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是以一個長者教導他的兒子如何從事商業的形式寫的,從一個外貿商人所必需的各種品質,到外貿業務,外貿對國家的影響,國家的外貿政策,國家的財政,國王自己的理財等都有所論述。托馬斯·孟的這些思想,在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受到外貿商人和政府的重視,使英國政府部分調整了自己的外貿政策和關稅政策,對法國等國也有很大影響。

基本信息

書本介紹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

本書是西方經濟學聖經譯叢之一,是一部關於英國對外貿易經濟學理論專著,全書詳細介紹了英國在對外貿易方面取得財富的詳細過程,適合從事對外貿易研究的人員參考學習。本書根據《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第一版的1765年的複製本複製,該複製本是由哈佛大學提供的。在哈佛大學舊圖書館失火被燒毀後,馬勃海德的約翰·勃納德神父出資讓哈佛大學於1765年複製了《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的第一版。有趣的是,在約翰神父的自傳中(參見1836年的《麻薩諸塞州社會歷史文集》第三卷)我們能夠發現,他完全贊同托斯·孟的基本觀點。他對自己為馬勃海德的商業企業的發展所起的推動作用非常自豪,他回憶道:“1714年,當我來到這裡的時去做,從波士頓送來豬肉和牛肉,這些使得城鎮的財富大量流出”。

內容介紹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主要內容大致分為三個部分:
一、論證了對外貿易是國家支付的唯一手段,認為國內貿易不能使國家致富(這點不符合當今現實),對外貿易才是富國手段,要遵守的原則是:每年賣給外國人的貨物,必須比我們消費他們的多。這個稍微我解釋:由於進口的可能是原料或製成後要出口的半成品,所以不能簡單的比較進出口,而要比較出口和消費掉的。具體提出了兩項措施:
1)增加出口、減少外貿消費。大體內容望文生義,不用太多解釋。特別的提三點,首先是他指出要努力發展航運,賺取保險運費關稅等非貿易收入(這個思想對當時來說很創新),其次就是對進口原材料免稅以鼓勵將來其製成品的出口。
2)通過資本輸出賺取利潤,用狗玩的話說就是國際販賣,如印度胡椒到義大利賣之類的。這點是對早期重商主義的批判,後者認為金銀從本國流出就是財富的喪失。 托馬斯。孟繼續論證對外貿易除了對商人有利,也對地主有利,因為對外貿易發達導致產品需求大,再導致原材料需求大,最後導致地租高。另外他還用反證法舉出了當時的“黃金之窟”的西班牙土地貧瘠生產力落後的例子。
二、對“貨幣差額論”(即早期重商主義)及其相關政策的批判,在這一點上托馬斯堅持對外貿易的差額是貨幣匯率的基礎。除了諸如鑄幣不能偷工減料、不能限制本國貨幣流出的眾所周知的觀點,值得一提的是對吉拉德。馬林的觀點的批判,吉拉德把外匯業說得太神,托馬斯則認為外貿才是王道。還有比較有趣的就托馬斯說浪費現象不會損害國家的貿易和財富,指出正是因為富人的浪費,窮人才能獲得生存的資金,所以提倡一種既不過奢也不過儉的生活。
三、關於國王的收入,托馬斯認為不應大於對外貿易的順差,這也就勸說國王如果要增加收入就要支持其發展對外貿易。另外還指出國王就好象人身上的胃,作用是消化和輸送養分,也就是國王的財富要散發到人民中,如僱傭他們製造軍艦,儲備糧食等,這點頗有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味道了。另外托馬斯還認為對外貿易平衡表是衡量國家財富的真正尺度,需由清楚賬目的海關人員編制,而對貨物估值的方法是原始成本加減25%的運費保險及利潤,視進出口,及用本國船還是外國船運輸而定。

作者介紹

托馬斯·曼是英國重商主義的集大成者,其重商主義理論及稅收思想集中表現在《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之中。該書不僅成為英國,而且成為一切實行重商主義政策的國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基本準則。

托馬斯·曼重商主義理論的核心,是國際貿易差額論。認為金銀貨幣是財富的唯一形態,而對外貿易是財富的唯一源泉。外貿要“少買多賣”,使貨幣流入多於支出。為此,托馬斯·曼認為:為了實現國家外貿出超,增加本國貨幣積累的目的,國家要干預經濟生活,以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他建議國家採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是保護關稅政策,以獎勵輸出,限制輸入。他主張,當商品輸出時,國家全部或部分地退還資本家原先已納的稅款;同時,對輸入本國的外國商品課以高額關稅或禁止性關稅,保護本國工業發展;當進口商品經過加工重新輸出時,國家則應退還這些商品在進口是所納的關稅。

托馬斯·曼在所著《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中,詳盡闡述了重商主義關於保護關稅政策的基本原則、主張和意義。由於托馬斯·曼將國外貿易差額看作是一國財富的標準,就必然導致“財富是戰爭的命脈”的“國防財政論”和“重稅無害論”。他認為:“由於國土的大小,貧富的程度和貿易差額多寡等因素存在差異,政府獲得收入的方法也隨國家憲法、政府、法律和民俗的不同而大有差別。國王想要改變這些制度是非常困難的、危險的。即使國王以重稅發財致富,國民卻會因此而貧窮。不過,由於各國情況特殊,征課重稅不僅是不得已的,是正當的,還是有利於國家的。因為幅員不大的國家,靠經常性收入是不足以蓄積抵禦外國侵略所需的財富的。所以,這些國家不得不在平時課徵重稅,來積存現金和軍火充當國防之用。非像一般所想像的那樣,有害於人民的幸福。”

書本目錄

目錄
1985年重印版說明
第1章 一個全才外貿商人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和素質
第2章 使王國致富以及增加我國財富的手段
第3章 增加我國商品輸出和減少對國外貿易品消費的特殊方式及手段
第4章 輸出貨幣換回商品是增加我國財富的手段之一
第5章 對外貿易是提高我國土地價格的惟一手段
第6章 靠制定和頒布各種國內禁令的方法,西班牙並不能保證其財富不流入其他國家
第7章 對外貿易的各種收益
第8章 提高或貶低我國的幣值,既不能增加本國的貨幣,也不能防止貨幣輸出
第9章 準許外國貨幣以高於其實際價值的比率兌換我國貨幣並允許其在我國流通,不會使我國的財富增加
第10章 頒布現金使用法令不能增加也無法保護我國的財富
第11章 勒令輸出魚、穀物或軍火的商人將其所售貸款的部分或全部以貨幣的形式帶回家,不會增加我國的財富
第12章 在國內或國外用匯票付款或收款時貶低我國的幣值,不會減少我國的財富
第13章 專營貨幣兌換的商人不會增加或減少我國的財富
第14章 銀行家和匯兌商人為國家做出的卓越貢獻
第15章 論我國存在的一些浪費現象及問題,雖然這不會損害我國的貿易和財富
第16章 如何公正合理地增加王室收入
第17章 強大的國王是否必須積累財富
第19章 論源自自然財富和人為財富的不同後果
第20章 論獲得作為財富衡量尺度的外貿差額的慣例與方法
第21章 上述關於金銀輸入與輸出的論述得出的結論

編輯推薦

《英國得自對外貿易的財富》一書是以一個長者教導他的兒子如何從事商業的形式寫的,從一個外貿商人所必需的各種品質,到外貿業務,外貿對國家的影響,國家的外貿政策,國家的財政,國王自己的理財等都有所論述。托馬斯·孟的這些思想,在當時引起很大的震動,受到外貿商人和政府的重視,使英國政府部分調整了自己的外貿政策和關稅政策,對法國等國也有很大影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