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at衛星

Landsat衛星

美國NASA的陸地衛星(Landsat)計畫(1975年前稱為地球資源技術衛星 — ERTS ),從1972年7月23日以來, 已發射8顆(第6顆發射失敗)。目前Landsat1—4均相繼失效,Landsat 5於2013年6月退役。 Landsat 7於1999年4月15日發射升空。Landsat8 於2013年2月11日發射升空,經過100天測試運行後開始獲取影像。

基本信息

衛星參數

陸地衛星的軌道設計為與太陽同步的近極地圓形軌道,以確保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獲得中等太陽高度角(25°一30°)的上午成像,而且衛星以同一地方時、同一方向通過同一地點.保證遙感觀測條件的基本一致,利於圖像的對比。如Landsat 4、5軌道高度705km.軌道傾角98.2°,衛星由北向南運行,地球自西向東旋轉,衛星每天繞地球14.5圈,每圈在赤道西移159km,每16天重複覆蓋一次,穿過赤道的地方時為9點45分,覆蓋地球範圍N81°—S81.5°。

感測器參數

MSS感測器

Landsat-1~3 Landsat-4~5 波長範圍/μm 解析度/米
MSS-4 MSS-1 0.5~0.6 78米
MSS-5 MSS-2 0.6~0.7 78米
MSS-6 MSS-3 0.7~0.8 78米
MSS-7 MSS-4 0.8~1.1 78米

TM感測器

波段 波長範圍(μm) 解析度/米
1 0.45~0.52 30米
2 0.52~0.60 30米
3 0.63~0.69 30米
4 0.76~0.90 30米
5 1.55~1.75 30米
6 10.40~12.50 120>米
7 2.08~2.35 30米

ETM+感測器

波段 波長範圍(μm) 地面解析度/米
1 0.450~0.515 30米
2 0.525~0.605 30米
3 0.630~0.690 30米
4 0.775~0.900 30米
5 1.550~1.750 30米
6 10.40~12.50 60米
7 2.090~2.350 30米
8 0.520~0.900 15米

OLI感測器

OLI(陸地成像儀) LandSat 8 類型 波長(微米) 解析度/米
Band1 藍色波段 0.433–0.453 30
Band2 藍綠波段 0.450–0.515 30
Band3 綠波段 0.525–0.600 30
Band4 紅波段 0.630–0.680 30
Band5 近紅外 0.845–0.885 30
Band6 短波紅外 1.560–1.660 30
Band7 短波紅外 2.100–2.300 30
Band8 微米全色 0.500–0.680 15
Band9 短波紅外波段 1.360–1.390 30

TIRS感測器

TIRS(熱紅外感測器) LandSat 8 中心波長(微米) 波長範圍(微米) 解析度(米)
Band10 10.9 10.6-11.2 100
Band11 12.0 11.5-12.5 100

中國區行帶號

Landsat衛星 Landsat衛星

TM/ETM帶號

Landsat衛星 Landsat衛星

融合數據

影像融合技術

遙感影像融合 是將多源信道所採集的關於同一目標的圖像經過一定的圖像處理,提取各自信道的信息,最后綜合成統一圖像或綜合圖像特徵以供進一步處理,這樣有利於增強多重數據分析和環境的動態監測能力,可改善遙感信息提取的及時性和可靠性,可有效地提高數據的使用率,可為大規模遙感套用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目前遙感套用分析研究的前沿課題和熱點領域。

影像融合有三個核心處理步驟,即圖像預處理、圖像融合和圖像評價。首先對待融合的N景圖像進行去噪、配準等預處理,並採用特定的融合策略進行融合處理,然後對融合圖像進行相應的測試評估。

