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T教育工程

ITAT教育工程

全國信息技術套用培訓教育工程(簡稱ITAT教育工程),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於2000年5月26日啟動的一項面向全國的普及性實用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通過與IT各領域優秀企業進行積極的合作,深入發掘IT技術的典型套用和最新進展,建立了集培訓、考試和認證於一體的採用開放式的認證體系。ITAT教育工程的認證和培訓項目包括單科、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三個級別。

工程簡介

ITAT教育工程主要面向全國各類大、中專院校在校生和希望就職於IT及相關行業的社會人員,通過建立遍布全國的授權培訓基地,使學生通過專業、系統的培訓,掌握就業必備的IT知識與技能,提升就業競爭力。通過認證考試的學員,可以獲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頒發的ITAT技能認證證書。目前,工程已在全國各級各類院校、社會力量辦學單位及企業中建立了近400家人才培養基地,培訓規模超過320萬人次,考試認證近86餘萬人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實用型信息技術人才。

ITAT教育工程緊密跟蹤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趨勢,及時擴展、更新培訓內容,可以幫助學生快速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掌握最流行的IT技術。我中心聘請國內信息技術領域知名專家組成專家組,協助制定培訓方案和考試大綱;組織北大、清華等國內著名高校的IT專業資深講師和國際知名IT企業工程師,共同編寫培訓教材,開發教學課件,建設認證考試題庫。已經開發完成課件八十餘門,出版教材一百餘種。

ITAT教育工程為了適應就業市場對IT人才不斷提升的技能和素質需求,緩解IT相關專業大中專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先後在北京、洛陽等地建立了專業人才實訓基地(簡稱ITAT-PRO實訓基地),通過與部分院校開展課程合作,共同培養IT專業人才。實訓基地的教學特彆強調對學生進行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的訓練,注重職業化的工作方法和團隊協作的工作方式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滿足現代化、複合型人才要求的知識結構,提升就業能力,拓展就業方向。學生實訓結束後,由實訓基地推薦學生到對口的崗位實習和就業,真正實現學習與就業的“零距離”。

2005年以來,我中心為了充分展示ITAT教育工程所取得的工作成績,倡導學校加強實用型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同時為廣大的青年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個人信息技術套用水平的平台,連續舉辦全國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大賽的舉辦取得了各省教育系統的大力支持、各地參賽學校的積極回響和參賽學生的普遍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1世紀的世界,國家間綜合實力的競爭已經集中在高素質人才的競爭上。大量培養兼具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能否成為合格的人才成為個人能否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實現個人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我中心愿攜手所有有志於IT人才培養的大、中專院校,以學生的順利就業和職業發展為目標,為我國的IT人才培養事業做出貢獻!

工程理念

工程使命:提高信息素養,培養動手能力,提升就業技能。

工程目標:成為全國培訓規模最宏大,培訓體系最完整,培訓內容最實用,培訓費用最經濟,培訓方式最靈活,培訓質量最可靠的信息技術認證培訓工程。  

工程特點:求新,求快,求實用,覆蓋面廣,方式靈活,擴展性強。

工程意義

ITAT教育工程的全稱是全國信息技術套用培訓教育工程。ITAT是英文“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Training”的字頭縮寫,代表“信息技術套用培訓”。

工程徽標

“C”代表“中國(China)”,“E”代表“教育(Education)”,“ITAT”代表“信息技術套用培訓(InformationTechnologyApplicationTraining)”。該徽標為註冊商標。

工程宗旨

提高信息素養、培養動手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工程啟動 

2000年5月26日ITAT教育工程在北京召開了啟動大會。

組織實施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工程特點

求新、求快、求實用、覆蓋面廣、擴展性強、方式靈活。

主要職責

培訓基地可通過網際網路獲取最新的ITAT教育工程課件,在本地區域網路範圍內採用網路教學方式組織學習,也可通過ITAT教育網(www.itatedu.com)線上學習。同時,培訓基地可按照ITAT教育工程的認證課程體系,開展考試認證、認證課程置換等工作。此外,培訓基地還可以依託ITAT-PRO實訓基地開展課程合作、聯合培養、輸送優秀畢業生等工作。

