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27輕機槍

供彈方式----彈盤 槍管長----605mm 槍架質量----700g

DP27 輕機槍 DP27 7.62mm輕機槍。該槍在俄文中稱為“捷格佳廖夫步兵用機槍”,開頭縮寫是“ДП”,按其讀音稱為“德普”機槍。
DP27輕機槍是蘇聯著名槍械設計師瓦西里?A.捷格佳廖夫的經典作品,於1921年開始設計,歷時5年設計定型,1928年正式裝備蘇聯紅軍,1944年改進成DPM輕機槍DP輕機槍歷經蘇芬戰爭和衛國戰爭的戰火洗禮,在當時世界上的主流輕機槍中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直到1950年代末,才逐步被RPD輕機槍所取代。
DP27輕機槍為導氣式自動武器,開膛待擊,其活塞在槍管下方,與槍機直接相連,槍口帶有喇叭狀消焰器,採用螺紋形式直接擰在槍管上。捷格佳廖夫在該槍上採用了獨特的魚腮撐板式閉鎖機構,結構簡潔。不用任何工具,全槍可以分解成6大部分。全槍有65個零件,沒有形狀特別複雜或者需要特殊處理的零件,這使得該槍在生產、使用以及維護方面都比較簡單。由於該槍設計的年代較早,因此沒有大量採用衝壓件,而是採用蘇俄武器慣用的整塊金屬切削加工的方式生產,消耗材料和所費工時較多,質量也偏大,但好處是堅固耐用,尤其是整槍的可靠性特別出色。DP27輕機槍也有一些缺點,主要包括:一是復進簧套在活塞桿上,連續射擊時活塞會將熱量傳遞給復進簧,引起簧力減弱,進而導致射擊故障;二是沒有小握把,操作不夠方便,長時間射擊時射手容易疲勞。
DP27輕機槍只是捷格佳廖夫諸多作品之一,之後設計的DP系列機槍都繼承了DP27輕機槍的優點和特色。該系列機槍除DP27輕機槍外,還包括DPM輕機槍、DA航空機槍、DA-2雙管航空機槍、DT/DTM坦克機槍、RP46連用機槍。此外,DP還有稱為1939DC的重機槍型號以及使用類似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漏斗供彈原理的試驗型號,由於結構複雜和試用效果不佳,兩者均未大量生產裝備。
DPM輕機槍是針對DP27輕機槍的缺點而設計的改進型號,於1944年定型,主要改進了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復進簧安裝在機匣後部槍托上方的復進簧筒中,解決了復進簧受熱變形的問題;二是增加了小握把,方便據槍和使用;三是將手動保險從扳機護圈後方移至扳機護圈右側上方,提高了安全性;四是將兩腳架固定在槍管護筒上方,方便攜行;五是將抽殼鉤簧由原來的片簧改為螺鏇簧,提高了使用壽命。
DP系列機槍的最後一種型號為RP46連用機槍,是由設計師W.施利尼、P.波利阿柯夫和A.德比尼恩1944年開始設計的,1946年列裝,後被PK通用機槍所取代。RP46連用機槍基本上是在DPM輕機槍基礎上改進的,使用250發不可散彈鏈供彈,也可使用47發彈盤供彈。該槍增加了托肩板,槍管也可以快速更換,配有兩腳架。該槍的一些細節設計和戰術使命均與後來的通用機槍不謀而合。但因為質量過大和生產工藝落後,列裝不久便被撤裝。
1943年,蘇聯受德軍裝備7.92毫米口徑短彈的刺激,發展出M-43式7.62×39毫米中間型槍彈,作為新形勢的適應,捷格加廖夫開發出RPD輕機槍,二次大戰後正式裝備蘇軍,以代替DP輕機槍,該槍有多種改進型,但改動都不太大。RPD輕機槍結構簡單緊湊,質量較小,使用和攜帶較為方便,全槍質量(不含彈鏈盒)7.1公斤,槍架質量0.52公斤,全槍長1037毫米,槍管長521毫米,內有4條右鏇膛線,火線高330毫米。
該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閉鎖機構基本由DP輕機槍改進而成,屬中間零件型閉鎖卡鐵撐開式,藉助槍機框擊鐵的閉鎖斜面撞開閉鎖片實現閉鎖。採用彈鏈供彈,供彈機構由大/小槓桿、撥彈滑板、撥彈機、阻彈板、脫彈片、定彈器、受彈器座等組成。一次輸彈,一次進彈。供彈較平穩,但零件較多,結構複雜。
