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a[占星師]

Lucia[占星師]

占星師lucia(中文名:路瑤)(新浪@lucia琉璃)雙魚座,北京外國語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山大學管理學碩士。自幼熱衷於思考宇宙人生,喜愛玄學。02年開始接觸西方占星學(Astrology),由星相悟入佛教因緣說,開始修行。多年致力於學習與傳播佛法,涉獵各種身心靈法門,積極推廣以內觀法門為主的佛教禪修。2010年遇到美國職業占星師David Railey,有感於占星學學對覺察自我、指引人生、輔助修行的作用,投身星文化事業;之後,受美國占星大師,著名佛教徒史蒂芬弗里斯特(Steven Forrest)的啟發,成為中國首位進化占星師(Evolutionary astrlogy)。占星專業方向:生時校正,基於靈魂功課的前世今生解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LuciaLucia
她,是一位嬌弱美麗而有靈氣的女子,卻有著傳奇的經歷。她,2004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之後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進修。碩士畢業之後,她並沒有選擇國企外企或者出國深造,而是沉心學習心理學,佛學,禪學,輔以四方遊歷。在2010年,她便開始了她的第一份職業,一份或許並不為公眾熟識認可的職業——占星師。
她,是不走尋常路的國商畢業生路瑤。大學時,她是辯論隊辯手,綠色同盟成員,言心文學社小作家,武術隊積極分子。她曾在校慶徵文中榮獲第二名,高校武術比賽中獲第五名,太極比賽中爭得二等獎。如果僅僅用活潑上進,多才多藝來形容她那就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她還倔強執拗,特立獨行。在大四畢業論文寫作時,用半文言的方式談論東方管理學,因引用的順序和老師有不同的意見,甚至與老師爭吵,但是她依舊不肯更改。而且在論文答辯現場更是表演了太極拳,創造了北外的又一個史無前例。
她,是長於思考,敢於選擇的80後美女路瑤。她很早就對占星感興趣,2002年開始具體學習占星知識。後來她發現自己能在占星中很好地實現自我認識,對人生有所感悟,不斷發展自己的價值觀,於是對這個領域越發著迷。路瑤甚至在不斷的學習探索中將星相學,佛學,經濟學等內容融會貫通在一起,自成一家。自身興趣和能力當然只是職業選擇的一部分,工作關乎生計更關乎人生幸福感和自我價值實現。在她看來,占星是一個幫助別人認識自我,尋求更好人生的職業;而喜歡與人交流的她總能在別人的進步中收穫由衷的快樂。所以,她果斷判定,占星師是一個很適合自己的職業。敢於開發中國占星這片處女地的先行者,所需的絕不僅僅是堅持個性、發展興趣的勇氣,更是敏銳的判斷力、堅持不懈的熱情。或許,在職業選擇方面,路瑤學姐確實為我們展現了一條既堅持夢想、不循常規又立足實際、完善人生的道路。而在採訪中,她為學弟學妹們提供了一條誠懇的建議——“如果你堅信自己的天賦能為他人提供價值,就堅持自己的方法做下去”。
她,是中國占星行業的領袖人物和推動者路瑤。作為一個專業的占星師,她專注於前世故事(註:前世故事裡講的,其實是一個人熟悉的行為習慣模式。通過人物、情節、矛盾、戲劇化的衝突,構造一出心理劇,以達到“故事療法”的效果。通過將星盤中的習慣模式形象化,對人啟迪甚至治癒。探索過去,是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走向更光明的未來),在中國尚屬第一人。如今,她可以靜待家中,通過郵件、語音即可與顧客交流,有時應約外出與星友會面諮詢解疑。日子過得悠閒寬裕,舒適順心。但是她絕不僅僅是為了物質目的而選擇占星,作為占星事業的熱愛者,她投身於此,不斷推動著星相學的公眾傳播,致力於為星相學正名,並且集思廣益發展完善星相學的體系及相關產品。她的老師大衛瑞雷(DavidRailey)和朱進(北京天文館館長)曾有過一段關於占星的對話——占星是否是科學,激起了兩派人士的論戰。而路瑤等人在論戰中捍衛自己觀點的同時推動了星相學的傳播。關於占星事業的為了,路瑤也規劃著名更好的藍圖:計畫籌備占星工作室;翻譯一些外國優秀專業占星書籍;和老外男友(IT精英)合作開發占星軟體,套用放在社交網站或者手機終端上;建立專業占星組織和港台、國外的占星組織相互交流學習。行業佼佼者的身份背後積澱著更多的熱情和責任。
