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明》

《竊明》

灰熊貓寫作的一部能夠令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的歷史戰爭小說《竊明》講述了一個內心充滿了魔性的小人物一步步走上了英雄之路。

基本信息

作者:灰熊貓
出版社:長征出版社
頁碼:345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802044425
條碼:9787802044425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作者簡介

灰熊貓,80前生人。作者幸運地擁有一些在文史方面頗有見地的朋友,在他們的鼓勵下,開始嘗試著寫作自己的第一本書。作者希望他的作品,不僅僅能愉悅他的讀者,也足以無愧地展示給親朋好友。

《竊明I》

《竊明》《竊明》
一個普通現代人黃石因爆炸事件,機緣巧合地回到了明朝萬曆年問。所有在工業社會獲得的知識技能都無法讓他在明朝生存下去,他到處乞討,像野狗一樣爭取活著的權利。被一戶張姓人家相救後,黃石得以在這個朝代安身,然而熟知歷史的他明白,此刻的安寧只是一時的表象。
薩爾滸戰役後,明軍一掃戰敗的頹喪,在瀋陽周邊的野戰屢戰屢勝,大部分失地都被收復,建州軍主力被迫龜縮在薩爾滸和建州衛兩地,建州女真危如累卵,似乎隨時都會在明軍的封鎖面前被物資匱乏帶來的飢餓所擊敗。然而東林黨的上台使明朝朝政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幾經權勢更迭,遼東固若金湯的局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為了避免在戰火中喪生,黃石毅然參軍,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歷史知識,躲過了多次喪生的噩運,並憑藉自己超越數百年的智慧積累在軍隊里左右逢源、如魚得水。隨著跟隨他一起浴血沙場的那些基層將士的逐漸成長,黃石的羽翼逐漸成形。為了在亂世中保存力量,避免淹沒在明軍林立的派系黨爭里,黃石帶領部下遠赴長生島,建設自己的勢力。直至此時,一個內心充滿了魔性的小人物一步步走上了英雄之路。

編輯推薦

繼《誅仙》、《明朝那些事兒》、《盜墓筆記》後
磨鐵圖書傾力推出盛大之作《竊明》!
這是一部能夠令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的歷史戰爭小說。
這是一部弘揚民族正氣,撥亂反正的憤怒之書奇書。
這是一部聲討滿清的檄文,作者對滿清的憤怒源自他對歷史的深刻理解。
這是一部令所有熱愛清宮戲的讀者生氣和鬱悶的挑釁之書。
這是一部直戳二月河偽歷史小說真相的力做。
這是一部直指金庸閻崇年顛倒黑白,為漢奸張目的聲討之書。
袁崇煥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賣國賊??!!真的嗎?
這是一部恢弘的歷史之書、熱血之書、戰爭之書、權謀之書。
這將是2008年洛陽紙貴超級暢銷書。

本書目錄

第一章 逆臣
第二章 坎坷
第三章 義士
第四章 初遇
第五章 豪傑
第六章 姻緣
第七章 紛爭
第八章 逃生 
第九章 幻滅
第十章 選擇
第十一章 脫逃
第十二章 長生
第十三章 督師
第十四章 納賢
第十五章 伏擊
第十六章 熱雪

