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財務指標

EVA即經濟增加值。其理論源於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關於公司價值的經濟模型》。

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經濟增加值是公司業績度量指標,與其他度量指標不同之處在於:EVA考慮了帶來企業利潤的所有資金成本,公式為:

經濟增加值=稅後利潤-資金成本係數(使用的全部資金)

EVA的基本計算公式為:EVA=NOPAT-C%×TC

Economic value added (EVA®) = After-tax operating profit – [Weighted-average cost of capital × (Total assets – Current liabilities)]

經濟增加值計算公式: EVA =息前稅後營業利潤-資金總成本=息前稅後營業利潤-(全部資本-當前債務)×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其中,NOPAT是稅後淨經營利潤, C%是加權資本成本,TC是占用的資本(包括股權資本和債務資本)。上式中的NOPAT以會計淨利潤為基礎進行調整得到,調整的項目主要包括:商譽攤銷、研發費用、遞延所得稅、先進先出存貨利得、折舊、資產租賃等。這種調整的目的在於:消除會計穩健主義對業績的影響;減少管理當局進行盈餘管理的機會;減少會計計量誤差影響。

NOPAT=稅後淨利潤+利息費用+少數股東損益+本年商譽攤銷+遞延稅項貸方餘額的增加+其他準備金餘額的增加+資本化研究發展費用-資本化研究發展費用在本年的攤銷

資本成本總額=普通股權益+少數股東權益+遞延稅項貸方餘額(借方餘額則為負值)+累計商譽攤銷+各種準備金(壞賬準備、存貨跌價準備等)+研究發展費用資本化金額+短期借款+長期借款+長期借款中短期內到賬部分

NOPAT表示經過調整的營業淨利潤,C%表示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TC表示資本投入額

EVA指標考慮了股權資金的機會成本,比單純的會計利潤指標更好的體現了企業的經營業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