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舟》

《舟舟》

《舟舟》一片以武漢智障青年舟舟為原型,作為一部“獻給為撫養殘疾人付出艱辛代價的父母”的作品,影片《舟舟》寫實性地、以舟舟成長經歷,讚頌天下父母的含辛茹苦。影片截選的舟舟成長的幾個生活片段,凝聚著父母和社會的寬厚與仁愛,更給與舟舟父母有著相同不幸的家長以信心、鼓勵。該片在拍攝製作中大膽採用創新表現手法,融藝術性、觀賞性、娛樂性於一爐,使之既是一部故事片、又是音樂片、還是一部勵志片。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1978年4月1日,“愚人節”跟武漢市民胡厚培、含琴夫婦開了一個“玩笑”,給他們幸福的小家帶來一個“大腦可能有些問題”的兒子。胡厚培、含琴夫婦起初並不知道兒子的大腦到底有多大問題,帶著中年得子的欣喜,年輕的母親給兒子取名舟舟,希望兒子像生命長河裡的一條小船,平平安安訪問人世的港灣。

舟舟舟舟

小舟舟的出生,曾給這個沉浸在音樂王國的小家庭帶來歡樂和希望。然而,一個月之後,在武漢交響樂團擔任提琴手的胡厚培被告知,兒子舟舟是醫學上罕見的、不可逆轉的先天愚型患者。但“一切生命都有尊嚴,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應該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而不是額外的尊重,殘缺是生命的遺憾,但不能成為他人漠視乃至粗暴拒斥的理由。”從此,舟舟成了胡厚培、含琴夫婦不再年輕的肩膀上義無返顧的重擔。

在撫養和教育患有先天愚型疾病舟舟路上,不再年輕的父母像一頭辛勤耕耘的老黃牛,一點一滴的對他們的兒子實施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訓練:穿衣、吃飯、控制大小便……。為了照顧可憐的小孫子,奶奶來往於農村武漢,抱著舟舟寄居在劇院“筒子樓”的保姆宿舍里。不久,這個不幸的家庭又生下一個女兒,目的是長大後能接替父母照顧舟舟。

在孩子們的嘲笑和無知者的欺凌中,胡厚培、含琴夫婦和兒子舟舟一起承受。痛苦的承受的那些日子裡,舟舟將來靠什麼自立於社會,成為父母心頭不能承受之重。或許是父親的遺傳,舟舟對指揮有著執著的追求和熱愛。從此,舟舟不顧颳風下雨路途遠近,都會隨著父親所在的樂團排練演出形影不離……。

時間孕育著天才,也見證著天才,終於有一天,舟舟在樂隊枯燥排練的間隙,應叔叔阿姨玩笑般的邀請,一本正經地拿起指揮棒,用嫻熟、優雅、準確的指揮,征服了在場所有的人。一位電視導演發現了舟舟的天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向舟舟發出邀請……。從此,舟舟,這個深受人們喜愛的弱智“指揮家”的世界五彩繽紛。

舟舟的媽媽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捐獻眼角膜來回報社會對舟舟的關愛。作為“名人”的舟舟,全身心陶醉在音樂帶來的快樂、激動和興奮之中,用指揮棒下流淌的音樂,告訴那些還在為有著和父親一樣痛苦的家長:“愛,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精彩視點

《舟舟》《舟舟》

本片根據具有傳奇色彩的指揮家舟舟的成長經歷改編。作為一部“獻給為撫養殘疾人付出艱辛代價的父母”的作品,影片寫實性地、以舟舟的成長經歷,讚頌天下父母的含辛茹苦。影片截選的舟舟成長的幾個生活片段,凝聚著天下父母和社會的寬厚與仁愛,感動之餘,更給與舟舟的父母有著相同不幸的家長以信(聽歌)心、鼓勵。

在影片中扮演兒時舟舟的魏凱來自武漢,外表頗像舟舟;舟舟本人在影片中擔當男一號,本色出演成年舟舟;著名演員馬曉偉周潔分別扮演舟舟的父親、母親。1997年,湖北電視台編導張以慶製作的、一部長達60分鐘的電視記錄片《舟舟的世界》,是關於舟舟的第一部影視作品。和電視記錄片相比,本片中記錄舟舟特殊的心智結構、艱難痛苦的成長經歷、淡然的表現手法,都蘊藏著創作者深厚的人文關懷。

幕後花絮

本片以武漢智障青年音樂指揮舟舟為生活原型,講述了主人公從出生到成為國內外知名音樂指揮家的傳奇成長曆程。影片中的青年舟舟將由胡一舟本人親自出演。

片中將有舟舟在漢口江灘指揮音樂會的鏡頭,隨著音樂,電影中將全面展示江城美景。電影仍採用舟舟的原音,配以字幕。

殘疾人題材電影

殘疾人題材是一個世界性的題材。因其天然具有的離奇曲折的故事性,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青睞。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中外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殘疾人題材影片。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來完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