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全集》

《季羨林全集》

2007年,季羨林先生正式授權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季羨林全集》。在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於2008年6月成立《季羨林全集》專家委員會和編輯出版委員會,並正式啟動相關編纂工作。《全集》主要增補《文集》出版後至2008年間先生撰述的散文、雜文、序跋、講話、日記、書評等。其中有先生自己編定的專集,如《牛棚雜憶》、《學海泛槎》,也有這次才得以匯總的各類單篇文章;有先生1996年以後的新作,也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文;有先生公開發表、出版的作品,也有少數未曾發表的文章。本次增補數百篇,約二百多萬字。

基本信息

出版背景

《季羨林全集》季羨林全集

2007年5月,時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的郝平教授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社長的李朋義先生一行赴301醫院拜望季羨林先生。郝平校長和李朋義社長表示,季羨林先生數十年來筆耕不輟,著作等身,道德文章堪為中國一代學人楷模。季先生的煌煌巨著橫貫中西,體現了他對東西方文化和人類文明的深刻理解。外研社是一個學術性、教育性出版機構,以“記載人類文明,溝通世界文化”為己任,努力朝著“最中國的國際出版社和最國際的中國出版社”的發展目標邁進。外研社向季羨林先生表達了出版《季羨林全集》的誠摯願望。季先生對外研社的出版理念和實幹精神給予高度評價,欣然同意授權外研社獨家出版《季羨林全集》,並就全集的卷次、體例、收錄內容等提出了指導意見。

特點

《季羨林全集》《季羨林全集》

在《季羨林全集》中有不少珍貴照片和文章從未發表過。《季羨林全集》第三卷中,刊出季羨林先生寫於2006年4月8日、生前從未發表過的一篇散文《憶念荷姐》,這位荷姐,是季先生心中最理想的婚姻對象。在文章中,季先生說:“談到媳婦,我有我的選擇。我的第一選擇對象就是荷姐。她是一個難得的好媳婦:漂亮、聰明、伶俐、溫柔。但是,西湖月老祠對聯的原一聯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我同荷姐的事情大概是前生沒有注定,終於錯過了姻緣。”文章中,季羨林先生回憶了他赴德國留學以及在六十年前進入北大時的一段佳話等傳奇經歷,文章最後說,“從此以後,就同荷姐失去了聯繫,到現在已經快六十年了。其間,我曾由李玉潔陪伴回濟南一次,目的是參加山大校慶。來去匆匆,沒有時間去探尋荷姐的行蹤。到了今天,又已經過去了幾年。看來,要想見到荷姐,只有夢中團圓了。”

出版歷程

組建出版委員會

編輯、出版《季羨林全集》是外研社學術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事。季羨林先生的著作涉獵廣泛、學力深厚,特別是在古文字學、印度學、東方學、佛學和翻譯學等領域成就卓著,他的一些研究在世界上也幾成絕學,這在客觀上也給全集的出版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在得到季先生的獨家出版授權後,外研社立即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班子,廣攬人才,聘請專家,於2008年年初建立了一支由熟悉季羨林先生學術的學界專家和精通業務的資深編審組成的編輯出版委員會。委員會中包括黃寶生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外文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和社科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葛維鈞先生(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玄奘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郭良鋆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柴劍虹先生(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秘書長),王邦維先生(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院長),蔡德貴先生(山東大學教授、巴哈伊研究中心主任),錢文忠先生(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光璘先生(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孫曉林先生(三聯書店黨委委員、《讀書》雜誌前編輯部主任),趙伯陶先生(《文藝研究》雜誌資深編審)等。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外研社領導郝平、楊學義、李朋義、於春遲、蔡劍峰等組成出版委員會,領導出版工作。

季老親自指導編纂

按照季羨林先生的指示並在先生的親自指導下,《季羨林全集》的編纂參照江西教育版《季羨林文集》的基本體例,主要增補1996—2008年間季先生撰述的散文、雜文、序跋、講話、日記、書評等,也補入季先生早年發表而後來發現的學術論文及書評。同時訂正季先生流傳於世的作品不同版本間的文字差誤及錯訛,儘量保持作品最初定稿或交付發表時的原貌。

全集2011年全部出版

《季羨林全集》編輯委員會為整理季先生的學術著作和文學作品,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全集編委會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得到季羨林先生的充分肯定。經過2年多時間的編輯和籌備,《季羨林全集》前6卷已於2009年6月開印,計畫於今年8月出版。2009年年底出版全集第7—12卷,2010年6月出版第13—20卷,全集的最後10卷將於2011年春出版。

