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lcopsitta屬

Chalcopsitta屬

lory黑色吸蜜鸚鵡 Lory及酋長吸蜜鸚鵡 lory)、本斯丁氏吸蜜鸚鵡(Bern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

dd

中 文 名: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
俗名別名: 褐色吸蜜鸚鵡
英 文 名: Duivenbodes Lory/Brown Lory
拉丁學名: Chalcopsitta duivenbodei
地理分布 棲息於紐幾內亞北部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成對繁殖效果應較佳,大約3月時進入繁殖期,繁殖期時公鳥變的較有攻擊性,有人接近時會拍動雙翅示警,母鳥開始會花大部分的時間待在巢中,一次產2顆蛋,有些母鳥在生下第2 顆蛋時才開始孵蛋,孵化期約24-26天,羽毛長成約3個月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褐色吸蜜鸚鵡)的羽色與大部分的吸蜜鸚鵡不同,外型及羽色只有和暗色(琥珀)吸蜜鸚鵡(Dusky Lory)有點相似,算是較特殊的吸蜜鸚鵡,有2種亞種─ 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Chalcopsitta d. duivenbodei)與紐曼氏褐色吸蜜鸚鵡(Chalcopsittad.syringanuchalis),後者的頭部與背部的羽色較深,有些帶點深紫色的色澤,全球的數量約在5萬隻上下,而在國際間的鸚鵡養殖業中它們是十分稀少的種類;手養幼鳥非常友善愛玩,相當親近飼主,是美麗又適合當寵物鳥的吸蜜鸚鵡。
體形尺寸 31cm
習性 主要生活在海拔200m以下的潮濕森林、森林邊緣地帶、海岸平原等低地內,通常成對或一群約6-8隻一 起活動,常群聚在樹頂上活動,也常和彩虹吸蜜鸚鵡聚集在開花的樹上,其繁殖行為不甚清楚,繁殖期應該是在4月間;籠養的杜凡波第氏吸蜜鸚鵡數量並不多,是活躍及吵雜的吸蜜鸚鵡,剛飼養的成鳥對人有提防心,適應環境後即變的強壯也會信任飼主,喜愛洗澡。

黑色吸蜜鸚鵡

pp

中 文 名: 黑色吸蜜鸚鵡
俗名別名: 黑猩猩
英 文 名: Black Lory
拉丁學名: Chalcopsitta atra
品種 有3種亞種--1.Black lory黑色吸蜜鸚鵡 2.Bernstein s Lory本斯丁氏吸蜜鸚鵡 3.Rajah Lory及酋長吸蜜鸚鵡
地理分布 在印尼紐幾內亞西岸的艾利安爪哇,包括周圍的島嶼─ 巴坦塔島、密蘇島、沙拉瓦第等島。
瀕危狀態
繁殖方式 卵生
繁殖期時親鳥很兇對飼主有攻擊性,一次產2顆蛋,孵化期約25天,3個月後羽毛長成,通常親鳥較照顧老大,為確保所有的幼鳥能順利長大,最好能抓出巢手養

黑色吸蜜鸚鵡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黑色吸蜜鸚鵡有3種亞種--黑色吸蜜鸚鵡(Black lory)、本斯丁氏吸蜜鸚鵡(Bernstein s Lory)及酋長吸蜜鸚鵡(Rajah Lory),一般常見的應是黑色吸蜜鸚鵡(黑猩猩),而酋長吸蜜鸚鵡應該是可以合法買賣的吸蜜鸚鵡中最貴的種類之一,黑色吸蜜鸚鵡是蠻安靜的種類,手養鳥很可愛及愛玩,十分友善聽話。一般俗稱的黑猩猩數量較多,而酋長吸蜜鸚鵡則非常稀少。
體形尺寸 31cm~34cm
習性 黑色吸蜜鸚鵡主要棲息在低地,通常喜愛在開闊的熱帶稀樹草原、海岸區種植椰子樹的農園、 潮濕的森林邊緣地帶、海岸區的沼澤林地等地區活動,有時會大批聚集在花木上覓食,野外繁殖行為不太清楚,4-12月間可能是繁殖期,公鳥與母鳥輪流孵蛋,幼鳥約在74
天時羽毛長成;人工飼養的黑色吸蜜鸚鵡好奇心強且活潑,剛飼養時較害羞,對環境的變化較敏感,適應後即變的健壯,對其他種類有時有攻擊性,喜愛洗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