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六項

B肝六項

B肝六項是由常說的“兩對半”(B肝五項)加前S1抗原組成的。B肝六項檢查主要檢測B肝病毒對人體的感染,病程轉歸以及對B肝病毒的免疫狀態。

基本信息

專業術語

1、HBsAg-B肝病毒表面抗原為已經感染病毒的標誌,並不反映病毒有無複製、複製程度、傳染性強弱;
2、HBsAb-B肝病毒表面抗體為中和性抗體標誌,是否康復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標誌。接種者,若僅此項陽性,應視為B肝疫苗接種後正常現象;
3、HBeAg-B肝病毒e抗原為病毒複製標誌。持續陽性3個月以上則有慢性化傾向;
4、HBeAb-B肝病毒e抗體為病毒複製停止標誌。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較弱,但並非完全沒有傳染性;
5、HBcAb-B肝病毒核心抗體為曾經感染過或正在感染者都會出現的標誌。核心抗體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複製標誌,核心抗體IgG是感染後就會產生的,對於輔助兩對半檢查有一定意義。
6、前S1抗原(Pre-S1Ag)主要存在血清中B肝病毒表面,檢測前S1抗原主要是為了反映B肝病毒感染與複製狀況,同時前S1抗原可作為藥物抗病毒療效的指標,是對HBV-DNA和HBeAg指標的補充和加強。

對照表


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PreS1Ag

簡要意義

B肝表面抗原

B肝表面抗體

B肝E抗原

B肝E抗體

B肝核心抗體

B肝前S1抗原

HBsAg陽性提示B肝攜帶;HBeAg、pre-S1Ag、陽性提示病毒複製,傳染性強;HBsAb、HBeAb陽性提示機體具備免疫力,趨於恢復。

-

-

-

-

-

-

沒有B肝病毒感染,不具備免疫力

-

+

-

-

-

-

接種疫苗,B肝恢復,具備免疫力

+

-

-

-

-

-

表面抗原攜帶;急性B肝病毒感染潛伏期後期

+

-

+

-

-

+

急性B肝早期,病毒複製,有傳染性

+

-

+

-

+

+

急慢性B肝,病毒複製,有傳染性

+

-

-

-

+

-

急慢性B肝,傳染性弱或沒有傳染性

+

-

-

-

+

+

急慢性B肝,病毒複製有傳染性,B肝E抗原變異

+

-

-

+

+

-

急慢性B肝,沒有傳染性或傳染性弱

+

-

-

+

+

+

急慢性B肝,病毒複製有傳染性,B肝E抗原變異

-

-

-

-

+

-

B肝核心抗隱性攜帶,有B肝既往有感染史

-

-

-

+

+

-

急性B肝恢復期或既往有感染史

-

+

-

+

+

-

B肝恢復期或既往有輕度B肝病毒感染史

+

-

-

+

-

-

慢B肝病毒感染攜帶,傳染性弱或沒有傳染性

+

-

+

+

+

+

急性B肝趨於恢復,B肝攜帶,病毒複製有傳染性

-

-

-

-

-

+

提示B肝病毒早期感染,有傳染性

檢測意義

1.急性B肝患者早期診斷,前Sl抗原出現在HBV感染早期,與HBV—DNA和HbeAg幾乎同時出現和消失。前Sl抗原在發病l一2周內(潛伏期)即可檢出,然後滴度迅速達到高峰,恢復期後前Sl轉陰,其動態變化有助於判斷急性肝炎的愈後。
2.B肝患者在急性期,前Sl抗原很快轉陰,提示病毒正在消除和病情好轉。前Sl抗原轉陰越早,急性B肝病程越短,預示急性B肝的癒合良好。 PreS1抗原如持續陽性則提示病毒的慢性化。
3.前Sl抗原陽性可作為判斷慢性B肝患者病情活動性和傳染性的一項指標。前Sl抗原的動態變化,對判斷慢性B肝患者的藥物療效及判斷愈後具有重要意義。

