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4j

log4j

Log4j是Apache的一個開源項目,通過使用Log4j,我們可以控制日誌信息輸送的目的地是控制台、檔案、GUI組件,甚至是套接口伺服器、NT的事件記錄器、UNIX Syslog守護進程等;我們也可以控制每一條日誌的輸出格式;通過定義每一條日誌信息的級別,我們能夠更加細緻地控制日誌的生成過程。最令人感興趣的就是,這些可以通過一個配置檔案來靈活地進行配置,而不需要修改套用的代碼。

定義

log4j--log for java(java的日誌)

在強調可重用組件開發的今天,除了自己從頭到尾開發一個可重用的日誌操作類外,Apache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日誌操作包-Log4j。

此外,通過Log4j其他語言接口,您可以在C、C++、.Net、PL/SQL程式中使用Log4j,其語法和用法與在Java程式中一樣,使得多語言分散式系統得到一個統一一致的日誌組件模組。而且,通過使用各種第三方擴展,您可以很方便地將Log4j集成到J2EE、JINI甚至是SNMP套用中。

說明:下面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解如何配置log4j;

第二部分為對log4j.properties配置檔案中的各個屬性的講解;

第三部分為對log4j的詳細講解。

如果只想配置上log4j,那么只需要看前兩個部分就可以,如果想對log4j深入了解,則還需看第三部分。

使用的license: Apache License V2.0。

配置

第一步

加入log4j-1.2.8.jar(可以選擇log4j的更高版本)到lib下。

如果使用maven項目,也可以選擇在pom.xml中新增依賴:

<!-- 加入log4j支持 -->

<dependency>

<groupId>log4j</groupId>

<artifactId>log4j</artifactId>

<version>1.2.17</version>

</dependency>

第二步

在CLASSPATH下建立log4j.properties。內容如下(數字為行號):

第三步

相應的修改其中屬性,修改之前就必須知道這些都是乾什麼的,在第二部分講解。

第四步

在要輸出日誌的類中加入相關語句:

定義屬性: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LogDemo.class); //LogDemo為相關的類

在相應的方法中:

if (logger.isDebugEnabled()){

logger.debug(“System …..”);

}

說明

1、log4j.rootCategory=INFO, stdout , R

此句為將等級為INFO的日誌信息輸出到stdout和R這兩個目的地,stdout和R的定義在下面的代碼,可以任意起名。等級可分為OFF、FATAL、ERROR、WARN、INFO、DEBUG、ALL,如果配置OFF則不打出任何信息,如果配置為INFO這樣只顯示INFO、WARN、ERROR的log信息,而DEBUG信息不會被顯示,具體講解可參照第三部分定義配置檔案中的logger。

2、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此句為定義名為stdout的輸出端是哪種類型,可以是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檔案),

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每天產生一個日誌檔案),

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檔案大小到達指定尺寸的時候產生一個新的檔案)

org.apache.log4j.WriterAppender(將日誌信息以流格式傳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

具體講解可參照第三部分定義配置檔案中的Appender。

3、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此句為定義名為stdout的輸出端的layout是哪種類型,可以是

org.apache.log4j.HTMLLayout(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可以靈活地指定布局模式),

org.apache.log4j.SimpleLayout(包含日誌信息的級別和信息字元串),

org.apache.log4j.TTCCLayout(包含日誌產生的時間、執行緒、類別等等信息)

具體講解可參照第三部分定義配置檔案中的Layout。

4、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 [QC] %p [%t] %C.%M(%L) | %m%n

如果使用pattern布局就要指定的列印信息的具體格式ConversionPattern,列印參數如下:

%m 輸出代碼中指定的訊息;

%M 輸出列印該條日誌的方法名;

%p 輸出優先權,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r 輸出自套用啟動到輸出該log信息耗費的毫秒數;

%c 輸出所屬的類目,通常就是所在類的全名;

%t 輸出產生該日誌事件的執行緒名;

%n 輸出一個回車換行符,Windows平台為"rn”,Unix平台為"n”;

%d 輸出日誌時間點的日期或時間,默認格式為ISO8601,也可以在其後指定格式,比如:%d{yyyy-MM-dd HH:mm:ss,SSS},輸出類似:2002-10-18 22:10:28,921;

%l 輸出日誌事件的發生位置,及在代碼中的行數;

[QC]是log信息的開頭,可以為任意字元,一般為項目簡稱。

輸出的信息

[TS] DEBUG [main] AbstractBeanFactory.getBean(189) | Returning cached instance of singleton bean 'MyAutoProxy'

