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師》

《鋼琴師》

本片是由波蘭斯基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如何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的故事。在影片中,讓人們感受到“活著”的意義,以及人們對“生存”的渴望。

基本信息

影片概述

《鋼琴師》《鋼琴師》

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他在華沙的猶太區里飽受著飢餓的折磨和各種羞辱,整日處在死亡的威脅下。他躲過了地毯式的搜查,藏身於城市的廢墟中。幸運的是他的音樂才華感動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冒死保護下,鋼琴家終於捱到了戰爭結束,迎來了自由的曙光。

劇情介紹

童年從納粹的追捕下逃生的經歷是導演波蘭斯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的整個價值觀念。但是長期以來他一直逃避著這段不堪回首的記憶,他曾經拒絕了《辛德勒的名單》 ,因為他認為影片的題材和他的經歷過於接近。而十年後波蘭斯基終於有了勇氣直面那段痛苦的往事並將其通過自己的電影創作表達出來。“這是我創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情感上,它不能與我過去的任何作品相比較,因為它把我帶回了那個我仍然銘記的時代。” 鋼琴家二戰期間顛沛流離的生活映射出了他本人的成長體驗,可以肯定的說這部電影融入了他個人的感悟。

《鋼琴師》《鋼琴師》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斯皮曼生於1911年,從小就顯露出鋼琴天賦,幾年後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場個人演奏會在歐洲音樂界得到高度評價。回國後成為波蘭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作為猶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他的父母、親戚相繼被送到集中營。他被迫開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幫助下四處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陰影時刻相伴。直到一位熱愛音樂的德國軍官被他的鋼琴曲打動,決定冒險保護年輕的音樂家。在他的庇護下,斯皮曼苦撐到二戰結束。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小說《死亡的城市》 ,於1946年出版。但由於書中描寫了波蘭猶太人對當時蘇聯的不信任,遭到蘇聯查禁。直到90年代,這本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改名為《鋼琴師》在美國重新發行,一舉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影片是投資3500萬美元的大製作,在捷克、柏林取景。148分鐘的長度也是參賽片中最長的一部。可以說這是波蘭斯基的雄心之作,不僅寄託了他自己的生命體驗,也成為他能否擺脫最近幾年低迷狀態的一個考驗。
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以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其本人傳奇式的經歷在世界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他的影片經常被用來和希區柯克作比較,如兩人共有的苦澀乖戾的幽默,強烈的戲劇張力,驚悚元素,關於普通人在一個充滿敵意和荒謬的世界中掙扎的超道德故事等。但他涉獵的電影類型卻比希區柯克廣泛得多。他視自己為“電影界的花花公子”,決心探索各種電影種類的表達可能性。但他的所有作品都離不開一種極度悲觀陰鬱的基調,這種情緒可追溯到他童年的創傷經驗。

幕後花絮

68歲的波蘭斯基曾於1968年和1999年兩次出任坎城電影節評審,其中第二次是任評審會主席。他也曾四次送片參展坎城,但得到金棕櫚首獎還是頭一遭。  《鋼琴師》以二戰中的華沙為背景,講述一位著名的猶太鋼琴家被限制只允許在猶太人區生活。在那裡他受盡凌辱。他逃出來後在城市的廢墟中藏身,一位德國軍官發現了他,幫他生存下去。  

《鋼琴師》《鋼琴師》

波蘭斯基是猶太人,出生於法國。二戰開始前,他回到了波蘭,得以逃脫屠殺;但他的母親卻死在了集中營。他曾說:“我一直知道,我會把波蘭歷史中這慘痛的一章拍成電影。”

有一天,波蘭斯基拿到了鋼琴家伍拉迪斯羅•斯皮爾曼的回憶錄,他看到第一章時,立刻意識到這個題材將成為他的新片所要表現的內容。該書的力量在於在華沙猶太人區中求生的痛苦與內心的掙扎,正如波蘭斯基所說“該片以令人吃驚的客觀筆觸描述了那段時期的真實情況,客觀到了近乎冷酷和精確的地步。書中波蘭人有好有壞,猶太人有好有壞,德國人也有好有壞……”他希望他拍出來的影片最大可能地接近於事實,而不是那種典型的好萊塢風格電影。 當波蘭斯基聽到自己獲獎的訊息時,淚水一下湧出,《鋼琴師》的男主角飾演者亞德里安-布羅蒂替他拭去了眼淚。

