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門前》

《前門前》

獨立紀錄片《前門前》跟隨這漫長的改造過程,記錄了這裡正在變成記憶的生活以及在這種生活里積蓄的各種行為和情緒。尋找消失的北京記憶。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前門”既是天安門廣場南側那座城門樓,也可以指向東南延伸出去的那片地區。它同隔著一條前門大街的“大柵欄”經過了類似的發展歷程,但它作為商業區的部分早在解放後就開始衰落。之後的幾十年時間,這裡基本變成了一個單純的生活社區。2005年9月,在前門地區的拆遷改造工程展開之前,這裡生活著約8萬人口。相對大柵欄,他們的構成更單純,多數都是在胡同里生活了幾代或半輩子的北京人。地處市中心的優越位置,這片基礎設施陳舊、人口密度高而且往往生活窘迫的社區,正在經歷一場不可避免的現代化改造。

《前門前》跟隨這漫長的改造過程,不動聲色地注視這種改變對於那些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意味著什麼。從一個現實到另一個現實,一個段落到另一個段落,它聚合不同的時刻和感性,見證的是態度,行動,拆毀,建設,離去以及堅守;它描述一種似乎是必然的傾覆和消失,不僅僅限於物質的;它並不誇張,但也試圖如實傳達這個過程里,掩抑的憤怒和不滿,無奈和悲傷。它就象一幅拼圖,描繪出了城市化進程里,一個老社區不能靜止的肖像;其中折射出來的,是今日中國,一個重複了千遍的故事

導演簡介

OlivierMeys1974年生於布魯塞爾,2000年畢業於比利時IAD藝術傳播學院電影導演專業。畢業前他完成了一部劇情短片《我行我路》,之後做過一些副導演工作。2001年之後,他製作了一些聲音紀錄片,包括反映中國河南愛滋病患者狀況的《發高燒》(2001);智利本土印第安人反對西班牙跨國公司搶占他們土地的《土地上的人們》;2004年,他再次來到中國,拍攝了一個三峽移民家庭的父子兩代,2005年的紀錄片《去不息》和聲音作品《猴年》都來自於這次拍攝,之後他來到北京生活。2006年,他完成了第三部中國題材的聲音紀錄片《地下四季》,它們作為"身份:農民/工人"三部曲,使他獲得2007年SCAM(多媒體作者協會)大獎;2008年,在一年半的工作之後,他完成了第二部紀錄作品《前門前》,它參加了本年度法國真實電影節,亦獲得SCAM的國際獎。

張亞璇,1973年生於河北。200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之後一直從事獨立影像的評介和推廣工作。作為影評人,長期為藝術雜誌撰寫獨立電影專欄,與人合著出版《一個人的影像》,《故鄉三部曲——賈樟柯的電影》,也是《電影+》系列叢書的作者之一;作為影展策劃人,從2001年首屆獨立映像節開始,在國內外多個城市策划過多次影展,也參與了不同影像活動的組織,積極推進國內獨立影像推廣平台的構建。近年來開始介入到紀錄片的製作,與OlivierMeys一起完成了《前門前》,也是《秉愛》的合作製片。

觀後感

看完片子,覺得很棒。雖然片子的敘事性不強,或者說,它不是意在敘事,而在展示,把圍繞前門拆遷所發生的變化的各個側面,一一展示給觀眾,一個個看似互不相連的段落共同構成了前門現狀的實景,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片子的題材是沉重的,但觀看時沒有太多壓抑的感覺,而是從那些利益被損害而又求助無門的老百姓的抱怨和堅持中,看到了人的堅忍和智慧,草根的力量。有些牢騷話令人捧腹,其中的心酸無奈也令人嘆息,比如“老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當然,現在牛毛都被拔光了”、“二環以內住高幹,三環四環貪污犯,五環六環窮光蛋”等等。直到快結束時的一段,一家人堅持住在幾次遭強遷的破房裡,小孩在蠟燭光里做作業,吃飯,始覺心酸,有種隔世之感,想到了楊白勞和白毛女(或許這樣比方並不恰當),總覺得這樣的事發生在天子腳下的京城,有點不可思議。真實的社會存在和我們所能了解認識的,永遠有相當的距離。獨立電影的價值之一就在於此,它記錄下了主流所不願讓人看到的東西,儘管不能改變現實,但它至少使這些悲苦心酸、這些人,一些罪惡的東西,不至於湮沒。

交流環節里張亞璇導演的回答很認真,聽了之後了解了不少拍攝紀錄片的知識,很有收穫。這樣的活動讓人感覺很滿足,因為含金量很高,沒有水分。因此在這裡再一次感謝真實電影沙龍,用許三多的話來說,你們是在做“有意義的事”,而且還是義務的。

大陸獨立電影之紀錄片

大陸獨立製作紀錄片的出現,從根子上通向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民間先鋒藝術的小小傳統。1990年後,獨立製作電影開始登台亮相,逐漸成為不可忽視的風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