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vin for H

Lanvin for H

H&M海恩斯莫里斯(Hennes&MauritzAB,簡稱H&M)於1947年由Erling Persson在瑞典V ster s市創立。如今,海恩斯莫里斯在全世界1500多個專賣店銷售服裝、配飾與化妝品,雇員總數超過50000人。不尋常的是,H&M沒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工廠,他與在亞洲與歐洲的超過700家獨立供應商保持合作。位於瑞典市Stora Gatan大街的老海恩斯莫里斯店是世界上第一家海恩斯莫里斯專賣店。LANVIN(很多人叫浪凡)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級時裝品牌。其創始人Jeanne Lanvin是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十分活躍的名師之一,她開創的優雅精緻的風格,為時尚界帶來一股積澱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思潮。

基本信息

品牌介紹

Lanvin for H&MLanvin for H&M

來自瑞典的連鎖服飾店Hennes&Mauritz(H&M)的名字,在亞洲或許很少被提及,但是在歐洲卻是名氣不小。以銷售量為衡量標準,H&M是歐洲最大的服飾零售商,即使在經濟蕭條的情況下,業績仍持續上升。

H&M之所以能橫掃歐洲街頭,得力於公司兼顧流行、品質及價格的三合一哲學,以及積極擴張的政策。

發展歷程

開闢疆土

平價是H&M一貫選擇的路。公司成立於1947年,創辦人是現任董事長皮爾森(StefanPersson)的父親。當時H&M主打平價特色,由於瑞典的零售業和歐洲大多數國家一樣,一向都被昂貴的百貨公司主導,因此H&M在市場上一下子便開出大紅盤。

皮爾森在1972年加入公司後,他希望公司在唯一標榜的低價位之外,能再加入流行及品質的特色。雖然有許多人認為,這些特色無法同時存在於一個品牌,但是皮爾森卻相信公司能夠做到。之後H&M標榜的“以最好的價格,提供流行與品質”,確實為公司的成功再打一劑強心針。

H&M把這種三合一的成功方程式,大量複製到其它的市場。H&M雖然來自瑞典,但是現在最大的市場卻是在德國。根據《福布斯》(Forbes)雜誌的報導,1982年,當皮爾森從父親手中接下公司時,H&M當時還只有一百多家分店,而且大部分都在瑞典。如今公司的野心已經從歐洲燃燒到美洲,在十四個國家共擁有八百多家分店,去年營業額中有88%來自國外市場。2003年公司新開的分店數則預計將達九十家。公司過去6年的擴張率約75%,現在的目標是,每兩年進入一個新國家。

4月12日,瑞典時裝零售巨頭H&M品牌專賣店正式在上海淮海路開業,據H&M宣稱,其單店營業額單日最高已經達到200萬元,相當於200箇中國服裝品牌日銷售額的總和。

美國的歐洲零售業市場分析師威爾斯(KeithWills)評論:“沒有任何的歐洲零售商,能夠如此迅速和成功地在國外擴張。”

皮爾森日前在接受《商業周刊》訪問時表示,他的父親曾經質疑公司的擴張政策是否衝過了頭,有時候他會問皮爾森:“為什麼你要這么急?”畢竟他的父親也是在創立公司29年後,才在倫敦開設了第一家國外分店。皮爾森說,他給父親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當你正炙手可熱時,你不能停下來讓熱度變冷。”

除了策略,細節的執行也是H&M之所以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倫敦的零售業分析師考克若(NathanCockrell)說:“H&M的經營方式是錙銖必較。”

皮爾森的外表和談吐都比較像財務專家,而不像是零售業巨子。他親自掌控公司支出。為了減少花費,20世紀90年代時,皮爾森甚至沒收員工的行動電話,如今公司中只有少數高層主管備有行動電話,而且公司鼓勵員工,只有在特殊情形時,才能搭乘商務艙和計程車。雖然在小地方都要省錢,但是在大事情上公司卻很捨得。H&M大手筆投入年營收的4%在行銷經費上,廣告聘請知名攝影師掌鏡也從不手軟。

公司相信,在H&M購物必須要很容易且有趣,因此公司非常注重店面設計及產品擺設細節。例如,櫥窗擺設所傳達的訊息、衣服上標示的資訊、更衣間的設計等。為了讓顧客很容易尋找到店面,公司在計畫開設新分店的地點時,也一定不計代價尋找最佳的地點。(新聞來源:中國時尚品牌網)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Brand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一百零一。

