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雲貴交界5.7級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測定,2012年9月7日11時19分,在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交界(北緯27.5度,東經104.0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

基本信息

雲貴交界5.7級地震 雲貴交界5.7級地震

雲南昭通市民政局報告,截至今日15時50分,當地發生的5.7級地震已造成彝良縣、昭陽區和大關縣等3個縣(區)受災,災害造成70萬餘人受災,43人死亡(彝良縣42人,昭陽區1人),150人受傷,緊急轉移安置10餘萬人,房屋倒損2萬餘戶。目前災情正進一步統計中。本次地震震中洛澤河鎮距昭通市33公里,距彝良縣城15公里,距大關縣城30公里。地震災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5人,是雲南省平均人口密度的兩倍 。

截止13時,已發生餘震16次,其中M2.0級以下8次、2.0~2.9級4次,4.0—4.9級2次,5.0—5.9級以上2次,最大強餘震為5.6級。

應急回響

溫家寶前往彝良縣 溫家寶前往彝良縣

地震發生後,遵照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迅速作出部署,要求 在已開展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做好震情監視、趨勢研判、災情調查等各項工作,並協助災區政府做好有關應急處置工作。省減災委立即啟動2級救災應急回響。省委、 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秦光榮、省長李紀恆、副省長劉慧晏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省級有關部門和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全力救治受傷人員,儘量把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

截至目前,雲貴交界5.7級地震已造成64人死亡,715人受傷,受災人口超45萬。正在俄羅斯出席APEC峰會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對災情高度重視,地震發生後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方面迅速組織力量投入抗震救災,確保災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趕赴災區 。

8日凌晨1時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乘坐的火車在彝良縣小寨車站下車,隨即驅車趕往震中所在地洛澤河鎮。途中,溫家寶向先期趕到的雲南省委書記秦光榮、省長李紀恆詳細了解受災情況。

彝良縣官員透露,在查看災情的崎嶇的山路上,“溫家寶總理表情凝重。他多次詢問現場救援的官兵,有多少民眾被救出?還有多少困在裡面?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把所有村寨房舍搜尋到?”這名官員介紹,“當看到路邊有民眾聚集時,溫家寶總理都讓汽車停下。他會快步走到民眾中間,挨個與大家握手,關切他們家裡的受災情況。”

從震中洛澤河鎮返回縣城後,溫家寶來到收治受傷民眾最多的彝良縣人民醫院前的空地。在這裡,溫家寶握住一名孩子受傷的災民的手說,“把心放寬,儘快把孩子醫好。國家一定會幫你們把家重新建好!”

隨後,溫總理又趕到位於羅炳輝廣場的民眾安置點。面對廣場上人山人海的民眾,溫家寶深情地表示,“人心齊、泰山移,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災害,我們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力量,一定能夠在昭通彝良建設更加美好的家園!”

黎明前,一夜未合眼的溫家寶還在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主持召開會議,對抗震救災工作進行部署。

中國地震局已啟動地震應急Ⅲ級應急回響。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也於16時將14時啟動的國家四級救災應急回響提升至三級。民政部副部長姜力率領由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衛生部、地震局等部門組成的國家減災委工作組,趕赴災區,查看災情,慰問受災民眾,協助開展救災工作。

雲南省多部門聯動 調動人力物資馳援災區

地震發生後,雲南省地震局迅速啟動地震應急預案二級回響。在震後一小時以內,派出以副局長陳勤帶隊的由30人組成的地震現場工作隊分兩批趕往災區指導抗震救災,進行現場地震監測預報。

同時,解放軍和武警救援隊分別派出30人和20人組成的兩個救援分隊趕往災區進行救援。雲南昭通彝良縣消防大隊立即出動3車17人趕往現場救援。與此同時,武警雲南總隊緊急出動220餘名官兵趕赴彝良地震災區進行搶險救災。

雲南省減災委、省民政廳目前已向災區緊急調運6000頂帳篷,6000床棉被,6000件大衣。同時,雲南省民政廳廳長王樹芬率工作組已趕赴災區,協助指導抗災救災工作。17時,雲南省民政廳再次向災區增調摺疊床2000床,床墊2000床等救災物資。

