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煙花》

《那時煙花》

《那時煙花》是著名作家西嶺雪的一部言情小說。

作品背景

故事發生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它迎合了當代的懷舊風潮,可是筆調卻走在傳統與流行之間,文風清麗婉約,在濃郁的滬上風情畫卷中,展示出強烈的時尚感與傳奇性。

《那時煙花》《那時煙花》

作品簡介

主人公黃裳出生在一個清貴後裔的家庭中。黃家是晚清隨旗子弟,兄黃家風唯利是圖,於清亡後由仕而商,周旋在汪政府與日本人之間,成為上海頭號大漢奸;弟黃家麒,是典型的遺少脾氣,為人風流墮落,只以抽大煙、娶姨太太混日,不思進取。娶妻趙依凡,生育一女黃裳、一子黃帝後離異,闔家遷入上海。

黃裳於無愛的家中長大,15歲時因不堪繼母虐待離家出走,投奔姑姑黃家秀一起生活,並在家秀男友柯以導演的栽培下成為一代才女編劇,名噪一時。在她23歲生日宴上,偶然結識宣傳部長蔡卓文,互相留下極佳印象。但因蔡服務於汪政府,又是有婦之夫,他們的交往受到黃家秀的嚴厲阻止。

太平洋戰爭暴發,依凡的異國戀人死於新加坡戰火之中,依凡失意歸來,精神日漸崩潰。不久,柯以中共地下黨人的身份暴露,被日本憲兵隊逮捕。黃家秀為救柯以,與蔡卓文達成交易:蔡保柯以出獄,則家秀不再干涉其與侄女黃裳來往。蔡卓文果然保出柯以,不久與黃裳秘密結婚。

此時黃家麒已經病逝,家產被隨後遷來上海的大哥黃家風吞併,兒子黃帝也過繼給大伯,成為長房四少爺——大少爺黃乾,原與肅親王十八格格訂婚,後因戰亂解除婚約;二小姐黃坤,丈夫死於長春炮火,獨自來到上海,隱瞞年齡,重新以未婚小姐身份出現,並成為有名的沙龍女主人;三小姐黃鐘,浪漫多情,暗戀自己的表弟黃帝,自怨自艾,愁腸百結;而黃帝生性懦弱,生命中唯一快樂便是遇到教會醫院護士小姐韓可弟,兩人摯誠相愛,私訂終身。

黃裳婚後一個星期,表姐黃坤在上海第二次結婚。婚禮上,黃家風被刺客襲擊,黃裳本能地挺身而出,智救大伯,卻連累兩位共產黨人被捕,懊惱不已,又向蔡卓文求助,希望將功補過。蔡卓文假擬汪精衛旨意,救出兩位共產黨人,並連夜送至自己老家酆都,自己卻受到通緝。黃裳歷盡艱辛到酆都千里尋夫,卻發現卓文之妻離婚不離家,仍與卓文老母孩子一家同居,而卓文亦自知不可能逃脫被時代審判的命運,提出與黃裳分手。兩個活著的人,在鬼城裡做了一場死別,訂下再世之約。然而今生,只有緣盡。

黃家風遇刺後,養病期間,與護士韓可弟朝夕相處,漸生邪念,因為發現兒子黃乾與義子黃帝均愛著可弟,便決定先下手為強,姦污了無助的可弟,並逼兒子喊她“二媽”。黃帝不堪刺激,投江自盡;黃乾亦在喝下父親的喜酒後遠走異鄉;可弟忍辱偷生,以身飼虎,將自己變成一個復仇天使,誘使黃家風打上嗎啡,毒癮日深。

1945年10月,日本戰敗。黃家風攜可弟逃往北京舊宅。可弟遣走僕人,將黃家風鎖在祠堂中,隔著門銷毀所有嗎啡,黃家風毒癮發作,嚎叫三天三夜後,終於慘死。而可弟從此下落不明。黃鐘久病之身,備受驚嚇,撒手西歸,臨終遺言:望與黃帝合葬。家秀為其操辦了後事。依凡痴呆日重,終至失語。柯以建議黃裳陪母出國就醫。

家秀與柯以相愛半生,卻因種種誤會隔離,始終不能成其姻緣。柯以於革命成功後接受組織安排另娶,而家秀小姑獨守,丫角終老。一段真情終至蹉跎,維持了一世的冰雪友情

而此時蔡卓文也輾轉通知黃裳:其已離開酆都,從此不復相見。黃裳萬念俱灰,伴母遠行。新中國成立的煙花絢爛中,一段錯位的傾城之戀終告落幕。

作者簡介

西嶺雪,本名劉愷怡,魔羯座,1971年生於北京清華園,成長於大連,現居西安。八歲那年從古詩“窗含西嶺千秋雪”中引取了三字將姓名改為西嶺雪。1992年大連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任中學教師1996西安任《女友》、《家庭之友》雜誌社編輯。1998年開始專職寫作。生平三大嗜好:讀書、寫字、寫字換錢。人生信條:不負我心,為愛生存。業餘喜歡研究古代的人事與物件,已出版作品三十餘部。

