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河》

《無聲的河》

《無聲的河》是由寧敬武導演的一部作品,影片描寫了一群聾啞學校學生幫助他們年輕失意的實習老師,一個正常人走出人生陰影,找回自信的故事,表達了正常人與殘疾人的平等主題。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無聲的河》《無聲的河》

即將畢業的師範大學畢業生文治來到一個聾啞學校實習。以前從未接觸過聾啞學生這一群體的他,發現這些孩子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嫉惡如仇的張徹想當警察;熱愛生活的薛天南想當畫家;愛美的劉艷想當明星……

雖然他們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挫折,他們仍在執著地追求著文治在幫助他們的過程中,也克服了自己的障礙;原來,他的夢是想當一名歌手,聲帶上卻長了息肉。孩子們發現了文治的苦惱,也幫他圓了一回歌手夢……

主創簡歷

寧敬武導演、編劇1966年生於河北。

《無聲的河》《無聲的河》

1996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獲碩士學位。

1996年導演、編劇16mm膠片電影《我的長城你的海》。(中央電視台出品,片長90分鐘,是中央電視台播出的中國第一部“電視電影”。)

1998年導演電影故事片《成長》。(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片長91分鐘。獲98年度華表獎優秀兒童片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第八屆童牛獎導演新人獎;上海影評人協會“98十佳影片”獎;羊城杯人口文化獎優秀電影獎。入選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長春國際電影節。)

1999年導演電影故事片《鼓手的榮譽》。(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片長90分鐘,獲99年度華表獎兒童片獎。)

2000年導演、編劇電影故事片《無聲的河》。(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出品、片長90分鐘)  

主要演員

賈一平飾文治1975年生於武漢,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四年級學生,本片為其處女作。  

單仁冰飾張徹1984年出生於上海,上海聾啞青年技術學校學生,聾啞人。

薛天南飾薛天南1985年生於南京,南京市聾啞學校學生,聾啞人。

劉艷飾劉艷1983年生於上海,上海聾啞青年技術學校學生,聾啞人。  

影片特點

影片中除了老師由專業演員扮演以外,學生們都由真的聾啞孩子扮演,並且,該片用字幕“翻譯”聾啞學生的手語,使觀眾不知不覺地融入他們的世界,體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

影片幕後

《無聲的河》《無聲的河》

據寧敬武介紹,劇本寫完後,著名作家梁曉聲提出了詳細而中肯的意見,老藝術家於藍給予了熱情而積極的肯定,廣電總局和北影廠的領導都給予了特別的關切。寧敬武說:“這一切讓我感到我對弱勢群體的關注不是孤單的。”

影片主題

影片“平等”的視角在殘疾人中引起了共鳴。有位殘疾人說:“片子有一點非常可貴,就是真正進入了殘疾人的內心。作為殘疾人,我對這一點非常敏感。在我們社會中,健全人的追求都會受到鼓勵,而殘疾人的想法往往被看成非分之想。這對殘疾人很不公平。影片從這一點切入是非常有深度的。”

影片評介

本片是近年來為數不多的表現殘疾少年題材的電影作品之一,它表達了正常人在任何上與殘疾人平等的主題。影片通過大量的字幕“翻譯”聾啞學生的手語,使觀眾真實地感受到那個特殊世界,體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導演大膽地選擇生活中的聾啞孩子飾演角色,給觀眾一種強烈的情感衝擊力。影片還在音響語彙的表現力方面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探索和創新。不久前,這部影片在試映後,受到許多殘疾人觀眾的好評。中國殘疾人協會主席鄧朴方對影片給予高度評價。

所獲獎項

該片獲2000年度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影片獎、導演新人獎,第九屆中國電影童牛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第十八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導演特別獎。

殘疾人題材電影

殘疾人題材是一個世界性的題材。因其天然具有的離奇曲折的故事性,而受到世界各地觀眾的青睞。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中外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殘疾人題材影片。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來完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