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家》

《外婆的家》

影片《外婆的家》講述的是一個樸素單純的親情故事,講城裡的小外孫到鄉下的外婆家住,兩人由隔膜漸漸產生了濃厚的感情。該片在票房上的成功堪稱奇蹟,因為一部沒有明星出演的小成本電影能有如此之好的票房成績,在韓國電影史上還是第一次。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導演李貞香(右)和片中兩個主要演員的合影導演李貞香(右)和片中兩個主要演員的合影

坐完火車,又坐汽車,再走彎彎的山路,媽媽領著7歲的相宇(俞承浩飾)去外婆家。作為單身母親的她為了方便找工作暫時把相宇留在那裡。

相宇的外婆(金亦芬飾)不能說話,也不識字,而一直生活在可樂、電子遊戲和溜冰鞋世界裡的相宇,剛開始無法適應連遊戲機、電池都沒有得賣的農村生活,他開始表現自己的不滿,為了買電池,相宇偷走外婆的銀頭簪拿去賣;相宇還不顧在一旁縫襪子的外婆,在炕上玩起了溜冰……

有一天,想吃炸雞的相宇通過各種手勢,終於成功向外婆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不過外婆只理解到雞肉,做出來的是“泡在水裡的雞”———燉雞,相宇很生氣,踢翻了雞肉湯。對這一切外婆唯一的表示就是不停用手勢表示對不起,因為連買電子遊戲機電池的錢都給不起,因為不能滿足相宇想吃炸雞的要求而對不起……

影片視點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外婆的家》在韓國上映了4個月,票房直逼馬幣l億元。沒有明星陣容,沒有緊湊的情節,連對白都少得可憐,可卻是創出了驕人的票房成績。這部劇情簡單、節奏緩慢的韓國電影,用簡單的勾劃,卻把城市人遺忘的鄉間生活、樸實人情給找回來,不到90分鐘的片子,把溫馨的記憶撒在觀眾的心房上。

樸素,是更高的技術
本片是導演李貞香對樸素親情的禮讚,是一個外孫女送給死去外婆的禮物
電腦特技和暴力橫行的電影市場裡,關於外婆的故事可以算是一種另類,並且有點像童話故事。但是,在電影裡童話是可以存在的。《外婆的家》這部片子娓娓講述平凡、樸素、單純的生活,沒有虛構的痕跡,同時也不陷入幼稚的煽情,它奉獻的是爽朗的笑聲和溫馨的感動,這就是《外婆的家》所追求的效果。李貞香導演意在拍攝能充分體現生命意義的電影。

幕後製作與花絮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外婆的家》是女導演李廷香繼《愛情倒後鏡》之後的第二部作品,講述了一段78歲高齡的外婆和小外孫之間溫馨感人的故事。影片中人物對白甚少,但故事本身通過人物情感的變化與交流為我們呈現出一出精彩的生活片斷。主演金乙粉是一個非職業演員,而她自身所散發出的自然本色和出色的表現,令觀眾能體會到她是世界上最慈祥的外祖母。影片上映一周即有35萬人次觀看,把同時期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遠遠拋在後面,攀登上導演排行榜的首位。在電影行業一味追求大製作大成本的當下,這個簡單卻又精緻影片讓人找到一絲久違的親切感,而《外婆的家》在藝術上的精工細作和執著追求,充分展示了導演李廷香的非凡實力,也值得電影人認真的學習和反省。

深情的劇

《外婆的家》的劇本其實早在《美術館旁邊的動物園》(又譯《愛情倒後鏡》)的劇本完成前就已經寫就了。出於對自己祖母無條件的愛的懷戀,李廷香導演飽含深情地在劇本里塑造了一個城裡小男孩和鄉村老人由陌生到親密的情感故事。李廷香表示,“這不僅僅是個有關孩子的故事,也是關於生長在大都會中你我的故事。很多人覺得像這樣一部沒有商業因素的電影應歸屬於藝術片範疇,但我卻並不這樣認為。我的目標是只要拍出好看的電影就好,無所謂‘商業’或‘藝術’。”

談到《外婆的家》和上一部作品《美術館旁邊的動物園》之間的異同點,李廷香表示:“其實從兩片沈銀河和俞承浩扮演的角色都可以找到我們所有人的影子。我們都希望獲得保護與愛,並且在這種關愛中成長。從這一點來看,愛情與親情擁有同樣的本源。”