證書作用

通過認證考試,可獲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頒發的ITAT教育工程職業技能證書。證書既是對大中專院校大學生的IT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考核,也可作為職業院校畢業“雙證”之一。在教育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ITAT教育工程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在全社會範圍內獲得廣泛的美譽度,其職業技能證書也可作為各企事業單位選拔招聘人才的的重要參考,也可作為轉崗、晉升、繼續教育和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

指定教材

ITAT教育工程的教學課件均根據指定教材開發出來的,使用指定教材最有輔助和參考意義。另外,指定教材均由ITAT教育工程和著名IT出版社共同組編,始終徹高質量,重實用的原則進行編寫的。各培訓基地在培訓中應選用指定教材。

實施方案

全國信息技術套用培訓教育工程(簡稱ITAT教育工程)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啟動的一項面向全國的實用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根據ITAT教育工程的總體發展規劃,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組織機構及職責

ITAT教育工程設領導小組、專家組、教研組、工作組、推廣中心、培訓基地及認證培訓點,其組成原則和具體職責如下:  

1、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領導組成,負責研究決定ITAT教育工程重大問題,協調有關方面工作。

2、專家組

專家組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國內著名高校的知名專家組成,定期召開專家會對ITAT教育工程的教學工作進行指導,制定和修訂培訓計畫、評審教材和課件。

3、教研組

教研組由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著名高校的IT專業資深講師以及國內外知名IT企業的工程師、設計師組成,負責ITAT教育工程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建設,參與課程配套教材編寫、課件素材製作和認證題庫建設工作。

4、工作組

工作組設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信息技術開發處,負責ITAT教育工程的具體實施。

5、推廣中心

推廣中心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根據ITAT教育工程的發展規劃和總體部署,在部分省市批准建立的ITAT教育工程地區推廣機構,主要職責是與當地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單位合作,開展ITAT培訓、考試和認證工作。

6、培訓基地和認證培訓點

培訓基地和認證培訓點是經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權,開展ITAT教育工程實施工作的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單位。培訓基地和認證培訓點可通過網際網路獲取最新的ITAT教育工程課件,在本地區域網路範圍內採用網路教學的方式組織學習,或通過ITAT教育網(www.itatedu.com)線上學習;同時,也可按照ITAT教育工程的認證課程體系,開展考試認證、納入教學計畫(課程置換)等工作。

課程體系

ITAT教育工程及時跟蹤信息技術的最新發展,根據國內不同層次人員情況,定期召開工程專家工作會議修訂課程體系,完善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並依此推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教材和課件,逐步使ITAT教育工程的培訓認證系列化、規範化、規模化。

ITAT教育工程課程體系的制定原則是:求新、求快、求實用、覆蓋面廣、方式靈活、擴展性強。

教材與課件

依據專家組制定的ITAT教育工程課程體系、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教研組採取任務驅動法進行教材的編寫,並完成課件素材的製作工作。ITAT課件是基於Web的流媒體課件,可實現網上線上點播。課件集視頻、音頻、圖像、文字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充分發揮各種媒體在教學套用中的優勢。視頻部分清晰地記錄了授課教師的操作內容,將教師的上機環境搬到了學生的桌面,改善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時理論與實踐分家的缺陷,有利於學生更直觀、容易地學習授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圖文混排的電子板書多層次、全方位地對視頻內容進行輔助講解,加強學習效果。

學習方式

1、面授培訓

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依據ITAT教育工程的課程體系、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採用ITAT教育工程以實用為導向、以任務驅動教學法編寫的教材進行面授培訓。

2、區域網路範圍的課件學習

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可通過光碟形式或者從網上下載的方式,將ITAT課件下載到本地伺服器上,供學生在區域網路範圍內自主學習。

