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72坦克

T72坦克

T72可以說是T64簡略版。蘇聯史達林政治清洗結束,國家等待恢復,但也導致了勞動紀律鬆緩,產品精度下降,軍工廠也日常性的發生缺勤事件。這一切造成了T64開發困難,試製開發中央重機械製造廠設計局與烏拉爾坦克工廠共同決定1973年的T72被採用。T72坦克依照蘇聯傳統分本國軍用型和出口型等。

基本信息

相關介紹

T72坦克T72坦克
T-72的外型緊湊低矮,炮塔頂距地高度僅為2.19m,是現今有炮塔坦克中最低者。該坦克的車體用鋼板焊接製成,駕駛艙在車體前部中央位置,車體前上裝甲板上有V型防浪板。車體首上裝甲板採用複合裝甲,共三層,外層為80mm厚鋼質裝甲,中間層為104mm厚的玻璃纖維,內層為20mm厚的鋼質裝甲。由於設計為大傾角構形,因此對於破甲彈具有相當於500-600mm厚均制鋼裝甲的防護水平。T-72炮塔系鑄造結構,呈半球形,炮塔最大裝甲為280mm。華約國家使用的T-72,內壁鑲有特殊的含鉛合成橡膠襯層,能有效防止核輻射的傷害。炮塔內裝有自動裝彈機,但結構與T-64的不同,改為可靠性較好的水平自動裝彈機。早期T-72坦克車體前側部翼子板外緣各裝有4塊張開式禁止板,後期的T-72坦克裝有整體式側初板,都具有防破甲彈禁止作用。

性能數據

採用年 1978年
乘務員 3名
戰鬥重量 41噸

T72坦克T72坦克
車身長 6.86m
全幅 3.59m
全高 2.19m(炮塔表面)
接地壓 0.84kg/平方厘米
發動機 V-46-6狄塞爾 780HP
輸出重量比 19hp/t
最高速度 60km(路上)
續航距離 460km(路上)
武裝 125mm坦克炮2A46×1 7.62mmPKT車載機槍×1
12.7mmNSVT重機槍×1
射擊統一裝置 雷射測遠、 彈道計算機
暗視裝置 主動的(紅外線投射裝置)
坦克炮貫通力 以1000m430mm 以2000m410mm 注:均質鋼板換算
(APFSDS子彈使用的時候)最大盔甲厚 炮塔500mm(對APFSDS) 560mm(對HEAT)
車身420mm(對APFSDS) 490mm(對HEAT)

火力裝置

T-72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2A46式125mm滑膛炮,身管長是口徑的48倍,裝有輕合金熱護套和炮身抽氣裝置。
T-72採用分裝式彈藥、半可燃藥筒,配備彈種與T-64和T-80相同,正常狀態下彈藥基數為39發,後期可配備6發9K119炮射飛彈。T-72隨車攜帶22發尾翼穩定殺傷爆破彈、12發高速脫殼穿甲彈和6發聚能裝藥破甲彈,可攻擊2O

T72坦克T72坦克
00米內的裝甲目標和9000米內的各種防禦工事。 T-72配備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11式或ゾ12式,兩種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分別為300mm/1000m和400mm/1000m; ゼ14M型破甲彈最大直射距離為4000m,破甲厚度為475mm/1000m。火炮除了發射3種炮彈外,還可以發射AT─11式反坦克飛彈。這種飛彈又叫9K120型飛彈或“蘆迪”飛彈,採用雷射駕束制導方式,射手用雷射發射機發出編碼雷射束,飛彈沿著雷射束飛向目標。配用這種飛彈的坦克稱T72B坦克。飛彈最大射程4000米。戰鬥部重4.2千克,可擊穿700毫米厚的裝甲。火控系統由模擬彈道計算機、車長晝夜合一瞄準鏡、炮長主動紅外瞄準儀、火炮雙向穩定儀等組成。主炮右側裝有一具紅外探照燈。早期的T-72坦克裝有合像式光學測距儀,改進型在炮長
T72坦克T72坦克
艙蓋前下方裝有雷射測距儀。輔助武器包括1挺7.62mmゼ式並列機槍,以及1挺新設計的HCBT式12.7mm高射機槍。早期T-72坦克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後期型還裝有煙幕彈發射器,發射器數量隨車型不同而變化。125mm滑腔炮(D-81TM,或2A-46)作為對戰車用APFSDS子彈(3BM9鋼子彈芯)使用HEAT子彈(3BK12M),前者以炮口初速1800m/s被發射,以射程2300m400mm能貫通均質鋼板,是後者的情況以全部的射程有著500mm的盔甲貫通力。海灣戰爭後,俄羅斯的子彈也使用了退化鈾的APFSDS子彈,這個情況比起鋼子彈芯用貫通力增加15%變成。另一方面,射擊統一裝置把以前的sutajiametorikku式測遠・瞄準裝置改變,初期型光像一致式測遠容器(立體聲式測遠容器,採用TDN-2-49),1979年以後裝備雷射測遠瞄準器(TDN-K1),在同距離的命中率提高了到70%。同時,自動裝填裝置提升了發射速度,「kasetoka」的裝載實現了4發/分的穩定射擊(理論最大射速可達到6-8發/分),但比西方國家的坦克略慢。

