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GP

D1GP

1. 12. 1.

日本職業飄移賽 D1 GRAND PRIX SERIES

代表漂移界的最高水準――D1GP

日本是世界上在賽車界漂移水平最高的國家。而D1GP則相當於漂移界的"formula one",代表了日本漂移最高水平的比賽。賽事成立於2000年秋,每年都有多站比賽,吸引眾多漂移高手參加。歷史

 作為漂移比賽中的頂級賽事,D1GP源於2001年一個一年一度的小型車賽。參與者以一輛私家車報名。這一年幾乎所有的會員每天都參加了比賽,冠軍將獲得HKS的引擎套件。在繼續延續了上一年度比賽的2002年,パ�ツメ�カ� 繼續參與贊助,並且作為小型車賽的贊助達到了頂峰。於是D1開始迅速轉向職業體育比賽。著名雜誌出版商,日本改裝車展,東京車展以及《Option》雜誌的創辦者,同時也是汽車狂熱愛好者的稻田大二郎,可以說D1大獎賽一直以來都是他的夢想。他明白,之前曾經組織過的那些業餘漂移賽事無法讓全球的車迷及專業人士看到這項運動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而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它升級為一項職業賽事。在老友土屋圭市的幫助下,他終於創辦了D1大獎賽。土屋圭市曾是JGTC(日本GT冠軍杯賽)的職業車手,被人們譽為現代競技漂移之父的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漂移之王。如今,D1大獎賽在日本已經相當風靡,而且已經有些車手甚至是裁判因此聲名鵲起。

