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原理》

《政治經濟學原理》

《政治經濟學原理》(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19世紀下半期西方國家一本無可爭議的經濟學的“聖經”,1848年發表了使穆勒名揚於世的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出現以來最流行的經濟學教科書之一,西方一些經濟學家稱《原理》為19世紀下半期西方國家一本無可爭議的經濟學的“聖經”。他沒有留下系統的遺產,沒有所謂的“穆勒主義”,但是在他出生的200年後,其自由主義思想仍然影響著世人。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
《政治經濟學原理》學習指導版
《政治經濟學新原理》,對資本主義經濟和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了批判。他認為,資本主義不以人的享受而以財富作為經濟活動的目的,從而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現象。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把財富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完全無視了人。在他看來,政治經濟學應從政府事業的角度看,把人們的物質福利作為政治經濟學的對象。也因此,他反對經濟自由主義,主張依靠國家政策來調節社會生活。穆勒第指出了經濟危機的必然性。他認為,個人進行生產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的,消費決定生產。在交換經濟中,消費決定生產表現為社會需求先於並決定供給。由於人的消費依存於他所分配到的收入,因此,收入最終決定著生產。他指出,生產決定收入,但生產出的產品只有在實現以後才能變為收入,收入決定支出,支出決定消費,如果支出不能購買全部生產物,就會出現過剩生產物。所以,收入雖由生產決定,但它卻決定著下一次再生產,也即最終決定著生產。他認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的目的是追求利潤,生產者套用機器,相互競爭,造成生產的無限擴張;而資本主義不公平的分配製度,使財產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小生產者和工人,即廣大勞動者收入不足,收入不足導致消費不足,從而使國內市場越益狹窄,生產和收入比例遭嚴重破壞,產品實現問題最終會導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爆發。
穆勒第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然性的論述是他的科學貢獻。但他僅把它歸為消費不足,並僅僅是個人消費品的消費不足,並不能真正揭示經濟危機的原因。由於他的小資產階級眼界限制,他不能找到消除資本主義弊端的正確道路。他雖不想回到中世紀狀態中,但他僅能在過去的社會中找尋其理想社會的原則,因而他要求用宗法和行會原則組織社會經濟,以節制資本主義,建立符合小生產者利益的一種社會。

作者簡介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也譯作約翰·斯圖亞特·密爾,19世紀英國著名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作者
經濟學家和哲學家。詹姆斯·穆勒(JamesMill,1773~1836)的長子。

19世紀中葉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正處於比較繁榮發展的時期。第一次產業革命的完成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英帝國作為當時頭號工業強國和殖民大國的地位。英國國內的階級矛盾和鬥爭自然是在激化,憲章運動標誌著英國工人階級已經作為一種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空想社會主義和李嘉圖社會主義的出現和一定程度的傳播,對資本主義制度也是一種衝擊。但總的來說,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尚處於以自由競爭為特點的歷史發展的黃金時期,各種反對派均不可能從根本上動搖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統治地位。這種社會歷史條件為一種折衷與調和的經濟學體系提供了溫床,使其成為必要和可能。約翰·穆勒的以折衷調和為特徵的經濟學應運而生。

約翰·穆勒是李嘉圖學說體系的追隨者,而他接受李嘉圖學說竟然始自年少之時,這完全得自他的父親詹姆斯·穆勒的教誨。這位父親本人就是李嘉圖的密友和經濟學上的學生,並對李嘉圖學說的傳播和最終的解體起過很大作用。他對兒子約翰·穆勒的教育尤其嚴格,兒子的聰明好學也著實令父親對他深為器重。在父親的教育下,小穆勒3歲開始學希臘文,8歲開始學拉丁文,並開始接觸幾何代數,9歲開始閱讀古希臘文學與歷史作品,10歲讀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德摩斯提尼的原著,12歲開始學習邏輯,熟讀亞里斯多德的邏輯學著作;尤其有重要意義的是,13歲時,在父親的指導下,他開始閱讀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接著又閱讀了亞當·斯密《國富論》。自學過程中,經常同父親在散步時就政治經濟學的各種問題進行交談,他將這些學習和談話的內容寫成筆記,據他說,他父親的《政治經濟學原理》(1825年)即是以他的筆記和其他資料整理而成的。父親的教育成為小穆勒接受當時最先進的經濟學的最初的來源。

基本觀點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
在《原理》中,穆勒將經濟問題置於更廣闊的社會政治範疇內,研究了生產和分配的原理。穆勒相信,自由競爭是必要的,有利於解放有用的社會能量。然而,雖然國家不應該存在太多限制,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將擺脫所有的責任。穆勒平衡了一個時期以來的科學研究,並將經濟原理和他的實踐聯繫起來。

