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筆記》

《南越筆記》

遠遊者訁夸奧博,土著者務精核,後之人縱有聞見,又何加焉。 雖然,時有古今,則物亦有顯晦。 敢曰《爾雅》注魚蟲,壯夫不為也,亦聊以廣篋中之見聞爾。

《南越筆記》《南越筆記》
《南越筆記》(十六卷)清朝李調元作品。記錄了當時南越地方風俗民情,讀來別有一番風味。

舉鼓掉擋擊以談天,語辨而失於誣,指監剽沙塥以言地,辭強而背於理。載筆者間收之水經國志,聊存一時應對之捷。其去多識之學,水火也。夫自虞帝明庶物,孔門講格致,而後之儒者遂不厭詳悉,舉凡峙流夭喬翻飛喙息之儔,無不欲各盡其情實而自成一家言。如嵇含之《南方草木狀》、范成大之《桂海虞衡志》,以暨《嶺表錄異》等篇,大抵皆足補《禹貢》厥包實竹筍之名,職方其畜為鳥獸之異。其為五嶺九溪搜奇矜異,洵哉不少遺漏。遠遊者訁夸奧博,土著者務精核,後之人縱有聞見,又何加焉。雖然,時有古今,則物亦有顯晦。今即以東粵論,如甌邏巴之入市獻琛,前古所無;南越王之桂蠹火樹,於今未有。即此以推,固不可以泥於前古或志或不志矣。予自甲午典試粵東,惜所遊覽僅五羊城而止,雖欲征之前賢所記而未逮也。歲次丁酉之冬,復來視學,此古太史軒採訪之職也,遂得遍歷全省諸郡縣,可以測北極之出地以占時變,可以乘破浪之長風以窮海隅,可以審扶荔之不宜於北土,可以征靈羽之獨鍾于丹穴,幽渺而至五行符瑞所不及載,載而莫闡其理者,亦可以徵信而核實。疇見昔人著述,詫為怪怪奇奇驚心眩目者,至是又不覺知其或失則誣,或當於理,而因為之棄取焉。且因為之上下草木鳥獸各縱其類焉。書成計一十有六卷。敢曰《爾雅》注魚蟲,壯夫不為也,亦聊以廣篋中之見聞爾。

作者簡介

《南越筆記》李調元
李調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

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字美堂,號雨村,別署童山蠢翁。四川德陽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由吏部文選司主事遷考功司員外郎。後遭誣陷,遣戍伊犁,至1785年方得以母老贖歸,晚年潛心著述。著有《童山詩集》40卷,戲曲理論著作《曲話》《劇話》等。《曲話》和《劇話》多摘引前人的戲曲評論,並發表自己的看法。李調元主張宗法元人樸素自然的風格,反對曲詞賓白的駢麗堆砌的時尚,間有對劇作本事的考證,為戲曲史研究提供了資料。難能可貴的是他記載了當時勃興的吹腔、秦腔、二黃腔、女兒腔的流布情況,對弋陽腔、高腔的發展脈絡,進行了細緻的探索,為後世戲曲史特別是劇種聲腔史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