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zi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屬。 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習性。 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屬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屬鳴禽。

基本信息

燕子(Swallow)---報春使者
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74種鳥類的統稱。少數種(包括岸燕)俗稱馬丁燕。形小,翅尖而窄,凹尾,喙短,足弱小。羽衣單色,或有帶金屬光澤的藍或綠色;大多數種類兩性相似。燕消耗大量的時間在空中捕捉昆蟲,是最靈活的雀形類之一。在樹洞或樹縫中營巢,或在沙岸上鑽穴,或把泥黏在牆上或突出部上為巢;每產3∼7卵,有時卵有斑點。除最寒冷地區和極偏遠的島嶼外,世界性分布。溫帶種包括遠距離遷徙的候鳥。家燕(Hirundorustica)的喉和額棕色,頭藍色,叉尾,遷徙範圍幾遍世界;美國的亞種稱倉燕,可在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石燕屬(Petrochelidon)10種,築長頸瓶形的泥巢,加利福尼亞的紅石燕(P.pyrrhonota)有強烈的歸還本能。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1屬。本屬鳥類體小型,體長13~18厘米。翅尖長,尾叉形。背羽大都輝藍黑色,因此,古時把它叫做玄鳥。翅尖長善飛,嘴短弱,嘴裂寬,為典型食蟲鳥類的嘴型。腳短小而爪較強。世界有樓燕、白腰雨燕、家燕、岩燕、灰沙燕、金腰燕和毛腳燕等20多種,中國有4種,其中以家燕和金腰燕等比較常見。不同的燕子有不同的生活習性。比如同是燕子,雨燕的燕子屬攀禽,家燕和金腰燕的燕子屬鳴禽。不同種類的燕子形態也不一樣。樓燕體形稍大,飛得高,飛行速度快,全身黑色,發金屬光澤,鳴聲十分響亮,它喜歡在亭台樓閣古建築的高屋檐下為巢;家燕體型較小,上身為發金屬光輝的黑色,頭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紅色,飛的較低,鳴聲較小,多以居民的室內房樑上和牆角築巢,最喜接近人類。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家燕在農家屋檐下營巢。巢是把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巢為皿狀。每年繁殖2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卵4~6枚。第二窩少些,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鳥出殼,親鳥共同飼餵。雛鳥約20天出飛,再餵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為昆蟲。金腰燕體形似家燕,但稍大些。此種燕腰部栗黃,非常明顯奪目,下體有細小黑紋,易與家燕相區別。習性亦與家燕相似,但大都棲息于山地村落間。燕是典型的遷徙鳥。繁殖結束後,幼鳥仍跟隨成鳥活動,並逐漸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來前南遷越冬。
燕子是人類的益鳥,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幾個月就能吃掉25萬隻昆蟲,所以我們不能傷害它.。燕子在冬天來臨之前的秋季,它們總要進行每年一度的長途旅行——成群結隊地由北方飛向遙遠的南方,去那裡享受溫暖的陽光和濕潤的天氣,而將嚴冬的冰霜和凜冽的寒風留給了從不南飛過冬的山雀、松雞和雷鳥。表面上看,是北國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離鄉背井去南方過冬,等到春暖花開的時節再由南方返回本鄉本土生兒育女、安居樂業。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原來燕子是以昆蟲為食的,且它們從來就習慣於在空中捕食飛蟲,而不善於在樹縫和地隙中搜尋昆蟲食物,也不能橡松雞和雷鳥那樣雜食漿果,種子和在冬季改吃樹葉(針葉樹種即使在冬季也不落葉)。可是,在北方的冬季是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鳥和旋木雀那樣去發掘潛伏下來的昆蟲的幼蟲、蟲蛹和蟲卵。食物的匱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來一次秋去春來的南北大遷徙,以得到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燕子也就成了鳥類家族中的“遊牧民族”了。
“年年此時燕歸來”。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知道燕子秋去春回的飛遷規律。相傳春秋時代,吳王宮中的宮女為了探求燕子遷徙的規律,曾將一隻燕子的腳爪剪去,看它是否在第二年仍舊飛回原地。無獨有偶,晉代有個叫傅鹹的,亦用此法觀測,結果這隻缺爪的燕子在次年春天又飛回來。燕子一般在夜裡飛遷,尤其是在風清月朗時飛得很快很高,白天則在地面休息覓食。對燕子的飛遷習性,古代的詩人曾這樣描述:“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自古以來,人們樂於讓燕子在自己的房屋中築巢,生兒育女,並引以為吉祥、有福的事。盡管燕子窩下面的地上常被弄的很髒,人們也不在意。燕子是季節性很強的候鳥,人們稱它“報春歸來的春燕”、“翩然歸來的報春燕”等。只要見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們:春天來了!古人曾有:“鶯啼燕語報新年”之佳句。人們總是把燕子跟春天聯繫起來。
家燕有一個“怪癖”:它們總是在夜深人靜、明月當空的夜晚遷飛,而且飛得很快,有時只能看見它們的影子一閃而過,根本看不清楚它的模樣。
家燕還有著驚人的記憶力,無論遷飛多遠,哪怕隔著千山萬水,它們也能夠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返回故鄉。燕子象許多其他動物一樣,有著人類無法比擬的知覺天賦。其中最驚人的是辨別方向的能力。有人做過試驗,在德國某城市捉到七隻燕子,塗上標誌,然後用飛機載到英國放掉。第二天清早,7隻燕子中有5隻已回到自己在德國的巢里。
家燕返回家鄉後,頭一件“大事”便是雌鳥和雄鳥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園,有時補補舊巢,有時建一個新的巢穴。家燕們不斷地用嘴銜來泥土、草莖、羽毛等,再混上自己的唾液。沒多久,一個嶄新的碗型的窩便出現在你家的屋檐下了。
有時,霸道的麻雀會坐享其成,強占家燕們舒適的窩,家燕可不會就此罷休,它們群起而攻之,把麻雀轟走。有時實在趕不走麻雀,家燕便會十分“殘忍”地銜來泥土、樹枝,封死巢穴,把麻雀們統統“活埋”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