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脊》

《天脊》

《天脊》是一部由趙鵬逍導演的劇情片,在珠穆朗瑪峰實地拍攝,歷時四年,講述了登山人所面臨的殘酷與堅強。

基本信息

簡介

片名:天脊

英文名:THESUMMIT

導演:趙鵬逍

製片:王珂,曹雪梅

編劇:趙鵬逍

主演:多布傑、宗吉、吉吉、德青卓瑪、洛桑念扎、桑珠、斯迪措

出品人:王珞

總監製:戴忠、德吉

監製:向濤、尼瑪次仁

攝影:曲立男、孫燕青

錄音指導:石寶峰

美術:崔韌

剪輯指導:周新霞

類型:劇情

地域:內地

國家:中國

片長:90分鐘

發行公司:京百亞縱橫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出品年份:2010

劇情介紹

本片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實景拍攝,歷時四年,從拉薩布達拉宮到珠穆朗瑪峰全景展現。

《天脊》劇照《天脊》劇照

登山人全都面臨著一個殘酷的高山法則:一旦海拔超過8千米,面對失事的隊友或親人就只能“見死不救”,由此產生的人性碰撞與倫理矛盾發人深省。在西藏登山隊征服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活動中,高山攝影師仁青困在了珠峰上的冰裂縫中,妻子德吉和生死兄弟登山隊隊長巴桑無奈放棄了營救,但下山後他們卻又陷入了懺悔與糾結之中,他們無法面對仁青的兒子崗熱。崗熱是新一代登山人,他一直在追查父親的死因,當得知父親的屍體在珠峰上重現的時候,他決定冒險登珠峰,但母親德吉想盡一切辦法阻止他登山。崗熱的女友卓嘎賣掉了甜茶館,與崗熱一起參與了一次商業登山,在珠峰上,他們同樣也遭遇了高山法則,兩難的處境同樣也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導演介紹

姓名:趙鵬逍

趙鵬逍趙鵬逍

性別:男

星座:雙子座

家鄉:江蘇

現居:北京海淀

介紹:影視導演、編劇、策劃人。

經歷: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碩士畢業、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本科學士畢業。編劇並導演電影《葵花子》、電影《天脊》。編導過電視連續劇、電視專題片、紀錄片、新聞片、廣告、舞台劇、戲曲晚會等;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北京電視台、旅遊衛視擔任過策劃、編導。

大事件:

2011年1月,發表學術訪談《簡潔與敏感的美學——何宇恆訪談》,發表於《電影藝術》2011年第1期。

2011年1月,發表學術訪談《影像的放逐——蕭雅全訪談》,發表於《電影藝術》2011年第1期。

2010年12月,《大眾電影》2010年第24期總第798期刊登封面文章:【趙鵬逍訪談:《天脊》,海拔最高的劇組】。

2010年11月26日,擔任韓國導演金性洙、攝影金炯求和香港導演陳奕利見面交流會主持人。地點:北京電影學院。趙鵬逍對話嘉賓:韓國著名導演金性洙(《武士》)、韓國著名攝影師金炯求(《薄荷糖》、《殺人回憶》、《武士》、《春逝》、《和你在一起》、《漢江怪物》等片攝影師,曾榮獲多項國際攝影獎)、香港著名導演陳奕利(《天堂口》、《愛出色》導演)。

2010年12月23日,波蘭大使館電影《天脊》放映及導演趙鵬逍見面交流會。地點:波蘭大使館。

2010年12月3日,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的《中國民族報·文化周刊》刊登對趙鵬逍的專訪:《掙脫“西藏影像”的“奇觀依

影視簡評

《天脊》的幕後故事一如它的劇中情節,在九死一生的修煉中昭顯出對生命終極意義的關照與頓悟,這是我們整個劇組成員與西藏登山隊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在世界最高峰實景拍攝的藏地生死書,超越人事法天、人定勝天的強勢閥域,用素樸而純淨的影像詮釋“天人合一”的精髓,是對自然的一次自覺全然的皈依。

《天脊》劇照《天脊》劇照

不對西藏文化做任何奇觀展示,而是選用一種最為客觀的零度介入的視點,拍攝現場全部採用藏語,所有演員均為藏族,劇組在自然災害、車禍、暴亂等“非常態”創作境遇下,從原生態牧區到納木錯秘境、從卡若拉冰川到珠峰冰塔林、從拉薩布達拉宮到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用極大的誠意與堅韌,前後歷時四年,完成了一次體魄與靈魂的雙重涅槃。

西藏登山隊用14年的時間攀登了全世界8000米以上所有14座高峰,這是國際上僅有的一支以團體形式完成這個盛舉的登山隊,這期間的死傷與悲喜深深震撼了我,在與隊長桑珠、“登山第一人”次仁多吉及登山烈士仁那的遺孀、北京奧運珠峰首棒火炬手吉吉等登山家的家人般的真誠相處中,我反覆在探究一個問題:登山的意義究竟何在?

