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

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德語:Österreich-Ungarn,馬扎爾語:Osztrák-Magyar Monarchia)是1867年至1918年間的一個中歐的二元君主國(Dual-Monarchic Union)國家。 奧匈帝國在這段時間裡,匈牙利王國與奧地利帝國組成聯盟,這個聯盟的德文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Die im Reichsrat vertretenen Königreiche und Länder und die Länder der heiligen ungarischen Stephanskrone)。在這情況下,匈牙利國王與奧地利國王均是同一個人。匈牙利對內享有一定程度地於立法、行政、司法、稅收、海關等享有自治權;對外事務方面(外交和國防)則與奧地利一樣,統一由帝國中央政府處理。

基本信息

簡介

奧匈帝國國徽奧匈帝國國徽

奧匈帝國是匈牙利貴族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爭取維持原來的奧地利帝國時所達成的一個折衷解決方法。它的首府設在維也納,是當時僅次於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大國,人口亦僅次於俄羅斯及德意志帝國,居於第三位。它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內政主要由組成它的十一個主要民族之間的商議所決定。當時歐洲各地民族獨立思想不斷發展。雖然奧匈帝國在其成 立期間不斷有民族起義和其它糾紛,但在它所存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得到現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長期以來,奧地利普魯士為爭奪德意志領導權一直在明爭暗鬥。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戰敗,被迫與普魯士簽訂《布拉格和約》,解散德意志聯邦,成立以普魯士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為統一德國奠定了基礎;普奧戰爭後,奧地利國力衰竭;1867年,奧地利政府更迭,匈牙利人要求自治,奧地利皇帝被迫妥協,同年12月允許匈牙利在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獲得自治,匈牙利與奧地利建立奧匈二元君主國,奧皇兼任匈牙利國王;奧地利和匈牙利各自有獨立的立法機關,帝國政府掌管外交、軍事和財政。奧匈之間確定的貿易、稅收和開支等協定每隔10年重訂一次;奧匈帝國的版圖包括的里雅斯特波希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加里西來、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以及現在的匈牙利和奧地利,成為歐洲第二大國。

領土構成

一般將奧匈帝國的領土分為兩個部分:內萊塔尼亞(Cislethania)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thania)。

狹義的內萊塔尼亞僅指萊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奧地利,但廣義的內萊塔尼亞還包括斯洛維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這部分被統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與領地」。

外萊塔尼亞,即萊塔河以東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還包括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埃西亞。這部分領土被統稱為「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國王,他後來被尊為聖人

行政劃分

奧匈帝國奧匈帝國
內萊塔尼亞的王國領地包括
波希米亞王國 (Königreich Böhmen)
達爾馬提亞王國 (Königreich Dalmatien)
加里西亞-洛多梅里亞王國 (Königreich Galizien und Lodomerien)
奧地利公國(包括上奧地利和下奧地利) (Erzherzogtumen Österreich Österreich ob der Enns und unter der Enns)
布科維納公國 (Herzogtum Bukowina)
卡林西亞公國 (Herzogtum Kärnten)
卡尼鄂拉公國 (Herzogtum Krain)
薩爾茨堡公國 (Herzogtum Salzburg)
西里西亞公國 (Herzogtum Ober- und Niederschlesien)
施蒂利亞公國 (Herzogtum Steiermark)
摩拉維亞侯國 (Markgrafschaft Mähren)
蒂羅爾和前阿爾卑斯地區 (Gefürstete Grafschaft Tirol und Land Vorarlberg)
濱海省份 (Österreichisches Küstenland)

外萊塔尼亞包括:
匈牙利王國 (Königreich Ungarn)
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 (Königreich Kroatien und Slawonien)
阜姆(里耶卡)自由市 (Stadt Fiume)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 (Bosnien und Herzegowina)屬於獨立的帝國直轄省份,由匈牙利和奧地利共同管理。

建立

1867年的折衷方案
1867年2月建立奧匈帝國的折衷出於多種原因。在此之前,奧地利帝國是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1804年—1867年)。 但19世紀中葉以後,這個帝國被削弱了許多:1859年的義大利獨立戰爭使它在義大利的勢力被削弱;1866年的普奧戰爭迫使它退出德意志邦聯,同時匈牙利對維也納統治也非常不滿。在帝國的其它許多地區民族主義思想也不斷加犟。匈牙利對奧地利的統治不滿出於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奧地利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對1848年匈牙利革命的鎮壓。

為了保障奧地利皇帝在匈牙利的地位,弗朗茨·約瑟夫皇帝與匈牙利的貴族舉行談判,尋求一個可以使他們支持他的折衷方案。一些政府官員勸告弗朗茨·約瑟夫與所有民族運動家談判,來建立一個聯邦國家。他們擔心單獨與匈牙利貴族談判會遭到其它民族更大的反對。但弗朗茨·約瑟夫無法忽視匈牙利貴族的勢力,而這些貴族只肯接受一個他們與奧地利傳統貴族之間的二元體。當時,羅馬尼亞和斯拉夫人等,亦曾要求參予政權,建立多元(七元)政府,但基於奧地利和匈牙利貴族的反對,此方案被廢除,而奧匈二元帝國則正式建立。

匈牙利貴族尤其要求皇帝特地在匈牙利加冕為匈牙利國王來證明匈牙利在帝國內的特權。他們還要求在布達佩斯設立一個有立法權的議會,這個議會設立的法律在歷史上歸屬匈牙利王國的地區有效。這個議會的組成保證匈牙利人(尤其是其貴族和市民階層的精華)在其中占多數,而國內眾多的羅馬尼亞和斯拉夫人少數民族則基本上無權。

政府結構

奧匈帝國有三個不同的政府:匈牙利政府、奧地利政府和一個位於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匈牙利和奧地利各有各自的議會和自己的首相。皇帝的權利理論上是至高的,但實際上是有限的。皇帝的中央政府負責陸軍海軍外交對外貿易