接過獎盃時,波蘭斯基說:“能以一部代表波蘭的影片拿到大獎,我非常榮幸、非常感動。

導演簡介

作為波蘭猶太人和俄國移民的兒子,波蘭斯基1933年生於巴黎,3歲時父母帶他遷回克拉科夫,這個不明智的決定導致了1940年德國入侵波蘭後全家被送往集中營,幸運的是父親被捕前想盡辦法使年幼的兒子得以逃生。戰爭歲月里,波蘭斯基在鄉村流浪,在善良的天主教徒幫助下頑強地逃離了一次次搜捕。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變成了狂熱的電影迷,雖然電影院放的大部分是德國電影,但只有在那些夢幻般的光影中才能夠得到一點安慰和庇護。戰後,波蘭斯基得知母親喪生奧斯維辛集中營。在勞倫斯•奧利弗的《哈姆雷特》和卡羅爾•里德的《Odd Man Out》影響下,波蘭斯基決定投身於他熱愛的電影中。十六歲時他差點成為一名連環殺手的下一個犧牲品,父親為了使他擺脫混亂的個人生活,把他送進一所技術學校。但波蘭斯基毅然參加電影訓練,並成為了舞台演員。1954年,他以安傑伊•瓦爾達的《這一代》登上銀幕並考入了洛茲電影學校。他學生時代的短片顯露出過人的才華和黑色幽默的個人風格以及對古怪的人類關係的偏好。1962年,波蘭斯基的長片處女作 《水中刀》以象徵化的心理分析劇成為戰後第一部不涉及二戰題材的波蘭電影,令他在國際影壇聲名鵲起。

《鋼琴師》《鋼琴師》

波蘭斯基隨後前往英國發展,以票房慘敗的《厭惡》奠定了當代心理驚悚片的基礎。 《卡特巴赫到來時》則贏得了柏林電影節 金熊獎。1967年,他來到好萊塢,拍攝《吸血鬼之舞》認識了女演員莎朗•泰特並與之結婚。次年經典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問世,較之其前作,該片以心理上的恐懼代替廉價的震懾,在看似平凡的場景中成功地營造出一種不祥的懸疑氣氛和潛在的威脅感。然而這部可怕的電影似乎真的成了某種不祥之兆,一年之後其妻泰特在震驚世界的慘案中喪生,這給波蘭斯基的經歷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兩年後他才逐漸從悲痛中恢復過來,改編了莎翁的《麥克白》 ,儘管他的改編是忠實於原著的,但影片中圖解的殘忍暴力場面還是引起了爭議,似乎折射出他內心的憤怒。頗令人意外的是,他之後突然調轉方向,在義大利執導了一部輕鬆的性喜劇《禁忌之夢的日記》。

1974年,他返回好萊塢,憑藉《唐人街》達到了創作的一個高峰。這部影片使瀕臨死亡的黑色電影重新煥發了生機,但在波蘭斯基黑暗的宿命論世界觀中,主人公無法再維繫他天真的理想,而成為最終的受害者。隨後具有超現實主義色彩的懸疑劇《房客》延續了成功。就在他走出個人生活的陰影,電影事業日漸得意時,波蘭斯基因誘姦未成年少女被起訴,為躲避司法制裁逃往歐洲。這一次的波折使他直到三年之後才導演了耗資巨大的《苔絲姑娘》,但這似乎是他最後一次取得成功。

此後他的作品基本上水平明顯下滑,1999年依舊沉鬱的《第九門》幾乎遭到了一片惡評。但自80年代起,他開始對戲劇產生興趣,不斷在歐洲各國執導和演出戲劇並得到了好評。時至90年代,他仍然被各種流言所包圍,甚至連多年前的“泰特慘案”也被翻出來大做文章,或許他注定要做一個話題人物。
2002年,波蘭斯基又帶著他的力作出現在坎城的星光大道上。《鋼琴師》的推出使得波蘭斯基再次贏得了好萊塢及全球評論界、觀眾的認可先後獲得了第55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法國愷撒獎、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的最佳導演後來在第75屆奧斯卡上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音樂等七項重要獎項都花落《鋼琴師》。當晚,羅曼•波蘭斯基和男主角阿德里安•布魯迪攜手出席典禮。《鋼琴師》體現了波蘭斯基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和他對黑暗人性的深刻洞察。
主要獲獎紀錄:

