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forster

e.m.forster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通稱E. M.Forster,1879~1970)是20世紀英國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說,兩集短篇小說集,幾部傳記和一些評論文章。他的長篇小說幾乎都是反映英國中上層階級的精神貧困,在每部作品中主人公都試圖通過掙脫社會與習俗的約束來求得個人解放。福斯特的作品語風清新淡雅,雖然人物的個性很容易被把握,但命運安排往往令人不可預測卻又鋪敘自然。[1]

基本信息

 【簡介】

E. M. 福斯特(E. M. Forster, 1879-1970)生於倫敦,幼年喪父,由姑媽和母親撫養帶大,後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學習。1901年福斯特大學畢業後去希臘和義大利旅行,並創作了《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1905)和《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 1908)兩部表現令人窒息的英國中產階級社會與義大利生氣勃勃生活的對立的小說,以及帶有自傳色彩的《最長的旅行》(The Longest Journey, 1907)。《霍華茲別墅》(Howards End, 1910)針對英國社會經濟與文化、富人與窮人、男性與女性之間愈益尖銳的矛盾衝突,探索建立“聯結”關係的途徑,《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24)則以英國海外殖民地為背景,書中的關注點是英國人和印度人能否成為朋友,出色地描寫了不同民族心理和不同文化心態之間的衝突和張力,這兩部小說奠定了福斯特作為20世紀英國最重要小說家之一的地位。他在小說理論方面也頗有建樹,《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 1927)涉及一般小說理論和具體寫作技巧,書中提出的一些概念經常被評論家使用,已成為20世紀英國小說藝術的經典理論著作。1946年劍橋大學授予他榮譽研究員稱號。福斯特喜歡劍橋自由自在的學術討論氣氛,在那裡一直生活到逝世。

福斯特的主要成就是五部小說和一部演說集。此外還有一部雜文集(《阿賓哲收穫集》,1936)、兩部短篇小說集和兩部傳記。他的第一部小說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書名是蒲柏的一句詩的後半句,前半句是“蠢人們卻闖進了”。小說寫英國中產階級的宗教道德觀念,故事曲折,人物性格複雜。《最長的旅行》(1907)的主題是現象與實在(實際的存在)的矛盾。書名引自雪萊《靈魂上的靈魂》一詩,意指不自由的結合是“最令人厭倦、 最長的一次旅行”。 故事寫的是想像中的愛情與現實生活的矛盾。作者本人和一般評論都認為這部小說並不成功。《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1908)以義大利為背景,用喜劇手法寫虛偽與真實,自由、愛、音樂、義大利下層人民、自然風景等與假道學、虛情假意、傳統陋習、英國市民階層、窒息的環境之間的矛盾。
福斯特最主要的小說是《霍華茲莊園》(Howards End,1910)和《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1924)。《霍華茲莊園》寫代表英國中產階級上層的精神和文化的施萊格爾姐妹和同一階層代表實幹、缺乏想像和傲慢的威爾科克斯一家之間,以及英國中產階級上層和下層之間的複雜關係。《印度之旅》是作者最後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作者在這部作品裡把“聯接起來”的思想擴大到不同的民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