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狂想曲》

《八月狂想曲》

《八月狂想曲》記錄了一場纏繞四十多年的仇恨終於得到解結的過程。由導演黑澤明拍攝。

基本信息

影片以長崎作為本片的拍攝背景。透過四個孩子的眼睛,記錄了麻麻獲旅居美國七十年的兄長邀請前往夏威夷,以圓兄妹團聚的美夢。然而麻麻的亡夫多年前被核子彈炸死,這事令麻麻梗梗於懷,遲遲未答應前往相聚,藉著美日混血的侄兒到訪,一場纏繞四十多年的仇恨,終於得到解結。

影片簡介

故事發生在一個夏天——一位住在日本長崎鄉間的老人,突然接到發自美國夏威夷的航空信。寄信人是老人的侄子克拉克。信中稱:老人的哥哥早年移居美國,靠經營鳳梨園而成為富翁,現患不治之症,希望死前能與妹妹見上一面。老人的兒子、女兒對在美國突然出現這樣一位有錢的親戚感到興奮不已,便立刻把四個孩子寄放在母親家中,動身去了美國。孩子們在與祖母的朝夕相處中,聽祖母憶起祖父死於核子彈轟炸的往事,理解了祖母對祖父的懷念和不願去美國的心情。在孩子們的勸說下,祖母答應在8月9日祖父的忌日去美國看望哥哥,因為1945年這一天是長崎被核子彈轟炸的日子,村里人要在這天集體舉行對死者的追悼。孩子們的父親和姑母從美國歸來,當聽說祖母已覆信給美國的哥哥,便責怪她不應向他們提起有關核子彈的往事,擔心將斷了這位有錢親戚的往來。然而,克拉克從美國回來表示了真切的心情。

克拉克和大家一起來到了祖父死去的現場,那裡至今依然保留著當年被核子彈衝擊波扭曲的孩子們遊戲用的攀登架;美國來電告知老人的哥哥去世。克拉克匆匆離去。久久佇立在院子裡的老人,眼裡盈滿了淚水手裡緊緊握著電報。夜裡,風雨交加,電閃雷鳴。老人仿佛失去了常態,一邊狂喊著“核子彈來了,核子彈爆炸……”,一邊用白布單蒙住孩子們……一覺醒來,老人不見了。看到遠處她隱約可見的身影,孩子們衝進暴雨中,踏著泥濘,向遠處追去。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村瀨幸子飾祖母阿鉦

井川比佐志飾忠雄

茅島成美飾町子

大寶智子飾小民

伊嵜充則飾信次郎

根岸季衣飾良江

河原崎長一郎飾登

吉岡秀隆飾縱男

鈴木美恵飾皆子

理查·基爾飾克拉克

職員表

製作人 奧山融、黑澤久雄、飯泉征吉、井上芳男

原著 村田喜代子

導演 黑澤明

副導演(助理) 小泉堯史

編劇 黑澤明、本多豬四郎

攝影 齊藤孝雄、上田正治

配樂 池邊晉一郎

剪輯 黑澤明

藝術指導 村木與四郎

服裝設計 黑澤和子

燈光 佐野武治

錄音 紅谷愃一

導演介紹

黑澤明出生於東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 國中畢業後,黑澤明熱衷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然而因為哥哥自殺,黑澤明擔負起家庭重擔,單靠畫畫不能維持生計,所以當他在報紙上看到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的招聘廣告後,就投遞了一份電影論文,取得了面試機會。1934年黑澤明順利進入PCL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鍊,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

幕後製作

《八月狂想曲》《八月狂想曲》

影片結尾,老婆婆在暴風雨中狂奔的場面,含蓄地表現了影片對死亡的認識:即與自然走向同一。這部黑澤明影片既沒有展開用絢爛的服裝裝點的壯麗故事,也沒有逃避過去與夢幻,只描寫了當代的平凡家庭生活。影片採用人物相互交插的故事,情味極深地描寫了鄉間的一個夏季。在將衰老、死亡、戰爭這流轉的主題與人類、自然這一日常的主題相對比的同時,構築作者獨自的世界。使人的感受到了與塔爾柯夫斯基的作品相通的詩情。

黑澤明作品集

黑澤明,20世紀日本導演,被稱為“電影天皇”,最初據說具有諷刺意義,指他在指揮現場的執著強橫和專制獨裁。到了後來則成了“徹頭徹尾”的的尊稱。美國商業上最成功的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曾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由衷表達了對大師的讚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