2003年因《鋼琴師》獲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提名

《鋼琴師》《鋼琴師》

2003年因《鋼琴師》獲第56屆英國學院獎最佳影片

2003年因《鋼琴師》獲美國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2003年因《鋼琴師》獲波士頓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2003年因《鋼琴師》獲法國愷撒獎最佳導演

2002年因《鋼琴師》獲第55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1999年因《第九道門》獲第12屆歐洲電影獎世界電影傑出歐洲成就獎最佳導演

1995年因《不道德的審判》獲獨立精神獎最佳導演提名

1993年獲第49屆威尼斯電影節終生金獅獎最佳導演

1981年因《苔絲》獲第53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1年因《苔絲》獲第3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提名

1980年因《苔絲》獲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主要影視作品:

2002年《復仇者》 ('The Revenge')

2002年《鋼琴師》 ('The Pianist')

2000年《向你致敬》 ('Tribute to Alfred Lepetit')

1999年《第九道門》 ('The Ninth Gate')

1999年《卡斯特努沃》 ('Castelnuovo')

1994年《不道德的審判》 ('Death and the Maiden')

1994年《幽國車站》 ('A Pure Formality')

1994年《累得要命》 ('Dead Tired')

1992年《飛越北極星》 ('Back in the U.S.S.R.')

1992年《苦月亮》('Bitter Moon')

1988年《驚狂記》 ('Frantic')

1986年《海盜奪金冠 》('Pirates')

1979年《苔絲》 ('Tess')

1976年《怪房客》 ('The Tenant')

1974年《魔鬼之血》 ('Blood for Dracula')

1974年《唐人街》 ('Chinatown')

1973年《什麼?》 ('What?')

1972年《一位冠軍的下午》 ('Afternoon of a Champion')

1971年《馬克白》 ('Macbeth')

1971年《草地之船》 ('The Boat on the Grass')

1970年《沙灘的一天》 ('A Day at the Beach')

1969年《奇妙的基督》 ('The Magic Christian')

1968年《失嬰記》 ('Rosemary's Baby')

1968年《對面的女孩》 ('The Girl Across the Way')

1967年《天師捉妖》 ('The Fearless Vampire Killers')

1966年《荒島驚魂》 ('Cul-de-sac')

1966年《GG的慾念》 ('G.G. Passion')

1965年《冷血驚魂》 ('Repulsion')

1964年《你喜歡女人嗎?》 ('Do You Like Women?')

1964年《漂亮騙子》 ('The Beautiful Swindlers')

1962年《哺乳動物》 ('Mammals')

1962年《水中刀》 ('Knife in the Water')

1961年《胖子和瘦子》 ('The Fat and the Lean')

1961年《參孫》 ('Samson')

1960年《明天見》 ('See You Tomorrow')

《鋼琴師》《鋼琴師》

1960年《無罪的巫師》 ('Innocent Sorcerers')

1960年《倒霉》 ('Bad Luck')

1959年《天使何時下凡》 ('When Angels Fall')

1959年《洛托納》 ('Lotna')

1958年《兩個男人與更衣室》 ('Two Men and a Wardrobe')

1957年《除夕之夜》 ('End of the Night')

1957年《毀滅》 ('The Wrecks')

1957年《兇手》 ('A Murderer')

1955年《這一代》 ('A Generation')

1955年《腳踏車》 ('Bicycle')

1953年《三個故事》 ('Three Stories')

參考資料:http://datalib.ent.qq.com/star/1002/starinfo.shtml

角色介紹

《鋼琴師》《鋼琴師》
影片的男主角波蘭斯基原屬意約瑟夫·費因斯,但他為了一部戲劇推掉了片約。於是波蘭斯基在英國報紙上刊登廣告公開徵召主演,想找一位新人來擔任這一角色。不過他最終還是選擇了美國演員艾德林恩·布洛迪,他參加過《細細的紅線》 、《山姆的夏天》、 《麵包與玫瑰》等影片的演出。

精彩影評

有一種經歷叫倖存

不知是不是因為厚積薄發、三年才出一部電影的緣故,波蘭籍導演波蘭斯基的作品可以說是部部經典。他早年的作品《苔絲》《唐人街》在中國擁有廣大觀眾。近年來,他的《羅絲瑪利的嬰兒》、《苦月亮》在以時尚文藝青年為代表的影迷中,也是像蒲公英一樣,漫無邊際的傳播。