目前,雲南省民政廳、省減災委辦公室已將救災應急回響提升至1級,省委書記秦光榮、省長李紀恆率隊趕赴彝良地震災區。

此外,地震發生後,成都軍區迅速組織1100餘名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投入抗震救災。

記者從廣西地震局了解到,目前監測到與雲南、貴州交界的百色市有地震波形,但因其與震源最近距離有331公里,人體感覺不強。

成都、重慶等地也有震感。

採取措施

昭通彝良縣5.7級地震 昭通彝良縣5.7級地震

雲南省地震局已啟動地震應急預案二級回響。在震後一小時以內,派出以副局長陳勤帶隊的由30人組成的地 震現場工作隊分兩批趕往災區指導抗震救災,進行現場地震監測預報。解放軍和武警救援隊分別派出30人和20人組成的兩個救援分隊趕往災區進行救援。

地震發生後,雲南昭通彝良縣消防大隊立即出動3車17人趕往現場救援。由於洛澤河鎮地處峽谷地帶,地震造成大量滾石阻斷道路,給搜救工作造成較大困難。截至14時30分,雲南消防部隊救援人員共搜救出被滾石埋壓的4名民眾、2具遇難者遺體。

雲南省減災委、省民政廳目前已啟動二級救災應急回響,已向災區緊急調運6000頂帳篷,6000床棉被,6000件大衣。同時,雲南省民政廳廳長王樹芬率工作組已趕赴災區,協助指導抗災救災工作。

雲南省衛生廳目前也已啟動應急預案,派出以衛生廳副廳長徐和平為組長,昆醫附醫院、省中醫院附屬醫院相關專家組成的工作組正趕赴災區。

據悉,初步推斷此事件為一次走滑型地震,中國地震局目前已啟動地震應急級應急回響。當地更詳細的災情還在進一步調查統計中。

震災情況

截至16時,震區共記錄到地震63次,其中5.0-5.9級2次,4.0-4.9級2次,3.0-3.9級1次。

據云南省地震局報告,地震已造成43人死亡,150餘人受傷。

截至7日23時50分,地震造成彝良縣、昭陽區和大關縣3縣24個鄉鎮74.4萬人受災,67人死亡,731人受傷。目前,救援工作正全力展開,搜救範圍已達90%以上。

截至7日21時,貴州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受災涉及7個鄉鎮,受災人數達27965人。目前有2人受輕傷。

昭通地震造成64人死亡 未來須防次生災害

目前,地震已經造成64人死亡,受傷人數已達715人,受災人口達45萬人以上,房屋倒塌3961間、嚴重損壞13876間,畜圈倒塌3455間、受損11633間,牲畜死亡4384頭(匹、只)。目前彝良全縣救災搶險、災情核查等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開展。

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三天震區多陰雨天氣,對救援工作不利,需做好震區民眾和救援人員的防雨工作;同時震區為地質災害脆弱區,降雨將使山區滑坡、土石流災害發生的可能性增大,需加強防範。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劉傑在接受中新網採訪時稱,此次地震屬於震群型地震,未來幾天餘震將繼續發生,應特別注意滑坡滾石等次生災害。

雲南民政部門訊息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雲南彝良地震已經造成了89人死亡,795人受傷,有74.4萬人受災。

據介紹,由於本次地震的震中在狹窄的峽谷地帶,通訊時斷時續,交通受毀嚴重,加之當地貧困程度較深,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後,影響了人員傷亡情況和財產損失的統計速度。目前,災情尚在進一步統計核實中。

9月7日12時16分,昭通市彝良縣又發生5.6級地震。隨後又發生多次餘震。截止9月8日8時整,共記錄餘震161次,其中3.0級以上餘震4次,4.0—4.9級2次,3.0—3.9級2次,最大餘震4.4級。

