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工作原理

FPGA工作原理

FPGA,內部包括可配置邏輯模組CLB(Configurable Logic Block)、輸出輸入模組IOB(Input Output Block)和內部連線(Interconnect)三個部分。

基本特點

1),用戶不需要投片生產,就能得到合用的晶片。

2)FPGA可做其它全定製或半定製ASIC電路的中試樣片。

3)FPGA。

4)FPGA是ASIC電路中的器件之一。

5) FPGA,可以與CMOS、TTL電平兼容。

可以說,FPGA晶片是小批量系統提高系統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選擇之一。

FPGA是由存放在片內RAM中的程式來設定其工作狀態的,因此,工作時需要對片內的RAM進行編程。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配置模式,採用不同的編程方式。

加電時,FPGA晶片將EPROM中數據讀入片內編程RAM中,配置完成後,FPGA進入工作狀態。掉電後,FPGA恢復成白片,內部邏輯關係消失,因此,FPGA能夠反覆使用。FPGA的編程無須專用的FPGA編程器,只須用通用的EPROM、PROM編程器即可。當需要修改FPGA功能時,只需換一片EPROM即可。這樣,同一片FPGA,不同的編程數據,可以產生不同的電路功能。因此,FPGA的使用非常靈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