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5(E)型280mm“利奧波德”列車炮

大概介紹

德軍K5(E)型280mm利奧波德列車炮
從十九世紀中葉人類開始嘗試在鐵道載具上裝上火炮,以達至可移動作為遠程打擊力量之目的。隨後經過不斷改良及增大火炮口徑,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更達至高峰,歐美列強均爭相發展及擁有自己之鐵道炮
德國由於戰敗關係,直至1933年納粹黨上台,不顧凡爾賽條約重整軍備,更將鐵道炮進行重點發展及現代化,而K5(E)及21cm之K12(E) 則為當其時最新之設計。 管長21.54米口徑280mm(該炮實際口徑達283冊mm),射程達62公里(發射CR42特種榴彈時)之K5(E)

機動武器

“ 利奧波德” 列車炮由前後兩組6軸各12個鐵道輪之平台車承載,調整主炮之射角則由炮身兩旁各一組之液壓裝置及中央一組之液壓緩衝器所負責,加上鐵道上之地台轉盆,使該炮可作360度旋轉,實為最有威力之機動武器。此列車炮在二次大戰東西戰線均有其影子,最有名之“ 安齊奧之役 ”曾給予過美軍部隊不少苦頭。戰後美軍更將從“安齊奧之役 ”所俘獲有別名“安齊奧安妮 ”之稱之K5(E) 鐵道炮用船運回美國,並安放在馬里蘭州之“阿伯丁”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