已出版作品目錄:
長篇小說:
《首席情人》(長江文藝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都市情感標籤系列”(北方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包括《天香》、《眼兒媚》、《點絳唇》)
“西嶺雪長篇小說人鬼情系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包括《來不及愛你》、《前世今生三百年》、《變成天鵝飛向你》、《離魂衣的訊息》、《天使和魔鬼做姐妹》、《愛上一隻唐朝鬼》、《不喝孟婆湯》、《穿越時光隧道的靈魂》等八部。)
“西嶺雪長篇小說絕色傷痕系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包括《情人的下午茶》、《她沒有穿鞋子》、《最後的貞節牌坊》、《鴉片香》等四部。)

個人散文集:
《風月無憂》(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8月)
《有時也跳舞》(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年11月)
菩提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月)
“西嶺雪時尚美文系列” (灕江出版社2002年1月)(包括《初戀布丁》、《黑客江湖》、《畫眉之歡》、《盜版愛情》、《調情如酒》)
《相思梳子》(貝塔斯曼文化公司2003年9月出品)
遊記散文集:
《緣份的西安》(貝塔斯曼文化公司2004年3月出品)。

作品選段

“兩人攜了手拾級而上,樓上開著的窗里飛出幾隻蝙蝠來,是地獄的使者,專程來接引兩個新到的鬼。可是這兒是兩個人,還沒有死,還有氣。於是它們圍著打了兩個轉兒,便又飛走了。

然而它們的妖魅的氣息卻留下,給樓上驀地加添了一重死亡的陰影,連陽光也忽然黯淡。

黃裳將手遮在頭上,向著東南的方向極目遠眺,道:“那裡便是上海了吧?或者,我應該望著北京才對……望鄉,望鄉,我卻不知道我的家鄉到底應該是哪裡。我們都是沒有根的人。”

她的話被風吹得依稀,髮絲拂在卓文的臉上。他看著她,仿佛是第一次見到,又仿佛是最後一次。這一刻,他又不後悔為她所做的一切了。

人的一生那樣短暫,到底又可以做些什麼、獲取些什麼呢?傳說人死之後,輪迴之前,必得重返人間,將自己前世走過的腳印一點點重新拾起,全部收集起來,才可以轉世投胎,重新做人。從酆都到上海,他走了好遠的路,卻並沒有多少腳印是與她同行,現在他知道,那段日子就是他在人世最美的記憶了。有的夫妻可以白頭偕老,但是也許一天也沒有真正相愛過;也有的,像他們,統共在一起也沒有多少時間,但是已經情深萬斛,刻骨銘心。

他感慨:“我也沒有根,可是你卻是我的根。不論我將來到哪裡,天涯海角,或者幽冥異路,你只要知道,我的心裡一直有你,就夠了。”

望鄉台,是亡靈對前生的最後一分留戀。離了這望鄉台,就從此水遠山高,魂飛魄散了。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天涯處,紅塵滾滾,俱成飛灰。

這是許願的地方,可是她發現自己心中了無怨恨,也無願望,她惟一牽掛擔憂的,仍然只是他。她回過頭,悽然低吟:“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他再也撐不住了,一轉身抱住了她,用盡渾身的力氣,用他整個的生命,擁抱著她:“原諒我,在遇到你之前未能一塵不染。但請相信,今生今世,你是我愛的最後一個女子,再無人可及你的一半。”

她說:“你卻是我愛的第一個,相信也是惟一。以後我會再婚,但卻不會再愛。就像我仍會活著,但不再快樂。”

這是兩個活著的人,也有愛,也有情,可是卻要在望鄉台上做一場死別。永不再見,只為再見的已不是你,不如記得從前。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談何容易。縱不帶走,能不留下?

留下的,卻是一顆破碎的心。

她想起母親的愛情,那是真正的死別,因為死亡,故而永恆。

他們,也是一場永訣,可是因為兩個人都活著,於是永恆的並不是愛,而是惆悵。

然而,也終於只得分別了。

她站在望鄉台上,於風中斷續地唱起那首讖語般的舊歌:

“你是七層寶塔,我是塔檐的風鈴;

你是無邊白雪,我是雪上的鴻爪;

你是奔騰的海浪,我是岸邊的礁石,為你守候終生。”

歌聲被山風撕碎了,飄落在山澗中。

鈴聲喑啞。

雪化雲消。

海枯石爛。”

作品評價

 《那時煙花》是一部感情細膩又蘊含歷史韻味的作品,書中通過對幾對人的感情糾葛向讀者們展開了一幅舊上海和北京的歷史畫卷,也從另一個角度坦言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全書的文筆流暢,人物性格鮮明,從多個側面寫出了當時社會的戰亂分歧給人們帶來的痛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