奧匈帝國內的一些地區如賈利希亞和克羅埃西亞享受特別地位,它們擁有特殊的政府形式。

兩個地區的共同政府由一個共同部長會議組成,這個共同部長會議的成員包括三個部長(財政、軍事和外交),兩個地區的首相,一些大公和皇帝本人。每個議會派出一個代表團分別對共同部長會議的財政計畫進行表決,這樣每個地區政府對共同政府的工作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最終共同政府的部長僅對皇帝負責,而皇帝本人有權對外交和軍事政策作最後決定。

兩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權力交叉往往導致摩擦和低效率。尤其軍隊在這方面受到阻礙。儘管軍事是中央政府的職權範圍,但奧地利和匈牙利政府有「徵兵、提供駐紮地、運輸補給,以及負責軍隊人員民事的和非軍事事務的責任」。因此每個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的決定有很犟的影響力,而每個地方政府都使用每一個機會來擴大它們自己的權力。

兩個地區之間奧地利部分占總人口的約57%以及主要經濟資源。從1867年開始兩個政府與中央政府之間最大的爭執是關於每個政府向中央政府交納多少費用的問題。這個問題每十年進行一次協商,而每次協商都造成很大的爭議。尤其是從1900年代中開始(1906年4月)匈牙利的議會中民族主義者占多數和組織政府開始,這個爭議問題造成了一個持久性的憲法危機。1907年10月和1917年11月,這個問題在一個「始終如舊」的基礎上暫時獲得解決。

民族關係

奧匈帝國民族組成
日耳曼人 24%
匈牙利人 20%
捷克人 13%
波蘭人 10%
烏克蘭人 8%
羅馬尼亞人 6%
克羅埃西亞人 5%
斯洛伐克人 4%
塞爾維亞人 4%
斯洛維尼亞人 3%
義大利人 3%
在帝國的兩個部分起支配作用的兩個民族其實不占統治地位:在奧地利部分,日耳曼人人只占36%,而在匈牙利部分,匈牙利人也不到半數。

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維尼亞人和義大利人都試圖在奧地利部分獲得更大的發言權。

同時在匈牙利部分,羅馬尼亞人、斯洛伐克人、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也向匈牙利人的統治挑戰。羅馬尼亞人和塞爾維亞人還爭取與新成立的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王國合併。

相對於在奧地利部分的德國統治者來說,匈牙利的統治者更不願交出他們的權利。但1868年,在他們獲得自主權一年後,他們授予克羅埃西亞王國部分自主權。

奧匈帝國內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是語言的問題。哪些語言是官方語言或官用語言總是一個問題。少數民族總是希望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以及教育他們自己的語言。比如1897年4月5日奧地利首相下令在波希米亞將捷克語和德語作為同等的內部官方語言,結果受到整個帝國德國民族主義者的抨擊。最後這位首相解僱

經濟

在其存在的51年間,奧匈帝國的經濟發展很快。技術的改進促進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這51年裡,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傳播到整個帝國。舊的封建主義制度不斷消失。維也納附近、奧地利腹地、阿爾卑斯山麓和波希米亞是經濟發展的中心。19世紀末,匈牙利中心平原和喀爾巴阡山脈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

整個帝國內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差相當大。總的來說西部的發展比東部高得多。20世紀初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高。從1870年到1913年,國家每人平均生產率每年約提高1.45%。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1.00%,法國1.06%,德國1.51%),這個發展速度是比較高的。但國家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還是落後於其它國家,原因是它的起步比較晚。英國的數字約是奧匈帝國的三倍,德國是它的兩倍。這個粗的比較還無法體現帝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

鐵路在奧匈帝國普及很快。1841年奧匈帝國的前身奧地利帝國就已經從維也納出發在西部建立了一個鐵路核心。此時政府認識到鐵路的軍事意義,因此開始在其建設上大量投資。布拉迪斯拉發、布達佩斯、布拉格、克拉科夫、格拉茨、盧布爾雅那和威尼斯都被聯入鐵路網。到1854年為止整個帝國內的鐵路網長度達2000千米,其中約60-70%為國有。由於1848年的革命和克里米亞戰爭帝國政府為解決其經濟困難開始將其鐵路出 售給私人投資者。

從1854年到1879年幾乎所有的鐵路建設都是由私人投資完成的。在奧地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7952千米,在匈牙利部分鐵路網延長了5839千米。許多新的地區被連入鐵路網,現有的鐵路網被連線到一起。在此之前奧匈帝國的主要運輸工具是船運\,鐵路網的發展使整個帝國的經濟發展得以協調。

1879年後政府開始慢慢地重新將鐵路網國有化。其主要原因是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使私人企業對鐵路的投資減緩了,無法滿足政府的要求。從1879年到1900年奧匈帝國修建了25000千米鐵路,大多數是補充已有的鐵路網。在東部也建立了新的鐵路。一些地區一直到此時才接通鐵路。鐵路網大大地降低了帝國內的運輸費用,為其內部經濟打開了新的市場。

外交

奧地利部分和匈牙利部分地區政府對中央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態度也稍不相同。布達佩斯的政治家害怕帝國的擴大會使得匈牙利人的比例和影響變小。不過,帝國政府與德國在1879年結成德奧同盟,對付俄羅斯的同盟,則受到兩個地區政府的歡迎,因為它們都將俄羅斯看作最大的軍事威脅。

按1878年柏林條約奧匈帝國於1878年8月占領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1908年10月它正式被併入帝國。這塊地方被作為雙方共同管理地區,並被率屬於財政部管理。為解決這個不正常的狀況一些維也納的政治家考慮將這塊地區與帝國南部的其它一些斯拉夫人占多數的地區合併為帝國的一個第三個地區。當地的克羅埃西亞人可能較為親近維也納,而非布達佩斯。