防禦措施

T72坦克T72坦克
在本國使用的類型有著複合裝甲(出口型,代替複合盔甲通常的鋼板,防禦力大幅度減少),也能安裝類似於T-80和T-64坦克一樣的反應式爆炸裝甲,坦克三防裝置為集體防護式。
可防護車身為420mm,炮塔前面500mm的攻擊。對於燃燒彈車身防護為490mm,炮塔為560mm。而同時期西方國家坦克裝備的105mm炮可以有效防護。
T-72坦克上還裝有自動滅火裝置,一旦敵人炮彈貫通,損壞也可以有效降低到可以接受範圍。
在海灣戰爭時,通過調查大部分毀壞坦克是受到不合理破壞。這是由於在周圍堆放可引火的材料。

機動

T-72坦克繼承了蘇聯坦克的傳統,無可挑剔的可靠性。1台B-46型渦輪增壓多燃料發動機,擁有大功率617.65KW(840馬力),在地壓為0.83kg/平方厘米的路上最高速度60km/h。裝置為高強度扭桿懸掛裝置,車體每側有6個雙輪緣掛膠負重輪、3個托帶輪、1個前置誘導輪、1個後置主動輪,在第一、二和六負重輪位置處裝有液壓減振器。雖然常常被紕漏整備上存在耐久性問題,不過,投產於1973的她毫不遜色現代坦克機動能力,是不可否認的。

數據參數

最高速度 60km/h

T72坦克T72坦克
越野最大速度 45km/h
燃料載量 1600L
公路最大行程 460km
涉水深(無準備) 1.2m
潛渡深   5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40%
垂直攀牆高   0.8m
越壕寬   2.7m
最小轉向半徑  1.76m

演變過程

型號  主要變化

T72坦克T72坦克
T-72最初型 2A26式125mm火炮,光學測距儀,未裝側裙板,炮長紅外探照燈裝在火炮左邊。
T-72A車體側面裝有張開式禁止板,探照燈裝在2A26式火炮右邊。
T-72(T-72B) 裝甲大幅強化,開始全部採用2A46型滑膛炮,取消炮塔右側的光學測距儀,加裝TPD-2-49型雷射測距儀,換裝新的冷卻系統。
T-721(T-72B1) 首次配備反應裝甲,炮塔頂部附加25mm厚裝甲,炮塔前緣換裝新型陶瓷裝甲。1986年推出的B1型炮塔左側配備新型8聯裝煙霧彈發射器。1988年推出的B1型大量加裝反應裝甲塊,火控系統加裝新式熱成像儀,並可發射9K119炮射飛彈。此外,動力裝置改用V-84型多燃料發動機,最大功率增至905馬力。
T-72AK/K/1K  繫上述三種車系的指揮車型,加裝無線電系統,但載彈少。