神奇的老祖母

尋找適合扮演鄉村老祖母的演員曾是劇組面對的一個重大難題。劇本中的那位老祖母平生沒有踏出過山野一步,閉塞卻淳樸。劇組曾經在全國進行海選,卻始終不能找到合適的人選。一天,導演李廷香突然預感到,也許他們去到真正的鄉野在當地就可以找到那位老祖母。在這種預感感召下,劇組來到了拍攝現場。然而,大家又開始爭議——到底什麼樣的老人才是劇本中描繪的形象?又是神奇的一天,導演李廷香在鄉間小路上偶遇一個步履蹣跚的老太太,她瞬間確定這就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老祖母”。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這個平生都沒有踏出山野的老人名叫金藝芬。開始老人表示無論如何都無法勝任,終在導演的一再勸說下同意出演女主角。令人驚喜的是,金藝芬老人不僅在多番磨合後表演漸入佳境,還在片場展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多番幫劇組人員指出穿幫鏡頭。由於拍片時剛好趕上農收時節,為了保證金藝芬老人的拍片進度,劇組人員主動下地幫老人收割。

經過幾個月的相處,大家的感情親如家人。當影片殺青,劇組準備離開鄉野時,金藝芬老人顯得依依不捨。李廷香導演表示,“其實我們的到來‘破壞’了老人原本平靜如水的生活,現在老人已經適應了和大家相濡以沫的熱鬧生活,我們卻要離開了,這是蠻殘忍的一件事。”

熱情的民眾演員

除了飾演祖母的金藝芬老人,劇組還召集了一大批當地熱情的村民充當臨時演員。大家雖然沒有表演經驗,卻都躍躍欲試,盡力達到導演的要求。此外,飾演男主角的俞成浩第一次在鄉下呆這么長的時間,除了演戲外最喜歡的就是體驗鄉村的孩童生活。當地有一種形如蜥蜴的蟲子,孩子們經常捉來玩耍。頑皮的俞成浩也時不時捉一些這樣的小蟲子嚇唬劇組裡的阿姨,因此可以時常聽到工作現場傳來的尖叫聲。

花絮
扮演外甥的小演員俞承浩憑藉本片獲得美國年輕藝術家獎的國際新人獎(2003)。

所獲獎項

韓國第三十九屆大鐘獎最佳電影,最佳編劇,最佳製作

美國年輕藝術家獎的國際新人獎

導演簡介

李廷香李廷香

李廷香 Jeong-hyang Lee

1965年出生,畢業於韓國西江大學佛文系,從中學時開始熱愛電影,1986年,她擔任《霧》片導演助理,以及《像雨像音樂》、《天才宣言》的副導演。
李貞香1998年導演了第一部影片《美術館旁邊的動物園》,該片獲第7屆Chunsa電影節新人導演獎及新人表演獎;同年,該片獲第36屆大鐘獎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女主角獎、新人導演獎、新人男演員獎以及第20屆青龍杯電影節最佳編劇獎,聲譽鵲起。

主演簡介

俞承浩 Seung-ho Yu

男, 生於1993年 8月17日 ,韓國
星座: 獅子座

俞承浩俞承浩

俞承浩被譽為韓國的國寶級童星。2002年俞承浩飾演的不懂事而又真誠的小男孩相宇和77歲又聾又啞的外婆一起牽動了420萬韓國觀眾的真情實感,自然天成和眼淚瞬時而下的演技讓他迅速上升為“國民弟弟”。七歲的俞承浩在《愛,回家》之前的表演經驗並不豐富,只拍攝過一些電視廣告和在名為《刺魚》的電視劇中亮過相。

之後,他又主演了《別告訴爸爸》,《人狗奇緣》兩部影片。同時電視劇中越來越多的兒子、孫子角色找上門來。史劇《不滅的李舜臣》中李舜臣的童年角色、《悲傷戀歌》中權相宇的少年時期以及《王和我》、《善德女王》中的眾多角色也讓人們記住了俞承浩這個名字,同時也記錄了他的成長。可以說他幾乎包攬了韓國幾乎所有的童星演技賞。憑藉在《善德女王》中的出色表現,他在2009年度的MBC演技大賞中獲得了男子新人賞,璀璨到讓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而在2010年熱播韓劇《學習之神》中,俞承浩扮演了一個失去父母,與奶奶相依為命,固然生活艱難卻自尊心極強的叛逆形象。