精彩書摘

第一章 逆臣
黃石有一個秘密,一個他絕對無法與別人分享的秘密。
黃石出生在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規規矩矩……至少是個從不違法亂紀的人,十八歲在一所計算機中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就在母親工作的單位里上班,日子過得非常平凡,平凡得總讓黃石做白日夢,希望有什麼刺激的事情能發生。
結果真的發生了!
直到現在為止,黃石都不知道他在酒館裡遇見的那個喝得酩酊大醉的傢伙到底是外星人,還是未來人。反正對方手裡的那個號稱能把人送向其他宇宙的東西莫名其妙地爆炸了,而且確實把黃石送到了明朝的萬曆年間,時間點位於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年底。
黃石記得那天他走出家門的情景,爸爸正坐在電視機前看圍棋大賽,媽媽收拾提包準備去健身房。帶上房門的時候,身後傳來電視裡解說員的聲音。黃石失蹤以後,爸爸媽媽一定會到處尋找兒子的下落。
等黃石確認了自己的處境後,他就明白這不是自怨自艾的時候,問題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要想辦法去解決。
作為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黃石有很多明朝人不具備的優勢。首先,他從小就讀書識字,對地球和宇宙都有基本的認識,知道一些社會發展的大規律,對科學理論有基本的了解。黃石是被工業社會的教育體制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為了培養一個這樣的人才,工業社會付出的教育成本是明末的人所不能想像的。大明雖然已經是這個時代地球上首屈一指的富強帝國,但她的財富也不過只能讓她百分之五的子民勉強脫離文盲狀態,而不可能讓他們去認知地理、天文甚至宇宙運行的規律。
因此,在各種雜學以及科學素養方面,不要說區區一個大明,就是這個時代全世界頂尖的科學家,在理論方面的見解也未必能和黃石相比。從某種角度來說,黃石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稀世珍寶,他是未來數百年人類文明的一個載體,凝結在他身上的知識的價值不可以、也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拋開工業社會賦予黃石的知識外,黃石發現自己平日的興趣愛好現在有了用武之地。他從小練習寫毛筆字,大楷、小楷都寫得不錯。託了工業社會的福氣——畢竟在二十一世紀,紙並不算什麼昂貴商品,而明末的紙張價格則頗為不菲,明朝一般的小地主家庭,他們的子弟也多用沙土練字。
日復一日用紙的消耗並不是大部分明末士人家庭所能承受的,黃石沒有和出身豪門、書香世家的狀元郎們比書法的打算,但明末識字、寫字都已經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更不會有太多家庭有能力花大錢去購買各種字帖供子弟臨摹——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自信黃石還是有的。
最差、最差,黃石認為自已還可以靠力氣吃飯,他的體格在明末絕對稱得上超一流水平。說到底,黃石還是占了生長在未來工業社會的便宜,無論是黃石還是他的母親,營養狀況都不是幾百年前的人能相比的。無論是蛋白質、鈣,還是其他的營養和微量元索,黃石的攝入量比這個時代的帝王都絕不遜色。從小開始的持續性的體育課更讓他的身體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作為一個身高一米八五、體重近一百公斤的健康男性,黃石本以為他在男性平均身高一米六出頭、體重平均五十公斤、身體鈣化嚴重不足的明末找到一份體力工作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只是美好的構想總是會被無情的現實打碎,黃石很快就發現他的知識暫時看起來毫無價值,會寫毛筆字卻找不到僱主,而且……他想憑力氣吃飯竟然都做不到。