中國發展

2007~2008年,H&M開始進駐中國大陸,首先在上海和南京布局。

上海已經開有六家分店,分別為淮海路店、中山公園店、龍之夢店、正大廣場店,96廣場店,五角場店,莘莊仲盛廣場店、大寧國際店。

杭州已開有三家門店,分別是杭州百貨大樓店、杭州銀泰百貨西湖店、杭州華潤萬象城店和蕭山加州陽光店。

南京已開有兩家分店,分別為水游城店和金輪新天地店。

2008年末,H&M在廣東深圳、江蘇無錫、江蘇常州各開設一家分店。

2009年4月,H&M進駐北京,首期開業的有前門大街店和西單大悅城店。

2009年4月24日在上海開設了第五家分店五角場的萬達廣場店。

2009年7月15日,H&M進駐蘇州印象城購物中心

2009年11月13日,H&M在杭州的首店H&M杭州百貨大樓店正式開幕。

2009年12月8日,H&M杭州銀泰百貨西湖店正式開幕。

2010年4月16日H&M青島百麗廣場店正式開業,成為繼北京後北方第二家有h&m品牌的城市。

2010年4月22日杭州H&M萬象城2000平米旗艦店正式開幕,這也是H&M在杭州開出的第三家門店。

2010年5月20日將進駐廣州中華廣場二樓,面積3000平米,為華南區主力店。

2010年5月23日東北首家H&M在瀋陽和平區太原北街開張。

H&M大連,鄭州,天津店計畫於2010年9月開業。

2014年9月19日H&M東莞匯一城店正式開幕。

2014年9月30日H&M淄博銀泰城店正式開幕。

品牌文化

H&M店中的產品多元,提供男女消費者以及兒童流行的基本服飾,同時販賣化妝品。店中服飾的平均售價只有18美元。公司認為,平價才能讓消費者負擔得起每一年、甚至每一季都去店中購買新推出的產品。這種策略最能吸引15到30歲講求曾經擁有而不是天長地久、希望隨時都能追上流行的女性消費者。

為了降低成本,以維持平價策略,H&M沒有自己的成衣廠,製造完全外包給九百家工廠。為了拿到最好的價格,公司精挑細選外包對象,這些工廠分散於全球21個工資最低的國家中。由於成本控制得當,公司的產品售價雖低,毛利仍然能夠維持在53%左右。

除了價格牌,H&M還打流行牌。公司把流行視為容易腐壞的食品,必須時時保持它的新鮮,因此公司力求將存貨降到最低,而且讓新貨源源不絕。所以新點子必須迅速被轉化為服飾,讓消費者能夠快速買下上架的衣服,上街展示還屬新鮮的時髦服飾。

為了達到這種效率,公司的所有服飾都由公司內的八十名設計師設計。公司與供應商間密切合作,嚴格控制整個過程,同時扮演進口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的角色,儘可能減少產品經手的人數,讓過程更簡潔。H&M把衣服從設計到上架的時間壓縮,最短只需三個星期,速度在業界數一數二。公司因此有能力在任何時候,推出符合流行尖端的產品。

此外,公司每天都以國家及店面為單位,分別分析每件衣服的銷售成績,掌握哪些產品熱賣,需要立刻增加生產,也讓貨品供應更順暢。公司標榜店面每天都會進貨,以補足消費者目前最需要的產品。2003年春天,當H&M在紐約的旗艦店開幕時,因為人潮過於擁擠,公司甚至可以配合需求,在每個小時進貨。

美國《商業周刊》日前評論,H&M“重新定義了平價流行”,印證了公司認為價格、流行、品質能夠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關鍵字

H&M首席設計師:瑪格麗塔·范丹波士(MargaretaVanDenBosch)。

H&M於1947年在瑞典成立。

如今,H&M在世界上28個國家擁有1,500多家門店,銷售服裝和化妝品。

H&M的商業理念是“以最優價格,提供時尚與品質”。

H&M擁有將近100名設計師,他們與一個由60名打版師,約100名採購員以及一些預算控制員組成的團隊合作開發H&M的男、女、兒童及青少年系列服裝。

H&M還銷售自己品牌的化妝品。

H&M的連鎖專賣店每天都有新品上市。

H&M還通過商品目錄與網際網路銷售時裝。你可以在瑞典、丹麥、芬蘭、挪威、荷蘭、奧地利及德國的H&MShoponline網上商店購物。

H&M自身沒有任何工廠。相反,它與主要位於亞洲及歐洲的約700家獨立供應商進行合作。

H&M在全世界有20家生產辦事處。

瘋狂密碼

時尚圈屢試不爽的Cross Over

請原諒我們出於習慣性思維的嘗試,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一個是高傲法國人推崇的高端大牌,又會怎么能夠放得下身段,與被坊間戲稱為瑞典的美特斯邦威的平民品牌聯姻。這的確是一個疑問。但是,在CrossOver風潮的引領下,一切皆有可能。

曾經水火不容的奢侈品大牌與平價高街品牌再度攜手炮製出愛情的結晶——由Lanvin設計總監AlberElbaz為H&M打造的LanvinforH&M全系列終於揭開神秘面紗,當連Vogue女魔頭主編AnnaDelloRusso都忍不住穿上“Lanvin味”的H&M臭美自拍,伸長脖子攥緊票子的時尚男女們無不振臂高呼——時尚圈,CrossOver萬歲!

