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ER[天主教的墮落天使]

LUCIFER[天主教的墮落天使]

LUCIFER,聖經譯本中的路西法Lucifer是拉丁文,由lux(光,所有格lucis)和ferre(帶來)所組成,意思是光之使者。古羅馬天文學家發現,金星、維納斯實為同一顆星,因此有不少詩人將愛神“維納斯”等同於“路西法”。路西法原為上帝身邊最美麗最權勢者;墮落後反抗一切美好的事物,即使擁有上帝6/7的力量,可最後還是反抗失敗被打入無底洞。他是反叛上帝耶和華的墮天使(Fallen Angels),曾經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後來他因驕傲自大妄想與神同等而墮落成為魔鬼,被看作與上帝的力量相對的邪惡、黑暗之源。

基本信息

神話傳說

LUCIFERLUCIFER
路西法,曾經是天堂中地位超然的天使。聖經《以賽亞書》第14章第12節有對路西法墮落前的描述,通常指被逐出天堂前的魔鬼撒旦。
在彌爾頓的《失樂園》中,路西法曾率領三分之一的天使反叛,挑戰上帝的權威,因而被逐出天國,趕到地上。墮天使們一直在地上漫遊,直到審判日來到,它們就會被扔進火湖。
人類的七宗罪,即傲慢、貪婪、貪食、貪色、嫉妒、懶惰、暴怒。
聖經中並沒有明確的七宗罪概念,更沒有把七宗罪當做惡魔的職務,這些理論是後世基於聖經上對部分惡魔的描述幻想出來的,並不權威,有些與九大墮天使對不上號。

名稱來源

第一種說法:翻譯問題,同時斷章取義。
“路西法”是拉丁語Lucifer轉漢語的音譯。而舊約原本是希伯來語,讀音不是“路西法”。
最初起源於舊約聖經以賽亞書第十四章,“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希伯來原文字為“היללבןשחר”(helelben-shachar)讀作赫萊爾本沙哈爾,意思為照耀(發光)的星,黎明之子。其中被其中的“הילל”(helel)即是“路西法”這個詞的最初形態。
原文是諷刺巴比倫王的,“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這裡的“明亮之星”就是“路西法”。準確的說,是路西法的發音。其原文希伯來語裡並不是特指名字,而是指“晨星”。
原本希伯來文里是“Helel”。
接著經由希臘語翻譯“eosphoros”。
再轉拉丁語武加大譯本翻譯時就變成了“lucifer”讀音變成了“路西法”,但意思還是“晨星”。也就是說,此時的“路西法”還只是拉丁語裡“晨星”的音譯而已。
但是在拉丁語往下翻譯時出了岔子,KJV英王欽定本,在翻譯時完全沒有動這個詞,直接就用了拉丁語“Lucifer”。在翻譯中,辭彙完全不變的只有一種東西,名字。在這時路西法才正式出現。由星辰,被擬人化為人。接著糅雜了大量其它的神話,路西法的形象逐漸豐滿。
第二種說法
希伯來字“הילל”(helel)沒有用在舊約其他經節。很多解經家,不論古今,都認為是指金星。這個詮釋是早期希臘文,以及拉丁文武加大譯本翻譯這個字的根據。
多數現代解經家認為以賽亞使用了為人熟知的神話故事,比喻巴比倫王的背叛與狂妄造成的悲慘後果,即迦南神話中有個晨星之神“Helel”嫉妒太陽神的榮光,在征戰中落敗被從天上摔下。不過已知的文獻找不到“Helel”背叛的故事佐證。
關於路西法一詞,解經家有兩種解釋
其一認為明亮之星是影射巴比倫王。
其二認為明亮之星是暗指撒旦。
PS:墮天使路西法源自第二種解釋。
第二種說法不成立,以賽亞是耶和華的先知,怎么可能用祭偶像之人的比喻來形容他的預言呢?
神的十誡前兩條誡命就說:“聖經(和合本)出埃及記20章3-17節:第一誡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3節)第二誡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麼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他,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4-6節)”
既然神說不能拜天上地下的百物,以賽亞耶和華的先知怎么可能相信有星辰之神和太陽神呢?
創世紀第一章說:
1:14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
1:15並要發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這樣成了。
1:16於是 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1:18管理晝夜、分別明暗。神看著是好的。
1:19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太陽也是神所造的,它怎么能成為神呢?

