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erine Dream

Tangerine Dream

這支樂隊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早期的實驗音樂階段;70年代中期嘗試運用電子合成器與音序器的階段,這也是樂隊最受關注的時期;80年代,步入電影音樂創作的階段;最後則是他們在電子舞曲的領域中大展宏圖的階段。

基本信息

概述

Tangerine Dream

風格:德式搖滾、藝術搖滾、新搖滾、電子樂
介紹:
這支樂隊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早期的實驗音樂階段;70年代中期嘗試運用電子合成器與音序器的階段,這也是樂隊最受關注的時期;80年代,步入電影音樂創作的階段;最後則是他們在電子舞曲的領域中大展宏圖的階段。

歷史

樂隊隊員幾經變動,創始人Edgar Froese是唯一一位從頭到尾參與其中的隊員。Edgar Froese1944年出生於東普魯士的Tilsit,他從小受到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藝術的影響,從中吸取了大量靈感。在文學上Gertrude Stein、 Henry Miller、 Walt Whitman也對他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60年代中期,在西班牙的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Salvador Dali的居所,Edgar Froese組織了幾次有多種藝術形式參與的表演活動。
他也加入了一支叫做“the Ones”的小樂團,在他們的第一支單曲剛剛發行後,這個樂團也就解散了
1968年Tangerine Dream的最初的陣容確立了下來,吉他手是Froese,貝司手是Kurt Herkenberg,鼓手是Lanse Hapshash,還有兩個吹奏手Voker HombachCharlie Prince。他們很塊便聯絡到美國的酸性搖滾樂隊the Grateful Dead、 Jefferson Airplane在柏林的附近進行了大量的演出。
1969年,Froese改組了樂隊,吸收了兩名新的成員(吹奏手Conrad Schnitzler和鼓手Klaus Schulze)後成了個3人樂隊。1970年,這個樂隊的出版了第一張LP《Electronic Meditation》。這張唱片運用普通的技術手段和簡單的樂器搭配創造出來了一種實驗性的音樂氣氛。
這時樂隊又一次解散了。鼓手Christopher Franke和風琴手Steve Schroeder很快被Froese吸收了進來。一年後Steve Schroeder又離開了樂隊,當風琴手 Peter Baumann加入的時候,樂隊進入了較穩定的一個時期,直到1977年Peter Baumann的離去。
1971年樂隊的唱片《 Alpha Centauri》和隨後一年的《Zeit》中,在這兩張唱片裡,樂隊運用了電子合成器,太空音樂的風格也逐漸的成熟起來。1973年《Atem》的發表震驚了歐洲大陸內外,他們也得到了與Virgin唱片的5年契約。他們的一支單曲被電影《The Exorcist(驅魔人)》使用。《Phaedra》使他們打進了英國排行榜的前20名,他們也在全球得到了廣泛的歌迷。從此以後他們繼續此種風格並加入了更多的樂器,也同樣得到了成功,在1978年的唱片《 vocals》中他們加入了人聲,但這受到了歌迷的強烈反對。
1978年Baumann離隊後,Steve Joliffe以及以後的Johannes Schmoelling又相繼加入。1980年在西方鐵幕政策的政治氛圍籠罩下,Froese、Franke、Schmoelling這三個Tangerine Dream成員在東柏林舉行了一場現場演出,1981年他們與慕尼黑交響樂團管弦樂隊在電視台進行了表演。在80年代中期,他們加入了大量電影音樂的創作中。比如電影《Risky Business》、《 The Keep》、《 Flashpoint》、《 Firestarter》、《 Vision Quest 》等等。1988年Schmoelling離隊,Paul Haslinger 和加入很短時間的 Ralf Wadephul被吸收了進來。1988年的唱片《Optical Race》在曾經的樂隊成員Peter Baumann的私人錄音室錄製。
Haslinger離隊後,Edgar Froese的兒子成了樂隊的固定成員。

檔案

成立時間:1967年
國籍:德國
專輯:
Atem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