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18衝鋒鎗

MP18衝鋒鎗

MP18I式衝鋒鎗在一系列閃電戰之後,1914年9月,德軍被協約國軍隊阻於馬恩戰役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而轉入一系列的狙擊戰、炮擊戰和塹壕戰。

基本信息

簡介

MP18衝鋒鎗 MP18衝鋒鎗
1918年,德國著名武器設計師 施曼塞爾設計、 伯格曼軍工廠生產的伯格曼MP18型衝鋒鎗問世,這是世界上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衝鋒鎗!該槍發射9毫米手槍彈,雖然射程近、精度不高,但它適合單兵使用,具有較猛烈的火力,所以迅速裝備了德國軍隊。德國人將其用在 塹壕戰中,每兩個衝鋒鎗手配備一個帶小推車的彈藥手;再加上背滿手榴彈的擲彈兵;帶著手槍和磨尖的工兵鏟的近戰兵;背MG08機槍的機槍手;噴火兵。。。德國人的塹壕突擊小隊就編成了~可惜,問世太晚,凡爾賽條約規定禁止德國擁有mp18。戰後幾年MP18隻能裝備 警察部隊
我國很早有使用MP18的歷史,一站後,作為 德國剩餘物資,毛瑟手槍和MP18一起流入了中國。當時中國管MP18叫“花機關”,主要是因為它可以連法,而槍管外的散熱套為多孔式。工農紅軍在飛奪盧定橋時,突擊隊全部“花機關”火力還是滿驚人的---也難怪雙槍兵擋不住,100米不到,正好是衝鋒鎗發揮火力最合適的距離,10多隻衝鋒鎗下雨似的反覆掃射芝麻大點兒的橋頭堡,再加上助戰的機槍,連露頭都不能,更別說還擊了。
直到抗戰初期,中國軍隊中的衝鋒鎗仍然是以MP18為主,800壯士守四行;血戰 台兒莊喜峰口大戰。。。。 MP18和中國抗戰軍民一起度過了那最艱難的歲月。

設計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轉入塹壕戰,先是猛烈的炮火襲擊,然後步兵上刺刀進行集群衝鋒,步兵以密集隊形集群衝鋒會遭到機槍的火力導致大量傷亡。一戰後期德國軍隊為打破塹壕戰的僵局採用一種稱為“暴風突擊隊”的小分隊“滲透突擊戰術”,當時機槍的重量大不適合單兵便攜需要近距離的火力猛烈而又輕便可靠的單兵使用輕武器,1917年德國研製了使用手槍子彈的自動武器來配合滲透突破塹壕的突擊戰術。定名為MP18,設計者為胡戈·施邁瑟,後來經過改進而成MP18Ⅰ,由伯格曼兵工廠生產。

MP18衝鋒鎗採用自由機槍原理,適合該閉鎖系統是魯格手槍使用的9mm口徑派拉貝魯姆手槍彈(9×19mm Parabellum)。為能有效散熱採用開膛待機方式,槍機通過機匣右側的拉機柄拉到後方位置,卡在拉機柄槽尾端的卡槽內實現保險。這樣的固定方式不夠保險,意外受到某種震動時拉機柄會從卡槽中脫出,導致槍機向前運動擊發槍彈發生走火MP18最醒目的特徵是槍管上包裹套筒,套筒上布滿散熱孔,連續射擊有利散熱MP18衝鋒鎗只能全自動射擊,預見到會有大量的彈藥消耗量。德軍計畫的暴風突擊隊包括配備MP18的槍手與配備運輸彈藥推車的彈藥手。德軍突擊隊的士兵把MP18衝鋒鎗稱為“Kugelspritz”可譯成“子彈噴射器”(bullet squirter)。

原本MP18衝鋒鎗是採用橫插在槍身左側的直型彈匣供彈,不過由於德國軍方槍械委員卻堅持要使用容量32發蝸牛型彈鼓供彈,還要求槍身軸線和彈鼓供彈槽軸線的夾角呈55°與魯格手槍相同的角度,原因是它最初是為魯格P08手槍設計的。為此MP18的衝鋒鎗的彈匣插槽又做了些修改。但是後來因為裝上蝸牛型彈鼓後槍身質心左移,在實戰使用上笨拙,填裝又繁瑣,製作上複雜而且也有容易卡彈等等的缺點,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MP18衝鋒鎗又改回容量20發直型的彈匣供彈,槍身軸線和彈鼓供彈槽軸線的夾角呈90°垂直。

MP18衝鋒鎗的問世雖然對戰局沒有決定性影響,已引起協約國方面的重視。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作為戰敗國的德國,衝鋒鎗是在禁止繼續研發與製造的武器之列,戰前生產的MP18隻能交由德國(魏瑪共和國)警察使用。MP18Ⅰ衝鋒鎗轉移到瑞士工業公司授權生產。

衍生型

MP18衝鋒鎗 MP18衝鋒鎗
雖然條約明令禁止,繞過 凡爾賽和約禁令的秘密研發工作繼續進行,後來胡戈·施邁瑟轉至黑內爾公司,又開發出來的MP28Ⅱ衝鋒鎗則是MP18Ⅰ衝鋒鎗的改良,而MP28Ⅱ衝鋒鎗在發射機構中增加了快慢機,擁有MP18Ⅰ衝鋒鎗所沒有的單發和連發的切換功能,並改進了瞄準具,加工工藝變化減少了零部件。直型彈匣容量有20發或32發兩種。為避免違反凡爾賽和約的有關禁令,MP28Ⅱ轉到比利時生產並開發了多種口徑供外銷用。MP28Ⅱ衝鋒鎗有適用9×19mm、7.65×21mm派拉貝魯姆手槍彈,9×23mm伯格曼-貝亞德手槍彈,7.63×25mm毛瑟手槍彈等多種口徑彈藥的版本。

日本的百式衝鋒鎗就是仿自MP28Ⅱ衝鋒鎗。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仿製MP28Ⅱ衝鋒鎗,命名為蘭徹斯特衝鋒鎗。

在中國

在中國MP18和MP28衝鋒鎗不但從外國進口,也在國內多家兵工廠生產,在當時衝鋒鎗並不是被稱之為衝鋒鎗而是叫做手提機槍,並且擁有一個中國式的俗稱:‘手提花機關槍’,源於它可以如機關槍那般連發射擊,以及槍管外套筒上很多散熱孔。1920年代的中國,由於軍閥內戰而被實施軍火禁運;所以伯格曼衝鋒鎗多從走私渠道引進。

伯格曼衝鋒鎗因為比同樣引進中國軍隊里的湯普森衝鋒鎗結構簡單以及製作容易,限於當時中國工業製造水平所以無論在製造和裝備數量上遠比湯普森衝鋒鎗還多。這些被仿製的伯格曼衝鋒鎗多為發射7.63毫米口徑毛瑟手槍彈以便和同時在中國大量裝備的毛瑟C96手槍(又名駁殼槍或盒子炮)的子彈通用。當時中國的上海、南京鞏縣、漢陽以及廣東、山東等各地的兵工廠所仿製的伯格曼衝鋒鎗跟德國原廠所生產的MP18和MP28衝鋒鎗一樣彈匣插入口都是橫向插槽但是青島鐵工廠所製作的MP18和MP28衝鋒鎗的彈匣插入口卻是槍身下部的直向插槽。各地仿製的產品規格不一質量也參差不齊,伯格曼衝鋒鎗在中國並沒有被大量裝備在一般部隊的士兵身上,而這些衝鋒鎗大部分都是裝備在較精銳的突擊隊或近衛隊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