影片賞析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這是一部以親情為主題的影片。整部影片是淡淡的感覺,看上去很乾淨,但是看過之後,給人內心深處的那份對親人的感情一強烈的震撼。

影片故事完整,細節充實,人物感情真摯,人物關係轉變合情合理,在細節的推動下,故事進展合理,並不像一般的韓劇那般拖沓。它的內在語言直刺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而當影片中以生活中瑣碎的細節作為基礎的時候,無疑讓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感情深切地投入到影片中,觀眾感情的發展隨著影片中情感的發展而發展。這就是一個成功的影片。

以細節為基礎,以人物關係的轉變為主線,來對本片進行分析。

首先是主人公和外婆最初的人物關係。

一開場就可以看到,主人公成佑在媽媽的強迫下又哭又鬧地被拖到啞巴外婆家。他看到外貌衰老而醜陋,動作遲緩,沒見過世面什麼都不懂,而且還啞巴的外婆就感到陣陣厭惡。成佑拒絕叫外婆。他的一切感情都在最初的幾個細節動作里展露無疑。他往外婆的鞋子裡撒尿,這說明他非常厭惡這個地方,非常厭惡外婆。這和小孩子涉世未深,一切感情都流露在自己臉上有一定關係。爾後送媽媽離開,然後只剩下他和外婆的時候,外婆沖他招手他表現出鄙夷的表情,但是隨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幅很好玩的畫面:外婆走在前面,不時回頭看看成佑;成佑在一段距離之外跟在外婆後面,外婆每次扭頭的時候他都要裝出自己並沒有跟著外婆走,而是在路邊踢石子的動作和表情。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他心裏面既有對外婆的厭惡,又有自己不得不跟著外婆回家的無奈,還有不情願,希望環境能夠像自己理想中的一樣得到改變。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理,正是這種心理,才促使成佑在後面做出了很多感情用事的細節。比如說,外婆用顫抖的手拿出平日裡積攢的一點糖果來給外孫成佑,可是成佑只是用餘光瞥了一眼就跑到一邊去啃自己的朱古力了。一個7歲的孩子,他只是在想著自己的感受,自己怎么樣才能更開心,從來沒有想過七十餘歲外婆的感情。

外婆對待自己的外孫成佑始終是有一份濃濃的愛意在裡面的。比如說,晚上成佑去大便的場景,成佑不敢自己一個人去,即厭惡外婆在旁邊看著自己,又不敢自己一個人獨自呆在外面。這個矛盾的心理從他的語言中便可以體現出來,他即無禮地對外婆說你看什麼看,又用比較弱小的語氣說你要去哪兒。而外婆則沒有任何怨言地坐在成佑旁邊,儘自己最大可能地滿足成佑的要求,希望自己能讓成佑開心。那是一個老人對自己孫子的深刻的愛。我們每個人都有外婆,當我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們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是不是在這個故事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然後是主人公成佑和外婆之間關係的初次變化。

這個變化是很微妙的。只在很小的一些細節上有體現。成佑在影片前期的心理一直都是矛盾的。他不能放開了去厭惡外婆,因為畢竟他要跟外婆住在一起,晚上上廁所要求助於外婆,還需要外婆的照顧,畢竟在舉目無親的農村,外婆是唯一一個可以依託的人;但是他在前期又不能夠放開了去喜歡外婆,因為外婆既年老,外貌醜陋,又是個啞巴,又窮困什麼都不懂,離自己想像中的差很遠。所以成佑在很多時候都表現出很矛盾,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的狀態下去做的。但是在這期間有一些細小的事情能夠讓成佑感受到外婆對他的愛意,能夠讓他在偶爾的時候緩解心中的矛盾。比如有一場他急切地想要拿柜子上的一個東西卻怎么也拿不到的戲,無論他怎么跳都夠不到,然後外婆緩緩地走了過來,伸手把東西拿下來放在他手上。然後沒有任何多餘的眼神和動作,緩緩離去了。在這之後成佑有一個短暫的注視著外婆的動作,也可以說有點發獃,從這個動作開始,成佑開始一點一點接受外婆並感受外婆的愛意。儘管在第一次給外婆認針的時候他還是一臉的不情願,賭氣地把認好的針線用力放在床上。這裡可以反映出他並不是完全地討厭外婆,因為不管外婆是不是打擾他打電玩,他畢竟去做了。
而外婆對待成佑依然是始終如一的愛。祖孫間的愛。寬容的一種愛。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成佑在床上溜冰,外婆就坐在成佑滑成的圓圈中間一針一線地做著自己的針線活兒,沒有制止的動作和眼神,她想讓自己的外孫開開心心地玩個盡興。當成佑玩累了開始去打電玩的時候,外婆才起身一點一點地掃掉床上因溜冰鞋而帶來的塵土。