相關結論

俄羅斯(蘇聯)陸軍武器裝備的性能和水準完全可以和西方一流國家的陸軍武器相匹敵。俄羅斯的所有武器裝備均自行研製

T72坦克T72坦克
生產,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總體技術上更有其獨到之處——可靠實用。在某些裝備還處於世界領先水準,為西方國家所不及。T72是為了對抗西方坦克而開發。火炮威力和裝甲防護力同西方國家的105mm坦克炮一邊倒的壓制。然而,在海灣戰爭對戰於美國M1eiburamusu坦克的失敗具有特殊性,M1的120mm滑腔炮在2000m的射程有著700mm穿透力,更由於M1裝備了貧鈾裝甲。但有貧鈾裝甲富氧鈦合金裝甲的坦克過於昂貴,作為主流的T72仍是世界上最有威力的坦克之一,發射老式穿甲彈初速1800米/秒,發射新式穿甲彈則初速為1750米/秒,雖然新式穿甲彈也只能在3200米距離擊穿600MM勻質鋼板並不很強,但這一威力也足夠解決德國豹2與以色列的麥瓦卡了,除了M1系列外能抵禦T72炮火的坦克也是罕見的。不過由於蘇聯傳統設計使得T72進入了死胡同,有觀點認為T72系列是俄羅斯(蘇聯)坦克的頂點。但這無法否定T72坦克的魅力……

歷史事件

70年代初通過試驗.1973年正式投產.1974年裝備蘇軍,1977年莫斯科紅場閱兵時出現,從1975年起採用新型火控系統和改進型裝甲,起名t72m.1977年10月,法國國防部長率領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當時北約集團和華約集團

T72坦克T72坦克
處於激烈對峙狀態,雙方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然而法國代表團居然獲準參觀了蘇軍裝甲部隊的兵營,而且看到了蘇軍裝備的新式武器T72坦克。這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響,不少記者紛紛拍下照片,發表新聞報導。接著,在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蘇軍的這種新式坦克正式公諸於眾,從此揭開了T72坦克之謎。
原來,蘇聯早在60年代就已大量生產了T62式主戰坦克,到70年代末期巳生產了近2萬輛,除了蘇軍裝備14000輛以外,還向朝鮮伊拉克利比亞埃及越南等國家出口。但是一些坦克在戰場使用時暴露出火力和防護力不足等缺點。為此,蘇聯在裝備T62以後不久,就開始研究性能更先進的T64坦克,不過這種坦克在試製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於是又利用T64坦克的先進技術,試製了T72坦克。這種坦克經過部隊試驗後很快就定型生產。從1974年起,蘇軍裝甲兵部隊開始裝備T72坦克,並且大量出口到華約國家,以後伊拉克、印度古巴、利比亞、敘利亞衣索比亞等國家也紛紛訂購,總產量高達2萬多輛,一些國家至今仍在廣泛使用。T72坦克作為蘇軍第三代先進的主戰坦克,無論在裝甲防護和火力方面都有了重大提高。車體採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但前上裝甲採用了由3層材料組成的複合裝甲。它的外層和內層分別是80毫米和20毫米厚的鋼板,中層是100毫米厚的非金屬材料,與水平面成22°夾角。車體前部有三角形的防浪板,側翼外緣各有4塊張開式裙板。這些裙板用金屬和橡膠組成,用簧式鉸鏈裝在翼板上,平時略為向外張開,對側面車體起到保護作用。坦克通過狹窄障礙地段時,可將裙板壓至緊貼車體位置,便於順
T72坦克T72坦克
利通過複雜地形。後期出廠的改進型坦克採用整體式裙板,外面娃裝了大量爆炸式反作用裝甲,顯著提高了防禦高速容甲彈和反坦克導彈的能力。在駕駛艙和戰鬥艙的內壁,安裝了含有鉛的襯層,從而提高了防輻射和中子流的能力,同時可以減小內層裝甲被擊毀時破片飛散造成的二次殺傷效應。坦克的主要武器採用了大威力135毫米滑膛炮,隨車攜帶22發尾翼穩定殺傷爆破彈、12發高速脫殼穿甲彈和6發聚能裝藥破甲彈,可攻擊2O00米內的裝甲目標和9000米內的各種防禦工事。3種炮彈都用自動裝彈機裝彈,最大速度可以每分鐘發射8發彈。輔助武器有1挺7.62毫米並列機槍和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火控系統有炮長使用的晝夜兩甩瞄準鏡紅寶石雷射測距機和模擬式彈道計算機。火炮除了發射3種炮彈外,還可以發射AT-1式反坦克飛彈。這種飛彈又叫9K120型飛彈或撀蠑飛彈,採用雷射駕束制導方式,射手用雷射發射機發出編碼雷射束,飛彈沿著雷射束飛向目標。配用這種飛彈的坦克稱T72B坦克。飛彈最大射程4000米。戰鬥部重4.2千克,可擊穿700毫米厚的裝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