她是對教育、對時事有著獨立思考的經濟學管理學雙料高材生。她認為,大學應該重在民德,回歸道德是求教學相長不是僅僅學習技術。大學時期是接觸不同流派的思想從而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思想的黃金時間。現在,北外更多培養的是匠器。誠然,北外的教育使她對西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有了更好的理解,在閱讀英文書籍時盡顯優勢。這種人文底蘊的潛移默化雖然在當時並沒有感覺,卻在之後的人生歷程中越發明顯,對自己的發展很有幫助。但是,另一方面,現在的北外太過於西化(這不只是北外,也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問題),體現在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個方面。而中國傳統經典人文底蘊淺薄,亟待加強。她說:“中國人不能忘根,外國人尚且背《論語》,中國人豈能不懂國學。”所以,哪怕是作為外國語高等學府的北外也不應忽視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現在的社會急劇變化,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作為商科學生不應只將物質利益作為人生追求,秉持急功近利的思想。她建議經濟學的學生必讀《國富論》《道德情操論》,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外文原著。管理學經濟學應該回歸於文化和人性,立足現實,關注社會,關注人的多面性等。現在總是強調陰謀論多於道德論,太過強調策略技巧性。北外的教育包括現在經濟學的教育太偏重於術的學習,注重數學理論,模型的運用,甚至機械的跑數據套模型。在研究生生涯中,她發現很多數學模型並不能適用,反而經常出現很多人為了得到一個結果去更改原本的數字的情況,這樣的經濟學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她認為經濟學應該回到更人文的方向上去,而不是攀上數學的高門作為靠山,把數學當做門檻攔截一部分人對經濟理論的想法和批判。經濟學研究者應該回歸到現實社會生活去觀察摸索,模型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從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專注於社會保障、養老金和稅收問題的經濟學家可以看出,諾貝爾獎這個指向標正在引導人們走向人文經濟,社會經濟。
她是漫漫人生征途中的一朵野薔薇,開得美麗而堅強的路瑤。“人生是一場修行,是一個道場。修行的人最痛苦。如果能從痛苦中走出來,尋求心靈的解脫,自己的境界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路瑤如是說。苦集滅道。至於痛苦的觸發點,在心理學上是不分內外的。因為每個人對事情的觀察理解都不相同,同樣的事情會在不同人的心靈中留下不同的印跡。比如非典的時候,老師召集學生代表開會,有的人很憂心忡忡手足無措,有的女生甚至傷心害怕痛哭流涕,但是她完全沒有感覺,反而會覺得自己可以經歷一個大事件了。關於2012,她沒有擔憂也不相信,只是以占星和經濟學的雙重角度觀察認為會屆時會發生一些社會結構方面的巨變。而當她問老外男友如果世界末日怎么辦,男友欣然答道“開party。”正是這樣處變不驚,樂觀淡然的心態造就了她。她總是提倡社會應該鼓勵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挖掘人的個性,每個人都有權利從事與眾不同的工作。她說,如果人不能正常地宣洩自己內心的情感,就會產生抑鬱自殺等問題。談及未來,她相信人會更加偏向於對內心的靈感追求,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內心的力量。中國現代社會中太多人對自己秉持批判態度,不能悅納自己。這與其父母一輩所處動盪的社會環境有關,這造成親職教育在這方面的缺失。所以,她呼籲社會應該給予人們更多的同情與包容,理解與支持。而就個人而言,人應該追求獨立性和精神的平等性,不能人云亦云,要依靠自己的生命和實踐去感悟。

教育背景

北京外國語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山大學管理學碩士

經歷

2002年,開始學習和接觸西方占星學,自此沉浸在占星符號語言中十年之久

2010年初遇到美國職業占星師大衛瑞雷,在其鼓勵與引導下投身於占星事業,是若道占星工作室的早期成員,後開始從事獨立占星諮詢

占星活動

豆瓣小組‘占星學翻譯與研究公社’創建人

卿芳堂占星沙龍帶領人

媒體報導

2011年5月接受《服裝時報》“達人”專訪:路瑤,占星是件潮事兒

北京外國語大學70年校慶優秀校友訪問:路瑤:不僅僅是從管理學碩士走到占星師

出版與供稿

翻譯占星專著《昨日的天空》(即將出版)

供稿《心探索》、《悅己》、《名匯Famous》、《海峽旅遊》、《悅游》等占星專欄

人物評價

lucia的出生圖可以成就一個很棒的占星諮詢師;既有專業性,又有很多直覺性的洞見,能夠敏感地與客戶溝通。——占星導師大衛瑞雷
Lucia,我喜歡你的深度;我猜你做占星師一定很受歡迎;你對他人的痛苦和煩惱很敏銳,很有同理心。——占星導師史蒂芬弗里斯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