第三是祖孫之間關係的進一步變化,成佑在一點一點地接受外婆。

把第一次認針的場面和第二次認針做一個對比,第一次是一臉的不情願和不耐煩,而且只是把線穿過針孔就不耐煩地重重摔在床上;而第二次雖然也是說了你真煩之類的言語,但是很明顯可以看到,第二次做的就相對認真和徹底,第二次不但把線穿過了針孔,還預留出來很長一段線,然後拿剪刀剪好。不管是出於小孩子出氣的心理,還是出於開始接受外婆的心理,我們所看到的,都是成佑對外婆關係的又一個轉變。但是他在很多時候對外婆還是不滿的。比如說晚上看到床上的蟑螂,讓外婆抓住然後殺掉,結果外婆卻放了生。這讓成佑很不能理解。還有第二天因為遊戲機沒電,跟外婆要錢未果的時候,他竟然用力把外婆推倒在地。然後故意把外婆的鞋子隨手扔到一個角落,讓外婆找不到鞋子。這把他對外婆的不滿表現到了極點。小孩子都認為自己就應該是核心,應該是所有人關照的對象。包括在後面故事中,小女孩海妍對待自己的不屑和對待另外一個男孩的關心和關照,出於小孩子特有的心理,也讓他感到不快,甚至是妒嫉之類的感情。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在這個階段外婆對待成佑依然是不變的愛。她包容成佑所作的一切。成佑哪怕很不情願的幫她認針她也很會開心。比如說,外婆在成佑睡著的時候去玩成佑的積木。這把外婆的童真表現無遺。在這場戲中,活潑跳躍的音樂,加上外婆的動作,總也找不對地方的積木,更增加了觀眾對外婆的積分好感,讓外婆的形象從最初的老、醜、啞,變成現在的有幾分可愛。這個轉變能夠更好地讓觀眾的感情投入到影片中,這對於後面情節的推動,起到很好地推動作用。還有後面外婆被成佑推倒在地,外婆明白成佑的不滿,但是她沒有任何動作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很多類似的場景中,外婆都是在用手在胸前畫圓圈,用來表達歉意。鞋子被成佑藏起來外婆也沒有怨言,在下一個鏡頭中,可以看到外婆光著腳挑著扁擔走山路的場景。這無疑極大地刺激了觀眾的視覺,激起了很多人對外婆的強烈同情,對主人公成佑這個壞小孩的強烈不滿。我想這正是影片在錢其鋪墊中想要達到的效果。

第四次關係的變化,是在成佑迷路的時候。
成佑在偷走了外婆的髮簪然後跑到鎮子裡想去賣錢然後換取遊戲機電池,但是他尋找了很久,在這個落後的鎮子裡根本不可能有他遊戲機裡面用的那種小型電池,這個時候導演有一個通過路口轉彎處發光鏡處理的鏡頭,在鏡子凸面的作用下,兩條變了形的分岔小路,和成佑那變形的身體以及迷茫的動作。從這組畫面里我們可以看出來,他的心理是迷茫的,他知道自己做的是錯的,可是他又那樣做了。再一個就是可以看出來,他是迷路了。在尋找很久找不到外婆家的時候,成佑哭泣著從路的一邊拐到畫面里。這是一個他跟外婆關係的微妙轉變。在找不到外婆,失去了安全感的時候,他會無助的哭泣。這是最好的表現。隨後被一位老大爺送到回外婆家必經的那條山路,成佑站在路邊,他不敢回家。這個時候他的心理矛盾突出到了極點。他不敢抬頭正視從他身邊走過的外婆,但是當外婆走向遠處的時候,他又會無助、擔心地問你去那裡?回家的路上也是這種感情在貫穿。他走在前面,不時回望跟在身後的外婆。我想這個時候他是一種既不想讓外婆離開,又不情願外婆跟著自己一起走的矛盾心理。這組畫面和開頭成佑第一次來外婆家的畫面一樣,都是在這條回家必經的山間小路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只不過感情和位置都發生了變化,兩個場景相映成趣。