災區目擊

民房和汽車被大石砸毀

彝良縣洛澤河鎮受災嚴重。記者7日18時在洛澤河鎮虎丘村子云社看到,由於民房依山而建,分布在河谷兩側,地震時大量山石滾下,很多民房和路邊的汽車被大石損毀,該地區電力和通信已處於中斷狀態,不少路段被巨石和塌方阻封,當地救災隊伍正在調集工程車輛奮力搶通。

在離鎮子五六公里外的廠發洞一處山谷,記者看到兩側山上都出現滑坡,巨大的石塊從山上滾落到谷底將公路損壞,三四米高的巨石和泥土把河道堵了一半,路上一輛小轎車被落石砸去一半。車輛都已經無法通行,救援人員只能徒步從山上小路繞行。

記者步行進入山谷一處受災礦區,這個名為金誠信的鉛鋅礦廠有二三十戶人家,房屋幾乎全部被損壞,礦區地面和房屋可以看到四五厘米寬的大裂痕,有的磚混房屋還被山上滾落的巨石砸出了一個大洞。

礦工彭柱穩說:“不少人被滾落的石塊和倒塌的牆砸傷,我的哥哥也在礦上做工,地震時被山上的落石砸死了,而且餘震一次又一次地來,感覺整個山都要塌下來了。”

救災工作

竭盡全力搜救被困民眾

9月7日下午,雲南省委緊急召開省委常委會議,研究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包括由省委書記秦光榮、省長李紀恆帶隊,迅速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迅速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預案,立即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竭盡全力搜救被困民眾,全力以赴救治受傷人員,同時做好災區的轉移安置工作;省市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災區有關救災物資保障。

貴州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第一時間詳細詢問災情,要求確保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立即安排省政府、省民政廳等單位組織救災人員全力參加威寧救災救濟工作。

地震發生後,彝良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民政部門迅速調運下撥救災物資。衛生部門及時組織醫護人員,深入災區做好傷員救治工作。5600餘名公安幹警、武警官兵及自發民眾已趕到受災現場開展施救工作。

記者在洛澤河鎮馮家灣看到,大批武警、消防官兵和醫務人員組成的救援隊伍,已經攜帶設備投入抗震救援。但是由於當地山高谷深,很多通往災情嚴重村寨的道路已經被地震損壞,救援人員只能繞小路進去。

洛澤河鎮鎮長李富春說,救援現在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交通,洛澤河村和水泥廠災情很重,但路都斷了,平時開車只要20分鐘,現在從小路繞進去需要兩個多小時。而且現在村裡的通信和電力設施都損壞了,情況不明。“我們正抓緊往那邊趕,已經進去了兩批救援隊伍,現在第三批也正準備出發。其他已經確認的受災點,也都已安排有救援隊伍全力趕赴。”

畢節市委常委、威寧縣委書記楊興友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後,畢節市、威寧縣立即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救災應急回響。

災區道路搶通 震區彝良縣全面停課

中央電視台訊息,雲南彝良縣通往震中洛澤河鎮的道路已打通。截至到目前,消防部隊的救援力量已經搜尋了90%的受災區域,由於山勢險峻,道路阻斷,還有部分民眾不能到達安全區域。

此外,雲南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建穎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地震已造成彝良縣3名學生遇難,20名師生受傷,震區彝良縣全面停課。開展“雲南省校舍安全工程”的學校校舍無一倒塌,但有開裂、受損現象。待地震隱患排查完畢,評估組評估後,再恢復上課。彝良縣教育局局長李忠介紹,地震發生後,該縣學生即全面停課,教師全部投入抗震救災工作,迅速開展學生普查工作。

第一時間啟動應急回響各方積極投入災區救援

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震後第一時間啟動應急回響,武警、消防、衛生、電力等各部門積極投入救災工作中。中國地震局也啟動應急回響,派出現場應急隊協助地方政府開展抗震救災工作,地震現場應急工作隊由國家、省、市、縣四級地震部門約80人組成,在災區現場迅速開展餘震監測、趨勢研判、災情調查和損失評估等工作。

雲南省減災委已啟動救災應急一級回響,並決定在全省範圍內緊急開展向地震災區獻愛心捐贈活動。捐贈賬戶為:雲南省接收救災捐贈辦公室,開戶行:雲南省昆明市農行白雲路支行。