牛頓三定律是沒法用來換口飯吃的;批駁地心說的謬誤只能讓他被大家認為是瘋子;太陽繫到底是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明朝人也不關心。至於黃石在學校里學過的那些淺顯的計算機語言嘛,在二十一世紀因為很快就陳舊過時所以被人們棄置不用,在明末卻因為過於超前而一文不值。
黃石很快就發現,他就是想靠寫字為生也不可以。雖然讀書認字的人在明末是非常稀缺的資源,但這並不意味著黃石就會有絲毫的優勢。明末能負擔得起教育成本的家庭都是地方富戶,所以能雇得起教師的家庭絕不會收留任何來歷不明的人,比如黃石這樣沒有路引、戶籍的傢伙。
黃石也構想過當賬房先生,在幾次碰壁後他算是把這個問題想通了,不要說在戶籍森嚴的明末,就是在二十一世紀,又有誰會讓一個連來歷都說不清的人當會計呢?
理論上,只要有可靠的保人就可以向地方官府申請戶籍,有了戶籍就可以融於地方社會,然後就可以被當地的人所了解,從而有可靠的人證明你的清白,這樣就可以為你向地方官府作保,拿到戶籍後就會被地方社會所接納……總而言之,這是一個無法從外面解開的死疙瘩,至少,黃石這個在大明沒有一個親戚、故交、同鄉的人是不能解開的。
即使黃石有一身蠻力也不行!
活著還是生活?
這本是一個很嚴肅的哲學問題,對掙扎在明末的黃石來說,這個問題有著更現實的意義。
發現自己的知識不是力量後,黃石就向明末的人展示了自己的一身蠻力,有不少人對此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不過他們提出的方案不是幫助黃石辦一份戶籍然後雇用他,而是千篇一律地要求黃石簽署一份賣身契。
一開始黃石覺得這些富戶簡直不可理喻,但最後他還是想通了其中的緣由,那是他在一座破廟裡和一群野狗同居時想通的。黃石突然醒悟到自己在富戶眼中的形象就類似這些野狗,正如未來社會一樣,正常人只會給自己家養的寵物領證,而絕不會自找麻煩地去幫一條野狗扎項圈。這么乾不但完全沒有絲毫好處,而且還要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生怕那狗在外面咬了人,讓別人按圖索驥打上門來。
黃石不願意賣身為奴是因為他指望有一天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想仰人鼻息地活著。不過很快他這個念頭就發生了動搖,因為再這么繼續下去黃石不要說追求生活,就連活著這個最基本的要求也要變得遙不可及了。
但最後黃石還是沒有簽賣身契,因為賣身並不僅僅和他這一輩子有關——如果僅僅是涉及自己,說不定黃石也就算了。可是這種賣身契還牽扯到黃石的後代,將來黃石不僅會有兒女,也會有孫子、孫女,他覺得自己無權把他們的未來也一併出賣。
“每個自由人都是他自己的君王。”
終於,黃石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倒在了冰天雪地里,他昏迷過去前的最後一個念頭本該是這個不幸的穿越者的墓志銘。
幸好,黃石終於還是得到了再次醒來的機會,那時他發現自己躺在一張破床上,身上蓋著陳舊但是溫暖的棉被,他被廣寧柳河一位姓張的老農從漫天風雪中救回家,還熬藥為他祛除風寒。
 真該好好感謝張叔。
  把黃石撿回來的老漢姓張,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有弟”,二兒子叫“又弟”,結果就天從人願地生出來了第三個兒子。張老漢感動之餘就給老三起名叫“再弟”,不過神靈這次似乎有些生氣了,所以沒有送來更多的孩子。