彈鏈裝在彈鏈盒內,彈鏈盒掛在機槍的下方。整裝式彈鏈是金屬的,鏈節由上面打開。每個鏈節由金屬彈簧連線在一起。彈鏈上裝彈50發,但也可以通過交錯裝彈而連線更多的彈鏈。裝彈鏈時,先打開受彈器蓋,裝好後,再關上,這樣,彈鏈就被定位在槍機上方了。彈鏈也可以放在彈鼓裡,將彈鼓插到機匣下方的一個導槽里固定住。
擊發機構屬平移擊錘式,機框復進到位時由擊鐵撞擊擊針。發射機構只能進行連發射擊。該槍瞄準裝置由圓柱形準星和弧形表尺組成,準星可上下左右調整,兩側有護翼,表尺有U形缺口照門,表尺板上刻有10個分劃,每個分劃代表100米距離,同時設有橫表尺用以修正方向,轉動移動螺桿可使照門左右移動。
該槍發射M-43式中間型槍彈,槍口初速735米/秒,最大射程2000米,表尺射程1000米,有效射程800米,戰鬥射速150發/分,理論射速700發/分。槍管是固定的,經過長時間連發射擊以後,槍管會由於過熱而“自燃”。RPD輕機槍上有3位置氣體調節器,根據武器使用狀況,如受到污染時,可用氣體調節器調節氣體壓力。
DP27 7.62mm輕機槍和ДПМ 7.62mm輕機槍是前蘇聯捷格加廖夫主持設計的,1926年設計定型,1928年裝備蘇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用中發現,該槍連續射擊後,槍管發熱致使槍管下方的復進簧受熱而改變性能,影響武器的正常工作。後將復進簧改放在槍尾內,於1944年重新定型,改名為ДПМ輕機槍。ДП輕機槍在50年代被淘汰。
ДП輕機槍的變型槍還有:ДА航空機槍、ДА-2雙管航空機槍、ДТ坦克機槍、ДТМ改進型坦克機槍等。
結構特點
捷格加廖夫輕機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適合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但質量太大。
1.槍
該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閉鎖機構為中間零件型閉鎖卡鐵撐開式(欲稱魚鰓撐板式)。閉鎖時,靠槍機框復進將左右兩塊卡鐵撐開,鎖住槍機。採用彈盤供彈,彈盤由上下兩盤合攏構成,上盤靠彈簧使其迴轉,不斷將彈送至進彈口。該彈盤可容彈47發,平放在槍身的上方。發射機構只能進行連發射擊,有經常性的手動保險。槍管與機匣採用固定式聯接,不能隨時更換。槍管外有護筒,下方有活塞筒,內裝活塞和復進簧。槍身的前下方裝有兩腳架。
2.瞄準裝置
該槍瞄準裝置由柱形準星和帶V形缺口照門的弧形表尺組成。準星上下左右均能調整,兩側有護翼。表尺也有護翼,該護翼兼作彈盤卡筍的拉手。
3.彈藥
該槍發射前蘇聯1908年式7.62mm有底緣槍彈。
性能數據
口徑----7.62mm
初速----840m/s
最大射程----3000m
表尺射程----1500m
有效射程----800m
槍口動能----3303J
理論射速----600發/min
戰鬥射速----80~90發/min
自動方式----導氣式
閉鎖方式----卡鐵撐開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盤
容彈量----47發
全槍長----1270mm
槍管長----605mm
膛線----4條,右鏇
火線高----276mm
全槍質量(不含彈盤)----9.1kg
槍架質量----700g
供彈具質量
47發實彈盤----2.8kg
47發空彈盤----1.59kg
瞄準裝置
準星----柱形
照門----V形
瞄準基線長----616mm
配用彈種----1908年式7.62×54,mmR槍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