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es

《飛機總動員》原本是直發錄像帶的命運,之所以能榮登大銀幕,全因為皮克斯大佬約翰·拉塞特徇了私情。 《飛機》鏖戰院線,票房回報也比較喜人,證明拉塞特的商業決策是正確的,也促成了續集的誕生。 其實,《飛機》一片真正的價值,娛樂性倒在其次,給一個宏大的體系鋪路才是正題。

《飛機總動員》原本是直發錄像帶的命運,之所以能榮登大銀幕,全因為皮克斯大佬約翰·拉塞特徇了私情。片中二戰飛機導師的原型是他父親,“以父之名”總是個叫人無法回絕的理由。換個角度看,DVD市場的出身也沒什麼可丟人的,大名鼎鼎的《玩具總動員2》當年也差點無緣大銀幕,至今它仍是我最喜歡的皮克斯作品之一。《飛機》鏖戰院線,票房回報也比較喜人,證明拉塞特的商業決策是正確的,也促成了續集的誕生。同時,看《飛機》也讓我越發失望於國產動畫,咱們的最高水平,距離人家徘徊在碟市邊緣作品都有十萬八千里之遙,任務艱巨啊。
話說回來,《飛機》當然達不到《玩具2》的經典品質,這回評論界和影迷出奇的一致,指影片缺乏原創性。小人物懷揣著夢想一鳴驚人,動畫領域有太多這樣的傳奇;英雄暮年的導師追憶往昔,總叫人想起《賽車總動員》里保羅·紐曼配音的角色,只是真相南轅北轍;常勝冠軍從萬眾敬仰的全民偶像,到囂張跋扈的面目畢露,我能理解影片為何取消國內上映,和檔期相仿的《急速蝸牛》太像了。不過相比較下,我更喜歡《飛機》的處理,競速的篇幅占去三分之二,供反派使出足夠多的陰毒招數,《蝸牛》里那個可憐蟲遠沒這么好運。只是簡單以失去冠軍告終,懲罰未免太小,期待此君能在續集亮相,受點皮肉傷害才好。多國籍雜口音的選手是國際化的不二之選,熱心贈送零件的舉動,邏輯上不太說得通,但能和奧斯卡名片《生活多美好》的結局一樣傳遞著溫熱。所有陳腐的橋段,被用一種精緻的方式連綴起來,有迪斯尼作品一貫的手藝。雖然食材不夠新鮮,餐具不夠精緻,廚藝還是響噹噹的。
其實,《飛機》一片真正的價值,娛樂性倒在其次,給一個宏大的體系鋪路才是正題。《賽車總動員》將一個交通工具主宰的世界區分“人物”,“動物”和“器物”,比如汽車是“人物”,耕牛一樣的拖拉機是“動物”,《飛機》將視野延伸到全世界,繼續對此世界觀做出補充,火車是“人物”,滑翔型飛機的鳥類是“動物”,而航空母艦、直升機則是“器物”,等等。就像DC和Marvel從單個漫畫英雄的電影中串聯出聯盟的線索,迪士尼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飛機》之後,《火車總動員》,《輪船總動員》(也許還會有《潛艇總動員》,但引進我國時的翻譯可就頭疼了)將陸續出爐,大膽猜測,最後匯聚成類似《復仇者聯盟》、《正義联盟》的《交通工具總動員》,絕非異想天開。(文/方聿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