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P17缺乏症

CYP17缺乏症(17α-hydroxylase deficiency)較少見,迄今文獻報導約為130餘例。1966年首次報導1例,46歲,女性患者,以高血壓、低血鉀和性不發育為基本特徵。發病率約為五萬分之一。

發病機理

1.酶特徵:CYP17是一種微粒體酶,具有兩種功能:①孕烯醇酮和孕酮的17-羥化(17α-羥化酶活性);②催化17-羥孕酮轉化為雄烯二酮和17-羥孕烯醇酮轉化為去氫表雄酮(DHEA)(17,20-裂解酶活性)。CYP17缺乏同時累及腎上腺和性腺,有兩種缺乏類型:①17a-羥化酶和17,20-裂解酶兩種酶活性均缺乏;②單純17,20-裂解酶活性缺乏,罕見。

2.基因:CYP17基因定位於10q,有8個外顯子。基因突變引起酶活性缺乏,迄今所發現的基因突變包括誤義突變、重複、缺失和過早出現終止密碼子。最常見的突變是第8外顯子的4個鹼基對重複。

3.遺傳特性: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疾病診斷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特徵性的生化改變,可以做出明確的診斷。

臨床表現

1.生殖器官異常:女性患者內外生殖器為幼稚女性型,到了青春期年齡無性成熟表現,第二性徵缺如。男性患者外生殖器可以是完全女性型伴盲袋陰道、兩性畸形或基本是男性型,小陰莖伴尿道下裂,睪丸可以位於腹腔內、腹股溝管內或陰唇陰囊褶內,無青春期性成熟表現。酶活性部分缺乏的患者可有乳房增大和不完全的第二性徵發育。

2.高血壓:一般為輕至中度高血壓,對降壓藥的治療反應差。輕型患者(占10%~15%)血壓可以正常。

輔助檢查

1.低血鉀、鹼中毒。

2.血睪酮、雄烯二酮和DHEA水平降低,尿17-KS降低。

3.血漿ACTH、DOC、皮質酮和孕酮水平升高,皮質酮可以比正常人高50~100倍。LH和FSH水平增高。血漿PRA水平降低。

治療措施

1.糖皮質激素替代治療

原則與單純性化型CYP21缺乏症相同,適當的替代治療可抑制過高的皮質酮,有助於糾正低腎素性高血壓、低血鉀和鹼中毒。

2歲以下患者醋酸可的松20~25mg/kg,肌注,連續5d,以後1.5~20mg,每3d肌注1次。如遇應激情況,則改為每天注射。可的松的劑量因人而異,在治療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24h尿17-KS排量、骨齡和身體直線生長速度隨時調整劑量。

2歲至青春期前患者替代治療改為口服製劑。氫化可的松每日18mg/m,或醋酸可的松每日22mg/m,分3次服用。

青春期以後患者:可改用長效糖皮質激素製劑。每日劑量:潑尼松3.7mg/m、甲基潑尼松龍2.4mg/m或地塞米松0.23mg/m。分次服用。糖皮質激素的替代治療是終生需要的。

2.性激素替代治療

女性患者從13歲開始口服結合雌激素0.3mg/d或乙炔雌二醇5μg/d,連服21d,後10d加服安宮黃體酮10mg/d,每月1個周期。根據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可逐漸增加結合雌激素或乙炔雌二醇的劑量,力求以最小有效劑量維持第二性徵,撤退出血和預防骨質疏鬆。

男性患者可口服十一酸睪酮(TV)40mg,每日2~3次口服或十一酸睪酮注射液125~250mg,每2~3周肌注1次,並根據患者的反應調整劑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