《鋼琴師》《鋼琴師》

二戰時,波蘭斯基被無情地捲入了時代的風暴,最終,他獨自一人逃離波蘭的集中營。幼小的身軀里鍥著無法磨滅的陰影頑強地活了下來。這個兩世為人、現今72歲的老人,在垂暮之際,回首往昔,開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傷痛。為了記憶中碎片似閃爍的烙印,為了60多年前那場人類的劫難,波蘭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說性質的集中營電影—— 《鋼琴師》 。

影片主角是一位猶太人,青年時代就享譽波蘭的鋼琴演奏家,每天在波蘭電台向全國人民傳遞藝術的享受,直到德國人一夜間占領波蘭。猶太人被迫戴上大衛星的袖標,禁止在人行道上行走,禁止去餐館和公園,直到最後,無可避免地被趕到城中央幾個高牆圈起來的集中營,面臨滅頂之災。

在集中營里,鋼琴師一家先是做苦力,然後,被送上去別的集中營的火車,只有鋼琴師一人在別人幫助下得以倖免,卻從此與親人生死相隔。他做苦力,幫助抵抗力量傳遞武器,直到逃離集中營。在故友——一對日爾曼演員夫婦的幫助下輾轉藏匿在德國人的街區中心,靠日耳曼友人的幫助存活下來,直到藏身之地被摧毀,他被德國高級將領發現。他用音樂打動了這位深知大勢已去的納粹,並在他的幫助下獲得了食物和衣服,等到波蘭解放,重返舞台。

《鋼琴師》《鋼琴師》

正如《鋼琴師》的題頭語:音樂是他一生的熱情,求生是他生命的傑作。鋼琴師用音樂與強權進行著征服與反征服。嚴格說來,這部影片不僅僅是一個逃離集中營的傳奇、一種求生信念的揮揚和對納粹暴行的揭露,波蘭斯基在破碎的視野上拔起悲劇的骨骸的同時,更講述一個在極度痛苦和壓抑中,依然保持充盈和完整的靈魂的人性故事。

影片的鏡頭清醒而體貼入微,它輕輕撫摩鋼琴師憂鬱的面龐,緊張關注著滿街的屍首,冷靜旁觀生命在瞬間破碎。生命如此甜美,又如此脆弱。影片當中纏繞著許多令人難忘的場景,流轉著一幕幕真實的存在主義生死劇。比如,剛被趕到集中營的猶太人在德國兵的皮鞭下奏起歡快的樂曲,兩眼含淚,跳著歡快的舞步。拒絕向德國人起立鞠躬的老人從樓上連人帶輪椅摔死在路上。生離死別之際,一家人用所有的錢買一塊糖,切成了六塊。新年夜,皮鞭下猶太苦力們高昂地唱起新年頌歌,雖是被迫,卻不見悲涼,依然有希望。在藏身之地,鋼琴師得到了一架鋼琴,不能出聲,他將手指懸在鍵盤上盡情演奏,沉入一個純粹而美好的世界。

《辛德勒名單》的嫻熟故事營造、絲絲入扣的情節穿插相比,觀眾顯然不會像觀看《辛》片一樣,成為驚恐而唏噓的觀者。《鋼琴師》里,曾親臨其境的波蘭斯基在寫實風格的基礎上,傾注了更多的個人情感和強烈情緒,使得觀眾對那個時代人們經歷的感受得以拔高,超越了同情,達到類似感同身受、真正經歷的程度。

當戰後音樂會鋼琴聲響起,這部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影片該結束的時候;當觀眾們被贈與一種真實的回望、一種深入骨髓的感觸和震撼時,希望我們都能把握悲涼滿懷的波蘭斯基拍攝該片的真正用意。

媒體報導

波蘭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y)用藝術的美麗揭開了納粹血腥屠殺的序幕。


這部描寫二戰時一位波蘭猶太藝術家倖存經歷的電影《鋼琴師》(The Pianist),風靡了歐洲,震憾了美國。它被法國、英國電影協會都評為“年度最佳影片”,並獲坎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在23日又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劇本改編等三個重要獎項。 《芝加哥論壇報》評價它是“一部史詩般的傑作!” 《洛杉磯時報》讚譽說,“《鋼琴師》達到了偉大的程度!”

