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弓緣》

《鐵弓緣》

京劇傳統劇目,一名《英傑烈》、《豪傑居》、《豪傑店》。故事見明人《鐵弓緣》傳奇。荀慧生代表作。《開茶館》一折有時亦單獨演出。關肅霜、劉秀榮等均擅演出。

基本信息

介紹

京劇傳統劇目,一名《英傑烈》、《豪傑居》、《豪傑店》。故事見明人《鐵弓緣》傳奇。荀慧生代表作。

《開茶館》一折有時亦單獨演出。關肅霜劉秀榮等均擅演出。

本劇劇情

鐵弓緣鐵弓緣

明代故事:已故太原守備之女陳秀英與母開茶館為生,其父留一鐵弓,遺言能開弓者即以女許婚。太原總鎮史須龍之子欲娶秀英,被陳母痛打而逃。陳母造之,遇史部將匡忠解勸,約回茶館。秀英鍾情於匡。匡又能開弓,二人比武成婚。史須龍父子合謀命匡父子解鉤,暗地卻買通關白劫偽。匡父子因失偽發配雲南。史子又去逼秀英,秀英假意允婚,將其殺死後母女同逃,投匡友王富則。不料,富剛正來訪匡,被史家丁拿獲,王督撫知其冤,赦之。秀英喬扮男子,冒富剛名,路上遇關白之女翠娥,許婚。秀英假約三事後、成禮,代掌兵權。起兵攻太原,殺史須龍報仇。王督撫令富剛出戰,真假富剛交戰無勝負,王又調回匡父子,匡與秀英相見,夫妻團圓

故事梗概

太原西門外,已故太原守備之女陳秀英(一作陳月英)與母親經營茶坊“豪傑居”。16歲的女兒陳秀英相貌出眾,武術超群。家中有一祖傳寶弓,只有父親和秀英可以拉開。父親臨終留言:“再有拉開此弓者,擇其為婿。”一日,太原府總鎮石須龍(一作史須龍或史世龍)的牙將匡忠拉開此弓,與秀英定下良緣,三日後迎娶。誰料石須龍的兒子石倫也看中秀英,父子定下毒計,派匡忠押運餉糧,又命人扮強盜劫走。之後便將匡忠治罪發配邊關,臨別時秀英表示永不變心。匡忠則讓秀英母女去二龍山王富剛處避難。王富剛得知匡忠遭難,便投到王元龍部下,伺機查明匡忠之冤。秀英怒殺石倫,女扮男裝,化名王富剛,在投奔二龍山途中被王富剛未曾謀面的未婚妻關月英虜上太行山,誤以為是真王富剛,便盛情款待,還授與兵權。秀英率兵攻太原,殺仇人,又叫匡忠出馬應戰。王元龍讓真王富剛出戰,二人對陣,卻不相識。王元龍將匡忠由邊關調回出戰,秀英拿出信物,二人在陣前相認。匡忠、秀英、王富剛、關月英,終成眷屬,二龍山、太行山,兩支義軍共御來敵。

其他劇種

川劇有《鐵弓緣》(一名《鳳凰嶼》,陳秀英作陳玉蕊,匡忠作祝忠)

湘劇徽劇秦腔河北梆子均有《鐵弓緣》

漢劇有《開鐵弓》及《真假王福剛》,評劇亦有此劇目。

戲曲電影

基本信息

鐵弓緣: 1979 中國

外文名稱:Romanceoftheironbow

導演:陳懷皚HuaiaiChen

製作人:李百萬BaiwanLi

影片類型:舞台藝術

片長:120分鐘

國家/地區:中國

色彩:彩色

膠片長度:12本

製作公司: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

獲獎情況: 該片獲1980年第3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獲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劇情

已故太原守備之女陳秀英青春貌美、武藝高超,與母親經營茶館為生。陳父留有一把鐵弓,並遺言將秀英許配給打開鐵弓的人。太原府總鎮石須龍的牙將匡忠將鐵弓拉開,約下三日後迎娶秀英。但石須龍的兒子石倫也看中秀英,父子使出毒計,害匡忠被發配邊關,秀英鍾情於匡忠,並表示將等他回來。匡忠讓秀英母女去好友王富剛處避難,但王富剛為查明匡忠的冤屈已投到王元龍部下。石倫逼迫秀英與之成婚,秀英一怒之下殺死石倫,女扮男裝化名王...

幕後花絮

花旦於彩旦花旦於彩旦

影片是一部京劇戲曲藝術片,情節曲折,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非常成功,將一個忠於愛情、嫉惡如仇、有膽有謀的奇女子陳秀英表現得活靈活現深入人心。影片將感情與故事的傳統故事構架較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影片風格節奏緊湊、風格突出。陳秀英的扮演者關肅霜唱腔醇厚、圓潤,表演真切細膩,既為花旦又演武生,後又由武生反串小生,成功展示了人物的形象性格。該片獲1980年第3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

影片評價

這部戲曲藝術片情節曲折,故事性強,但創作者並不以情節的巧妙取勝,而是從人物性格出發,塑造了少女陳秀英這個俊美豪俠的形象。

影片既不拘泥於傳統程式,也不拋開程式,而是把感情和程式較好地結合一起,使整個戲的風格也同人物一樣顯得俊美豪俠。

表演評價

主演關肅霜前半部扮花旦,唱腔醇厚、圓潤,表演細膩、天真,接著將花旦與武旦的表演程式結合起來,後又由武旦反串小生,女扮男裝,有力地刻畫了陳秀英忠於愛情、嫉惡如仇的優秀品質。

武強年畫《鐵弓緣》

武強年畫《鐵弓緣》武強年畫《鐵弓緣》

已故太原守備之妻與其女陳秀英開茶館度日,太原總鎮之子石文見秀英美貌,欲強行霸占,被陳氏母女驅打,適逢青年軍官匡忠為之解勸而罷。匡忠被邀回茶館,陳秀英一見鍾情,與匡忠拉弓比武定親。後來由於石文父子陷害匡忠,又經過種種曲折,兩人始得團圓完婚。此劇最早為梆子戲,後被京劇移植,開茶館一場由饒有風趣的小生、小旦、小丑構成的“三小戲”。年畫生動地表現了匡忠拉開鐵弓,陳氏母女驚喜之狀。

關肅霜其人

1

關肅霜(1928~1992)滿族人,祖籍湖北江陵,生於武漢。其父關永齋,是京劇鼓師。她8歲開始練功,15歲拜戴綺霞、王韻斌為師。她刻苦練功,不但學習花旦戲,還學習老生戲、花臉戲、小生戲、武生戲和老旦戲,並注意向話劇、楚劇、漢劇和雜技演員學習表演。16歲在漢口第一次登台演出《虹霓關》,前演夫人,後演丫環,初露鋒芒。1946年隨師到上海搭班,在連台本戲《蜀山劍俠傳》中扮演俠女,能唱能演,能翻能打。她的武打表演,在當時上海劇壇引起轟動。1949年到昆明。關肅霜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創作,多年來,她塑造了眾多古代和現代及少數民族婦女形象,顯示出她多方面的表演才能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現代京劇《黛諾》是她主演的具有雲南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主要劇目。傳統劇目《鐵弓緣》,集中體現了關肅霜的藝術成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