登山家們也無法一語道明自己冒死用生命登山的意義,剔除了口號式的拔高,一句著名的“山在那裡”也絕非真正的答案,那么,人與自然的關係究竟應該是怎樣的呢?這個宿命般的追問正是製作《天脊》這部電影的緣起,當時我給它起的名字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影片的戲核關乎一個殘酷的高山法則:海拔超過8千米,面對失事的隊友或親人就只能“見死不救”。這個高度是人心理的臨界點,也是道德的臨界點,由此產生的人性碰撞與倫理矛盾發人深省。

《天脊》劇照《天脊》劇照

壯觀的高原奇景對於我們無疑是致命的誘惑,但《天脊》恪守的卻是自然與素樸,放棄了華麗花哨的運鏡方式,用誠摯的筆觸去復原雪域的真容,用虔誠的心態去參悟佛國的啟示,這才是我們始終如一的堅持。在《可可西里》中吃盡苦頭的男一號多布傑這一次又被我們拉上了珠峰海拔6000米以上的冰塔林里,女一號宗吉瞞著自己已有身孕的訊息、奮力登上冰川,不少登山隊員完美展現了高難度的登山技巧動作,但在鏡頭裡留下的卻只是遠遠的背影。這些合作夥伴的敬業精神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一次超越了功利的電影合作,在極致的環境下,大家都在潛移默化地蕩滌著內心那個“小我”。

自然不是用來征服的,當我在納木錯遭遇車禍險些喪命、多處軟組織挫傷躺在西藏軍區總醫院之時,我幡然感悟到“向死而生”的真知,意識到個體生命要想擺脫狹隘和脆弱,就必須對自然充滿感恩與敬意……

拍攝資訊

趙鵬逍登《大眾電影》封面生死一線拍《天脊》

導演趙鵬逍與著名演員多布傑在珠峰大本營導演趙鵬逍與著名演員多布傑在珠峰大本營

日前《大眾電影》發表了專訪導演趙鵬逍的封面文章,題為:《趙鵬逍訪談:〈天脊〉,海拔最高的劇組》。《大眾電影》對導演趙鵬逍的專訪分為《文藝青年初識珠峰》、《遭遇車禍,生死一線》、《二次開機,波折重重》、《冒生命危險拍來的鏡頭》、《不再迷戀鏡頭技巧》五個部分。

在專訪中記者特別關心劇組在納木措神湖附近出車禍的情況,趙鵬逍導演回憶當時在納木錯拍完戲收工往回趕已經是深夜,大家都十分疲勞,他坐在副駕駛座上昏睡,後來被車禍驚醒,坐在後排的副導演脾破裂、製片主任的眉骨都撞壞了、攝影師也撞得全身是傷,趙鵬逍是多處軟組織挫傷。就在劇組出車禍的同一個地方,一個月前剛翻了一輛大客車下去,死了20多個人。當時劇組在當雄,連夜轉往拉薩的醫院,那一晚受傷的幾個人在一個救護車裡,天下著雨,非常非常冷。因為是8月份,大家穿得衣服也不厚,但西藏晝夜溫差很大,到了晚上就和冬天一樣寒冷,又是限速又是封路又是雨天,交通也很不方便,天亮了才趕到拉薩,趙鵬逍的關節因此落下了後遺症。當記者問及趙鵬逍從死亡線上回來後,有何感受時,趙鵬逍笑道:“好了之後確實有種脫胎換骨的感覺。……經歷過這次生死一線後,內心確實有一點超然,變得寬容了。人能活多久呢?100年?對於珠穆朗瑪峰來說100年也就是一瞬間。跟那些永遠不變的山來比,人的那點恩恩怨怨太可笑了,太渺小了。”

趙鵬逍表示,拍攝《天脊》的生死險遇對自己以後的創作會有很深遠的影響,他不再迷戀鏡頭本身的技巧,他說:“電影也不僅僅是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就完了,更不是一堆眼花繚亂的鏡頭展示,它應該是一種表達,一種對生命、對人生經驗的表達。我再做新的劇本的時候,一定會要求這個劇本是有靈魂的。”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展

少數民族題材電影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體現。目前中國的電影題材出現了枯竭的跡象,對少數民族題材的挖掘,無疑會為中國電影注入新的活力,促進電影事業的全面繁榮。
《靜靜的嘛呢石》
《五朵金花》
《阿詩瑪》
《花腰新娘》
《香巴拉信使》
《買買提的2008》
《冰山上的來客》
《婼瑪的十七歲》
《劉三姐》
《走路上學》
《紅河谷》
《蘆笙戀歌》
《紅河》
《東歸英雄傳》
《益西卓瑪》
《孔繁森》
《青春祭》
《鮮花》
《綠草地》
《傲蕾·一蘭》
《聖地額濟納》
《卡德爾大叔的日記》
《草原晨曲》
《阿娜爾罕》
《達吉和她的父親》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農奴》
《額吉》
《天山的紅花》
《景頗姑娘》
《從奴隸到將軍》
《獵場札撒》
《現代角鬥士》
《騎士的榮譽》
《絕代》
《天上草原》
《鍬里奏鳴曲》
《錫林郭勒·汶川》
《尋找劉三姐》
《背上歌聲去遠方》
《牧人之子》
《美麗家園》
《爾瑪的婚禮》
《神秘的旅伴》
《尼瑪的夏天》
《哈森與加米拉》
《松贊乾布》
《騎士風雲》
《風雪狼道》
《孔雀公主》
《草原上的人們》
《金沙江畔》
《不當演員的姑娘》
《內蒙人民的勝利》
《愛在他鄉》
《奴隸的女兒》
《暴風中的雄鷹》
《摩雅傣》
《阿凡提》
《同心》
《最後的獵鹿者》
《應聲阿哥》
《黑駿馬》[電影]
《斯琴杭茹》
《藍色騎士》
《我們的嗓嘎》
《悲情布魯克》
《滾拉拉的槍》
《長調》
《季風中的馬》
《天脊》
《索蜜婭的抉擇》
《金玉姬》
《賽音瑪吉克的兒子》
《青檳榔之味》
《五彩路》
《吐魯番情歌》
《羌笛頌》
《成吉思汗的水站》
《浪漫的心》
《雲上太陽》
《荒漠中的獅子》
《蔚藍色的杭蓋》
《俄瑪之子》
《勐壠沙》
《走向太陽》
《尼瑪家的女人們》
《祖國啊母親》
《孔雀飛來阿佤山》
《心跳墨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