地理

領土構成
一般將奧匈帝國的領土分為兩個部分:內萊塔尼亞(Cislethania)和外萊塔尼亞(Translethania)。
狹義的內萊塔尼亞僅指萊塔河以西的部分,即奧地利,但廣義的內萊塔尼亞還包括斯洛維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這部分被統稱為“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與領地”。
外萊塔尼亞,即萊塔河以東的部分,也不只包括匈牙利,而且還包括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埃西亞。這部分領土被統稱為“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聖史蒂芬一世是匈牙利的第一位基督教國王,他後來被尊為聖人。

軍事

歷史革延

所謂“奧匈帝國”,實質上是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對於現代民族主義興起的一種無奈的讓步而已。在中世紀,民族感不強的時代中,哈布斯堡皇室統治著一大堆領地,從萊茵河畔直到西烏克蘭,皇室用一大串諸如“國王,親王,大公,公爵,伯爵”等領主稱號,統轄這片廣袤的土地,和土地上居住著的民族各異的臣民們。這種中世紀的統治結構,甚至在17世紀就已經不合時宜了,法,英,普等單一民族君主國的興起,和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913年在維也納街頭的奧匈帝國士兵
拿破崙戰爭期間,皇室失去了一直裝點門面的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不得不改稱奧地利皇帝,然而,到了19世紀60年代,連奧地利帝國也要維持不下去了,隨著帝國在義大利對法國和在波希米亞對普魯士的接連兩次戰敗,一度被壓制的民族解放運動又再度洶湧澎湃起來,皇室為了拉攏自特蕾莎女皇時代就一直效忠皇室的匈牙利貴族,不得不於1867年授予匈牙利自治權,這就是所謂“奧匈二元制君主國”的由來,簡稱“奧匈帝國”,其正式全稱是:“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領地以及匈牙利聖史蒂芬的王冠領地”,這依然是一個中世紀與近代的混合體系,所以,筆者倒是認為,所謂“二元君主國”,雖然一般而言,是指奧,匈兩個地理部分而構成共主聯盟的地理和行政上的意義,然而從深層次來說,更是對奧匈帝國這種中世紀政治結構和現代政治結構的混合情況的極為契合地描述。
實質上,隨著薩多瓦的戰敗,帝國恢復在德意志區域的影響力的希望化為泡影之後,帝國開始努力向東南巴爾幹方面擴展影響力,企圖攫取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退出東南歐的巴爾幹半島後的留下的以南方斯拉夫人為主體的前土耳其占領地區,這就使得帝國和其幾個世紀以來的親密盟友,以斯拉夫人保護者和老大哥自詡的俄國反目成仇,不得不把自己綁到德國的戰車上,來對抗強大的沙皇。
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展開,帝國在19世紀的最後30年中出現了迴光返照,以致到了戰前,帝國居然依靠著廣闊的領土(歐洲第二),龐大的人口(5200萬,歐洲第三)和不弱的工業實力(特別是軍事工業),顯得似乎還是歐洲乃至世界列強之一。正是這種幻覺,還有對德國保證的堅信,使帝國毫不猶豫地投入到戰爭中,然後被戰爭擊得粉碎。
帝國的軍事官僚隊伍並不缺乏人才,薩多瓦的戰敗,反倒使帝國迅速吸收了其原來的敵人,盟友――德國的經驗,建立了自己的總參謀部和大規模動員體系。
反映到具體軍事部署上,則是將原來作為後備軍使用的“地方防衛軍”(Landwehr)升格到正規軍的位置,而由於該升格是和匈牙利自治同時開始的,所以,匈牙利得以被允許建立自己的“地方防衛軍”(Honvéd)。