檢查區別

B肝核心抗體又分為核心抗體IgG(抗-HBc-IgG)和核心抗體IgM(抗-HB-cIgM),因此,有些醫院把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B肝e抗原、B肝e抗體、B肝核心抗體IgG和B肝核心抗體IgM統稱為B肝六項。B肝核心抗體IgG的持續存在只能說明以往有過B肝病毒感染。B肝核心抗體IgM是B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續複製的標誌,這種抗體持續陽性提示疾病遷延不愈。
就在於有時只檢查B肝核心抗體,有時檢查的是B肝核心抗體IgG與B肝核心抗體IgM。一般來說,對於初次檢查B肝的患者,可以檢查B肝六項,詳細了解感染B肝病毒的情況。而在B肝治療中需要評估B肝治療效果時,只需檢查B肝五項,了解B肝五項指標的轉化就行了,比如是B肝大三陽轉小三陽、小三陽轉大三陽、B肝五項指標全部轉陰等。
雖然B肝五項檢查和B肝六項檢查套用非常普遍,但由於檢查結果決定了您是否感染B肝,如果檢測不準確,把沒病的誤檢查成了有病的,不但會給檢查者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還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許多不便。而如果把有病的誤檢查成了沒病的,又會耽誤了B肝治療,有可能把患者推到肝硬化、肝癌的道路上去。

B肝六項肝功能檢查

檢查表檢查表
肝功能六項主要指的是血清轉氨酶、血清膽紅素、鹼性磷酸酶、谷氨醯轉肽酶、血清蛋白和甲胎蛋白這六項。這六項檢查的臨床意義分別如下:【1】血清轉氨酶的臨床意義:血清轉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這兩項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肝細胞中,當其升高時通常意味著肝細胞受損,人體患有某種肝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等。
【2】血清膽紅素的臨床意義:血清膽紅素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該項檢測是臨床上判定黃疸的重要依據,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當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都增高時,常見於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變,中毒性肝炎等。
【3】血清蛋白的臨床意義:血清蛋白包括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總蛋白檢查是主要檢測肝功能代謝能力的試驗,反映肝臟的儲備能力。總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急性肝炎時,白蛋白、球蛋白變化不明顯,慢性肝炎、肝硬化時,尤其是肝癌時,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增高。若是B肝患者出現球蛋白檢測值超出35.0,則說明肝臟有損傷,因為球蛋白是反映肝臟的合成功能,若是球蛋白超出正常值則反映了有慢性肝炎,或者肝損傷,導致白球比失調.
【4】甲胎蛋白的臨床意義:健康人體的甲胎蛋白正常值為:0-20ng/ml。甲胎蛋白在臨床上用於原發性肝癌的檢測。
【5】鹼性磷酸酶的臨床意義:鹼性磷酸酶的正常值為:40-150U/L。肝功能檢查中,鹼性磷酸酶主要用於阻塞性黃疸、原發性肝癌、繼發性肝癌、膽汁淤積性肝炎等的檢測。
【6】谷氨醯轉肽酶的臨床意義:谷氨醯轉肽酶正常值為3~50U/L。當患有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變失代償時會出現輕度或者是中度的偏高;如果是原發性肝癌、酒精肝時,谷氨醯轉肽酶就會出現明顯的偏高。

參考數據

檢查項目 OD比值 檢驗結果 參考範圍
B肝表面抗原(HBsAG) 0.5 陰性 陽性 ≥2.1
B肝表面抗體(HBsab) 14.7 陽性 陽性 ≥2.1 +
B肝e抗原(HBeAg) 0.6 陰性 陽性 ≥2.1
B肝e抗體(HBeAb) 0.9 陰性 陽性 ≥2.1
B肝核心抗體(HBcAb) 0.4 陰性 陽性 ≥2.1
B肝核心抗體-LgM 0.1 陰性 陽性 ≥2.1

彌補不足

目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三級醫院都已開展了S1抗原檢測,B肝五項檢查的目的是診斷患者的感染狀況、病毒複製情況、病程預後和藥物療效的觀察等。而加查前S1抗原的B肝六項檢測能夠從五個方面彌補和加強B肝五項檢測的不足:
1、由於前S1抗原出現在急性B型肝炎感染的最早期,在轉氨酶升高前即可查出,所以它可作為早期診斷B肝病毒感染的指標。
2、急性B肝患者前S1抗原陰轉越早,預後越好,是病毒清除的最早跡象。反之,前S1抗原持續陽性,預示著感染將發展成慢性肝炎。
3、抗HBe(+)慢性B肝約占慢肝的30-50%,檢測前S1抗原陽性,提示病毒在機體內繼續複製,此類患者更容易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加查前S1抗原彌補了HBeAg的缺失造成的診斷和治療困難。
4、在HBV(嗜肝DNA病毒)無症狀攜帶者中,有一定比例的抗HBe(+)者,加查前S1抗原可反映病毒在體內還較活躍,提示病毒並沒有清除,肝臟還有潛在的病理損傷的可能。
5、抗病毒治療B肝,加查前S1抗原可作為治療前的患者篩查(適應症)和治療後的療效判斷,尤其對抗HBe(+)的慢性B肝患者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排查可起到重要作用。(國外已有文獻報導,前C區變異者不適宜用干擾素。)
檢驗B肝五項,加查S1抗原可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HBV無症狀攜帶者和抗病毒治療B肝的診療過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肝五項和B肝六項的區別