書目結構

◎第一編 生產
第01章 論生產要素第02章 論作為生產要素的勞動
第03章 論非生產性勞動第04章 論資本
第05章 關於資本的基本命題第06章 論流動資本和固定資本
第07章 論決定生產要素生產力程度的原因第08章 論合作或勞動的聯合
第09章 論大規模生產和小規模生產第10章 論勞動增加規律
第11章 論資本增加規律第12章 論土地與生產增加規律的關係
第13章 前述規律的後果 

◎第二編 分配
第01章 論所有制第02章 續論所有制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翻譯版

第03章 論獲得產品分配的各階級第04章 論競爭和習慣
第05章 論奴隸制第06章 論自耕農
第07章 續論自耕農第08章 論分益佃農
第09章 論投標佃農第10章 廢除投標佃農制度的方法
第11章 論工資第12章 論補償低工資的一般方法
第13章 再論補償低工資的方法第14章 論工資因職業而異
第15章 論利潤第16章 論地租

◎第三編交換
第01章 論價值第02章 論需求和供給,以及它們與價值的關係
第03章 論生產費用及其與價值的關係第04章 對生產費用的最後分析
第05章 論地租與價值的關係第06章 價值理論概要
第07章 論貨幣第08章 論貨幣的價值取決於需求和供給
第09章 論貨幣的價值取決於生產費用第10章 論複本位制及輔幣
第11章 論作為貨幣的替代物的信用第12章 信用對價格的影響
第13章 論不兌現紙幣第14章 論供給過剩
第15章 論價值的尺度第16章 論價值的若干特殊情形
第17章 論國際貿易第18章 論國際價值
第19章 論作為輸入品的貨幣第20章 論國外匯
第21章 論貴金屬在商業世界的分配第22章 通貨對匯兌和對外貿易的影響
第23章 論利率第24章 論可兌換紙幣的調節
第25章 論各國在同一市場上的競爭第26章 論交換對分配的影響

◎第四編 社會進步對生產和分配的影響
第01章 財富增長狀態的一般特徵第02章 產業發展和人口增長對價值和價格的影響
第03章 產業發展和人口增長對地租、利潤以及工資的影響第04章 論利潤降至最低限度的趨勢
第05章 利潤降至最低點的趨勢帶來的種種後果第06章 論靜止狀態
第07章 論勞動階級可能的未來 

◎第五編 論政府的影響
第01章 論政府的一般職能第02章 論課稅的一般原則
第03章 論直接稅第04章 論貨物稅
第05章 論其他一些稅第06章 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比較
第07章 論國債第08章 論政府的一般職能及其經濟影響
第09章 論政府的一般職能及其經濟影響(續)第10章 論以錯誤理論為依據的政府干預
第11章 論自由放任或不干預原則的依據和所受到的限制

主要內容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
《政治經濟學原理》的主要內容和觀點主要有以下幾部分:
穆勒首先探討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他繼承了前人的基本觀點,即政治經濟學是研究財富的生產和分配規律的學科,而財富則是具有效用和交換價值的物品。然而,穆勒關於生產和分配的規律的性質的看法與前人相比有所不同。
他認為,財富的生產規律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物理的,這取決於物質的性質,取決於人們在特定地點和時間對這些性質的了解程度;另一方面是社會的制度道德心理和人的本性,這是政治經濟學的對象。
“與生產規律不同,分配規律在某種程度上是人為的制度,因為某一社會中財富分配的方式取決於通行於該社會的法令或習慣。但是,雖說政府或國家有權決定應該有什麼樣的制度,可他們卻不能任意確定這些制度起作用的方式,它們對財富分配擁有的權力依賴於哪些條件,社會所接受的各種行為方式是如何影響分配的,這些同任何自然規律一樣是科學研究的主題。”上述看法為他後來提出對分配製度的改良奠定了基礎。穆勒的生產理論大體上包含三部分內容:(1)生產要素論;(2)“決定生產要素生產力程度的原因”的理論,論述的是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各種因素;(3)“生產增長規律”,論述的是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增長規律。
關於生產要素,穆勒繼承前人的觀點,也把它們歸納為土地、勞動和資本,但他比前人更詳盡地、在更一般的形式上論述了各種要素(主要是勞動和資本)的存在方式、性質和條件。
資本主義地租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者憑藉其土地所有權取得的一種剝削收入,是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本質是農業資本家獲得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即超額利潤。包括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壟斷地租三種形式。級差地租:與土地等級相聯繫的地租,它是農產品個別生產價格低於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農產品的價格由劣等地的生產價格決定。級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級差地租有級差地租第一形態(由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優劣不同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而成)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由對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資所產生的超額利潤轉化而成)絕對地租:由農產品的社會生產價格低於價值的超額利潤所構成的。隨著科技迅速發展,農業資本有機構成迅速提高。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發生變化,一是農業資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潤的扣除,二是剋扣農業工人的一部分工資作為絕對地租。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權的壟斷;形成的源泉仍然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壟斷地租:由壟斷價格產生的超額利潤所形成的地租,原因是對這些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礦山地租:工業資本家由於開採礦藏而向礦山土地所有者繳納的地租。建築地段地租:由於建造住宅工廠商店等租用土地而繳納給土地所有者的地租