兩大防衛軍

因此,到了戰前,帝國陸軍就由如下三部分部隊構成:奧匈帝國第九十八步兵團在東波希米亞集結
帝國國防軍(„BewaffneteMacht“或„Wehrmacht“)
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KaiserlichKöniglicheLandwehr,這裡的皇,是指奧地利皇帝,王,指的是波希米亞國王,然而波希米亞僅有王國之名,卻沒有如匈牙利一般的自治權),這是帝國的非匈牙利部分(又稱內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雖然被稱為地方防衛軍,然而卻具備野戰能力,只是根據法律規定,其部署和作戰有一定地域限制,不像帝國國防軍可以在帝國任意區域部署和作戰。
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Honvéd),其使命和性質與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一樣,是帝國的匈牙利部分(外萊塔尼亞地區)的地方防衛軍,也屬於正規野戰部隊。在軍事行政管理方面,帝國國防軍由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直接統轄,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由同樣設在維也納的奧地利地方防衛部管轄,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由設在佩斯港(布達佩斯的一部分,港口區域)的匈牙利地方防衛部管轄,而這兩個地方防衛部,共同統於維也納的帝國戰爭部。在軍令指揮體系方面,由這三部分共同組成的帝國陸軍,由維也納的帝國總參謀部指揮。
從軍政和軍令向上引出的兩條線,共同指向一個人:理論上的帝國軍隊最高統帥:奧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國王。然而實質上,由於帝國已經立憲,君主對帝國戰爭部長的影響力已經不如帝國宰相,更由於君主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已經垂垂老矣,軍令指揮權實質上是由總參謀長在行使,在戰爭初期災難性的慘敗之後,軍令指揮權又落到了德國顧問手中,這種情況,在老皇帝駕崩後有所改變,繼位的皇帝卡爾一世年富力強,又是頗有經驗和成就的野戰軍官,這使他拿回了部分軍令指揮權。
和地方防衛軍不同,帝國國防軍的各團經常調換駐地,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國防軍士兵和當地居民建立過於深厚的友好關係,使得發生叛亂的時候無法放手鎮壓這一政治考慮,這也是由帝國國防軍的角色決定的,和地方防衛軍不同,它是直屬於皇帝的機動性打擊力量,這一點,在總動員前更加明顯,由出生於效忠哈布斯堡皇室的貴族的軍官們和基本上出生於同樣效忠皇室的下級公務員家庭的士官們指揮的帝國國防軍,不僅僅是威懾民變的力量,根據從來沒有公開表述但是私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看法,它更是威懾作為其補充力量使用的地方防衛軍的力量,特別是那些處於不穩地區的地方防衛軍,這些部隊由心懷不滿的當地人組成,由具有分離主義傾向的鄉紳們指揮,被看作是對於帝國政府的一種超過民變的威脅,因為他們擁有組織和武器,而且是合法的。
這也是奧匈帝國這種中世紀體制應付現代民族國家間戰爭的一種無奈的折中反應。和中世紀的皇家僱傭兵戰爭不同,現代民族國家間的戰爭要求動員大批國民參戰,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不建立自己的動員體制,奧匈帝國將被敵人潮水般湧來的服普遍義務兵役的部隊人海所淹沒,所以必須建立自己的動員體制,建立自己的後備和預備部隊,可是,這些部隊的忠誠卻由於沒有民族認同感的維繫而十分脆弱。奧匈帝國軍隊中的波蘭和烏克蘭民族的軍人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被動員淹沒的是帝國國防軍而不是被認為不穩,被視為威脅的地方防衛軍。總動員令下達後,大批的帝國臣民們被補充進帝國國防軍,使帝國國防軍從30萬膨脹到近200萬,然而結果卻是災難性的,那些由於長期培養而效忠皇室的貴族軍官和下級士官以及常備軍士兵被動員部隊的人海所淹沒,成為孤島,大量飽含著來自具有分離情緒的民族的士兵的部隊迅速喪失戰鬥力,拒戰,投降和譁變稱為家常便飯,只有那些由來自上下奧地利地區和匈牙利馬扎爾地區的士兵組成和補充的部隊才具備水準之上的戰鬥力,其他部隊不譁變就是謝天謝地了。
與帝國國防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方防衛軍,這些為了保衛本鄉本土而戰的部隊經常死戰到底,成為戰爭後期帝國陸軍的支柱,其代表就是蒂羅爾地方射手部隊,他們是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一部分,是蒂羅爾(奧-意)邊境地區的地方部隊,在戰前僅有四個團建制,在義大利對奧宣戰後的邊境戰役中,這隻小部隊堅守奧意邊境,遲滯義大利著名的阿爾卑斯山地步兵和龐大得和自己不成比例(150:1)的義大利主力部隊的進攻,為奧匈大部隊和德國援兵南調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如若不然,奧匈在1915年就崩潰了,因此,卡爾一世繼位後,賜予蒂羅爾射手部隊“皇家射手部隊”榮譽稱號。
然而地方防衛軍畢竟不是帝國主力部隊,對其部署和使用頗多法律限制,例如上述的蒂羅爾地方射手部隊,就被蒂羅爾州議會明確限定只能參加保衛蒂羅爾或者在戰略上對保衛蒂羅爾有利的戰鬥,因此在後來對義大利的進攻作戰中,該部隊一度袖手旁觀,直到帝國戰爭部曲解引申了法律條文,宣稱對義大利的進攻作戰是屬於“在戰略上對保衛蒂羅爾有利的戰鬥”,才得以調動其參戰。
由此可見,雖然地方防衛軍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卻只能進行防禦作戰,或者小縱深的進攻作戰。

軍事部門

帝國戰爭部部長在理論上高於帝國總參謀長,其屬下除了總參謀長外,還包含個兵種總監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帝國軍官團團長(榮譽性職務,榮譽上的全國軍官之首),軍事建築總工程師,軍醫委員會(注意其主任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不是一個職務,該委員會和戰地救護部隊總指揮部也不是一個部門),戰地宗教軍官總監,軍事技術委員會以及各行政性部門。
雖然是內閣部門,然而帝國戰爭部長卻必須是現役軍人。帝國戰爭部將帝國劃分為數個軍管區,每個軍管區一般駐紮或者預計總動員後將建立一個轄數個師和輔助部隊的作戰軍,軍管區司令由該軍軍長兼任,軍管區司令部由四部分組成:
軍事部:由軍參謀長擔任主任,負責軍事事務。
軍事建築部:負責軍事建築事務。
經理部:負責後勤和軍事經濟事務。
輔助部隊部:包含軍炮兵旅長,軍法處長,戰地救護主任,軍事宗教事務委員會(由於帝國各民族信仰極為龐雜,因此各教會和教派都有自己的隨軍神職人員,包括隨軍牧師,隨軍拉比,隨軍依瑪姆,當然由於帝國沒有信奉佛教的民族,所有沒有設立隨軍和尚。)
帝國國防軍的作戰團按照其作戰指揮語言的不同,分為奧地利(德意志)團和匈牙利團兩種。
這種粗疏的劃分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帝國民族眾多,語言混雜,一個軍官不可能通曉帝國所有20餘種語言(據說只有皇帝一人能夠說全這些語言,不愧為帝國統一象徵和聯結紐帶呀)。
於是,只要是從帝國的非匈牙利部分征來的士兵,一概分入使用德語為指揮語言的奧地利團,而不管他是否是波希米亞人或者義大利人;從帝國匈牙利部分征來的兵一概分入使用匈牙利語為指揮語言的匈牙利團,而不管他是否是羅馬尼亞人,波蘭人,克羅埃西亞人或者斯洛維尼亞人。這種情況到總動員後更加惡化,大批操各種語言的農民被填入軍隊中,發展到最後,甚至到了連排長也無法讓他所搜羅來的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人全部聽懂他發令的地步,整個基層作戰指揮趨於瓦解,整個帝國國防軍,預期中的帝國主力部隊變成了一頭患有神經末梢麻痹絕症的龐大怪獸,根本無法正常運轉,更遑論作戰了。這種情況在地方防衛部隊中反而要好得多,這些部隊士兵大多來自本鄉本土,下級指揮官就是當地人,語言問題不嚴重,因此到了戰爭後期,地方防衛軍的戰績明顯好於帝國國防軍。戰爭後期,估計是吸取了這種經驗,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又被劃分為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和王家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地方防衛軍。其實,早在1868年,根據適用於克羅埃西亞的“小平權法案”(相對於適用於匈牙利的“大平權法案”,根據該法案匈牙利取得了和奧地利同等的地位),克羅埃西亞語就已經成為匈牙利地方防衛軍中的克羅埃西亞單位的指揮和勤務語言。
由於戰績不佳,再加經戰爭檢驗顯得不合時宜,不符合實戰需要,到了1915年,帝國戰爭部取消了所有部隊的歷史性榮譽稱號和附屬標誌,直接按照編號來稱呼部隊。

