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g

fog

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貼近地面空氣層中組成的懸浮體。霧中的水滴稱霧滴,其半徑多數為2~15微米。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

簡介

fog
由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在貼近地面空氣層中組成的懸浮體。出現霧時,水平能見度顯著降低。一般把水平能見距離低於1000米的霧稱霧;而能見距離在1000米到10000 米的霧稱輕霧

水滴

霧中的水滴稱霧滴,其半徑多數為2~15微米 。單位體積空氣中霧滴的水量總和稱含水量,霧中含水量一般為0.1~1克/立方米,氣溫高於0℃的霧稱暖霧 ;低於 0℃但仍由液滴組成的稱冷霧;當氣溫極低時,水汽直接凝華成冰晶的稱冰霧。

類型

按霧的形成過程可分為4大類型:① 輻射霧。多出現在小風的晴朗夜晚,由於近地面的大氣層輻射冷卻而形成。②平流霧。暖濕空氣流經冷的下墊表面(陸地和洋面),下層冷空氣冷卻達到飽和形成霧。③蒸汽霧。冷空氣移到暖水面上,水面快速蒸發而形成霧,其霧層一般較薄。④鋒面霧。在暖鋒前雲層中的降水,在水滴下落過程中,逐漸蒸發使其下層空氣達到飽和而形成霧。了解各種霧的成因,可對霧的生成和消散作出準確的預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