獲獎情況

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三重大獎
坎城電影節 金棕櫚獎
法國愷撒最佳電影等六項大獎

與導演

Kenneth Tynan(編劇)在改編Macbeth( 《麥克白》 )的時候質疑Polanski謀殺場景是否太血腥了,Polanski(導演波蘭斯基)答道:你沒有看去年夏天我加利福尼亞的家,我知道什麼是流血。 戰爭爆發的時候,Polanski剛6歲,他的父母試圖逃到華沙去,最後還是回到了Krakow,被趕進了那裡的猶太人區。象Pianist里的小孩一樣,Polanski會從鐵絲網下爬出去找東西。 他父親預感到將來,事先安排好了如果出了事就讓一家非猶太人的波蘭家庭照顧小Polanski。當清洗開始的時候,他父親就把他從鐵絲圍欄底下推出去讓他去找那家人 。Polanski去了卻沒找到人,他又回來了,父親和其他人排著隊被趕著走,Polanski追上來說找不到人,他父親只是說“走開” Polanski只好走了 。

他終於找到了那家人,後來又被轉移到鄉下的一家人,那家人幾乎與世隔絕,就靠自己種的東西吃飯,Polanski在那裡呆到戰爭結束 這時他才知道懷孕的母親已經死在集中營,而父親則活了下來得以團圓。

在戰爭剛剛結束的那段日子裡,Polanski和兩個倖存下來的孩子組成了一個三人幫, Ryszard Horowitz,是他父親的朋友的孩子,也是Auschwitz(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生還的年齡最小的人之一。

他就是被Oskar Schindler(奧斯卡•辛德勒,參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救下來的那幫猶太人里的一個,在電影裡,他是躲到廁所糞坑裡的那個小男孩。

他後來也去了美國,成為著名的攝影師,以荒誕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畫面頗的廣告界推崇。

《鋼琴師》《鋼琴師》

他回憶道:我們會說1萬個不同的故事,但從來不說自己在戰爭中遇到的事情。

關於Polanski,他說:我覺得他試圖創造一個正常的生活。你需要異常的堅強才能經歷他經歷的而免受劫難。他在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間建立了一個堅固的盾牌。

對於影片Pianist,Horowitz絲毫不驚訝。他回憶道1985年他和Polanski吃飯,當時正在拍Frantic(巴黎夜驚魂),同吃的還有Harrison Ford(哈里森•福特)和他老婆。

飯桌前Polanski突然開始講Horowitz在集中營的故事。當時完全就象一場戲,他一手製作的。但是,Horowitz說,他肯定不會講他自己的故事。

這次他不過是找了Wladyslaw Szpilman(斯皮爾曼)。

Szpilman在戰爭一結束就寫了這個故事,據他兒子Andrzej說,即使還活著,Wladyslaw也是不會看這部電影的,他寫了書後就沒在讀過。 這和Polanski何等相似 !

在99年的採訪里,Szpilman說:對於我,戰爭太殘酷了。但是戰爭結束了後我很忙。我沒有時間去想失去的親人,只是現在我會想一想。年輕的時候總是不會忘記什麼。

在寫劇本的時候,Ronald Harwood說雖然他也是個猶太人,但是對於當年猶太人區的事情當然沒有什麼親身了解。

Polanski會給他講一些自己的故事,明顯帶著距離,就好像這是發生在另一個人身上的事情。

Harwood回憶到他們在一開始收集素材的時候看了很多紀錄片,德國的宣傳片,關於猶太人區的,對他來說那幾天真是讓他沉重的幾天。
可是Polanski好像一個純粹的電影工作者那樣看。他看上去還非常高興。Harwood說:真是怪死了。

人幫的另外一個成員是Roma Ligocka,她是Polanski的表妹,有個外號叫紅衣女孩。因為在猶太人區裡的時候,她有意見紅色的羊毛外套。
Schindeler’s List里的小女孩就是她後來當Spielberg(史匹柏)得知影片中的那個小女孩的原型其實並沒有死的時候,驚訝無比。

Ligocka最近出版了回憶錄,裡面提到Polanski,知道如何扒上電車或者卡車,哪裡能夠找到吃的,哪裡最適合躲藏,也常常給其他孩子幾個子讓他們做些古怪的事情在她眼裡,Polanski是個不會屈從於家庭生活的人。最早的日子裡,每當有人沖他喊叫,他就會大哭,或者跑掉。Polanski也沒什麼教養,相當好鬥,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愛開各種各樣的惡作劇。

在Ligocka眼裡喜歡出風頭的Polanski在現實生活中或許永遠跟媒體有一種難以化解的恩怨。

1995年的一次訪談,Varity Fair的記者問Polanski最討厭誰?