具體講解可參照第三部分定義配置檔案中的格式化日誌信息。

5、log4j.appender.R=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

此句與第3行一樣。定義名為R的輸出端的類型為每天產生一個日誌檔案。

6、log4j.appender.R.File=D:\\Tomcat 5.5\\logs\\qc.log

此句為定義名為R的輸出端的檔案名稱為D:\\Tomcat 5.5\\logs\\qc.log可以自行修改。

7、log4j.appender.R.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與第4行相同。

8、log4j.appender.R.layout.ConversionPattern=%d-[TS] %p %t %c - %m%n

與第5行相同。

9、log4j.logger.com. neusoft =DEBUG

指定com.neusoft包下的所有類的等級為DEBUG。

可以把com.neusoft改為自己項目所用的包名。

10、log4j.logger.com.opensymphony.oscache=ERROR

11、log4j.logger.net.sf.navigator=ERROR

這兩句是把這兩個包下出現的錯誤的等級設為ERROR,如果項目中沒有配置EHCache,則不需要這兩句。

12、log4j.logger.org.apache.commons=ERROR

13、log4j.logger.org.apache.struts=WARN

這兩句是struts的包。

14、log4j.logger.org.displaytag=ERROR

這句是displaytag的包。(QC問題列表頁面所用)

15、log4j.logger.org.springframework=DEBUG

此句為Spring的包。

16、log4j.logger.org.hibernate.ps.PreparedStatementCache=WARN

17、log4j.logger.org.hibernate=DEBUG

此兩句是hibernate的包。

以上這些包的設定可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而自行定製。

詳解

定義配置檔案

Log4j支持兩種配置檔案格式,一種是XML(標準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套用)格式的檔案,一種是Java特性檔案log4j.properties(鍵=值)。下面將介紹使用log4j.properties檔案作為配置檔案的方法:

①、配置根Logger

Logger 負責處理日誌記錄的大部分操作。

其語法為:

log4j.rootLogger = [ level ] , appenderName, appenderName, …

其中,level 是日誌記錄的優先權,分為OFF、FATAL、ERROR、WARN、INFO、DEBUG、ALL或者自定義的級別。Log4j建議只使用四個級別,優先權從高到低分別是ERROR、WARN、INFO、DEBUG。通過在這裡定義的級別,您可以控制到應用程式中相應級別的日誌信息的開關。比如在這裡定義了INFO級別,只有等於及高於這個級別的才進行處理,則應用程式中所有DEBUG級別的日誌信息將不被列印出來。ALL:列印所有的日誌,OFF:關閉所有的日誌輸出。 appenderName就是指定日誌信息輸出到哪個地方。可同時指定多個輸出目的地。

②、配置日誌信息輸出目的地 Appender

Appender 負責控制日誌記錄操作的輸出。

其語法為: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 = fully.qualified.name.of.appender.class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option1 = value1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optionN = valueN

這裡的appenderName為在①里定義的,可任意起名。

其中,Log4j提供的appender有以下幾種:

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控制台),

org.apache.log4j.FileAppender(檔案),

org.apache.log4j.DailyRollingFileAppender(每天產生一個日誌檔案),

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檔案大小到達指定尺寸的時候產生一個新的檔案),可通過log4j.appender.R.MaxFileSize=100KB設定檔案大小,還可通過log4j.appender.R.MaxBackupIndex=1設定為保存一個備份檔案。

org.apache.log4j.WriterAppender(將日誌信息以流格式傳送到任意指定的地方)

例如: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定義一個名為stdout的輸出目的地,ConsoleAppender為控制台。

③、配置日誌信息的格式(布局)Layout

Layout 負責格式化Appender的輸出。

其語法為: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layout = fully.qualified.name.of.layout.class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layout.option1 = value1

log4j.appender.appenderName.layout.optionN = valueN

其中,Log4j提供的layout有以下幾種:

org.apache.log4j.HTMLLayout(以HTML表格形式布局),

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可以靈活地指定布局模式),

org.apache.log4j.SimpleLayout(包含日誌信息的級別和信息字元串),

org.apache.log4j.TTCCLayout(包含日誌產生的時間、執行緒、類別等等信息)

格式化日誌

Log4J採用類似C語言中的printf函式的列印格式格式化日誌信息,列印參數如下:

%m 輸出代碼中指定的訊息;

%M 輸出列印該條日誌的方法名;

