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芒碎米莎草

具芒碎米莎草

具芒碎米莎草(學名:Cyperus microiria)是莎草科莎草屬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全國各地等地,生長於海拔450米至2,0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河岸邊、路旁或草原濕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具芒碎米莎草
種拉丁名:CyperusmicroiriaSteud.
種別名: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莎草屬
屬拉丁名:Cyperus
命名來源:[suynops.II:23.1855]
中國植物志:11:144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600
最高海拔:1200
生境:曠野路旁、河岸邊潮濕地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鹹豐,鶴峰,建始,五峰,長陽,興山,丹江口,應山,嘉魚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具鬚根。

具芒碎米莎草具芒碎米莎草
稈叢生,高20-50厘米,稍細,銳三稜形,平滑,基部具葉。葉短於稈,寬2.5-5毫米,平張;葉鞘紅棕色,表面稍帶白色。葉狀苞片3-4枚,長於花序;長側枝聚繖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稍密或疏展,具5-7個輻射枝,輻射長短不等,最長達13厘米;穗狀花序卵形或寬卵形或近於三角形,長2-4厘米,寬1-3厘米,具多數小穗;小穗排列稍稀,斜展,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15毫米,寬約1.5毫米,具8-24朵花;小穗軸直,具白色透明的狹邊;鱗片排列疏鬆,膜質,寬倒卵形,頂端圓,長約1.5毫米,麥稈黃色或白色,背面具龍骨狀突起,脈3-5條,綠色,中脈延伸出頂端呈短尖;雄蕊3,花葯長圓形;花柱極短,柱頭3。小堅果倒卵形,三稜形,幾與鱗片等長,深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細點。花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

產於全國各地;生長於河岸邊、路旁或草原濕處。分布於朝鮮、日本。

莎草科莎草屬植物

莎草科(學名:Cyperaceae)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很少一年生。從表面上看來,它就像是雜草一般。這個科很大,包括了約70屬,4000種物種,且分布相當廣泛。其分布的兩大中心是熱帶亞洲和熱帶南美洲。中國有28屬500餘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