當然,邀請大牌設計師客串,一直都是H&M屢試不爽的行銷殺手鐧。之前與H&M合作推出過系列服裝的設計師不乏重量級人物和品牌,他們包括KarlLagerfled、RobertoCavalli、StellaMcCartney、MatthewWilliamson、JimmyChoo等。直到今日,當年售價99美金的“KarlLagerfeldforH&M”黑色禮服仍然是收藏珍品,其金貴程度絲毫不亞於大師的香奈兒大作。

病毒式網路推廣

可能某些人會質疑:不就是一件衣服嘛,值得如此瘋狂?!但是,時尚購物狂們卻並不如此認為,在全球不同城市瘋狂排隊的人們用行動告訴了那些質疑的人們:這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種時尚姿態!

瘋狂的搶購,可能連Lanvin的創始人JeanneLanvin做夢也不會料到,1926年她以一襲清新典雅的吊帶晚裝征服了法國上流時尚界,得以讓Lanvin的Logo更大規模地在大眾衣櫥里攻城拔寨的親密戰友竟然會是H&M——這個曾經將Lanvin設計的塗鴉卡通圖案默不作聲地搬到自家T恤上大肆售賣的“北歐海盜”。

而擅長揣摩時尚男女心理的H&M,選擇了在網路點燃了第一把火,這也是一個英明之舉。要知道,這個地球上還有不上網的稀缺物種不?沒有!沉寂了許久的高街品牌H&M他們選擇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則名為“2010合作設計師”的視頻,視頻刻意隱藏人臉,聲音也被扭曲得無法辨別。短短的視頻幾天之內便在時尚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猜測視頻中人是寶緹嘉(BottegaVeneta)的創意總監TomasMaier,因為那雙編織皮革鞋很有BV的影子。而隨後,這家被稱為“義大利愛馬仕”的奢侈品公司立刻否認了這一謠言,並聲稱TomasMaier目前還沒有考慮過合作計畫。不到一天之後,有關H&M客座設計師的最新訊息再次席捲了世界各大時尚部落格頭條,博主們這次大膽的猜測Lanvin的藝術總監AlberElbaz才將是H&M最新的合作設計師。

此後,人們又在網路上看到了H&M首批廣告片的全球曝光,本來只停留在LANVIN和H&M合作的紙上訊息,變成了鐵板釘釘上的事實,讓冬粉們開始蠢蠢欲動。對這個系列的欲望也在這個月愈演愈烈,從網路上引起的討論就可見一斑。

更瘋狂的事情還在後頭,隨著單品價格的曝光,圍脖里的口水大戰也越來越激烈。據說,不少人已經制定出了自己的搶購計畫,大家都一致看好這個系列,人人都是一定要買到手的堅決。

明星、達人、走秀,一個都不能少

如前面所說,當“閱衣無數”的Vogue女魔頭主編AnnaDelloRusso都忍不住穿上“Lanvin味”的H&M臭美自拍的時候,試想一下,這些潮男潮女們,誰能按奈得住小心窩裡的激動?當然,女魔頭的生活離我們太遠了。街拍達人或者才是離我們更近一些。所以當人們看到很多國外的街拍達人試穿的效果,都大呼驚艷!

不過,離我們更近的還有呢:張曼玉還有鄭秀文也在她們的演唱會和公開活動選擇了這個系列中的洋裝……這個時候,你還受得了?當然,受不了的人多起來了,就意味著23日發售的那一天,會有更多的人去排隊,這就意味著又是一場血戰。

是否值得為了一件衣服,而在寒冷的深夜去排隊?當少數派開始打退堂鼓的時候,在這個關鍵的時刻,LANVINFORH&M居然在紐約走秀了,看一個個明星穿著美裙生動地走來,熊熊火焰再次燃起:為裙死,死得光榮!

限量,把撞衫的機會降得更低

如之前所提到的那樣,H&M攜手奢侈大牌並不是開天闢地第一次,他們在2004年就開始了和奢侈品牌,著名設計師的合作。對於高街品牌與奢侈品牌合作,H&M也不是唯一的一家,TOPSHOP、MANGO、TARGET以及我們熟知的UNIQULO也都進行過這樣的聯姻。大品牌,著名設計師算是高街品牌每年的大菜,而這道菜的興奮點一定就是——限量!

是的,誰都不願意自己通宵達旦血拚來的靚衫,一穿出來,三五步之內就有雷同的吧?所以,限量才會如此容易地俘虜了潮人們的心。

驚艷系列

作為今年最大的時尚事件之一,LanvinforH&M雖然上市還有些時日,Lanvin藝術總監AlberElbaz率先在11月18日晚,紐約曼哈頓皮埃爾酒店上演了LanvinforH&M時裝秀。秀台上,名模AsiaChow、皮格茜·蓋爾多夫(PixieGeldof)、德莉·海明威(DreeHemingway)、奧嘉(Olga)和安娜·戴洛·羅素(AnnaDelloRusso)一一演繹LanvinforH&M系列度身定製的高級時裝。Lanvin藝術總監AlberElbaz為H&M傾心創作了這一女裝系列,並將該品牌的標誌性元素融入每一款設計之中,令Lanvin創作精髓展現無遺。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Lanvin for H&M 紐約時裝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