張老漢把黃石扛回家那年,老三再弟十五歲了,正是活潑好奇的年紀。躺在病床上的黃石用滿肚子的奇聞逸事抓住了這個孩子的心。再弟每天除了給黃石端藥之外,就搬一個板凳坐在床邊聽他講故事,等黃石能起床時,這個孩子已經變成了他的死黨。
接下來的日子裡,黃石就和張老漢一家生活在一起。全家人對黃石都很友善,也對黃石編造出來的履歷深信不疑。黃石在遇到老張一家前曾碰見過一個垂死的乞丐,那個乞丐是開原人,建州軍攻破開原後將全城人屠殺殆盡,那個乞丐藏在死人堆中,幾天后才掙扎著逃出一條命。
黃石覺得這個說法很適合自己,所以就把那個乞丐的經歷照搬到自己身上。這種悲慘的遭遇立刻引起張家所有人的欷獻感慨,他們不但積極幫助黃石融入柳河村,還打算幫助黃石蓋屋、開墾荒地。
到了三月春暖花開的時候,在老張的資助和他幾個兒子的幫助下,黃石終於蓋好了自己的小屋,還得到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用的舊床和全套舊被褥。裝上門板後,老張的小兒子——張再弟蹦蹦跳跳地從家裡拿來了鞭炮。
張家的小兒子已經被黃石用各種各樣的奇聞逸事徹底收服了,黃石泡了那么久的論壇,真本事沒有學到什麼,雜學倒是收集了一肚子。
鞭炮聲中,黃石撫摸著嶄新的大門,貪婪地嗅著大門上新鮮的木料氣息。從今天起,黃石就不再是一條喪家之犬了,就算再遇到饑寒,他也不會不知所往了。本來黃石想用老張家的碗筷瓢盆,把那些新的東西留下,但是他們堅持說家裡如果全是舊東西不吉利。此外老張的婆娘還給黃石的新居上了三保險,從廟裡請了一個木雕的菩薩,找一個遊方道士買了一把木劍,最後還在城隍廟裡拿回一口袋香灰。
“石頭啊,現在就差一個媳婦了。”耳邊才響起這句話,黃石就感到有一隻大手狠命地拍到自己的背上,嘴裡正在咀嚼的食物一下子噴回了碗裡。
正埋頭扒飯的黃石猝不及防,好險沒一頭扎到碗裡,他咽下口裡剩下的東西後抬頭回答:“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等發了餉,先還張叔你錢才是。”
只見老張不以為意地擺擺手:“不著急,今年還不了明年還,你還不了就讓你兒子還我兒子好了,我們兩家要做很多代的鄰居了。”
坐在右邊的老張大兒子也連連點頭:“不錯啊,石頭,趕快找個婆娘生個孩子吧。你歲數也老大不小了。”
不等黃石回答,對兒子發言很滿意的老張就推開了飯碗,先用一聲咳嗽吸引過幾個人的目光,然後伸手指了指站在牆邊的大兒媳,笑容可掬地對黃石說:“要是她能生個兒子,你將來把女兒嫁給我孫子就好了,你不用給嫁妝了,我也不會給彩禮的。”
苦笑不由自主地爬了黃石滿臉,媳婦都沒有,還女兒呢,這老張想得還真是長遠啊:“一定,那是一定的了。”
看到老張的二兒子也吃完了飯,黃石趕緊把碗裡剩下的糙米一口氣全塞到嘴裡,一邊嚼一邊含含糊糊地說:“我吃好了。”
“你們來吃吧。”隨著黃石、老張和他的老大、老二離開桌子,老張的婆娘帶著張再弟還有她的大媳婦走過來坐下,也開始吃飯。張再弟抓起筷子就開始挑菜里剩下的肉,他嫂子先給婆婆盛了飯,然後再把小叔子的碗裝滿。
回到家裡,上了門閂,黃石摸著黑蹭到了床邊,掀起被子躺下,在一片寂靜中漸漸進入夢鄉,他睡著前已經是熱淚盈眶。第二天黃石還是照舊去老張家吃午飯。飯後抹完嘴就出去砍柴,不過晚上黃石把東西背回來以後,老張的婆娘說什麼也不肯白白留下了,她硬塞給黃石一個銅板,說明天開始,這些都算她代買的,還說舊斧子老張也讓送給他了。
接下來六個月的生活如同湖水一樣沒有絲毫波瀾,每天黃石就進行著出操、吃飯、砍柴、吃飯、睡覺這樣周而復始的生活。事實證明這些新家什留給黃石家是糟蹋了,一直到過年他也沒有開過伙,年夜飯都是去老張家混的。
