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米哈伊》

《勇敢的米哈伊》

《勇敢的米哈伊》是講述17世紀反抗奧匈帝國將其中三個省統一為羅馬尼亞的著名軍事統帥米哈伊(Michael the Brave)事跡的史詩傳記片。影片由塞爾玖.尼古萊斯庫導演,片中有大量的冷兵器時代戰爭場面氣勢恢宏,是羅馬尼亞最有世界影響的影片之一。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為了擺脫日益沉重的民族壓迫和經濟剝削,米哈依毅然點燃了反抗土爾其奧斯曼帝國、爭取民族獨立鬥爭的火炬。首先在布加勒斯特燒死了那些作惡多端的土爾其高利貸債主,接著,進攻土爾其人占領的多瑙河兩岸城堡。1595年8月,土爾其首相率大軍侵入瓦拉幾亞,鎮壓米哈依的獨立鬥爭。在這重要關頭,米哈依不畏強暴,把三倍於已的敵人誘入沼澤地帶,取得了軍事上的輝煌勝利,名震歐洲。

獲獎情況

1971年Moscow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GoldenPrize(提名)塞爾玖·尼古萊耶斯

導演簡介

塞爾玖.尼古萊斯庫,羅馬尼亞電影導演、演員,生於特爾古日烏。喜愛攝影,並從事過水下攝影工作。1966年他導演的第一部故事片《達契亞人》問世,1970年他在《勇敢的米哈伊》中扮演了奧斯曼國王西南巴沙,又開始了演員生涯。

塞爾玖.尼古萊斯庫塞爾玖.尼古萊斯庫

塞爾玖.尼古萊斯庫是羅馬尼亞當代導演中的新派人物。他導演的影片藝術性高,有一定的思想內容,情節曲折、氣氛緊張、扣人心弦。其塑造的人物真實、機智、沉著。因為愛好各類運動,所以即使在難度較大的驚險場面中,他也能表現的瀟灑自如,恰到好處。由於塞爾玖善於學習他國導演的長處,所以他所拍攝的影片都有一定的特色,深受觀眾歡迎,上座率很高。

塞爾玖.尼古萊斯庫的作品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驚險題材,他擅長拍攝反特片和偵探片,此類影片占了他整個作品大多數。第二類則是場面浩大,氣勢磅礴的史詩片。第三類則是中年以後開始拍攝的現代題材的影片。他最出色的作品是《勇敢的米哈伊》,在世界各國擁有五億以上的觀眾。

影評

《羅馬尼亞奠基人》
作者:axinlove

缺少為MihaiViteazul立傳的勇氣與耐心,400年前為羅馬尼亞劃定了疆域的人物,需要查找的資料和做的工作遠不是一篇口水文章能做的。米哈伊反覆強調自己是三個公國——transalpineVallachia[瓦拉奇亞]、Transylvania[特蘭西瓦尼亞]和Moldavia[摩爾多瓦]——的王子,而非是僅僅是他出生地瓦拉奇亞一國的合法統治者(實際上的他的血統和三國時賣草鞋的劉備差不多),通過和奧斯曼帝國與特蘭西瓦尼亞原貴族的不停妥協、反目、妥協,他最終完成了國家統一,為羅馬尼亞在未來世界贏得了獨立空間的同時,進而贏得了獨立身份,“Iswearthisismyheritage”。

海報海報

他的特徵有點像秦始皇之於華夏,定義了“一個中國”,又有點接近開啟康乾盛世的康熙,為統一的帝國定下了邊疆,立下了界碑。因此,不是米哈伊人到中年,打了幾次關鍵戰役和幾次有辱身份的屈服與反叛,就能把一個偉大的奠基人完全記錄——如本片的描寫那樣。他為“統一羅馬尼亞”而戰的志向是從何時而立;為什麼會是這三個小的公國組成了羅馬尼亞的雛形等等疑問,需要由史學家扒文物、古蹟或書堆的。

依賴僅有三部攝影機排出人肉戰術堆成的宏大戰爭場面,只要談起本片就繞不開的話題,看完電影自然會有感觸,這裡不再贅言。找點資料,談談幾場關鍵戰役和米哈伊的合縱連橫比為偉人立傳要容易,就撿軟柿子捏捏。

1593年,米哈伊與蘇丹媾和,從而獲得了瓦拉奇亞的統治者,完成了從革命者到貴族的血統轉變,具體可以參見最後一段的“提示”。被蘇丹承認的過程,是本片第一出重要情節。緊接著是關鍵一戰,像副標題一樣出現在英文片名《MichaelTheBrave》旁的“theBattleofC(a^)lug(a^)reni”。在這之前是米哈伊臥薪嘗膽,並不被母親和瓦拉奇亞人理解的屈從於奧斯曼帝國的抉擇。改變母親及“羅馬尼亞”人看法的過程,是米哈伊積蓄力量後收拾了在瓦拉奇亞作威作福的土耳其人,其中包括土耳其貴族SelimPasa,被逼的從著火的木樓跳下,狼狽不堪

與土耳其人翻臉後,而與陰謀家SigismundBáthory代言的特蘭西瓦尼亞公國、摩爾多瓦及羅馬帝國簽訂契約的米哈伊,於1594年贏得了C(a^)lug(a^)reni之戰(電影濃墨重彩把戰爭纖毫記錄,甚至包括土耳其側翼軍隊陷入泥沼的偶然——不由想起滑鐵盧失敗的拿破崙)。謀求瓦拉奇亞獨立自主的米哈伊和想要借刀殺人對抗土耳其人的另三方勢力具有共同利益,因而“不守屈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信用”的米哈伊才能又簽契約。

沒有永久的朋友或敵人,被米哈伊打得丟盔棄甲的土耳其人在康斯坦丁窺看對手行動的距離,與二戰德軍指揮官在望遠鏡里看克里姆林宮尖頂一樣遠。對抗土耳其的戰爭持續至1598年,不願看著米哈伊做大的盟友不僅不再出兵,甚至要圖謀他瓦拉奇亞的王位。外辱換成內憂,米哈伊與敵友難分的土耳其人停火,並又向另外一個包含狼子野心的敵人,羅馬帝國,尋求支持。1599年擊敗特蘭西瓦尼亞軍隊,數月之後占領摩爾多瓦,取得軍事勝利的米哈伊像背叛土耳其人一樣,拒絕了羅馬帝國對“羅馬尼亞”利益的染指,羅馬尼亞帝國業成的同時,米哈伊得罪了與特蘭西瓦尼亞交好的波蘭人。

臥榻之側出現一個強大統一的國家,奧匈帝國波蘭和逃亡的三個公國的貴族回頭攻打米哈伊。窮兵黷武的米哈伊失去民眾的支持,,因背信不再有及時的外援,17世紀最初的兩年,米哈伊遭遇失敗,國家統一持續六個月不到,開始分崩離析。與呂布出爾反爾一樣,米哈伊又向羅馬皇帝求援,被冷落的數十日後得到資助。再次贏得小規模勝利後,米哈伊被殺害。

電影忠實於歷史著作,梳理米哈伊的戰爭和政治權謀過程有助理解電影中人物關係和選擇的來龍去脈。畢竟,羅馬尼亞的中世紀歷史不是外國人所熟悉,要看懂電影,做點功課是應該的。

經典的戰爭片

酷愛軍事是人都喜歡看戰爭片,而且會很懷念它,但是我們往往只是關注那些精彩的場面,卻沒有思考戰爭的由來和危害以及戰爭的可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