規則

 每場比賽共30名選手參加,比賽分為兩種。一種為腳踏車漂移賽,另一種為雙車追逐漂移賽。
所有D1參賽選手必須具備:
1. 必須拆除所有在碰撞時會導致駕駛者安全的器材,其中不包括以下部件: a. 防滾架或平衡拉桿b. 安全氣囊c. 防暴死剎車系統d. 牽引力控制系統(TCS)e. 自動穩定性管理系統
2. 賽手的椅子必須裝備3點或更多點樣式的安全帶,最少3英寸寬,以及金屬扣。
3. 賽手必須有經過SA(某安全檢測機構)認可的頭盔。
4. 必須有安全的集油系統,例如安裝Catch tanks。任何出現漏油現象(機油,助力油等)的車都會被剝奪參賽資格。
5. 高度建議車倉內裝有滅火器。
6. 建議在車外安裝斷電開關,並且有明顯的標誌標明。
7. 建議使用高純度的汽油。
8. 汽油過濾器的蓋子要能承受一定的壓力衝擊。
9. 推薦加裝引擎蓋鎖保證安全。
10. 建議比賽前檢查所有需要擰緊的蓋子。
11. 電池必須放置在隔熱的位置,如果在駕駛倉內,必須有電池盒或者防止滲漏的蓋子。
12. 所有參賽車輛的煞車燈與轉向燈必須正常工作。
13. 賽前請檢查煞車系統是否正常工作。經批准的改裝如下: 1. 所有參賽車輛必須保持原廠的車身鋼架結構。2. 所有參賽車輛應該擁有完善的排氣系統,包括原廠或者改裝的高流量觸媒。在某些賽區會對尾排的聲音有所限制。3. 所有的輪胎必須使用道路許可的輪胎,光頭胎(R胎)禁止在比賽中使用。4. 允許改裝body kit,尾翼等外裝部件。 5. 允許加焊點加強車身的做法。6. 允許更換,改裝避震系統。7. 建議更換更好的輪圈。8. 允許使用任何汽油添加劑。9. 允許煞車碟劃線,或者加裝煞車控制系統。10. 允許任何形式的引擎改裝或換裝。11. 允許以上條理不包含的其他改裝。
所有D1 Grand Prix USA 的積分賽,表演賽以及對抗賽,必須遵從以下條件的約束:
1. 所有參賽車輛必須安裝6點式或者更好的防滾架,A柱與門邊必須有鋼架。
2. 車子前後必須安裝拖鉤
3. 防滾架必須經過焊接或者有安全保證的螺絲擰緊。如果使用螺絲,必須經過安全檢測。
4. 允許防滾架有鋼管穿過錶盤前方。
5. 防滾架的鋼管最少1.25英寸粗,材料上也有相應要求(太麻煩這裡就不翻譯了)。
6. 賽手必須穿著防火賽車服。
7. 襪子與內衣也必須由防火材料製成。
8. 賽手必須帶有防火手套,鞋面也必須使用防火材料,強烈建議使用賽用鞋參加比賽。
D1選拔過程首先進行預賽-->從中選出20~30人--->參加第1輪比賽-->選出16人參加第2輪--->對抗賽(第1 vs 16th,第2 vs 15th...)--->冠軍每年的D1有7場以上的比賽,採用積分制來決定總冠軍,積分標準如下:根據單場比賽的成績,冠軍:20 ------ 亞軍:18季軍:16 ------ 4th:145th:12 ------- 6th:107th:8 -------- 8th:69th:4 -------- 10th:2評分標準漂移的評分標準有些類似滑冰或者雪板比賽,當然也有專門的評分標準。
對參賽選手的動作要求有如下幾點:
入彎速度 - 這部分會有專人使用雷射槍掃描記錄。這個部分最容易判斷這個動作的好壞,它會嚴重影響到漂移其他部分的動作。
切線 - 這是另外一個僅靠目測就可以判斷的分數。每個彎都有最好的一條線,而裁判會根據賽手是否能緊隨線路,正確的切到apex點來斷定。而入彎前車尾能儘量靠外側也會得到額外的加分。
移角度與回盤 - 漂移角度指漂移時車身與彎的夾角度數。基礎的講,角度越大,獲得的分數越高。但角度會影響到漂移持續時間的長度,距離等。評審對漂移的要求除了角度,還需要速度。越大的角度,漂移的速度就會越慢,所以儘管角度大,但過彎速度很慢的漂移也不會得到高分。綜上所述,想在這個部分得到高分,漂移的時候就必須能達到一定的速度,非常明顯的漂移角度,以及持續讓輪胎轉動與地面摩擦。表演性(這部分應該只有USD1採用) - 最後一個得分的因素就是車手講解自己漂移時的技巧。賽車手需要懂什麼樣的速度,線路,和漂移角度在裁判面前能夠拿到更多分數!還有個重點就是要看賽車手怎么演示出他的漂移技術,就象比賽,要有一個比較特別方式來顯現出自己的不同。如果他們顯現出了他們的技巧,裁判會很容易留意到那人。在這個階段里重點是有煙,在漂移時輪胎弄出越多的煙,這個車手就會的到越多的分數。這個部分之前還允許車手把手或是腳身出窗外,或是在漂移的同時打開車門。但是現在d1要求漂移時必須關閉窗戶與車門,讓車手展現更多駕駛上的精湛技術!對抗賽對抗賽就是第2輪時採用的比賽體制,它是由2部車同時出發,以及一起完成彎角的漂移。它的評分標準與單人賽時標準一樣,但它要求非常高的技術,對漂移角度及速度的控制等,同時對抗賽也帶給觀眾無以倫比的感官享受。這部分的評分沒有表面的東西依據,而是憑藉裁判多年的駕駛經驗對當時的情況作出精準判斷。攻擊方: 一場比賽分為2部分,2部車各有一次機會追擊或者帶頭。作為攻擊方在漂移時要用盡一切辦法接近對方的車,並且擾亂對方的步驟。同時要求自己的車走正確的線路。追擊方必須在追擊階段儘量帶給帶頭方壓力,這要求非常高的漂移速度。阻止帶頭方車子搶到好的漂移路線。如果追擊方能成功的擾亂對方車子的路線計畫,導致對方被迫改變方針等,都會給予追擊方額外的加分。防守方(帶頭):當車手處於防守方時,要集中精力做到的事情只有幾點。保持比追擊方更高的漂移速度,良好的漂移線路,以及比追擊方更漂亮的漂移角度。如果帶頭方可以甩開對手,或者多次擾亂進攻方的追擊,進攻方會有很大的壓力並且犯錯。此時為了追上防守方,進攻方也許會採用一些不正常的線路等等,這些都會被視為防守方的防守成功。如果防守方過於重視過大的漂移角度,就需要提高入彎速度,這樣很容易導致出錯。同樣的如果進攻方急於貼近對手而走入錯誤的路線,也非常容易被對方擺脫。對抗賽就是建立在這樣的理念上而產生的。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評審,大體上有兩個因素來判斷是否有資格做評審裁判。1,裁判一定要有豐富的駕駛經驗,因為他們需要在比賽中分辨每個車手所帶來的駕駛技術和才能。2,比賽當中裁判還要有能力搞活氣氛,因為是個刺激的運動,任何一人想做d1裁判,一定要被觀眾接受。裁判還需要擁有高水準的賽車經驗與機械原理知識,這樣才能明白向觀眾解釋明白

發展

 雖然在初學漂移的時候很困難,但是對於那些已經熟練掌握漂移技巧的業餘車手,則可以很快地在初級比賽中提升名次從而躋身半職業賽甚至是事業賽事。很顯然,D1大獎賽已經開始進入頂峰時期,最高水平的職業賽已經為這項運動帶來了大量的追隨者,並且具有足夠的吸引力贏來媒體和贊助商的關注。
在創辦D1大獎賽的過程中,漂移在日本和美國已經作為一種汽車運動被合法化。就像稻田先生所希望的一樣,D1在日漸成長,它已經把這項運動的價值和魅力完美地展現在漂移愛好者、市場合作夥伴以及公眾媒體的面前。由它所帶來的激情以及對汽車運動形式的革新已經蔓延到了世界各地,除了日本和北美地區,D1系列賽已經發展到了英國、紐西蘭以及馬來西亞,這些國家也把D1當作了自己的比賽來舉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