老張拒絕了他把新鐵鍋什麼的送回來的提議,理由是將來黃石成親時,家裡都是新東西顯得氣派,不然到時候還要再花錢添置,沒有哪個姑娘肯用別人家的舊東西的。老張最後重申了一遍要求:就是將來把女兒許給他孫子就可以了,雖然黃石還不知道自己的老婆在哪裡。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日,黃石午後又去山上砍柴,斧子昨天才去陳鐵匠那裡磨過,所以他今天干得很輕鬆。揮動斧頭的時候,他不禁想起昨天的事情來,臉上頓時浮起了帶著得意的微笑。
陳鐵匠有一個剛年滿十七的女兒,昨天黃石在鋪子裡面等著的時候被她老子招呼出來端水,當時他就覺得那女孩的表情有些不對,等大姑娘回去後,王鐵匠不露痕跡地誇獎起他閨女如何勤儉,還說看相的講他女兒有生兒子的模樣。
這話里話外的意思黃石立刻就明白了,敢情讓女孩出來轉一圈是讓自己相親呢。接下來王鐵匠就開始稱讚起黃石本人了。經驗是容易獲得的,但先天的體格卻是別人無法模仿的優勢,黃石的身體讓他無論是幹活還是砍柴都比別人的收穫要多。王鐵匠的意思就是,一個聰明人不僅僅關注眼前,也很注重未來,要是一個年輕人很有上進心,能給他女兒一個好依靠,那彩禮拖幾年付清也不是大問題。
當然不是大問題了,王鐵匠生了仨女兒和一兒子,怎么可能有任何問題?說到底老張就吃虧在這上面了,給前兩個兒子起名字叫:有弟,又弟。結果天從人願地一個女兒也沒生出來,現在為二兒子的婚事傷透了腦筋。
加上未來幾個月的收入,黃石有信心攢下一小筆錢,這樣老張家的老二也就能有了著落,但是一想到明朝的歷史,他胸口就騰起了一種荒謬的感覺,到頭來終究還是一場空啊。黃石在過去二十年除了歷史就沒有什麼別的愛好,所以他知道這眼前的安寧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當薩爾滸戰敗以後,萬曆天子就提拔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當他抵達遼陽檢閱遼東都指揮使司的時候,迎接他的是數千名衣衫襤褸的叫花子兵,他們手中拿著些木棍充數。這些饑寒交迫的士兵在薩爾滸之戰後士氣低落到了極點。現在熊廷弼已經把遼東鎮士兵擴充到八萬,並為各將領的親軍配屬了精良的武器和盔甲,以及充足的糧秣和被服。
和薩爾滸之戰前那支經歷過韓戰和歷次西征的遼東邊軍比,現在的遼東鎮軍隊裝備雖好,但是戰鬥經驗仍嫌不足,所以熊廷弼一直避免和建州軍主力決戰。萬曆四十八年六月初,努爾哈赤調兵遣將攻擊瀋陽。熊廷弼立刻讓遼東明軍在其他戰線上全線出擊施加壓力,努爾哈赤最後只集結起了一萬披甲和兩萬無甲旗丁,這大概是建州全軍四成左右的實力。
萬曆四十八年六月十四日,建州軍開始越過撫順攻入遼中平原,十五日建州軍前鋒抵達瀋陽近郊。瀋陽參將、加銜副將賀世賢趁建州軍立足未穩,引一千親軍、五千營兵出城急襲。賀世賢挫敗建州軍前鋒,斬首一百五十餘級,並焚毀建州軍的營寨。
擊退建州軍前鋒後,賀世賢引兵趕往奉集堡西北紮營,同遼陽中軍游擊趙率教形成犄角之勢。六月十七日,賀世賢和趙率教與建州軍左翼野戰,明軍小勝,斬首二百級並打通了堡內外的交通線。
再次日,努爾哈赤聽說遼東經略熊廷弼已經離開遼東都司府,親帥遼陽十營兩萬戰兵趕到瀋陽,知事已不可為,遂引軍向東撤退。熊廷弼聞訊後繼續進逼,努爾哈赤就放火焚燒撫順城,全師退出邊牆之外。至此,薩爾滸戰役後明軍的失地幾乎全部被收復。
現在建州軍主力已經退縮集中在薩爾滸城和建州衛(赫圖阿拉)兩地,努爾哈赤有著內線機動的便利,如果遼東鎮全力進攻撫順關,那么很可能會碰上建州軍主力。幾個月前熊廷弼沒有和建州軍全部主力火併一場的打算,現在熊廷弼看起來也不打算給努爾哈赤這樣的機會,因此明軍的主要目標還是以封鎖和牽制為主。
現在整個遼東固若金湯,明軍在瀋陽周邊的野戰屢戰屢勝,一掃薩爾滸戰役以來的頹廢,建州女真危如累卵,似乎隨時都會在明軍的封鎖面前被物資匱乏帶來的飢餓所擊敗。無論是蒙古還是遼東都司的百姓,似乎都不認為對建州的剿匪行動會有什麼波折,更不會認為會對他們的生活構成什麼影響。
只是熟讀歷史的黃石很清楚——東林黨就要上台了。