動員

奧匈帝國的動員和整補體制和德國不同,它沒有設立和每個團同一編號的補充團來負責該團的兵力補充,而是採用了以預備軍,補充營,補充區和“地方後備隊”四者相結合的複雜體制。奧匈帝國軍隊中的匈牙利民族的軍人
奧匈兵役法規定,所有身體健康的男性青年必須服普遍義務兵役,年滿21周歲的健康男性經由徵兵局挑選和分配,在帝國國防軍部隊服現役3年,然後在預備軍中服預備役7年,然後在地方防衛軍中再服現役2年,或者在地方防衛軍中服為期10年的“替代性預備役”(每年服役數星期)。在帝國國防軍中服現役期滿的士兵可以繼續服為期一年的志願兵役,服志願兵役期間有工資和入讀隨營初等軍校的機會,技術部隊和海軍鼓勵服志願兵役。其他所有未被征入國防軍,預備軍和地方防衛軍的年滿19周歲,不滿43周歲的男子,必須在地方後備隊服後備役。
和德國的地方防衛軍是預備役不同,奧匈的地方防衛軍是現役。
奧匈動員計畫是,動員令下達後,在預備軍中服預備役的男子立即轉入帝國國防軍現役,服地方防衛軍替代性預備役的士兵轉入地方防衛軍現役,地方後備隊的後備人員則集中訓練,負責整補戰時兵力損失。
動員期間,奧匈帝國國防軍建立的新部隊較少,主要是使用預備軍人員填充各現有部隊,主要是各部隊不滿員部分和某些團下屬的補充營。該營擁有全部軍官,大部分士官和少量士兵,動員令下達後的兵力展開期,該營被用預備軍人員填滿後,大部分跟隨該團作戰,少部分則編成新團。每個團將補充營填滿投入戰鬥後,立刻建立新的補充營,用來接收和訓練後方補充來的新兵,這些動員後新建的補充營留駐團的原駐地,由其團所屬的補充區所屬的地方後備隊人員進行補充,通常是完成訓練後立刻成建制加入原所屬團作戰並且再建立新的補充營,戰時最高記錄是有一個帝國國防軍的匈牙利團使用過20個補充營,如果算上它在動員前所擁有的4個營的話,再假設該團在戰爭結束的時候擁有4個營(就算滿員),則該團也整個打光過5次了,這說明奧匈軍隊的戰損之巨大簡直不可思議。

步兵

戰前,奧匈的帝國國防軍總共擁有步兵部隊如下:
62個奧地利步兵團
40個匈牙利步兵團
4個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步兵團(1908年帝國新吞併的地區,為了這個地區,賠上了王儲,甚至整個帝國)
28個戰地獵兵營(什麼是戰地獵兵以後介紹)
1個波赫戰地獵兵營
4個蒂羅爾獵兵團(注意,這是屬於帝國國防軍的部隊,和上文提到過的,屬於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蒂羅爾射手部隊不是一支部隊)。
具體步兵團的建制如下:
團部,4個野戰步兵營,16個野戰步兵連。

團部

一名上校擔任團長,一名校級軍官擔任參謀長,3到5名尉官擔任參謀,一名副團長,一名團工兵主任,一名團主計官,四名主計官助手,一名團軍需官,一名團修械主任,一名團營房管理主任,一名團軍樂隊長,一名團軍醫主任,四名高級軍醫,一名團部軍士長,四名團部勤務下士。
四名營長(中校或少校),四名副營長,一名團神職軍官及其助手,號手,5名一等兵,30名列兵,兩名學兵。
團部一共:21名軍官,73名士官和士兵。
16個連長都是上尉,同時每連都有一個連軍士長,副連長通常是中尉或少尉,排長是準尉。
除去團部的兵力,一共是:64名軍官,2488名士官和士兵。
團的補充建設制如下:
1名少校營長,2名補充區徵兵官,1名高級軍醫,一名主計官,3名中士級主計官助手,1名軍需官,1名營參謀長,4名中尉(未來的連長),4名中士(未來的連軍士長),以及12名士兵(都是老兵,作用是訓練新兵)。
中尉以上的步兵軍官配發軍刀,軍刀長82厘米,雙面開血槽,單面開鋒,用於指揮發令,也可以用於近身搏鬥。主計官,參謀長和團軍樂隊長配發禮儀性M1863式軍刀,不開鋒,長65.8厘米,不能用來搏鬥。
工兵官,號手和司機等配發M1862式工兵刀。
士兵中的神槍手和神槍軍官可以佩戴“射手標誌”。
各團都擁有自己的團旗,作為本團的標誌。
和步兵部隊一樣,奧匈帝國的炮兵部隊也分屬於三支軍隊,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炮兵部隊和王家匈牙利地方防衛軍炮兵部隊。

