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k

d.s.k是英文democracy science knowledge的縮寫,中文譯名為德先生。 德先生和賽先生實際上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與科學。圍繞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召喚,一批具有民主與科學進步思想的青年學生在北大成長起來,不久尋求民族解放和富國之路的一次壯舉———

由來

1919年,中國人迎來了兩位陌生人:德先生和賽先生,他們給未來中國帶來的影響極其深遠,最先為國人介紹這兩位先生的是陳獨秀。他說,要擁護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對孔教、禮法、貞節舊倫理、舊政治;要擁護賽先生,便不得不反對舊藝術、舊宗教。我們現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德先生和賽先生實際上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與科學。圍繞著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召喚,一批具有民主與科學進步思想的青年學生在北大成長起來,不久尋求民族解放和富國之路的一次壯舉———

1915年,陳獨秀創辦《青年雜誌》,發表抨擊尊孔復古的文章。他在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向封建主義及其意識形態發動了進攻。人權就是民主,陳獨秀提出了政治民主、信仰民主、經濟民主、社會民主和倫理民主的主張,號召人們拿起民主這個武器和舊的意識形態進行鬥爭。關於科學,陳獨秀認為,不論什麼事物,如果經科學和理性判定為不合於現今社會的,即令它是祖宗所遺留的,聖賢所深愛的,政府所提倡的,都一文不值。號召人們堅持科學的精神,成為自然界的統治者和主人。陳獨秀還向青年提出六項希望,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期望培養出一代“意志頑狠,善於不屈,體魄強健,力抗自然,信賴本能,不依他人為活,順性率真,不飾偽自文”的新國民。陳獨秀舉起了新文化的大旗,揭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中華民國,但出現北洋軍閥封建專制統治,資產階級急進派認為要使民主共和真正實現,必須用德先生和賽先生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與科學思想文化來改造中國的國民性

創建歷程

2007年在蘭州市三十三中學(現在的蘭大附中)一幫青年人在德先生和賽先生的身後又添加了一位科先生(knowledge)即DSK的形成DSK形成初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同學們在互幫互助中獲得知識和科學技能牢記中國歷史,不忘記祖輩們給我們帶來的幸福生活.在民主化進程很快的新中國,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只有在擁有的科學技能和知識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報答祖國,報效祖國.DSK就是以一種互幫互助的模式形成的.在三十三中成立的3年中,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上百號人的一個新型的學習團隊.創建初期的一些人雖然已經都高中畢業考入了大學,但是他們在大學中依然傳播著DSK的精神,希望能把高中所形成的好的風氣帶到大學校園裡來.在採訪DSK初期的創建著湯同學時,他這樣告訴我們:我們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傢伙能在現在這個好的政策下,作為80後90後,我們需要改變人們對我們的那些不好的印象,像更多的人展示我們陽光青春的一面.我們在新時代的中國不會忘記歷史,在民主化進程快速發展的中國,我們希望用我們的知識和科學技能,能夠為中國的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發展

根據湯同學介紹,應為在蘭州一個供大學生和中學生讀書的地方很少,而極個別的地方也經常爆滿無法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所以湯同學和幾個DSK初期創建的人準備在蘭州開一個大型書吧.供人們讀書和進行學術交流.據湯同學介紹,書吧的名字會以德先生為名字預計會在2010年年後開起.問及湯同學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什麼,他跟我提到了2點:1是書籍2是資金.尤其是第二點是最大的問題.他們希望開成蘭州最大的書吧所以在資金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需求.不過湯同學很樂觀的告訴我,他會儘快解決這些問題.他希望書吧儘快的開起來為蘭州的同學們提供更多的服務.問及湯同學對書吧為來的發展方向是如何看待的時候,他告訴我說希望把書吧能開成全國連鎖形式的,這樣,各個省份的同學們就更容易方便的進行學術交流.

系統開發套件

TI公司為方便用戶對DSP系統的開發而提供的開發工具。DSK開發套件和評估板是TI公司的第三方提供的一種簡單的系統評估平台,DSK和EVM(評估板)除了提供基本的硬體平台外,還提供完整的代碼生成工具和調試工具。用戶可以使用DSK或EVM完成需要設計系統的硬體性能、軟體算法的評估,為確定系統的軟/硬體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