項目,折算成人民幣後進行獎勵,匯率以資金實際到位之日國家外匯牌價為準。
第二十一條對違反本規定騙取獎勵的,責成有關部門追回全部獎勵資金,並報請有關部門追究直接責任人和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二條獎勵資金先由區財政統一支付,然後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由受益財政分別負擔。其中對固定資產投資億元以上進入“一區三園”建設的項目,獎勵資金由區財政支付。受獎人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以前檔案規定與本規定有不一致的,以本政策規定為準。本規定由區督導考核中心、區招商局負責解釋。

相關詞條

綏化經濟開發區牡丹江開發區宜春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連金州經濟開發區哈爾濱賓西經濟開發區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松原經濟開發區白山經濟開發區四平經濟開發區吉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盤錦經濟開發區葫蘆島經濟開發區本溪經濟技術開發區丹東經濟開發區錦州經濟開發區鐵嶺經濟開發區遼陽經濟開發區遼寧海城經濟開發區廣州朝陽經濟技術開發區

相關連線

http://www.sd.xinhuanet.com/wq/2008-07/21/content_13885528.htm

中國開發區

開發區是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規劃區內設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旅遊度假區等實行國家特定優惠政策的各類開發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