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理性批判》

《辯證理性批判》

《辯證理性批判》是讓-保羅·薩特所寫的,由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漢語語種圖書。

基本信息

辯證理性批判

薩特正在緊張地寫他的哲學巨著《辯證理性批判》。在這之前,他應一家波蘭雜誌的邀請,寫了長篇文章《馬克思主義與存在主義》 。後來為了適應法國讀者的需要,也為了進一步深化自己的思想,他又對文章作了改寫,在《現代》上以《方法問題》為題發表,篇幅已相當於一本小書。

《方法問題》只是方法論,現在在這個基礎上他開始構造自己新的哲學

《辯證理性批判》《辯證理性批判》
即人學體系本身。這是繼《存在與虛無》後他的又一部主要哲學著作。同當年的情況一樣,他的哲學創作衝動總是在一個非常時期產生的。

上次是在戰爭期間,這次實際上也是戰爭時期,不過是法國對殖民地人民的戰爭。薩特因自己無力阻止這場戰爭而十分痛苦。他讓自己沉浸在哲學創造中,以減輕精神上的痛苦。

這本書也是薩特對自己過去哲學思想的一個總清算。自《存在與虛無》以來,境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要確定一下自己哲學的地位,特別是與辯證法的關係,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

薩特懷著極大的熱情來寫這本書,甚至達到瘋狂的程度。平時寫東西,他總要停下來思考思考,修改修改,有時還把寫完的一頁撕掉,然後從頭開始。這次情況完全不同。他一連幾個小時不停地寫,寫完一頁又一頁,根本不回過頭來讀一讀,看看自己寫了些什麼。薩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他的筆趕不上思想的速度。

為了保持這種狀態,薩特服用興奮劑科里特拉納。一天的劑量是常用量的10倍。這樣幹了一天,到了下午五、六點鐘,他終於精疲力盡,神經鬆弛下來。於是他的表情發獃,說話顛三倒四。

晚上他們在波伏瓦的公寓里度過,薩特常常要喝一杯。這時波伏瓦就對他說:“就喝這么多吧!”但他不夠,波伏瓦只好為他斟上第二杯,接著他要第三杯。但這樣他就會酩酊大醉。於是波伏瓦再次對他說:“就喝這么多吧!”有幾次她甚至氣得把杯子摔碎了。她擔心他的身體,想起他在莫斯科醉酒發病的情況她就害怕。

實際上,這種用過量興奮劑支撐著的長期高強度的腦力勞動,已經對他的身體造成危害。他的舌頭糜爛了,聽力大大減退,有時處於半聾狀態。一次波伏瓦去他那裡,足足按了5分鐘的門鈴沒有人答應。她想他是不是出去了,就坐在樓梯口等他或芒西夫人回來。

坐了一會兒,突然,一個念頭閃現出來:“會不會是他突發心臟病倒在房裡了!”她越想越可怕,趕緊橇門扭鎖,闖進他的房間:嗨,他正好好地坐在書桌旁寫東西呢!原來他什麼都沒有聽見──波伏瓦虛驚了一場。

長期服用興奮劑,使薩特的動作表現出一種神經質。他甚至在坐著的時候手肘也在不停地動。他激動起來就喜歡在房間裡來回走動,波伏瓦房間的地毯,因為他的走動被磨破了一大塊,她不得不去把它補好。

《辯證理性批判》是一部奇書。它大氣磅礴,行文如長河巨流,一瀉千里;時有突發異想和神來之筆;放得開也收得攏,在錯綜複雜的分析之中顯得遊刃有餘。但它在文字上不夠簡練,有許多長句子長段落,篇幅也過長,讓一般讀者難以讀下去。

薩特創立了一種結構的歷史的人學。在哲學史上還難以找到一本可以同《辯證理性批判》類比的著作。它是哲學的,但通篇沒有一點純思辯的東西;它是人學理論,但不同於任何以考據為主的人類學;它不是歷史學專著,但處處充滿歷史意識,歷史與辯證法不可分割地交織在一起。

同《存在與虛無》相比,《辯證理性批判》在兩個方面前進了一大步,一個是進入了歷史這一維,一個是運用了辯證法。實際上這兩者是一回事。這兩部著作的連續性在於它們都是以人的自由為出發點和歸宿。它回答了一個人在根本上的自由怎樣同他實際上的不自由結合在一起這樣一個不易解答的大問題。

《辯證理性批判》出版後,立即引起巨大反響。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的,都承認它在哲學史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任何一個研究20世紀哲學思想的人,都不可能無視這本書的存在。雖然薩特年輕時從來沒有想到要做一個哲學體系的創造者,現在卻無可爭議地成了一代哲學大師。

讓·保羅·薩特作品

讓·保羅·薩特,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法國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也是優秀的文學家。戲劇家、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