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蘭多》

《奧蘭多》

《奧蘭多》,是由導演莎莉·波特所執導,蒂爾達·斯文頓所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自弗尼吉亞·伍爾芙的著名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一個貴族美少年的故事。

更多中文片名:美麗佳人歐蘭朵
導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
編劇:莎莉·波特Sally Potter
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 .....novel
演員: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 .....Orlando
影片類型:愛情 / 劇情
片長:93 min / Argentina:95 min
國家/地區:法國 英國 義大利 俄羅斯 荷蘭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混音:Dolby SR
級別:Australia:PG Finland:K-8 Argentina:13 USA:PG-13 UK:PG Spain:13 Sweden:7
製作成本:$5,000,000 (estimated)

影片簡介

本片改編自弗尼吉亞·伍爾芙的著名同名小說,導演Sally Potter執導;前者是英國二十世紀初期的著名作家,意識流小說的代表人物和女權主義者,後者是借含有鮮明女性主義論調的電影《Thriller》(1979)聲名鵲起的新銳導演。

主人公奧蘭多(Orlando)出身英國貴族,是伊莉莎白一世時期的貴族美少年,做過女王的侍衛。年輕的他深受女皇伊莉莎白一世的寵幸而得到了一間宮殿般的大宅邸,並賜福“不凋謝,不老去”。
與俄國公主失敗的戀愛使他大受打擊。他躲到文字的世界中去尋求解脫,卻又遭到一位他所資助的詩人的戲弄;被兔子模樣的公爵夫人糾纏。奧蘭多不堪其擾,請命出使東方並與可汗結下友誼,卻又因英國本土的殖民主義政策在兩國間引發的利害衝突和政治問題,最終導致私人的友誼破裂。
奧蘭多在出使期間,第一次了目睹戰亂的殘酷,精神上受到衝擊後陷入昏睡,醒來後變為女人。
從1600年起的400年間,奧蘭多便享有永久的青春。然而與此同時,在這數百年來,她不但在性別上經歷了由男至女的奇妙變化,也經歷了人生的種種奇遇。從跨越了死亡與愛情的折磨,到在詩歌的殿堂里連連受挫,她最終選擇了遠走他鄉,最後因戰爭的荒謬而從性別的錯亂中覺醒過來,成了一個二十世紀的獨立女性,一位獨自撫養女兒的單身母親
影片的結尾,奧蘭多帶著女兒回到自己曾經的宅邸,站在自己400年前的畫像之前微笑自如;在自己曾經吟誦詩歌的古樹下,聽著天空中傳來的加百列大天使的美妙歌聲,因為獲得自由,喜極而泣。
這一結局,被喻為影史上女權主義的最佳影像表達。

精彩對白

Orlando: Same person. No difference at all... just a different sex.

奧蘭多:我還是我,一點都沒變……只是換了個性別

--------------------------------------------------------------------------------

The Khan: It has been said to me that the English make a habit of collecting... countries.

可汗:我聽說英國人有一種收藏癖,他們收藏的是……國家

《奧蘭多》《奧蘭多》

Orlando: I can find only three words to describe the female sex. None of which are worth expressing.

奧蘭多:我只能找到3個詞來描述女性,其中沒有一個值得一提。

--------------------------------------------------------------------------------

First Official: One, you are legally dead and therefore cannot hold any property whatsoever.

官員:第一,在法律上你已經死亡並且不能持有任何財產

Orlando: Ah. Fine.

奧蘭多:喔,好吧。

First Official: Two, you are now a female.

官員:第二,你現在已經是一個女人了。

Second Official: Which amounts to much the same thing.

另一個官員:這意味著跟第一條同樣的事情。

導演介紹

《奧蘭多》《奧蘭多》
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文學電影,跨越四百年,在女導演薩莉·波特個人風格強烈的詮釋放下,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影經驗。主人公奧蘭多出身英國貴族,年輕時深受女王伊莉莎白寵幸,擁有“不凋萎,不老去”的賜福。從1600年起的400年間,她經歷了多種奇遇,既遠走冰天雪地的俄羅斯,又經歷了荒謬的戰爭洗禮,最後從性別的錯亂中覺醒過來,做一個20世紀的獨立女性。

導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出生於1949年,十四歲即開始嘗試八厘米電影的拍攝,曾在倫敦現代舞蹈學院攻讀,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及舞台劇導演,在舞蹈編舞表演藝術、音樂各方面都展現了她獨特的才華。首部實驗短片《驚悚》(Thriller, 1979)即被視為女性主義經典電影,根據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小說改編的《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1992),結合前衛電影的實驗手法與九○年代性別政治議題,成功地為她贏得威尼斯影展OCIC特別獎、歐洲電影獎等國際大獎,奠定其影壇重要地位。