特別導言

約翰•斯圖亞特•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在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作者
學術界享有的持久地位,穩如磐石,能做到這一點的科學著作為數甚少。固然,亞當•斯密更具有啟發性,馬爾薩斯更富於獨創性,李嘉圖更有條理性,可事實依然是,穆勒知道如何總結這三個人的發現,知道如何把這些發現首尾一致地聯結在一起,使普通人對其有所了解。他的偉大不在於為後人發現了真理,而在於充分表達出了當時人們所信賴的那些真理。不管整個經濟理論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穆勒的著作都將永遠具有不朽的重要意義,它所記錄的那些經濟理論曾推動了19世紀前半葉政治形勢的發展。不管我們認為它有關人類行為的分析正確與否,它都無疑是一份價值極高的歷史檔案。也許穆勒對人類行為方式的描述是不全面的乃至錯誤的,但毫無疑問,他非常精彩和真實地描述了19世紀中葉知識階層的行為方式。為穆勒的這本書寫導言,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敘述一下它是在哪些因素的影響下寫出來的。因為,正如伊莉莎白時代馬洛莎士比亞的戲劇,其靈感來自觀眾,其人物反映了德雷克雷利的精神那樣,維多利亞時代的經濟學則從19世紀英
國公眾那裡獲得其感並反映了當時政治家的精神,這些政治家在19世紀上半葉已為商業英帝國奠定了基礎。

歷史貢獻

《政治經濟學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
西方經濟學家把《原理》稱為19世紀下半期西方國家一本無可爭議的經濟學的聖經。直至19世紀末年,這本書一直是英、美等講英語國家的大學初級經濟學課程的基礎教科書。19世紀70年代興起的所謂“邊際主義革命”對這本書中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挑戰,嚴重地動搖了它的權威地位。但只是在1890年,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出版之後,它的地位才完全為後者所代替。穆勒自認為《原理》只是祖述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經濟理論的著作。在本書導言中,他說,他的目的只是在於寫一本適應現在時代更廣泛的知識和新進的思想的“現代《國富論》”。對於李嘉圖,穆勒認為他只是對李嘉圖的學說作一些補充或引申。雖然《原理》的確祖述了斯密的《國富論》和李嘉圖的《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但恰恰是在結合現代廣泛的知識和新進的思想對舊理論加以補充、引申時,穆勒提出了許多他自己的意見。然而,他們卻也不能不承認穆勒的意見實際上是折衷主義的綜合物。在《原理》中,混合了斯密和李嘉圖古典的和以後種種反古典的經濟思想。
經濟理論的調和折衷主義是公認的穆勒《原理》的特徵。追隨者認為,這一特徵標誌著《原理》作為一承前啟後的著作,總結了從亞當•斯密起到19世紀中葉大半個世紀西方經濟學發展的過程,奠定了政治經濟學的完整體系。而批判者則認為,穆勒的調和折衷主義只是資產階級經濟學破產的宣告。
追隨者和批判者在論證穆勒的折衷主義特徵時,似乎都忽略了《原理》中也應該作為折衷主義一部分內容的、結合理論分析和政策結論二者矛盾的調和論。也許只是為簡便起見,我們都稱這本書為《政治經濟學原理》,而略去實際上很重要的“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套用”的副標題。而恰恰是這個副標題意味著穆勒在寫本書時力圖把經濟學從李嘉圖以次的英國經濟學家們的教條精神中拯救出來;在經濟理論分析中注入大量的對人類福利的關注和容忍的精神;從而對他先前所服膺的邊沁的功利主義和以之為社會哲學基礎的李嘉圖經濟學,作了修正。這一新立場部分是受浪漫主義者的影響,但更多地源於英法早期的社會主義者。《原理》是在這一轉變之後的產物。
《原理》中就出現了接受對現行制度的某些改革的主張,甚至容忍這些改革所可能帶來的政府對於私人經濟行為的干預。這種對經濟理論和政策的新看法自然形成英國經濟界主流的傳統。我們可以在這個意義上,來理解穆勒之所以自認為《原理》只期待著成為一本“現代《國富論》”的含義和半個世紀之後出現的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可以看作穆勒《原理》的後繼者的論斷。我們甚至可以說爾派的機會主義觀點和策略思想,闡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這個經濟思想傳統仍然存留於今日的英國經濟學界。
因此,在今日,《原理》不但是一本有歷史意義的書,而且由於在一種思想體系傳統的發展中處於承前啟後的關鍵地位,它對於了解眼前國外經濟學界的發展還具有某種啟迪的作用。

50部經濟學經典著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