%p 輸出優先權,即DEBUG,INFO,WARN,ERROR,FATAL;

%r 輸出自套用啟動到輸出該log信息耗費的毫秒數;

%c 輸出所屬的類目,通常就是所在類的全名;

%t 輸出產生該日誌事件的執行緒名;

%n 輸出一個回車換行符,Windows平台為"rn”,Unix平台為"n”;

%d 輸出日誌時間點的日期或時間,默認格式為ISO8601,也可以在其後指定格式,比如:%d{yyyy-MM-dd HH:mm:ss,SSS},輸出類似:2002-10-18 22:10:28,921;

%l 輸出日誌事件的發生位置,及在代碼中的行數。

運用在代碼中

我們在需要輸出日誌信息的類中做如下的三個工作:

1、導入所有需的commons-logging類: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2、在自己的類中定義一個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類的私有靜態類成員:

private final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getClass());

LogFactory.getLog()方法的參數使用的是當前類的class。

3、使用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類的成員方法輸出日誌信息:

if (log.isDebugEnabled()){

log.debug("111");

}

if (log.isInfoEnabled()){

log.info("222");

}

if (log.isWarnEnabled()){

log.warn("333");

}

if (log.isErrorEnabled()){

log.error("444");

}

if (log.isFatalEnabled()){

log.fatal("555");

}

2.3 如何套用記錄器的層次

2.3.1 如何定義及獲取不同層次的記錄器

任何一個記錄器的使用都有兩個步驟:

1) 在配置檔案中定義相應的記錄器。

在配置檔案中定義記錄器的格式有兩種

? 定義根記錄器的格式為

log4j.rootLogger = [ level ], appendName1, appendName2, …appendNameN

? 定義一個非根記錄器的格式為

log4j.logger.loggerName1 = [ level ], appendName1,…appendNameN

……

log4j.logger.loggerNameM = [ level ], appendName1, …appendNameN

我們可以定義任意個非根記錄器。

2) 在代碼中調用Logger類的取得記錄器方法取得相應的記錄器對象。

要取得根記錄器對象可通過Logger.getRootLogger()函式,要取得非根記錄器可通過Logger.getLogger()函式。

理論知道就講到這裡,紙上得來終覺淺,下面,我們來小小演練一下。

例4-a: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配置檔案。

例4-c:

log4j2.properties檔案內容

#1區

#### Use two appenders, one to log to console, another to log to a file

log4j.rootLogger = debug, stdout,R

#2區

#Print only messages of priority WARN or higher for your category

log4j.logger.TestLog4j= , R

log4j.logger.TestLog4j.TestLog4j2=WARN

#3區

#### First appender writes to console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Pattern to output the caller's file name and line numb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t] (%F:%L) - %m%n

#4區

#### Second appender writes to a file

log4j.appender.R=org.apache.log4j.RollingFileAppender

log4j.appender.R.File=F:\\nepalon\\classes\\TestLog4j\\example.log

# Control the maximum log file size

log4j.appender.R.MaxFileSize=100KB

# Archive log files (one backup file here)

log4j.appender.R.MaxBackupIndex=1

log4j.appender.R.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log4j.appender.R.layout.ConversionPattern=%d{yyyy-MM-dd hh:mm:ss}:%p %t %c - %m%n

先看一下運行結果。

在控制台中的結果為:

DEBUG [main] (?:?) - Start of the main() in TestLog4j

INFO [main] (?:?)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INFO

WARN [main] (?:?)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WARN

ERROR [main] (?:?)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ERROR

FATAL [main] (?:?)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FATAL

WARN [main] (?:?) - Testing a log message use a alternate form

DEBUG [main] (?:?) - TestLog4j.TestLog4j

WARN [main] (?:?)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WARN

ERROR [main] (?:?)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ERROR

FATAL [main] (?:?)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FATAL

輸出檔案的結果為:

2003-12-19 04:19:44:DEBUG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Start of the main() in TestLog4j

2003-12-19 04:19:44:INFO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INFO

2003-12-19 04:19:44:WARN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WARN

2003-12-19 04:19:44:ERROR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ERROR

2003-12-19 04:19:44:FATAL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FATAL

2003-12-19 04:19:44:WARN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Testing a log message use a alternate form

2003-12-19 04:19:44:DEBUG main TestLog4j.TestLog4j - TestLog4j.TestLog4j

2003-12-19 04:19:44:WARN main TestLog4j.TestLog4j2.TestLog4j2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WARN