前六卷概述

第一卷:散文一

因夢集、天竺心影、朗潤集、燕南集】

78元,書號978-7-5600-8338-4,

本卷收作者1933—1985年間創作的散文。共包括四個小集,即《因夢集》、《天竺心影》、《朗潤集》和《燕南集》。

上世紀30年代,作者曾應約編一本散文集,命題《因夢集》,後因故未果。1985年編選《季羨林散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時,特意將解放前的作品集成一集,仍以“因夢”題名。《天竺心影》是作者正式印行的第一部散文集,1980年9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78年第三次訪問印度後所寫的見聞。《朗潤集》1981年3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收1949年後所寫的部分散文。《燕南集》主要收《朗潤集》出版後至1985年寫的散文。

第二卷:散文二

【萬泉集、小山集】

66元,書號978-7-5600-8339-1,

本卷收編作者自1986—1994年間的散文創作,作者先後命題為《萬泉集》和《小山集》。

《萬泉集》原編成於1987年12月,收作者1986年、1987年所寫散文,因未能及時出版,又增補了若干新寫散文後於1991年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單行本。《小山集》始編於1993年末,編定時收錄作者從1991年至1994年所寫的散文。兩集均編入《季羨林文集》第二卷“散文(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本次編集,篇幅上未作變動。  

第三卷:散文三

72元,書號978-7-5600-8343-8,

本卷收作者1988—2008年間所創作的散文,篇目的排列皆以時間為序,其中有《萬泉集》和《小山集》未收的1988—1994年所作的兩篇。《天上人間》一篇,因寫作年代不清,故置於卷末。《憶念荷姐》一篇為首次發表。  

第四卷:日記•回憶錄一

【清華園日記、留德十年】

89元,書號978-7-5600-8375-9,

本卷收編作者撰寫的部分回憶錄及日記,包括《我的國小和中學》、《我的中學時代》、《記北大1930年入學考試》、《清華園日記》、《高中國文教員一年》、《留德十年》及《二戰心影》七種,均按文章內容所反映的時代順序排列。

《清華園日記》是作者於清華大學學習期間所寫的日記,時間跨度為1932年8月22日到1934年8月11日。《留德十年》原有若干種不同版本的單行本行世,這次則依據最初的東方出版社1992年的初版排定。  

第五卷:回憶錄二

【牛棚雜憶、學海泛槎
87元,書號978-7-5600-8376-6,

 本卷收作者20世紀80年代初至2003年間所撰寫的回憶錄與自傳,篇幅長短不一。

《牛棚雜憶》是作者親歷的“文革”紀實,本次所收以排印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為底本,核以手稿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6年)。

《學海泛槎》是作者對60年學術生涯的回顧,200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自傳,版本眾多,繁簡不一,內容則大致相同,是為作者不同時期應出版社或雜誌社約稿而撰寫,為便於讀者參照閱讀並掌握作者的回憶脈絡,這次一併收入,並註明出處。

第六卷:序跋

125元,書號978-7-5600-8397-1,

本卷收編作者1946—2008年間為各種書刊撰寫的序跋類文章250餘篇,其中95%以上寫於上世紀80年代以後。原江西教育出版社版《季羨林文集》第13、14兩卷收序跋129篇,時間截止至1994年12月;本次編集,一方面力求補齊近十幾年作者撰寫的大量序跋文章,一方面也注意蒐集了以往漏編的此類作品。一些文章在各種書刊發表時,標題曾被修改,內文亦有刪改,這次遵照作者的意見,均儘量恢復原貌。有些同類文章因為和本全集其他各卷的專題內容切合或是作者某專著的序跋,具體文字另編入各卷,本卷則以“存目”標明。 