Polanski答道:那些沒經我認同的傳記作者。

2000年Polanski看了他的律師給他的書才考慮去拍攝The Pianist 。他推掉了Schindler’s list。影片出來了後他很喜歡,但是非常討厭影片裡的Ligocka的形象,那紅色的衣服太傷感了。他討厭傷感在Pianist里我們幾乎看不到這種赤裸裸的煽情, 影片中扮演母親的Maureen Lipman回憶一個場景,大家剛被趕進猶太人區,小妹站在窗前看到工人們在砌牆 在排練的時候小妹的演員的聲音很大,也很驚狂的樣子。Polanski大為不滿的說不,不是那樣。他站到窗前,說“看,看”,沒有一點感情。

在Polanski的回憶錄里,他寫道當圍牆砌起來的時候,他號啕大哭。 可是誰有知道真的Polanski呢,那回憶錄,看上去就像是跟媒體開的玩笑。 Polanski曾經說過,我不想讓我過深的陷入過去。是的,我知道暴力,我的一些電影裡也有暴力,但是這兩個並不相連。我的藝術是虛構的。

在Pianist里,踏上前往集中營的火車前,Szpilman被一個認識人揪了出來,讓他快跑。寫劇本的時候,Polanski說:我記得當初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他們跟我說:不要跑,要走。

Polanski從來就不簡單,簡單不屬於他。

但是童年帶來的孤獨和異化的感覺,或許深深印在他心裡,通過他的一部部的影片釋放出來。

當年在評論69年Tate被殺後追逐他的媒體時說到:“That was the life you lived. Those were the films you made. So that was the way you died.”(這就是你過的生活,這就是你拍的電影,所以,這就是你死去的方式)——Jay Rayner,Through the past darkly,The Observer,November 3, 2002

盤點歷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1980-2013)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此獎的最終結果,是由96位記者(其中約2/3是兼職)的投票產生。

年份 獲獎人 作品
2013年
丹尼爾·戴·路易斯 丹尼爾·戴·路易斯
《林肯》:由美國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執導, 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劉易斯主演,本片主要根據普利茲獲獎得主、歷史學家Doris Kearns Goodwin的著作《對手團隊:政治天才林肯》改編而成,講述美國第16任總統經歷南北戰爭,統一美國的故事。
2012年
喬治·克魯尼 喬治·克魯尼
《後人》:由“鑽石王老五”喬治·克魯尼所主演,關注的焦點是家庭問題,電影是根據女作家Kaui Hart Hemmings初登文壇的處女座小說改編而來,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Matt King的瀟灑又多金夏威夷富豪帶著兩個女兒追回分手前妻的故事。
2011年
科林·費斯 科林·費斯
《國王的演講》:由湯姆·霍伯指導,科林·費斯擔當主演的英國電影,整部電影以敘述故事的形式,講述了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喬治六世國王的故事。在第83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上,最終《國王的演講》拿下12項提名,大熱領跑。影片還獲得金球獎、美國製片人公會、導演公會和影視演員公會獎等多項提名和獎項。
2010年
傑夫·布里奇斯 傑夫·布里奇斯
《瘋狂的心》:影片根據托馬斯·科比的小說處女作改編而成。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酗酒成性,人生正在走下坡路的老鄉村歌手(傑夫·布里吉斯)。後來在一名女記者的幫助下,他又重新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軌跡上。2010年1月18日,本片獲得第6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的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和電影最佳原創歌曲獎。
2009年
米基·洛克 米基·洛克
《摔角王》:由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所執導,由米基·洛克、埃文·蕾切爾·伍德、瑪麗莎·托梅所主演的一部喜劇電影,講述拳擊摔跤的故事。
2008年
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