在此外婆是什麼心態呢,外婆的愛總是默默的。對於犯錯並且迷路的外孫,她雖然在前面坐在門口無助地等待,但是她很少用很多動作表達。她看到外孫安全回家,就是滿意。對外孫的任何所作所為都沒有怨言。

第五次轉變,是在雨中收衣服的時候。

新晾完衣服,然後剛才還晴空萬里立刻就開始下起了傾盆大雨,睡在陽台的成佑在等待外婆收衣服無果,而且雨又越下越大的情況下,憤憤地自己跑到雨中收衣服。他先是只收了自己的三件,然後猶豫了一下,又跑回去收回了外婆的兩件衣服。隨後雨就停了。成佑在晾衣服的時候,努力回憶,一次一次調換位置,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希望將衣服晾回原來的位置,不希望被外婆看出來他收過衣服。我想這既是一種小孩子的小聰明,估計是想說,下雨我都不收衣服,惹外婆生氣。但是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成佑對外婆的感情又進一步。

而在這場戲的戲劇化安排中,一下雨外婆就神秘消失了,等成佑收完衣服又晾完,外婆又蹣跚出現。這裡雖然達到了情感上的轉變的目的,但是導演的刻意手法卻顯露無遺。

第六次情感的改變,觀眾的注意力在外婆身上。

外婆詢問成佑愛吃什麼。成佑在表達了半天想吃肯德基之後,外婆從外面賣了一隻雞回來。導演在這裡的處理也比較刻意。外婆拿糧食去換了一隻雞,回家的時候下起了大雨,依然是在那條回家必經的蜿蜒山間小路上,外婆淋在大雨中,手裡緊緊攥著換回來的一隻活雞,她心裡想的是什麼,她心裡想的是能夠讓外孫吃上他愛吃的東西,能夠讓外孫高興。她自己淋在雨里她也沒有覺得辛苦。這再次給觀眾以強烈的視覺震撼。那條回家的山路依舊是那么曲折。而一進家門,外婆的第一件事不是給自己換下濕淋淋的衣服,而是去給正在午睡的成佑蓋上被子,防止他著涼。這些細小的動作,和一些相對戲劇化的動作,都充分表達出了外婆對外孫的愛。然而清水煮雞並不是成佑想要的,成佑在面對水煮雞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鬼哭狼嚎的不滿。他打翻了米飯的飯碗。外婆從地上把撒落的米飯重新裝回碗裡,然後把一粒一粒散碎的米粒放到自己嘴裡,不浪費哪怕一丁點米。由此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看到,外婆並不富裕,而且可以說是很窮,外婆也不是不需要吃東西,只是平時她都是把好的留給成佑吃。但是從這組畫面,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外婆為外孫換來的這隻雞是多么不容易。可以說,為了讓外孫高興,滿意,外婆可以付出她的一切東西。

成佑雖然表面上不滿意,但是還是在一點一點體諒,容納外婆。隨著外婆的生病,成佑開始主動照顧外婆,他給外婆收拾午餐,為此磕磕碰碰打翻了很多東西,這也讓他體會到了平時生活的艱辛。在這場戲中,給人強烈感觸的是外婆,但是成佑的表現也很讓人感到欣慰。

第七次的情感改變,是在陪外婆去集市的時候。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這是一次給成佑很大震撼的經歷。他躲在牆角,看到外婆賺錢的辛苦。外婆不能像其他生意人那樣叫賣,只能用手勢來招呼過往的行人。那雙蒼老枯朽的手,伴隨著外婆那爬滿皺紋的臉上的表情,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到辛酸。這就是生活的艱苦。然而在此後,外婆給成佑買新鞋的時候甚至沒有任何還價的舉動,只是把所有的錢放在手心,然後讓售貨員去拿,之後又沒有任何多餘動作地把省下的一丁點錢裝起來。這兩個經歷也使成佑感到觸動。他能夠明確地體諒外婆了。在隨後路過電池專賣店的時候,成佑駐足一會兒,堅定地搖搖頭,走開了。

第八次改變,是坐車回家的那場。
成佑為了能留給女孩海妍更好的印象,不讓外婆與自己同車而行。隨後看到,公共汽車啟動,揚長而去,在揚起的塵土中,外婆的手杖怦然倒地,外婆的身影也看上去無比淒涼。這為外婆隨後徒步回家做了很好的鋪墊。在隨後的畫面中,依然是汽車揚起的塵土中,外婆用蹣跚的步伐以弱小淒涼的身影慢慢走來。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相信成佑開始充分的為外婆著想,他後面的動作足以體現:小孩一臉淺淺的笑意,偷偷把剩下的一個朱古力派放到外婆的袋子裡。成佑的這個舉動是對外婆愛的充分表現。這使得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