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

本任務盤點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圖書獎獲獎的相關圖書。
《我是我的神》
《天行者》
《你是我的寶貝》
《彎彎》
《廣西大百科全書》
《共和國糧食報告》
《紅袋鼠幽默童話》
《北京跑酷》
《宋畫全集》
《中國彈起》
《苦難輝煌》
《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安塔拉傳奇》
《西班牙文學:黃金世紀研究》
《郁達夫全集》
《明式家具研究》
《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中國家譜總目》
《馬克思傳》
《澳門編年史》
《基於特徵模型的智慧型自適應控制》
《中國古代建築史》
《歷代文話》
《太平寰宇記》
《中國棉花品種志(1978~2007)》
《河北動物志》
《西藏藏族人類學研究》
《20世紀中國科學口述史》
《彈藥發射安全性導論》
《唐有祺文集》
《電子晶體學與圖像處理》
《中國潔淨煤》
《生態水利工程原理與技術》
《中國海相油氣勘探》
《中國氣候變化科學概論》
《大黃的現代研究》
《冉氏釋名本草》
《神經導航外科學》
《膝關節交叉韌帶外科學》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
《中國新文學大系1976~2000》
《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倫理與法》
《解放戰爭》
《母語教材研究》
《魯迅譯文全集》
《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
《東亞華人社會的形成和發展:華商網路、移民與一體化趨勢》
《敦煌佛教音樂文學研究》
《國民經濟統計前沿問題》
《北京宣南歷史地圖集》
《國運:南方記事》
《道藏說略》
《崇善樓書系》
《陸儼少全集》
《中國磁州窯》
《靳尚誼全記錄》
《內蒙古珍寶》
《透過硝煙的鏡頭:中國戰地攝影師訪談》
《西安鼓樂全書》
《中國當代作曲家曲庫》
《戲曲文獻學》
《中國藏戲史》
《全球兒童文學典藏書系》
《繪本中國故事》
《喜羊羊與灰太狼電視動畫系列叢書》
《甜趣新童謠》
《當代中國俄語名家學術文庫》
《中國民族文化走廊叢書》
《當著落葉紛飛》
《世界經典橋樑書》
《學問有道:學部委員訪談錄》
《兩漢全書》
《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閩台族譜彙刊》
《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
《趙翼全集》
《王士禛全集》
《呂祖謙全集》
《實現高效率學習的認知科學基礎研究》
《藏族十明文化傳世經典叢書·寧瑪系列》
《朝鮮語聯關語大辭典》
《彝漢大詞典》
《唐加勒克作品集》
《帕米爾柯爾克孜約隆》
《哈尼族口傳文化譯註全集》
《羌族釋比經典》
《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
《新時代西漢大詞典》
《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
《光纖材料技術》
《歐洲歷史大辭典》
《紡織辭典》
《好好玩泡泡書》
《夢跟顏色一樣輕:90後作家高璨詩繪本》
《中國城市巡禮》
《漢藏交融:金銅佛像集萃》
《私想者》
《工業設計教程》
《中國記憶:五千年文明瑰寶》
《中國本草彩色圖鑑:常用中藥篇》
《金屬材料理化測試全書》
《季羨林全集》
《中國美術60年:1949-2009》
《所思所見入畫圖》
《超聲速飛機空氣動力學》
《中國侗族在三江》
《李味青花鳥畫》
《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
《莊學本全集》
《靈魂深處的樂思:西方音樂與觀念》
《中華五色》
《西部地理:甘肅印象》
《秦始皇帝陵》
《現代思想中的建築》
《廣州沉香筆記》
《純影》
《畫說紅樓夢》
《女紅:中國女性閨房藝術》
《中國墓葬史》
《比文較字:圖說中西文字源流》
《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音像集:柳子戲》
《魅力中國:中國文化精粹、中國工藝珍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列寧專題文集》
《南京傳統手工藝術》
《地下工程淺埋暗挖技術通論》
《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
《工藝美術大師俞海青作品集》
《鋼琴藝術大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貌圖》
《磁場輔助超精密光整加工技術》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
《中國藝術動畫30年》
《古都瑰寶》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
《星火燎原全集》
《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綱》
《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費孝通全集》
《中國近代通史》
《中國古代圖書印刷史》
《羅常培文集》
《潘菽全集》
《鄭成思著作權文集》
《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和當代戰爭》
《清代理學史》
《中國古代青銅器綜論》
《中國近代邊界史》
《中國教育史研究》
《中國清真飲食文化》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製備技術》
《生物入侵與中國生態安全》
《流態化手冊》
《500年來環境變遷與社會應對叢書》
《非線性科學若干前沿問題》
《中國生態交錯帶》
《杭州灣跨海大橋技術創新與套用》
《中國木本植物分布圖集》
《當代藥用植物典》
《北京譜儀(Ⅱ正負電子物理)》
《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
《陳國達全集》 | 《清宮醫案集成》
《張金哲小兒腹部外科學》
《超寬頻天線理論與技術》
《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
《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
《廢名集》
《邊坡與滑坡工程治理》
《古希臘悲劇喜劇全集》
《地下空間科學開發與利用》
《中國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
《春華秋實·1949~2009新中國版畫集》
《顏真卿書法全集》
《楊蔭瀏全集》
《少兒科普名人名著書系》
《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
《大秦鐵路重載運輸技術》
《新中國出土墓誌》
《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
《中國路譜》
《敦煌經部文獻合集》
《蒙古英雄史詩大系》
《先哲遺書》
《中朝大詞典》
《漢維大詞典》
《漢俄大詞典》
《嫦娥書系》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歷史進程和基本經驗》
《溯歷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前史》
《中國財政60年》
《中國人權建設60年》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論綱》
《中國戰爭史地圖集》
《解放西藏史》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圖志》
《邁向現代化的中國經濟發展叢書》
《強軍之路:親歷中國軍隊重大改革與發展》
《中國思想學說史》
《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研究:市場化進程與經濟成長和結構演進》
《梵華樓》
《中古漢字流變》
《漢語方言地圖集》
《老子古今(修訂版)》
《資本主義理解史》
《獸醫病理學原色圖譜》
《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
《社會政策論叢》
《法哲學通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