作者介紹

原作者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因為親密的女朋友離家出走而備感思念,為了表達思念之情,伍爾芙便以她為原型,創作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長,最動人的情書”的傳奇小說《奧蘭多》。

《奧蘭多》《奧蘭多》

奧蘭多是伊莉莎白一世時的貴族美少年,做過女王的侍衛。與一位俄國公主失敗的戀愛使他大受打擊,於是躲到文字世界中去尋求解脫,遭到一位他所資助的詩人的戲弄,又被兔子模樣的公爵夫人糾纏,為擺脫種種煩擾,他請命出使東方,在此期間,昏睡七天七夜,醒來後變為女人。之後永葆青春地活過十九世紀,找到了丈夫,並以“橡樹”一詩一舉成名。其傳奇身世和詩作為二十世紀的傳記作家們紛紛追逐。

有評論家把伍爾芙的小說分為戲劇小說實驗小說兩類,認為戲劇小說是其社會評論的戲劇化移植,使她能通過作品中的人物曲折地表達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種種看法。《奧蘭多》當在此列。小說突破年齡性別的限制,追隨主人公三百年間的傳奇經歷,在輕鬆幽默的表面情節下,以滑稽模仿的方式重審英國文學史,提出了將在同期出版的評論《一間自己的屋子》里將正式討論的男女性差,婦女文學等嚴肅問題。因此,這部關於同性戀,換裝癖和雙性同體的小說對女性主義批評含義無窮。而後殖民主義則十分關注奧蘭多出使東方的經歷。小說出版的年代同性戀種族等問題正一起困擾英國,成為公眾熱點話題。由此看來小說又不乏諷世之社會意義。

關於小說伍爾芙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認為它應該象一張蛛網,與生活既四角粘連又整體超越。《奧蘭多》的小說結構精妙恰如蛛網。貫穿全書有兩個主要意象:橡樹祖屋。一首致橡樹奧蘭多寫了三百年,橡樹可以說是奧蘭多心理脈絡發展的象徵。祖屋繁複龐大,其構造與時間的年月日分法一致,365間房,52座樓梯和7個院落,是在時間上積累起來的英國歷史與傳統的象徵。橡樹裝點了房屋,又依託於一旁。而奧蘭多的成長也正處在傳統影響和個性化發展的互動作用下。圍繞這兩種意象,小說的布局可以分出一層經緯。然而僅僅是一層而已。維塔評論伍爾芙的小說,認為總似迷霧一般。移步換景,我們還可以從迷霧中尋出重重經緯。

在女性主義尚未興起之前,《奧蘭多》一度被忽略。伍爾芙自己也戲稱其為一個“玩笑”。近年來,隨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深入發展和後現代主義重讀現代主義話題的提及,《奧蘭多》愈來愈受到評論關注,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典範作家的精華作品。

精彩影評

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文學電影,時空跨越四百年,在女導演薩莉.波特個人風格強烈的詮釋放下,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影經驗。全片的美術、攝影、服裝等均有極高水準,女主角蒂爾達.斯溫頓從男性裝扮轉換至女性面貌的過程中有十分複雜的細緻演出 。

 歐蘭朵出身貴族,終生都在尋找同伴,年輕的他深受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的寵幸而取得一間宮殿般的大宅邸,並賜福他「不凋萎、不老去」。歐蘭朵從1600年起,歷經了死亡,愛情的折磨後,又在詩的殿堂中碰壁,他選擇遠走他鄉,最後因戰爭的荒謬而從性別的錯亂中覺醒過來。到了現代,歐蘭朵和女兒回到她繼承的別墅,她因自己什麼也沒有卻擁有自由,喜極而泣。

 導演將歐蘭朵設計成經歷兩種性別的綜合體,雖軀殼的性別特徵不同,他就是她,她還是他,改變的是世人對不同性別的期待。本片獲92年威尼斯影展OCIC獎、93年西雅圖影展最佳女主角、入圍93年奧斯卡藝術指導、服裝設計。

導演莎莉.波特(Sally Potter)出生於1949年,十四歲即開始嘗試八厘米電影的拍攝,曾在倫敦現代舞蹈學院攻讀,為表演藝術工作者及舞台劇導演,在舞蹈、編舞、表演藝術、音樂各方面都展現了她獨特的才華。首部實驗短片《驚悚》(Thriller, 1979)即被視為女性主義經典電影,根據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小說改編的《美麗佳人歐蘭朵》(Orlando, 1992),結合前衛電影的實驗手法與九○年代性別政治議題,成功地為她贏得威尼斯影展OCIC特別獎、歐洲電影獎等國際大獎,奠定其影壇重要地位。該片時空跨越四百年,在薩麗·波特個人風格強烈的詮釋下,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影經驗。全面的美術、攝影、服裝等均有極高的水準,女主角蒂爾達·斯溫頓從男性裝扮轉換至女性面貌的過程中有十分複雜的細緻演出。