晚上成佑要去廁所,但是他不敢一個人去,於是急促地催促外婆同去。不敢獨自一人呆在大風的黑夜裡,於是讓外婆在外面等著自己。這個時候的畫面中伴隨著呼嘯的風聲,黑夜占據了大部分畫面,只在畫面的一角可以看到身著白色衣服的外婆,那么弱小無力。可是她這個時候卻是成佑的精神支柱。她是黑暗中成佑的保護神。我想這個時候的外婆也會感到很自豪和開心。儘管孩子對自己是有厭惡的心態,但是成佑離不開外婆。影片到此,成佑的那種矛盾感已經化解了一部分,成佑開始對外婆體諒,照顧,理解,甚至有那么一點愛意

但這裡還不是人物關係的轉折。人物關係的轉折在第九次改變上。

《外婆的家》《外婆的家》

女孩海妍約成佑一起玩,成佑樂得一臉興奮,半夜睡覺拿被子一下一下捂住笑吟吟的臉,仿佛怕被人看見般的害羞。一個小男孩的童真在此表露。導演如此安排也是為後面做鋪墊。在此後觀眾們對成佑的態度會因為可愛小孩兒而產生改變,而這也使得隨後成佑和外婆關係轉折性的改變,從成佑的心理來看顯得和型合理。因為正如這裡所要表現的,成佑畢竟是一個童真年代的小孩子。

隨後在經歷了從山坡上摔到,然後被瘋牛追,被嚇倒,被另外一個男孩原諒,這些給成佑帶來了身體上和心靈上的陰影,使得成佑的感情變得無比脆弱。然而又是當他站在回外婆家必經的那條小路上的時候,他撕開外婆為他包裝的遊戲機包裝紙時候,兩張鈔票在遊戲機下面顯露出來。外婆知道遊戲機沒電了,外婆知道成佑在玩遊戲機的時候才會很開心,所以外婆拿出自己不多的錢,希望成佑在出去跟朋友能玩得開心。

看到這裡相信每位觀眾都感到無比震撼。和成佑一樣,都被外婆細膩、暖暖的愛所包圍著。成佑大聲哭泣。這是一個充分的表達,這標誌著成佑心理的矛盾已經崩潰。他已經深切地感受並且接受外婆的愛。

外婆從遠處走來,撫去孩子臉上的淚花,拿出孩子母親從城裡寄來的明信片:第二天成佑就要隨母親離開外婆回到城裡的家。
戲劇性的東西總是會這樣,當你剛剛發現一個人對你好,並且開始接受她,也開始回饋於她的時候,便被安排了分離。
這裡徹底的完成了人物關係的轉變,成佑努力教外婆認字,儘管外婆基本上沒學會,給外婆認了所有的針,隨後的畫面從窗外拍攝,燈滅了,又亮了,這說明成佑在考慮他還要做什麼,隨後便看到他的動作身影。

第二天離開的時候,成佑一言不發,他有很多話想說,但是他不想讓外婆傷心,更不願讓外婆看到他悲傷,他更願意外婆好好生活,更願意外婆看到自己是開心的。成佑在上車之後又下來,把自己親手繪製的明信片遞交給外婆。然後車啟動,他跑到車尾,用力在胸口畫著代表對不起的圓圈手勢。這是他從一開始就應該對外婆說的,但是整部影片中外婆卻一直在向他道歉。我想這一次的道歉,大概會頂千萬次吧。外婆的欣慰,我們都能夠感覺到。因為每一個觀眾都在欣慰。

影片的末尾,依然是一個給那條通往外婆家蜿蜒曲折小路的中景,然後外婆在路上慢慢走著,直到回到自己的家。畫面中外婆依然只是占據畫面的一角。從來不曾占據畫面中央那個最好的位置。
成佑為外婆所繪製的明信片,這裡面有濃濃的愛意。
一切有如那畫一般色彩斑斕。

殘疾人題材電影

殘疾人題材是一個世界性的題材。因其天然具有的離奇曲折的故事性,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青睞。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中外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殘疾人題材影片。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來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