炮兵

其中,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實力最強,下屬兵種最齊全。
帝國國防軍炮兵部隊又可以劃分為:
國防軍野戰炮兵部隊
國防軍要塞炮兵部隊
國防軍山地炮兵部隊
國防軍炮兵技術支援部隊
國防軍炮兵訓練隊
其中,國防炮兵兵力如下:
42個野戰加農炮團
14個野戰榴彈炮師(營級建制)
11個乘騎炮兵師(營級)
14個重榴彈炮師(營級)
11個山地炮兵團
6個要塞炮兵團
10個獨立要塞守備炮兵營
在炮兵部隊和運輸部隊中,“師”這個編制是一個營級建制。
每個師屬野戰炮兵團都包含有一個補充營,其功能和步兵團的補充營一樣。同時每個野戰炮兵團還含有一個基幹彈藥隊,該隊僅有2名軍官9名士兵,也是一個等待在動員後使用預備役人員填充的單位。
一個擁有四個炮兵連的野戰炮兵團,總共擁有16名軍官和404名士兵。
要塞炮兵團要龐大得多,採用3營12連建制,總共54名軍官1251名士兵。
炮兵技術支援部隊,主要負責維修大炮,為炮兵構築工事,設立觀察哨,建立彈藥堆積點,提供警衛等任務,一身而兼任技術工兵,戰地工兵,偵察兵和輕步兵四任,是炮兵部隊必不可少的助手。
由於炮兵技術支援部隊是技術兵種,因此設立隨軍炮兵工程師職務,其中隨軍炮兵總工程師是少將軍銜,高級炮兵零件管理工程師是上校軍銜,炮兵軍官和士兵都裝備左輪手槍作為自衛武器,軍官另裝備騎兵軍刀。
野戰炮兵部隊本身的警戒兵和為野戰炮兵部隊提供警戒勤務的炮兵技術支援部隊的士兵裝備不帶刺刀的步槍。
要塞炮兵的輕步兵則裝備帶刺刀的步槍。
炮兵的軍帽上帶有炮兵穗,然而這是只有和平時期才使用的裝飾性穗帶,戰爭時期,炮兵統一佩戴圓筒式軟布帶沿戰鬥帽。
戰爭開始的時候,奧匈炮兵儲存了大量彈藥,但是卻只儲存了少量的備用大炮,根據不知道哪個蠢人提出的理論,大炮在未來的戰爭中不會有太大的損失的,更糟糕的是,奧匈最大的兵工廠,斯科達兵工廠雖然產能還有富裕,卻沒有儲存原材料,結果戰爭開始後,由於英國海軍的封鎖,兵工廠生產大炮的原材料迅速耗盡。接下來,奧匈炮兵在俄羅斯和巴爾幹的戰爭中遭到了巨大的損失,這使得奧匈炮兵的大炮到1915年義大利參戰的時候近乎枯竭,以致於幾乎不能在義大利前線上部署一門大炮的地步。帝國戰爭部瘋狂地搜羅一切還能打響的重火器來裝備它的炮兵部隊,那些沒有制退復位器的老式火炮被重新下發到部隊,甚至一門1861年生產的65毫米銅製山地加農炮也被拉到了前線。近300名俄羅斯戰俘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這門炮拉上了海拔3905米的阿爾卑斯山Ortler峰。
要塞炮兵的處境要好的多,擁有要塞保護的要塞炮兵損失不大,以帝國國防軍第1要塞炮兵團為例,該團的第1營擁有2門305毫米重迫擊炮和2門150毫米重榴彈炮,另外三個炮兵營各擁有1門240毫米重迫擊炮和3門150毫米重榴彈炮,另外還擁有一個營的步兵部隊,這些部隊到1915年秋還建制完整。
第2要塞炮兵團則在1915年補充了一個補充營,該營擁有一門恐怖的420毫米榴彈炮,這是德國援助的。
1918年,所有要塞炮兵團又改編成重炮團。
奧匈軍的火炮技術標準如下:
加農炮:40至60倍身管,水平噴焰長度達到炮長的百分之10
重迫擊炮:6至10倍身管,垂直噴焰達炮高百分之70
榴彈炮:10至16倍身管。
型號:
M61加農炮,120毫米口徑,M61加農炮,150毫米口徑,M95加農炮,180毫米口徑。150毫米口徑迫擊炮M78,150毫米口徑迫擊炮M80,150毫米口徑裝甲迫擊炮M80,90毫米口徑加農炮M75和M75/96,80毫米口徑裝甲榴彈炮M94P,150毫米口徑裝甲榴彈炮M94和M99,100毫米口徑裝甲榴彈炮M99F和M99B,100毫米口徑裝甲榴彈炮M5和M6F,100毫米口徑突擊榴彈炮M9,240毫米口徑重迫擊炮M98和M98/07,305毫米口徑重迫擊炮M11,380毫米口徑重榴彈炮M16,350毫米口徑海軍炮L/45M15,420毫米口徑重榴彈炮M14。