3、網際網路線上學習

ITAT教育工程開通了ITAT課件的網際網路學習平台(www.itatedu.com)。學生可通過培訓基地購買學習卡進行線上學習。在這個平台上,學生不僅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自由的學習課件,而且可以線上答疑、測評及循環學習等。

工作模式

1、考試認證模式

學生完成學習後,在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報名參加ITAT認證考試。申請考試人數滿30人後,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向工作組線上提交考試申請。工作組審核批准考試後,於考試當天派出工程巡考員對考試過程進行監督。考試結果線上提交,工程閱卷組統一閱卷。成績合格的學生可獲得ITAT教育工程職業技能證書。

2、納入教學計畫模式(課程置換)

授權成為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的各大中專院校,可結合ITAT教育工程的教學資源(課程體系、考試大綱、教學大綱、教材和課件)在全校範圍內開設相關課程,並提交《納入教學計畫申請表》。經工作組審核批准後,申請納入教學計畫課程的教學考核成績可作為ITAT教育工程的認證考試成績,成績在70分以上的學生可自願申辦ITAT教育工程職業技能證書。該工作模式僅針對各大中專院校,執行單位必須是院校的教學行政主管部門。

培訓基地

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負責ITAT教育工程在當地的具體實施,培訓基地建設是ITAT教育工程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其建立程式及管理辦法如下:

1、培訓基地申辦條件
全國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是由經過嚴格挑選的、具有一定教學實力且積極性較高的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單位、企業培訓中心或其他具有辦學或培訓資質的單位承辦。具體條件如下:

(1)具有5名以上專職教師;

(2)具備符合教學要求的網路環境和實驗室環境;

(3)具備50台以上教學用計算機;

(4)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開展過信息技術培訓或開設了信息技術教學課程。

2、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申辦程式

申辦單位填寫《全國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申請表》,上報ITAT教育工程工作組。經ITAT教育工程領導小組審批後,申辦單位繳費、簽署協定,並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發放授權銅牌和授權書。

3、管理辦法

(1)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設負責人和聯繫人各一名。負責人和聯繫人的基本情況報ITAT教育工程工作組備案。

(2)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可以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的名義開展培訓工作,但不得刻章開展工作。  

(3)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應按照ITAT教育工程統一的課程體系進行培訓。如果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根據當地需要開展與課程體系不符的培訓並考試認證,應提前上報ITAT教育工程工作組審批。

(4)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應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強化培訓,並積極選派教師參加ITAT教育工程組織的師資培訓,確保培訓工作高質量進行。
(5)ITAT教育工程培訓基地應嚴格執行ITAT教育工程的考試管理辦法和費用標準,配合工作組做好認證考試的組織與監管工作,以維護證書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6)ITAT教育工程工作組每年對培訓基地進行一次審核,對違反協定條款的培訓基地取消其資格、終止掛牌。
本實施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執行,其解釋權歸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發展歷程

2000年5月26日 全國信息技術套用培訓教育工程在教育部逸夫會議中心正式啟動。  

2000年10月 第一批ITAT課件通過“中國現代遠程教育衛星多媒體寬頻平台”播出。  

2001年7月 第一期ITAT師資培訓班成功舉辦,這一活動成為工程提高師資水平、交流教學經驗的重要交流平台。 

2002年8月 ITATWeb課件正式推出。  

2005年5月-7月 ITAT教育工程五周年慶典暨首屆就業技能大賽成功落下帷幕。  

2006年5月26日 ITAT獨家遠程學習平台——ITAT學習網(www.itatedu.com)正式開通。 

2009年9月 工程認證體系全面調整,調整後的認證體系更加科學完善。  

2009年12月 第五屆ITAT就業技能大賽在京圓滿落幕,本屆大賽設30個賽區,參賽城市232個,參賽學校867所,  

參賽學生117479人。大賽規模創歷史新高,取得了良好社會效果。 

2010年5月26日 全國ITAT教育工程十周年慶典大會在教育部逸夫會議中心勝利召開。  

2011年5月-12月 在原ITAT教育工程就業技能大賽的基礎上,舉辦第6屆全國信息技術套用水平大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