《未血綢繆》: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執導,丹尼爾·戴-劉易斯,保羅·達諾 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的是銀礦工丹尼爾·普萊恩惟尤因井下作業事故摔斷了腿,但他因禍得福了解到秘密的石油信息,他利用聾童HW欺騙鄉民贏得了石油地盤,成為石油大亨的故事。
2007年
弗雷斯特·惠特克 弗雷斯特·惠特克
《末代獨裁》:影片改編自Giles Foden的同名小說,男主角福里斯特·惠特克憑藉此片獲得第7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6年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菲利普·塞莫爾·霍夫曼
《卡波特》:根據傑拉爾德·克拉克為作家杜魯門·卡波特撰寫的傳記改編,編劇是丹·富特曼。《辛瑞那》根據美國前中央情報局特工羅伯特·貝爾所著《看不見邪惡》一書改編,編劇是曾獲奧斯卡最佳編劇獎的斯特芬·加甘。
2004年
西恩·潘 西恩·潘
《神秘河》:影片根據作家丹尼斯·萊尼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而成,也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作為導演的第24部作品。影片自始至終情緒低沉,一改好萊塢電影慣常的熱烈火爆,它以哀傷沉痛的基調講述了一個讓人難以忘懷的命運糾結的故事,成為美國國家評論會獎的“最佳影片”。在第76屆奧斯卡電影節,西恩·潘和蒂姆·羅賓斯分別囊括了最佳男主角和男配角。
2003年
傑克·尼科爾森 傑克·尼科爾森
《關於施密特》:講述66歲的史密特是一位剛剛退休的保險公司職員,對於忙碌了一輩子的史密特來說,退休後無所事事的生活實在難以繼續,偏偏妻子又在這時離他而去,而唯一的女兒也要在這個時候嫁人。對未來充滿恐懼的史密特選擇了一種看似逃避的做法,他決定駕車週遊全國。同時他還通過電視台資助了一位坦尚尼亞的孤兒,一下子,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又豐富多彩了。
2002年
羅素·克勞 羅素·克勞
《美麗心靈》:一部關於一個真實天才的極富人性的劇情片。故事的原型是數學家小約翰-福布斯-納什。納什早年就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但納什出眾的直覺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擾,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改變。納什在深愛著的妻子艾麗西亞的相助下,毫不畏懼,頑強抗爭。經過了幾十年的艱難努力,他終於戰勝了這個不幸,並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
2001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浩劫重生》:片中查克身為聯邦快遞的系統工程師,在一次出差的旅程中,查克搭的小飛機失事,他被困在一座資源貧瘠的無人荒島,當他失去現代生活的便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他的人生觀反而逐漸有所轉變,當他發現生活的壓力頓時消失,便開始反思人生的目的,最後對於工作、感情,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全新的體會和領悟。
2000年
丹澤爾·華盛頓 丹澤爾·華盛頓
《狂風》
1999年
吉姆·凱瑞 吉姆·凱瑞
《楚門的世界》:影片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平凡的小人物是怎樣在自己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
1998年
彼得·方達 彼得·方達
《尤里的黃金》:Ulee是一名越戰老兵,在佛羅里達州以養蜂為生。Ulee的家庭並不幸福,妻子病逝好幾年,他至今未從悲痛中走出,兒子Jimmy在監獄裡服刑,兒媳婦Helen離家出走,丟下兩個女兒由Ulee撫養。所幸Ulee生性隱忍達觀,生活還算平靜穩定……
1997年
傑弗里·拉什 傑弗里·拉什
《鋼琴師》:本片是由波蘭斯基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改編,講述了二戰期間一位天才的波蘭猶太鋼琴家,如何四處躲藏以免落入納粹的魔爪的故事。在影片中,讓人們感受到“活著”的意義,以及人們對“生存”的渴望。
1996年
尼古拉斯·凱奇 尼古拉斯·凱奇
《遠離賭城》:本片由(尼古拉斯凱奇)是一名從事編劇工作的人,本來有很好的工作與生活,但由於他和妻子分手,自己不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從此他的生活完全改變了。
1995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阿甘正傳》:影片改編自溫斯頓·格魯姆的同名小說。通過對一個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塑造了一個雖然智障,但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的人物形象。他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
1994年
湯姆·漢克斯 湯姆·漢克斯
《費城》:一部反應愛滋病,同性戀,人權,自尊的經典影片。講述的並非一個簡單的愛滋病人爭取權益的故事,它直面同性戀,哪怕是在美國這樣的社會中,同性戀依然是一個受到正統道德鄙夷的行為,影片中安德魯是因為同性戀而染上愛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視為道德敗壞,並被拋棄,於是他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訴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開。
1993年
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
《聞香識女人》:一部於1992年公映的美國電影。電影敘述了一名預備學校的學生,為一位脾氣暴躁的眼盲退休軍官擔任助手。由艾爾·帕西諾、克里斯·歐唐納等主演。其中艾爾·帕西諾在多次與奧斯卡金像獎失之交臂後,終於憑藉著此片中傑出演出奪得第六十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1992年
尼克·諾爾蒂 尼克·諾爾蒂
《浪潮王子》:一部由芭芭拉·史翠珊執導,尼克·諾爾蒂主演的劇情片。獲1992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最佳電影、最佳攝影、最佳編劇七項,1992年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1991年
傑瑞米·艾恩斯 傑瑞米·艾恩斯
《命運的逆轉》
1990年
湯姆·克魯斯 湯姆·克魯斯
《生於七月四日》:講訴了朗·柯維克幼時就喜歡與夥伴們在樹林中沖衝殺殺,他夢想有朝一日成為真正的男子漢。1956年7月4日,正逢10歲生日的朗騎在父親肩上觀看美國獨立紀念日的遊行,這使他十分興奮。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頂棒球帽,朗比賽獲勝,臉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1989年
達斯汀·霍夫曼 達斯汀·霍夫曼

