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草

三輪草

三輪草,莎草科碎米莎草組植物,可入藥,分布於中國、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日本、朝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三輪草墨線圖三輪草墨線圖

種中文名:三輪草

種拉丁名:Cyperus orthostachyus Franch. et Savat.

命名來源:Enum.Pl.Jap. II: 218. 1879

中國植物志:11:145

最低海拔:1760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莎草屬

屬拉丁名:Cyperus

外觀形態

三輪草(圖版XLVII,7-9)一年生草本植物,無根狀莖,根為鬚根。稈細弱,高8-65厘米,扁三稜形,平滑。葉少,短於稈,寬3-5毫米,平張,邊緣具密刺,粗糙;葉鞘較長,褐色。苞片多3枚,少4枚,下面1-2枚常長於花序;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極少復出,具4-9個輻射枝輻射枝長短不等,最長達20厘米;穗狀花序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3.5厘米,寬1-4厘米,具5-32個小穗;小穗排列稍疏鬆,初為斜展開,後期為平展,披針形或線形,稍腫脹,長4-25毫米,寬1.5-2毫米,具6-46朵花;小穗軸具白色透明的狹邊;鱗片排列稍疏,膜質,寬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圓形,有時微?跡薅碳猓ぴ?1.5毫米,背面稍呈龍骨狀突起,綠色,具5-7條不明顯的脈,兩側紫紅色,上端具白色透明的邊。

圖片圖片
一年生草本,高50~90cm。根狀莖短,生多數鬚根。稈粗壯,散生,鈍三棱形,光滑,基部稍膨大。葉線形,短於稈,寬4~8mm,先端狹尖,邊緣不粗糙,葉鞘長,紅棕色。花序頂生,葉狀苞片3~4,長於花序,邊緣粗糙;復出長側枝聚傘花序有3~8個輻射枝,輻射枝長短不等,最長可達12cm;穗狀花序無總花梗,近圓形、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3cm,寬6~15mm,有極多數的小穗,小穗多列,排列緊密,小穗線狀披針形或線形,稍扁平,長5~10mm,寬1.5~2mm,有花8~16朵,小穗軸有白色透明的翅;鱗片排列疏鬆,膜質,近長圓形,長約2mm,棕紅色,先端鈍,背部無龍骨狀突起,邊緣內卷,脈不明顯;雄蕊小,花葯長圓形,暗血紅色,藥隔突出;花柱長,柱頭3,較短。小堅果長圓狀三棱形,長約1mm,灰褐色,有明顯的網紋。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於水邊沙地、稻田、河岸、沼澤地、水邊濕地或路邊陰濕草叢中。

花序特徵

三輪草雄蕊3,著生於環形的胼胝體上,花葯短,橢圓形,藥隔突出於花葯頂端;花柱短,柱頭3,稍短。小堅果倒卵形,頂端具短尖,三稜形,幾與鱗片等長,棕色,具密的小點。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三輪草產於中國東北各省、山東省河北省、湖北省、四川省、貴州省;多生長於水邊。分布於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日本朝鮮

物種鑑別

根據原記載,小穗長僅達12毫米,具10-24朵花,但根據中國河北省標本,小穗可長達25毫米,花可多至46朵。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根:用於婦科病。全草:祛風止痛,清熱瀉火。用於感冒,咳嗽,瘧疾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藥用功能:清熱瀉火,消炎

適用:用於咳嗽痰喘,慢性支氣管炎。

藥理作用:本品乾浸膏及提取物(水煎劑濃縮加工業乙醇沉澱,棄沉澱、濾液濃縮而成),給小鼠灌胃,有一定祛痰作用。煎劑或浸膏及上述提取物在試管內對流感桿菌,甲型鏈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上述提取物對肺炎球菌及大腸桿菌也有效。

莎草科莎草屬植物

莎草科(學名:Cyperaceae)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很少一年生。從表面上看來,它就像是雜草一般。這個科很大,包括了約70屬,4000種物種,且分布相當廣泛。其分布的兩大中心是熱帶亞洲和熱帶南美洲。中國有28屬500餘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