2003-12-19 04:19:44:ERROR main TestLog4j.TestLog4j2.TestLog4j2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ERROR

2003-12-19 04:19:44:FATAL main TestLog4j.TestLog4j2.TestLog4j2 - 2Just testing a log message with priority set to FATAL

首先,先來看一下配置檔案都有些什麼東西。

1) 在1區中定義了一個根記錄器。這個根記錄器具有DEBUG級別並有一個名稱為stdout的輸出端appender。

2) 2區中的內容是這一節的重點,也是套用到記錄器層次的地方,但其實也只有兩句,充分體現了log4j的簡單性。在這裡,我們定義了兩個名稱分別為TestLog4j和TestLog4j.TestLog4j2設計器。

? 在定義TestLog4j記錄器時沒有指定級別,所以它的級別繼承自它的父記錄器,即根記錄器,所以它的級別也為DEBUG。在定義TestLog4j記錄器時又定義了一個名稱為R的輸出端,所以它的輸出端有兩個,一個從根記錄器繼承而來的名為stdout的輸出端,另一個為在此定義的名為R的輸出端。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在定義記錄器時必須先定義記錄器的級別,然後才是記錄器的輸出端。如果只想定義輸出端而不定義級別,則雖然級別可以為空,但逗號分隔設定不能省略。如定義TestLog4j記錄器的做法。

? 在定義TestLog4j.TestLog4j2記錄器時又指定了它的級別,由於一個記錄器的級別只能有一個,所以新指定的級別將覆寫掉它的父記錄器的級別(這就象Java中的多態)。我們沒有定義TestLog4j.TestLog4j2記錄器的輸出端,所以它的輸出端將從它的父記錄器中繼承而來。它的父記錄器為TestLog4j記錄器,所以它和TestLog4j記錄器一樣具有兩個名稱分別為 stdout和R的輸出端。

3) 剩下的3區和4區分別設定了兩個輸出端的參數值。

接下來,回到我們的代碼,看一下是如何取得記錄器,在取記錄器時又發生了什麼。

1) 例4-a中的代碼(2)中,語句Logger.getLogger()中的參數TestLog4j.class.getName()的值為 TestLog4j. TestLog4j,所以此語句的結果是取得一個名為TestLog4j. TestLog4j的記錄器的對象。但在配置檔案中並沒有定義這樣的記錄器,所以最終將返回與所需的名稱TestLog4j. TestLog4j最接近的記錄器對象,即名為TestLog4j的記錄器的對象。

2) 例4-b中的代碼(1)的原理與例4-a中的代碼(2)相似,期望取得的是名為TestLog4j.TestLog4j2. TestLog4j2的記錄器對象,但最終返回的是TestLog4j.TestLog4j2記錄器的對象。

結合

到目前為止,這篇文章講的都是如何在application中套用log4j,而Java現在的套用主流是J2EE和J2ME。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要如何在 J2EE開發中套用log4j。其實在Web application中套用log4j也很簡單,與在application中套用log4j不同之處就是要在所有套用log4j的代碼之前對log4j進行初始化。所以,我們在web application中就要把log4j的初始化工作獨立出來,把它放在Servlet中。下面,我們看一個例子。

例5-a:

進行初始化的Servlet:

import org.apache.log4j.PropertyConfigurato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

* log4j.jar的初始化類,參考web.xml

*/

public class Log4jInit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void init()

{

//通過web.xml來動態取得配置檔案

String prefix = getServletContext().getRealPath("/");

String file = getInitParameter("log4j-init-file");

// 如果沒有給出相應的配置檔案,則不進行初始化

if(file != null)

{

PropertyConfigurator.configure(prefix+file); //(1)

}

}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 HttpServletResponse res)

{}

}

下面來看一下這個Servlet在web.xml中的定義。

例5-b:

<servlet>

<servlet-name>log4j-init</servlet-name>

<servlet-class>TestLog4j.Log4jInit</servlet-class>

<init-param>

<param-name>log4j-init-file</param-name>

<param-value>sort.properties</param-value>

</init-param>

<load-on-startup>1</load-on-startup>

</servlet>

因為log4j的初始化要在所有的log4j調用之前完成,所以在web.xml檔案中,我們一定要把對應的Servlet定義的load-on-startup應設為1,以便在Web容器啟動時即裝入該Servlet。

完成了這兩個步驟這後,我們就可以象在application開發中一樣在web application任何地方套用log4j了。下面是在javabean中的套用的一個例子。

例5-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