《竊明II》

《竊明》《竊明》
為了破除封建制度的魔障,黃石不動聲色地開始對自己的軍隊進行了巨大的整改,對內解散私兵、“剋扣軍餉”,對外進行海貿,短短几年,他成功地摘掉了“廁所將軍”的可笑帽子,而最不起眼的長生島救火營也開始名動天下。
經過旅順戰役之後,黃石和他的救火營逐漸在東江軍中站穩了位置。在蓋州一帶,黃石巧妙地借用自己的歷史知識,一舉狂勝後金軍隊,狠狠挫傷了整個後金軍的士氣。明朝的整個環境也因為戰事捷報頻傳而獲得了一個寶貴的相對穩定的發展機會,農業、商業蓬勃發展。
隨著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日益激烈,東林黨逐漸淡出歷史舞台。亳無根基的閹黨頭目魏忠賢為了穩固地位,極力拉攏黃石這顆耀眼的新生代將星。而苦苦掙扎的東林黨元老也對這朵軍事奇葩青睞有加、著力栽培,希望能夠依靠軍隊的力量重振雄風。借著這陣陣東風,黃石志得意滿,離心中那最大的理想更加接近。然而就在黃石感覺到身邊的危險都逐漸遠去時,一個更大的危機正在向他靠近……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一部已經引發巨大爭論,口水滔天的爭議奇書;一部能夠令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的歷史戰爭小說;一部恢弘的歷史之書、熱血之書、戰爭之書、權謀之書。
不讀《竊明》枉讀書!這是一部弘揚民族正氣,撥亂反正的憤怒之書!《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竊明》再次撼動天下!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協力
第二章 逆襲
第三章 開鎮
第四章 監軍
第五章 預知
第六章 節將
第七章 革新
第八章 誘敵
第九章 閣老
第十章 競爭
第十二章 強鄰
第十三章 圈套
第十四章 烏雲

《竊明III》

《竊明》《竊明》
一晃眼數年過去,新生的長生島社會已經變得和這個時代迥然不同,嚴格而人性化的制度條例、日益龐大的經濟規模、新式武器的不斷研發使得長生島的戰鬥實力急遽提升,在海內外聲名大噪。金州阻擊戰中,黃石力挽狂瀾,於死地尋得生機,後金皇太極開始重視並忌憚這個對手,而遼東戰局也一改既定面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遠在日本,長生島秘密進行數年的假錢買賣受到幕府打壓,為了穩固財路,黃石不惜瞞著朝廷,將軍隊開向日本,一舉打滅幕府的囂張氣焰。而在朝堂之上,閹黨和東林黨的黨爭也開始白熱化,魏忠賢對東林權臣開始了毀滅性的打擊,兩黨對耀眼的長生島更是加碼拉攏。
天啟五年八月,統領東江左協的黃石揮師進攻盤踞復州的後金勢力,皇太極詐逃,並在明軍身後布下天羅地網,而黃石以一協之軍力對抗後金七十牛錄之眾,更加上歷史已改,勝負的天平已不再向黃石傾斜,沒有歷史作為依靠,黃石能否以少擊多,獲得這場惡戰的勝利?身在邊境,黃石卻不可避免地在黨爭的鏇渦里浮沉,而最初那不可告人的大秘密、大志向,是否還會實現?在這洶湧詭譎的歷史浪潮里,黃石,這個幸運的穿越者、野心家,到底要為自己做出怎樣的選擇?