騎兵

奧匈帝國的騎兵部隊也是分別隸屬帝國國防軍,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王家匈牙利防衛軍。騎兵團分為三種:驃騎兵,槍騎兵,龍騎兵,然而實質上,到了開戰的時候,這三種騎兵的武器裝備根本就沒有區別,這些名字上的區別僅僅是一種歷史遺蹟而已,就如同帝國本身就是歷史遺蹟一般。
帝國國防軍擁有16個驃騎兵團,按照傳統,這些士兵都是來自帝國的匈牙利部分,然而,卻並不都是匈牙利人,還包含克羅埃西亞人,羅馬尼亞人和斯洛伐克人。
驃騎兵團標準建制為2營6中隊,全團軍官27人,士官和士兵925人,乘騎馬950匹,挽馬16匹。
到了1916年,由於戰馬的奇缺,所有驃騎兵團改為“驃騎兵射手團”,實質上就是步兵團。
驃騎兵戴硬制圓筒形狀軍帽,下大上小,帽筒中部掛穗帶,帽頂部帶有沖天穗,硬質帽檐。
驃騎兵制服稱為“阿提拉”制服,據說是為了紀念匈牙利人偉大的祖先阿提拉(匈牙利人是否是匈人後裔還有爭論),它的著名特點就是制服的前胸帶有5排左右對稱的扣子,扣子之間用長穗帶呈蝴蝶狀纏繞。
各團以制服顏色,軍帽沖天穗顏色和制服扣子穗帶顏色互相區別,後面詳細介紹到團的時候再分別介紹。
驃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驃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奧匈騎兵上校的制服
帝國國防軍擁有10個槍騎兵團,按照傳統,這些槍騎兵都是從奧屬波蘭地區徵募來的,其編制和驃騎兵團已經完全沒有任何不同之處。
槍騎兵戴頂部帶有一個小的波蘭四角帽圖形裝飾的頭盔,制服正面帶有一大塊傳統的槍騎兵制服飾布,飾布呈梯形,起於兩肩,收於腰部,飾布顏色各團不同。一直到英軍中的槍騎兵團儘管已經改作步兵或者機械化步兵團,然而在閱兵的時候仍然穿這種制服。
槍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槍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
帝國國防軍擁有15個龍騎兵團,全部是從上下奧地利區域和波希米亞地區招募,龍騎兵團的編制同驃騎兵和槍騎兵。
龍騎兵頭盔的頂飾同古希臘頭盔,是一種拱橋狀飾物,但是一般不帶有流蘇。
龍騎兵的制服和步兵制服一樣,但是佩戴本團識別標誌。
龍騎兵裝備M1890式連射卡賓槍,軍官裝備M1870式軍用左輪手槍,醫護兵沒有裝備射擊武器,但是所有龍騎兵,無論官兵,均裝備M1869式騎兵軍刀。
帝國國防軍所屬的共41個騎兵團,在戰時全部集中編成騎兵旅和騎兵師使用,這和地方防衛軍所屬的騎兵團不同,地方防衛軍所屬騎兵團都被分拆到步兵師去當師屬騎兵使用。

獵兵

所謂戰地獵兵部隊,和德國將獵兵作為憲兵使用不同,奧匈的戰地獵兵部隊其實就是輕步兵部隊,由於傳統上這些部隊的士兵都是招募自獵人,所以有此名字。
和普通步兵不同,戰地獵兵部隊要求具備深入敵後,游擊作戰,不依賴重火器支援,不參與大兵團作戰等任務。
同時,部分戰地獵兵部隊世紀上是山地輕步兵部隊,這些部隊從傳統的山民中招募,爬山涉水習慣成自然地如履平地,由於經常打獵而槍法出色,而且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是執行山地滲透,襲擾等任務的不可多得的優秀部隊。
帝國國防軍總共擁有29個獨立戰地獵兵營,和4個蒂羅爾獵兵團,這四個團和屬於皇家和王家地方防衛軍的蒂羅爾射手部隊4個團共同構成帝國的山地部隊,不過,當義大利宣戰的時候,屬於國防軍的4個蒂羅爾獵兵團卻在巴爾幹戰線作戰。
帝國國防軍還擁有4個波赫步兵團,這些團身著藍色制服,頭戴紅色土耳其無檐帽(所謂菲茲帽),配備隨軍牧師(針對東正教徒)和隨軍依瑪姆(針對伊斯蘭教徒)。
自1878年開始,帝國就占領了波赫,當然,在名義上這兩個省仍然是屬於昔日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的。1882年,奧匈帝國戰爭部正式將波赫劃分為4個補充區(塞拉耶佛,巴尼亞盧卡,多倫亞圖茲拉和莫斯塔爾),和帝國其他的隸屬於各軍管區的補充區不同,這四個補充區直屬帝國總參謀部。帝國國防軍首先在四個補充區各徵召了一個基幹連,然後於1885年將連擴展成營,1889年又把營擴展成兩個營,1892年再度將每個營擴編成兩個營,這個時候,四個團所需的16個營就全部構建完成了。1894年,建立團部和補充營後,4個波赫步兵團構建完成。1903年,帝國戰爭部從整個波赫地區不分補充區徵募了一個戰地獵兵營。

海軍

奧匈帝國海軍存在於1867~1918年間,是奧匈帝國的海上力量。奧匈帝國海軍士兵
德文正式名稱為KaiserlicheundKoniglicheKriegsmarine,既帝國與皇家戰爭海軍,簡寫為k.u.k.Kreigsmarine。奧匈帝國海軍繼承自奧地利帝國海軍,1867年奧地利帝國改稱奧匈帝國時海軍也隨之改名。1918年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不再擁有海岸線,於是帝國海軍不復存在。(今天奧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隊,但隸屬於聯邦警察,而非海軍建制了。)

皇家海軍學院

奧匈帝國海軍的人才教育系統非常完善,並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海軍開辦了一些院校,在這些院校中設定了相當多的課程,為培養海軍軍事人員提供了有力保證。本章節僅詳細介紹三所院校,其中兩所專門培養士官人才,另外是海軍軍官學校,專門為海軍培養海軍軍官。
皇家希夫榮根學院:皇家希夫榮根學院位於西貝尼克,是一所海事學院。學院的課程分三年完成,課程主要傳授基本的軍事理論、基本的海軍常識和比較簡單的海軍專業知識,學生在校屬的船隻和場地上進行實際操練。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將會成為初級士官,依據成績的好壞,畢業生將成為軍需官、水兵、一等兵和二等兵。畢業之後所有的學生(當然也就是現任的初級士官)將會開始學習專業課程。
皇家機械學院:皇家機械學院位於普拉,學院的課程分三年完成。學院只為校內這些將成為士官的學生們設立了兩種專業:電機學和電氣工程學。該學院聲譽極高,事實上它是當時歐洲最好的電氣工程學院之一。畢業生的晉升方式與皇家希夫榮根學院基本一致,但是有所不同的是,皇家機械學院的學生在畢業後馬上就可以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
皇家大洋學院:皇家大洋學院坐落於里耶卡,主要為海軍培養軍官。學生的入學年齡一般為十五歲或十六歲。畢業生將直接晉升為海軍軍官下士,以下士身份服役一段時間後可以晉升為高級候補軍官,大部分海軍軍官都是畢業於皇家海洋學院。
如果海軍需要更多的海軍軍官,那么海軍還可以公開在高中畢業生中選招海軍軍官。這些畢業生將參加十八個月的培訓課程,包括十個月的理論培訓和八個月的海上實習。課程期間這些學生被定為候補軍官。課程培訓結束後,通過畢業考試的學生將會成為海軍後備軍下士。這些地方大學選出來的都是些非全責軍官,一般在軍中任工程人員、醫務人員或者教職人員