B肝核心抗體又分為核心抗體IgG(抗-HBc-IgG)和核心抗體IgM(抗-HB-cIgM),因此,有些醫院把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B肝e抗原、B肝e抗體、B肝核心抗體IgG和B肝核心抗體IgM統稱為B肝六項。B肝核心抗體IgG的持續存在只能說明以往有過B肝病毒感染。B肝核心抗體IgM是B肝病毒新近感染或持續複製的標誌,這種抗體持續陽性提示疾病遷延不愈。
區別
B肝五項和B肝六項的差別就在於有時只檢查B肝核心抗體,有時檢查的是B肝核心抗體IgG與B肝核心抗體IgM。一般來說,對於初次檢查B肝的患者,可以檢查B肝六項,詳細了解感染B肝病毒的情況。而在B肝治療中需要評估B肝治療效果時,只需檢查B肝五項,了解B肝五項指標的轉化就行了,比如是B肝大三陽轉小三陽、小三陽轉大三陽、B肝五項指標全部轉陰等。

結果分析

B肝六項: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HBcAb-IgM 檢查結果分析如下:
1陽慢性表面抗原攜帶;急性B肝病毒感染
136陽B肝大三陽,急性B肝早期,傳染性強
1356陽B肝大三陽,慢性B肝急性發作,傳染性強
15陽急性B肝或慢性B肝,有傳染性
145陽B肝小三陽,傳染性弱
1456陽B肝小三陽,慢性B肝急性發作,傳染性強
5陽有B肝既往有感染史
45陽急性B肝恢復期或既往有感染史
245陽B肝恢復期,具備免疫力

檢查費用

對於B肝六項費用價格,肝病專家指出:B肝六項檢查要去正規的醫院是很重要的,這樣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及時的預防和治療B肝是很重要的。另外,正規醫院的B肝六項檢查收費也會合理。
B肝兩對半檢查費用因地域不同而有些差異,一般在幾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要視當地消費狀況及醫院具體情況而定,所以詳細價格諮詢當地醫院。

傳播途徑

1、血液傳播:B肝小三陽患者每毫升血中含有一千萬至幾億個成熟B型肝炎病毒顆粒。極微量的血液進入健康人的皮膚黏膜的破口,就可造成感染。
2、醫源性傳播:針灸針、口腔器材、內鏡等被B肝病毒污染的醫用器材和血源以及血製品,在使用時都有可能傳播B型肝炎病毒。
3、性傳播:性傳播是B肝傳播的一個主要途徑,對於易感人群,應該使用保險套。
4、垂直傳播:垂直傳播包括母嬰傳播,父嬰傳播以及家族性的感染。垂直傳播占B肝傳播的70%以上。
5、親密接觸:接吻、牙刷、剃鬚刀、指甲剪等。推薦:B肝小三陽傳染幾率大嗎
6、其它途徑:文身、文眉、文眼線、文唇線、剃鬚等,可經破損皮膚感染B肝。

禁忌食物

第一種,B肝患者不能吃不乾淨的,發霉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細菌,食用後悔損壞肝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肝損傷程度。
第二種,B肝患者不能吃或少吃罐裝或瓶裝的食物如罐頭,鹹菜等食品,因為此類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防腐劑,食用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第三種,高糖,高脂肪,油炸煎,辛辣刺激的食物是B肝患者不能吃的,因為這些食物不易消化,而B肝患者本身就會有消化道吸收障礙,吃這些食物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病情的恢復。

可導致的併發症

首先B肝患者會導致一些腎臟病變,如B肝患者會出現無症狀蛋白尿、血尿、甚至顆粒管型,病情多變且遷延難愈,逐漸發展為腎功能不全,也有自愈病例;患者也可出現一些胃炎性改變,故有上腹不適、噁心、嘔吐等症狀。
其次B肝會導致皮膚病變的出現,其中以蕁麻疹最多見,其次是紅旗、斑丘疹、血管神經性水腫,也可並發紅斑性結節及猩紅熱樣疹。多在急性肝炎症狀出現前數日至數周開始,亦即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或病程早期,多見於年輕人。
最後B肝的併發症還有乾性角膜炎、口腔乾燥及一種結締組織疾病,最常見者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唾液腺或淚腺可腫大等情況;患者也可常有維生素D缺乏,並由此繼發鈣和磷的缺乏,導致骨軟化、骨胳疼痛,甚至骨折等。慢性肝炎、肝硬變、肝癌等常發生維生素A缺乏的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