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貨幣化

人情貨幣化

人情貨幣化,指中國社會種目繁多的隨禮讓人應接不暇,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貨幣化,人情消費過度的現象,如壓歲錢、生日聚會、百日宴、周歲宴、壽辰宴、升遷宴、開業宴、升學宴、參軍宴、喬遷新居宴等。

概述

人情貨幣化人情貨幣化
在中國,人情消費不僅種類繁多,而且“份子錢”也水漲船高,在新浪微博組織的一次投票中,6000多位網友在“好友結婚你會隨禮多少”中投票,其中39%的人群隨禮金額在100元至400元之間,38%的人群在400元至1000元之間。

高昂的人情消費已成為中國社會的“時尚病”,無論是嫁娶、得子或老病,親戚、朋友及同事不僅要送個紅包表示一下,而且數額越送越大,人情消費令普通人叫苦不迭。

從官方到民間,人情貨幣化已經十分嚴重,甚至陷入一種投資回報的運作模式。長此以往,“人情”味道越來越淡,交易味道越來越濃,陷入人情消費名目越來越多的惡循環之中。

原因分析

人情貨幣化人情貨幣化
在人情消費中不能自拔是因為從眾心理在其中作祟,有時身不由己更多來自外界“壓力”。

中國人都重人情、愛面子,不去就沒法再跟人打交道了,而且禮輕了還覺得拿不出手。為了這份人情,只好硬著頭皮去吃‘高價飯’。吃“高價飯”已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口頭禪。

人人都厭惡這等風氣,但誰都不願意先停止,否則就吃虧。一旦發生人情來往、進入人情消費的圈子,這條人情消費鏈不但不會輕易斷掉,而且會越拉越緊。

社會影響

過度的人情消費危害還不單單癟了錢包、費了心思,人情消費過重會無意中助長灰色收入、敗壞政風。現實中人情消費更成為某些貪腐分子趁機斂財、滋生腐敗的溫床。

相關建議

為了方便人們進行收情管理、送情管理,網路上甚至出現了專門管理人情消費的理財軟體。還有網友總結出一套可以充分抵制通貨膨脹的隨禮方法:“以後每參加一個婚禮,我都打一個白條,後面寫上溫馨提示:請持此券參加我的婚禮。”

不少人建議倡導一種理性的新型人情消費模式。比如可以採取一些更有心意的方式傳遞人情,寄張賀卡、打個電話、送束鮮花或者組織一些小型聚會,既交流感情、又節約實惠。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02月IN辭彙總 |陪網族 |心理收入|知女 |資訊癖 |三圍人士 |麻將肩|裸跳 |潛水艇父母 |春節胃 |微拜年| 病毒歌曲|城客|應酬綜合症|相親禁語| 假期失憶症|春節空巢|紅包理財|人情貨幣化|情感性進食|二劇| 空巢白領|朋友提款機 |酷摳族 |逆班潮 |蛋白族| 衝動星期三|微婚宴 |職場自閉症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