解體

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軍隊與軍裝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軍隊與軍裝

在奧匈帝國領土上成立的新國家
1918年夏,戰事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雖然到目前為止奧匈帝國內的少數民族領導人一直對哈布斯堡皇帝保持忠心,但此時他們不得不考慮他們自己的利益了。當協約國的勝利顯而易見時,對他們來說也是脫離舊的帝國的時刻,接受協約國所宣揚的民族主義是必走的路了。此時的奧匈帝國已經無法將這眾多民族聯合在一起了。其它成員也對帝國喪失了信心:經濟發展已經停止,新的經濟發展的希望也消失了,戰時許多戰前在奧地利部分引入的開放政策被取消,這使社會主義者非常氣憤。在這些條件下極端民族主義者獲得了許多支持者。1918年9月和10月,一系列地區宣布獨立。1918年11月3日奧匈帝國與協約國達成停火協定。

戰爭的結束也是奧匈帝國的終止。對戰勝國來說,按照伍德魯·威爾遜宣布的十四點計畫奧匈帝國分裂為許多民族國家是必然的事。值得注意的是分裂奧匈帝國並非協約國的戰爭目的,這個建議一直到戰爭後期才獲得支持。相反的,許多人認為奧匈帝國的分裂並不解決當地的民族問題,而只是使得這個地區更加不穩定。

10月28日捷克首先宣布獨立,匈牙利其次。特蘭西瓦尼亞大多數地區加入羅馬尼亞,其中還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數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區聯合組成了後來的南斯拉夫。

戰後戰勝國承認這些新的邊界,大大地改變了當地的政治地圖。一系列條約保障這些邊界的合法性。

奧地利和匈牙利成為共和國,哈布斯堡王朝被永久驅逐。在匈牙利首先成立了一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但1919年羅馬尼亞入侵後保皇勢力又開始抬頭。1920年匈牙利恢復為一個王國,但沒有國王。奧匈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卡爾一世企圖占據這個王位沒有成功(1921年3月至10月),他被放逐到葡萄牙屬馬德拉群島,後來在那裡逝世。霍爾蒂·米克洛什成為執政者。

以下這些國家從奧匈帝國(有些是部分)產生:
奧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現在分成捷克、斯洛伐克二國)
南斯拉夫(現在分成塞爾維亞、黑山、克羅埃西亞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共和國等國.)
波蘭
此外羅馬尼亞和義大利也獲得部分奧匈帝國的土地。

這一帝國從建立伊始就困擾於國內的民族糾紛和民族矛盾。奧匈帝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君主國,儘管對於境內其他少數民族來說,匈牙利人在君主國內的地位僅次於德意志人和奧地利人,但匈牙利人要求獨立的願望卻最強烈,這種情緒影響了其他民族,導致帝國內部民族起義此起彼伏,並最終爆發了塞拉耶佛事件

1914年6月,奧匈帝國在塞拉耶佛舉行軍事演習,把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作為假想敵,激起塞爾維亞人民的不滿;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費迪南公爵夫婦在薩市大街上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死,奧匈帝國藉此向塞爾維亞宣戰,以德、奧、意“同盟國”為一方和以英、法、俄“協約國”為另一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奧軍作戰失利,境內各民族紛紛獨立,導致帝國崩潰;1918年11月11日,年輕的卡爾皇帝在帝國夏宮美泉宮的“中國廳”內宣布退位,從而結束了綿延7個世紀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統治。翌日,奧地利臨時國民議會宣布奧地利共和國誕生,這就是奧地利第一共和國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之一,奧地利被剝奪了所屬的非德語地區,在那裡建立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三個獨立的國家,還有一部分加入了獨立的波蘭,同時,奧地利還失去了講德語的南蒂羅爾,這一地區後來被劃歸義大利;第一共和國時代的奧地利從一個世界大帝國變成了中歐的一個小國,面臨著無法解決的困難,奧地利與周邊國家的邊界被封鎖,原料的進口和工業品的出口受到這些國家關稅壁壘的阻礙,經濟處於癱瘓狀態;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國內政治動亂幾乎導致內戰,奧地利轉向德國求援助,為納粹德國兼併奧地利提供了藉口。1938年3月11日,德國法西斯以“維護奧地利秩序”為名,派兵進占奧地利,奧地利變成了德國的一個省,從地圖上消失了17年之久;一年半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3月11日成為奧地利的國恥紀念日,每年這一天,奧地利各界都舉行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以提醒人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戰爭期間,奧地利雖然是法西斯的受害者,但同時也扮演了納粹德國的幫凶角色,成千上萬的奧地利人對希特勒的到來發自內心的歡呼,而且法西斯納粹最殘忍的劊子手中有許多有奧地利人,僅在奧地利就有65000名猶太人慘遭殺害,戰爭後期,奧地利本土也成為戰場,損失慘重。國內各大城市都被盟軍的飛機炸成廢墟,僅維也納就遭到53次輪番轟炸,不少珍貴的古典建築毀於炮火。1945年3月,盟軍占領了奧地利全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