《雨人》:由巴瑞·萊文森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上映於1988年,曾獲獲6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劇情簡介查理(湯姆•克魯斯 飾)父親去世,留下了300萬美元的遺產。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遺產全部給了一個他不認識的哥哥雷蒙(達斯汀·霍夫曼)。雷蒙的名字查理從沒聽過,這個事件讓他氣憤不已……
1988年
麥可·道格拉斯 麥可·道格拉斯

《華爾街》:由奧利弗·斯通導演、查理·辛,麥可·道格拉斯,馬丁·辛主演。本片以全球金融中心的美國華爾街為背景,描寫股市大亨戈登蓋柯貪婪成性,不擇手段在幕後操縱股票行情,結果卻敗在一位仍然具有良知的年輕營業員手上。該片也是麥可·道格拉斯獲封奧斯卡影帝之經典電影。
1987年
鮑勃·霍斯金斯 鮑勃·霍斯金斯
《蒙娜麗莎》
1986年
喬恩·沃伊特 喬恩·沃伊特
《暴走列車》:本片編劇是日本大師黑澤明,導演是俄裔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主演是美國的喬恩·沃伊特、埃里克·羅伯斯、芮貝卡·德·莫爾,拍攝地點則在冰天雪地的加拿大。劇情描述在美國西北的監獄,重犯曼尼在飽受折磨之下決定越獄,刑期將滿的貝克也被拖下水,登上一列開往阿拉斯加的運貨火車逃獄。當他們以為大功告成時,列車竟然失控,車長病逝,只剩一個女助手……
1985年
默里·亞伯拉罕 默里·亞伯拉罕
《莫扎特》:影片以倒敘手法,既表現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現了追逐名利但卻才能平庸的宮廷樂隊指揮薩利埃里與才華橫溢、但不諳世事的莫扎特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薩利埃里運用手中的權力,剝奪了莫扎特的演出機會,斷絕了莫扎特的經濟來源,使他陷於貧病交加的絕境。
1984年
羅伯特·杜瓦爾 羅伯特·杜瓦爾

《溫柔的憐憫》:美國電影《溫柔的慈悲》又名《溫柔的憐憫》,拍攝於1983年。
1983年
本·金斯利 本·金斯利
《甘地》:故事描述印度國父甘地為了印度的獨立自主而非暴力抗議英國政府,以及為了巴基斯坦與印度的暴力衝突而抗議,使秩序得以恢復。
1982年
亨利·方達 亨利·方達
《金色池塘》:影片描述脾氣暴躁的退休老教授諾曼·塞娜與老伴埃塞爾,居住在緬因州鄉間一個撒滿陽光的金色池塘旁邊。他們的老友都已經去世,兩人感到有些寂寞。他們那關係疏遠的女兒剛離婚,為了跟新男友外出度假,就把13歲的外孫留給老兩口照看。諾曼患有心臟病,埃塞爾既要照顧丈夫,又要充當丈夫與女兒之間的調解人。經過一些事情之後,兩代人終於和解,成為一個和睦相處的大家庭。
1981年
羅伯特·德尼羅 羅伯特·德尼羅

《憤怒的公牛》:一部1980年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根據義大利裔前中量級拳王傑克·拉莫塔的真實經歷改編的黑白電影。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他以此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此片也是當年奧斯卡最佳剪接獎的得主。
1980年
達斯汀·霍夫曼 達斯汀·霍夫曼

《克萊默夫婦》:由導演羅伯特·本頓親自改編艾弗里·科爾曼的同名小說而成,是一部反映單親家庭問題的傑作。曾獲得第五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五項金像獎。本片反映出當時七十年代令人側目的新生事物的單親家庭的種種問題。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