彩色空間變換融合法

在色彩學中,顏色的定義有許多種,如採用紅、綠、藍的RGB系統,採用亮度(Intensity)、色調(Hue)、飽和度(Saturation)的IHS系統等。由於不同的顏色系統具有相應的顯示和定量計算上的勢,因此不同的場合所使用的顏色系統也不盡相同。如RGB顏色系統方法簡便,便於顯示和彩色掃描;IHS顏色系統是基於視覺原理的,三屬性互不相關,易於把強度和顏色分開。在進行多源遙感影像融合處理時,首先將低解析度的RGB圖像經過變換映射至IHS(或HSV,HLS)空間,然後採用特定的融合策略使其與高解析度圖像的信息進行融合處理,並進而置換相應的部分,最後經過逆變換重構融合圖像,這便是彩色空間變換融合的核心思想。按照不同的顏色空間,彩色空間融合法又可分為IHS變換、YIQ變換、HSV變換、HLS變換等。

高通濾波融合(HPF):高通濾波融合是將高解析度影像中的幾何信息逐像素疊加到低解析度影像中來進行的。高解析度影像的高通濾波結果對應空間的高頻信息,即通過高通濾波器提取高解析度圖像中對應空間信息的高頻分量,這種空間濾波器去除了大部分光譜信息,然後在高通濾波結果中加入光譜解析度高的圖像,形成高頻特徵信息突出的融合影像。

主成分變換融合(PCA):主成分融合流程。利用PCA變換融合處理並不是為了減少噪聲影像或數據壓縮,而是通過PCA變換,使得多光譜影像在各個波段具有統計獨立性,便於在各個波段採用相應的融合策略。在融合處理中,首先由多光譜影像數據求得影像間的相關係數矩陣,由相關係數矩陣計算特徵值和特徵向量,求得各主分量影像;然後將高空間分解力影像數據進行直方圖匹配,使其與第一主分量影像數據具有相同的直方圖;最後用由直方圖匹配生成的高空間分解力影像來代替第一主分量,將它同其它主分量一起經逆主分量變換得到融合的影像。

小波融合:小波圖像融合法的出發點在於利用小波變換將待融合的圖像分解成多級小波係數圖像,融合是在每一級小波係數圖像上進行的,即首先分別對各個分解層次的低頻和高頻部分按照各自的融合策略進行融合處理,然后綜合圖像中的特徵信息,最後再進行小波逆變換,即重構出融合後的圖像。例如首先將多光譜圖像和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全色圖像進行小波分解,獲取各自的低頻分量和細節分量,然後用全色圖像的細節分量替換多光譜圖像的細節分量最後進行小波逆變換以得到增強的多光譜圖像。這樣可有效地增強多光譜圖像的空間細節表現能力並能保持圖像融合前後的光譜特性。

衛星一覽表

衛星參數 LandSat1 LandSat2 LandSat3 LandSat4 LandSat5 LandSat6 LandSat7 LandSat8
發射時間 1972.7.23 1975.1.22 1978.3.5 1982.7.16 1984.3.1 1993.10.5 1999.4.15 2013.2.11
衛星高度 920km 920km 920km 705km 705km 發射失敗 705km 705km
半主軸 7285.438km 7285.989km 7285.776km 7083.465km 7285.438km 7285.438km
傾角 99.125度 99.125度 99.125度 98.22度 98.22度 98.2度  98.2度98.2度(輕微右傾)
經過赤道的時間 8:50a.m. 9:03a.m. 6:31a.m. 9:45a.m. 9:30a.m. 10:00a.m. 10:00a.m.10:00am
Landsat衛星 Landsat衛星
15分
覆蓋周期 18天 18天 18天 16天 16天 16天 16天 16天
掃幅寬度 185km 185km 185km 185km 185km 185km 185×170 170km
Landsat衛星 Landsat衛星
180km
波段數 4 4 4 7 7 8 8 11
機載感測器 MSS MSS MSS MSS、TM MSS、TM ETM ETM+ OLI、TIRS
運行情況 1978退役 1976年失靈,1980年 修復,1982退役 1983退役 2001.6.15TM感測 器失效,退役 2013年6月退役 發射失敗 正常運行至今(有條帶) 正常運行至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