聖經記載

路加福音第十章十八節: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旦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十二節: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十三節: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十四節: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
啟示錄第十二章三節: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
啟示錄第十二章四節:它的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在地上。
啟示錄第十二章七節:在天上就有了爭戰。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龍也同它的使者去爭戰。
啟示錄第十二章八節:並沒有得勝,天上再沒有它們的地方。
啟示錄第十二章九節:大龍就是那古蛇(注1)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啟示錄二十章二節: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旦,把它捆綁一千年,
啟示錄二十章三節:扔在無底坑裡,將無底坑關閉,用印封上,使它不得再迷惑列國,等到那一千年完了。以後必須暫時釋放它。
啟示錄二十二章十六節:我耶穌差遣我的使者為眾教會將這些事向你們證明。我是大衛的根,又是他的後裔。我是明亮的晨星
注1:古蛇=薩麥爾的理論缺乏依據,薩麥爾的希伯來原字中並沒有蛇或者龍的含義;猶太教正典塔納赫中撒旦就是撒旦自己而非薩麥爾的代稱,在塔木德與摩西遺訓中薩麥爾是以天使長、死亡天使的身份登場,被描繪成"身上遍布著閃耀的眼睛"(基路伯)。
偽典巴錄三書中將薩麥爾描繪成引誘人祖犯禁的蛇,不過此書完成時間在公元1~3世紀顯然是抄襲摩西五經·創世紀(公元前1445年完成)撒旦引誘人祖的段落。

文學描述

但丁的《神曲》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都是說路西法因為拒絕臣服於聖子基督,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激戰,路西法的叛軍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地獄。此後,神創造了新天地和人類,路西法為了復仇兼奪取新天地,乃化為蛇潛入伊甸園,引誘夏娃食用了禁斷的知識之樹的果實,再利用她引誘亞當也犯下了違抗神令的罪。於是路西法如願使神的新造物一同墮落,而且為諸魔神開啟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自此罪、病、死終於遍布地面。
另有一說路西法是古羅馬的神,形象是一持火炬的神。最早把路西法作為魔鬼墜落前的名字,據說是早於中世紀的早期的教父。這用法是如此的普遍,使至當彌爾頓寫《失樂園》時,很自然地用了路西法。真正的拂曉之星路西法,應該是民間神話的衍生傳說。在迦南、埃及和波斯都有類似的傳說。迦南人認為拂曉之星是喚為赫萊爾(helel)的神祇,因為妒忌榮光遠勝的太陽神,發動叛變,以慘敗告終,並從天上被扔了下來。比較少見的傳說還有路西法的兄弟是米迦勒或基督的說法。

主要經歷

對抗

LUCIFERLUCIFER
神在創造亞當後由米迦勒帶領到第十至高天,並將天界其餘九天的天使全部召集,宣布彌撒亞為自己的繼承人,要眾天使對這位彌撒亞膜拜。
立在第九原動天的最前面,最初的天使路西法斷然拒絕了向亞當參拜。因為:“為何要逼我參拜他呢?我絕對不會參拜如此卑劣,比我晚出現的東西。在他形成之前,我就已經存在了,他才應該要參拜我。”
路西法這些墮天使背叛神的原因,有一個說法是憎恨而非傲慢。神先創造了天使,之後又以土塊創造人類,然而神寵愛人類甚於天使,把人類放置在高於天使的地位上。路西法和一些天使不滿能力低劣的人類較受寵愛,而群起反叛。《失樂園》中也有一段路西法說明自己背叛神的理由是憎恨人類而非傲慢的獨白。

反叛

路西法因為拒絕臣服於聖子(此典故出自文學史詩彌爾頓的《失樂園》),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於天界北境舉起反旗。經過三天的天界劇戰,路西法的叛軍被聖子擊潰,並被打入永劫的無底洞Abyss中,其他所有跟隨他的天使則都蛻變成醜惡的形象,但是仍保有天使光輝的翼形象。另一說是上帝不忍看到自己最傑出的作品蒙塵,所以讓他就算在地獄裡也能放光。“明亮之星”。傲慢可以說是路西法墮落的最大原因。

有關作品

文學

史詩——《失樂園》作者:約翰·彌爾頓
史詩——《神曲》作者:但丁

電影

電影——《地獄神探》
電影——《驅魔》
美劇——《邪惡力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