原作者維吉尼亞.伍爾芙(Virginia Woolf),因為親密的女朋友離家出走而備感思念,為了表達思念之情,伍爾芙便以她為原型,創作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長,最動人的情書”的傳奇小說《奧蘭多》。

奧蘭多是伊莉莎白一世時的貴族美少年,做過女王的侍衛。與一位俄國公主失敗的戀愛使他大受打擊,於是躲到文字的世界中去尋求解脫,遭到一位他所資助的詩人的戲弄,又被兔子模樣的公爵夫人糾纏,為擺脫種種煩擾,他請命出使東方,在此期間,昏睡七天七夜,醒來後變為女人。之後永葆青春地活過十九世紀,找到了丈夫,並以“橡樹”一詩一舉成名。其傳奇身世和詩作為二十世紀的傳記作家們紛紛追逐。

有評論家把伍爾芙的小說分為戲劇小說和實驗小說兩類,認為戲劇小說是其社會評論的戲劇化移植,使她能通過作品中的人物曲折地表達自己對社會問題的種種看法。《奧蘭多》當在此列。小說突破年齡,性別的限制,追隨主人公三百年間的傳奇經歷,在輕鬆幽默的表面情節下,以滑稽模仿的方式重審英國文學史,提出了將在同期出版的評論《一間自己的屋子》里將正式討論的男女性差,婦女與文學等嚴肅問題。因此,這部關於同性戀,換裝癖和雙性同體的小說對女性主義批評含義無窮。而後殖民主義則十分關注奧蘭多出使東方的經歷。小說出版的年代,同性戀、種族等問題正一起困擾英國,成為公眾熱點話題。由此看來小說又不乏諷世之社會意義。

關於小說伍爾芙有一個著名的比喻。認為它應該象一張蛛網,與生活既四角粘連又整體超越。《奧蘭多》的小說結構精妙恰如蛛網。貫穿全書有兩個主要意象:橡樹與祖屋。一首致橡樹奧蘭多寫了三百年,橡樹可以說是奧蘭多心理脈絡發展的象徵。祖屋繁複龐大,其構造與時間的年月日分法一致,365間房,52座樓梯和7個院落,是在時間上積累起來的英國歷史與傳統的象徵。橡樹裝點了房屋,又依託於一旁。而奧蘭多的成長也正處在傳統影響和個性化發展的互動作用下。圍繞這兩種意象,小說的布局可以分出一層經緯。然而僅僅是一層而已。維塔評論伍爾芙的小說,認為總似迷霧一般。移步換景,我們還可以從迷霧中尋出重重經緯。

在女性主義尚未興起之前,《奧蘭多》一度被忽略。伍爾芙自己也戲稱其為一個“玩笑”。近年來,隨著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深入發展和後現代主義重讀現代主義話題的提及,《奧蘭多》愈來愈受到評論關注,成為女性主義批評的典範作家的精華作品。

劇照海報

《奧蘭多》《奧蘭多》

《奧蘭多》《奧蘭多》

日本版

《奧蘭多》《奧蘭多》

義大利版

幕後製作

根據1928年沃爾夫小說改編,通過一個變換性別者四百年的經歷,反映一種強烈的性別意識,帶有濃厚幻想的文學色彩。女導演的個人風格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觀影經驗。全片的美術攝影服裝等均有極高水準,女主角蒂爾達·斯溫頓從男性裝扮轉換至女性面貌的過程中有十分複雜的細緻演出,但她演男子怎么也不像。如果啟用長相更中性的演員,可能效果更佳。偶像派明星奧蘭多·布魯姆的名字即來源於此。

拍攝花絮

片中奧蘭多在荒漠中與可汗喝酒的場面建立在發生在攝製組身上的真實事件基礎上。導演設宴款待一個俄羅斯市長,以便能夠借用當地的城堡拍戲。在宴會上,一些嗜酒成性的羅斯當地人也被市長請來。但是劇組人員卻無法直接喝下這些烈酒

線上看

http://www.8yule.cn/article/Folder4/200767/2417.Html

下載地址

http://content.kuaiche.com/movie/1220416/date

參考網站:http://fifid.com/subject/1358956/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