編輯推薦

一部能夠令人熱血沸騰、血脈賁張的歷史戰爭小說;一部已經引發巨大爭論,口水滔天的爭議奇書;一部恢弘的歷史之書、熱血之書、戰爭之書、權謀之書。
不讀《竊明》枉讀書!這是一部弘揚民族正氣,撥亂反正的憤怒之書!《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竊明》再次撼動天下!

本書目錄

第一章 再見
第二章 對峙
第三章 續戰
第四章 交換
第五章 緣起
第六章 理財
第七章 弄巧
第八章 成拙
第九章 運籌
第十章 伏擊 
第十一章 決勝
第十二章 轉變
第十三章 名臣
第十四章 大官

精彩書摘

第一章再見
兩門六磅炮先後開火,沉重的實心彈丸在空中劃出一道長達三百餘米的弧線,猛地砸在了厚實的大地上,大地承受了這重重的一擊,並把這鐵球再次彈到空中,第二道弧線終結在後金軍戰線前不到二十米,第三次從地面上躍身而起的實心球在空中急速地鏇轉,一頭扎入人群中。
在炮彈被怒射出膛的那一剎那,炮車也被後坐力推得一個後傾。雖然時間匆忙,但是這幾門炮還是被儘可能地安置在擁有較良好視界的小土丘上,它們的輪子下也各有一個新刨出來的土坑。火炮的雙輪被後坐力推得碾上這個淺坑的後壁,它們在滑出坑邊前終於耗盡動能,再次重重地向前滾落,幾經搖擺後在坑底恢復靜止狀態。
炮兵急忙用拿豬鬢做成的大撣子開始清理炮膛,現在豬鬢已經是長生島的管制資源,所有的豬鬢都要用來製作軍用刷子,不允許個人隨意使用。清渣的士兵才把大撣子抽出來,兩個等在炮口旁的士兵就把火藥倒了進去。在壓實的工作完成後,抱著炮彈的搬運手熟練地把彈丸推了進去,然後轉身就向後面的彈藥車跑去,這個時候搬運火藥的士兵已經迎面跑回來了,準備著下一次的填彈工作。
“三百五十米。”負責測距的炮兵觀測員繼續大聲匯報著,他報數的聲音還是平靜得不起一絲波瀾。
“壓低炮口——兩度。”炮組的組官頭也不回地下著命令,這個數字也包括了他認為合理的提前量。
炮長觀察著復位後的炮身,並將其與印象中的第一次射擊的原始角度加以比較,他需要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組官要求的兩度變數:“嘿——搖十圈。”
炮長拖著長音指揮著炮手們幹活,還不時地對手下發出憤怒的咆哮聲,因為無論他們怎么拚命地搖動曲柄都會被炮長認為過於磨蹭。
“三百二十米。”
“開火。”
“開火。”
兩聲急叫幾乎是同時響起,兩門六磅炮也先後作響。左面那門炮打得還可以,頭兩炮都基本控制住了落點。第一炮以一人身高左右的高度沖入敵陣,第二炮打得還要好一點,炮組軍官似乎看到最前面的敵兵的頭一下子就飛了而那個無頭敵兵身後的人也跟著倒下,這說明是一個不錯的下落弧彈道。左手那個軍官惡狠狠地笑了一下,長生軍炮兵軍官對火炮的威力都很了解,平日也反覆聽到軍中兄弟敘述與後金的國恨家仇,自然希望後面被砸斷腿的建奴別馬上死,多疼一會兒才算解恨。
後金軍的戰線不是很厚但還有幾排,為了避免火器的殺傷,人與人之間的間距也比較大。六磅炮的炮彈撞碎了頭兩個後金兵的鎧甲後又打斷了一個人的腿才觸地。它第二次接觸地面後再次彈起一人多高,下

架空小說集錦

架空小說是設定一個虛幻的世界,許多在現實世界中違背科學常識的事件通過作者翔實的設定在小說中成為類似科學的嚴謹體系。這樣的設定能讓讀者產生一種“比現實還更真實”的錯覺,同時交雜著主人公淒婉的愛情故事,有興趣閱讀一下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