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單片機與ZigBee無線網路實戰

《PIC單片機與ZigBee無線網路實戰》,李文仲段朝玉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定價39.00元。

基本信息

目錄

PIC單片機與ZigBee無線網路實戰

第1章實驗系統介紹

1.1ZigBee無線模組

1.2CPU模組

1.3實驗板

1.3.1A1——感測器

1.3.2A3——RS232接口

1.3.3A4——FT232RL設計

1.3.4A5——電源

1.3.5B1——JTAG

1.3.6B2——無線模組(cc2420)插座

1.3.7B3——MCU插座

1.3.8B4——鍵盤

1.3.9C1——顯示區

1.3.10C2——電機

1.3.11C3——蜂鳴器

1.4移動擴展板介紹

1.4.1OLED顯示

1.4.2感測器

1.4.3其他

1.5MPLABIDC2的使用

1.6實驗開發系統套件

第2章PIC及ZigBee軟體開發環境

2.1PICC語言

2.1.1PICC語言概述

2.1.2MPLABC18編譯器

2.1.3數據類型及數值範圍

2.1.4存儲類別

2.1.5預定義宏名

2.1.6常量

2.1.7語言的擴展

2.2MPLABIDE集成開發環境

2.3MPLABC18編譯器

2.3.1C18編譯器安裝

2.3.2MPLABIDE集成環境配置

2.4MicrochipStackforZigBee

第3章PIC單片機基礎

3.1PIC單片機概述

3.2PIC單片機特點

3.3PIC18F4620單片機概述

3.3.1納瓦技術

3.3.2多個振盪器的選項和特性

3.3.3其他特殊功能

3.4PIC18F4620單片機CPU的特殊功能

3.5PIC18F4620單片機振盪器及復位

3.6PIC18F4620單片機存儲空間

3.7PIC18F4620單片機8×8硬體乘法器

第4章I/O連線埠

4.1PIC18F4620單片機I/O連線埠

4.2I/O連線埠A(PORTA)

4.3I/O連線埠B(PORTB)

4.4I/O連線埠C(PORTC)

4.5I/O連線埠D(PORTD)

4.6I/O連線埠E(PORTE)

4.7並行從動連線埠(PSP)

4.8I/O連線埠實驗

4.8.1LED燈閃爍實驗

4.8.2鍵盤實驗

第5章定時器

5.1定時/計數器0(TIMER0)模組

5.2定時/計數器1(TIMER1)模組

5.3定時/計數器2(TIMER2)模組

5.4定時/計數器3(TIMER3)模組

5.5定時/計數器實驗

第6章增強型通用同步/異步收發器

6.1EUSART暫存器

6.2波特率發生器(BRG)

6.3EUSART異步模式

6.4EUSART同步主控模式

6.5EUSART同步從動模式

6.6EUSART實驗

第7章中斷

7.1中斷概述

7.2中斷的現場保護

7.3中斷暫存器

7.4INTn引腳中斷

7.5TMR0中斷

7.6PORTB電平變化中斷

7.7中斷實驗

7.7.1定時器中斷實驗

7.7.2串口中斷實驗

第8章主控同步串列連線埠

8.1控制暫存器

8.2SPI模式

8.2.1工作原理

8.2.2暫存器

8.2.3典型連線

8.2.4主控模式

8.2.5從動模式

8.2.6從動選擇同步

8.2.7功耗管理模式下的操作

8.3I2C模式

8.4MSSP實驗

8.4.1溫度感測器(LM95)實驗

8.4.2OLED實驗

第9章PIC18F4620模數轉換器(A/D)

9.1A/D暫存器

9.2A/D轉換方式

9.3A/D採集要求

9.4選擇和配置採集時間

9.5選擇A/D轉換時鐘

9.6配置模擬連線埠引腳

9.7A/D轉換

9.8在功耗管理模式下的操作

9.9實驗

第10章捕捉/比較/PWM(CCP)

10.1暫存器

10.2CCP模組配置

10.3捕捉模式

10.4比較模式

10.5PWM模式

10.6實驗

10.6.1蜂鳴器實驗

10.6.2電機驅動實驗

第11章短距離無線數據通信基礎

11.1ZigBee無線網路使用的頻譜和ISM開放頻段

11.2無線數據通信網路

11.3無線CSMA/CA協定

11.4典型的短距離無線數據網路技術

11.4.1ZigBee

11.4.2WiFi

11.4.3藍牙(Bluetooth)

11.4.4超寬頻技術(UWB)

11.4.5近短距無線傳輸(NFC)

11.5無線通信和無線數據網路廣闊的套用前景

第12章ZigBee無線晶片CC2420

12.1晶片主要性能特點

12.2晶片CC2420內部結構

12.3IEEE802.15.4調製模式

12.4CC2420的RX與TX模式

12.4.1接收模式

12.4.2傳送模式

12.5MAC數據格式

12.6配置暫存器

12.7參考設計電路

12.8控制實驗

12.8.1實驗現象分析

12.8.2SPI相關宏定義

12.8.3CC2420初始化函式

12.8.4傳送數據包函式

12.8.5中斷接收

12.8.6傳送主函式——移動擴展模組

12.8.7接收主函式——實驗擴展板

第13章ZigBee協定棧結構和原理

13.1ZigBee協定棧概述

13.2IEEE802.15.4通信層

13.2.1PHY(物理)層

13.2.2MAC(介質接入控制子層)層

13.3ZigBee協定結構體系

13.4網路層

13.4.1網路層數據實體(NLDE)

13.4.2網路層管理實體(NLME)

13.4.3網路層功能描述

13.5套用層

13.5.1套用支持子層

13.5.2套用層框架

13.5.3套用通信基本概念

13.5.4ZigBee設備對象

第14章ZigBee網路實現實驗

14.1建立網路

14.2連線網路

14.2.1允許連線網路

14.2.2連線網路

14.3斷開網路

14.3.1子設備請求斷開網路

14.3.2父設備要求子設備斷開網路

14.4網路實驗

第15章ZigBee網路拓撲介紹

15.1ZigBee技術體系結構

15.2網路拓撲拓撲結構形成

15.2.1星型網路拓撲結構的形成

15.2.2對等網路拓撲結構的形成

15.3ZigBee綁定實驗

15.3.1協調器程式設計

15.3.2終端設備程式設計

第16章ZigBee網路路由實驗

16.1路由基本知識

16.1.1路由器功能

16.1.2路由成本

16.1.3路由表

16.1.4路由選擇表

16.2路由器工作原理

16.2.1路由選擇

16.2.2路由維護

16.3ZigBee路由實驗

第17章ZigBee無線測溫系統

17.1無線測溫系統原理與實現

17.2無線測溫系統程式設計

17.2.1協調器程式設計

17.2.2終端設備程式設計

第18章基於ZigBee節能型路燈控制系統

18.1路燈自動控制系統原理及實現

18.2路燈自動控制系統程式設計

18.2.1協調器設計

18.2.2終端設備設計

第19章ZigBee無線點菜系統

19.1無線點菜系統原理和實現

19.2無線點菜系統程式設計

19.2.1協調器設計

19.2.2終端設備設計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