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nefelter氏綜合症

Klinefelter氏綜合症

Klinefelter氏綜合症屬一種先天性疾病,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病人在出生時和兒童期與正常人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到了青春期,才顯露出一些病態,外觀是男性,但睪丸小,陰莖可有一定程度的發育,但也較正常人小。

簡介

Klinefelter氏綜合症屬一種先天性疾病,是染色體異常引起的。正常男子染色體核型為46,XY,女子為46,XX。如果男子染色體核型中X增多,就會引起這種病,最常見的是47,XXY。病人在出生時和兒童期與正常人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到了青春期,才顯露出一些病態,外觀是男性,但睪丸小,陰莖可有一定程度的發育,這種病的發病率為l%一2%,為出生男孩中1000/1比例。

症狀

Klinefelter氏綜合症有許多名稱,如曲細精管發育不全症、硬化性曲精小管退行性病變症、先天性睪龍發育不全症、原發性小睪丸症等。本症在青春期前表現輕微,常不被注意。至青春期出現典型的症狀是睪丸小而硬,長徑不超過2厘米,約為正常成人男子平均長度的二分之一。身材細長,皮膚細膩,體毛長.鬍鬚稀疏,約有半數於青春期呈現女性化乳房、性功能低下、無生育能力。部分患者有輕度智力低下。睪丸活體組織檢查可見曲精小管透明變性、基底膜顯著增厚、生精細胞萎縮以至消失,僅有支持細胞,內腔多閉塞。睪丸間質中膠原纖維大量增生,間質細胞多群集,細胞內脂滴減少。血漿睪酮含量正常或偏低,雌激素生成量增多,二者比例失調。大多數病例血、尿中促性腺激素含量顯著增高,尤其是FSH含量的上升最為顯著。精液檢查精子量很少或無精子。

本病患者的睪丸小而硬,組織學檢查可見睪丸曲細精管纖維化和透明樣變,管腔閉塞,無精子發生,間質細胞增生或聚集成團,且功能低下,睪酮生成減慢,血睪酮濃度低,對外源性促性腺激素(hMG)刺激反應低,而患者的血漿及尿中黃體生成素及促卵泡激素升高,黃體生成素分泌多,將刺激睪丸間質細胞,使雌二醇增高,雌二醇/睪酮比值上升,從而使病人的乳房發育呈女性型乳房。

患者男性第二性徵發育差,有女性化表現,如無鬍鬚,體毛少,陰毛分布如女性,陰莖龜頭小等,約25%的患者有乳房發育。
患者身材高。四肢長,一部分患者(約1/4)有智力低下,一些患者還有精神異常及患精神分裂症傾向。

診斷

實驗室檢查可見雌激素增多,19-黃體酮增高,激素的失調與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有關。
本症的診斷可通過病史生殖系統檢查、醫學遺傳學檢查確診。

治療

可本症用丙酸睪丸酮50毫克,肌肉注射,每周2次,或甲基睪丸素5毫克,日服3次,可促進男性第二性徵的發育,促進性慾,維持正常的性功能。對輕症、睪丸發育齡尚可者,可用絨毛膜促必性腺激素(HCG)2000單位,肌肉注射,每2日1次,以促進睪丸的發育,但效果不理想。無論用什麼方法治療,只能促進性功能及第二性徵的發育,也不能恢復生育能力。
本症的治療現階段均予睪酮補充治療,以促進患者的男性化,改善其精神狀態,增強性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症患者的生育問題無法解決,僅可採用供者精液人工授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