相關信息

傷亡較多原因有四個

雲南省地震局局長皇甫崗介紹,經初步分析,此次滇黔交界地震造成雲南省彝良縣人員傷亡較多,主要原因有四個:

一是災區人口密度較高,平均每平方公里205人,而雲南省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17人,災區人口密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近兩倍。

二是災區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當地民眾貧困,一些房屋抗震性能偏弱。很多民房的樓層比較高,但是部分房屋基本沒有承重結構。

三是災區多為山區地形,山高坡陡,容易引發次生地質災害。

四是兩次強震疊加。第一次地震震中距離彝良縣城15公里左右,第二次震中距離縣城約5公里,第二次地震逼近人口更加稠密的地區,產生了破壞性更強的影響。

溫家寶八個方面部署

2012年9月8日4時40分,溫家寶在帳篷里聽取了雲南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災工作匯報,就下一步工作從八個方面作出部署:第一,要盡全力救人。救人是當前第一位的工作。由於地震發生在地形複雜的山區,條件十分惡劣,搜救工作一定要抓緊。黃金72小時十分關鍵,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全力。今天白天要到達受災的每一個村莊,不留一個盲點。第二,盡最大努力救治傷員。彝良縣的醫院容量有限,要統一部署,分受傷輕重加以處理,有的可以轉到省內其他地市醫院救治,有的可以請相鄰省份幫助。我們的目標是儘量減少傷亡,盡最大努力救治傷員。第三,妥善安置好受災民眾。要保證外出避險的民眾每個人都有飯吃,有潔淨的水喝,有病能治療,儘量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能夠避風遮雨。要做好消防安全和衛生防疫工作,防止發生事故和傳染病。第四,儘快修復基礎設施。交通是生命線,必須千方百計搶修打通道路,路通了,救援力量、物資、設備才能到達。電力直接關係到民眾生活和醫療,要抓緊搶修,恢復正常。要加強水庫監測,確保水庫安全。第五,做好地震監測預報和次生災害、地質災害的預防。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次生災害。對每一條溝、道路、村莊附近的岩層都要認真觀察,嚴密防範。救援隊伍的安全也應該放在第一位,爭取做到救援人員不傷亡。第六,做好民眾工作,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要持續一段時間。帳篷的環境比較差,生活不方便,民眾住久了容易產生煩躁情緒,各種矛盾就容易凸顯出來。我們一定要在加快妥善安置民眾的同時,耐心細緻地做好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所有的工作都要充分依靠民眾。第七,提前謀劃災後重建工作。震區既是少數民族地區,又是貧困地區,耕地少,土地也少,重建一定要做好規劃。首先是保障安全,同時要合理布局,集約和節約用地,方便民眾生產生活。災後重建工作一定要發揮政府和民眾兩方面積極性。中央和地方政府對重建給予政策支持,受災民眾也要克服困難,出工出勞,自力更生,重建家園。這些工作都需要強有力的組織、規劃和領導。第八,加強組織領導。當地要組成抗震救災總指揮部,中央有關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

中國近年地震一覽

中國近年地震一覽表

時間 地點 震級 概述
2012年09月07日 雲南省彝良縣 5.7級 9月7日11時19分,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北緯27.6度,東經104.0度)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10年04月14日 青海玉樹地震 7.1級 4月14日早晨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
2009年12月19日 台灣花蓮海域 6.7級 12月19日21時02分,在台灣花蓮海域(北緯23.8度,東經121.7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公里。福建沿海各地普遍有震感。
2009年07月14日 台灣花蓮海域 6.7級 台灣東部近海7月14日凌晨發生芮氏規模6.7級有感地震,幾乎台灣各地都有震感。
2009年06月30日 雲南姚安 6.0級 地震造成楚雄、大理、麗江等3個州市共205.9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300多人受傷。
2009年06月30日 四川綿竹 5.6級 地震造成十多人受傷,餘震區的在建農房、基礎設施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
2008年12月26日 雲南瑞麗 4.9級 瑞麗市“12.26”地震共造成9人受傷,其中重傷2人,輕傷7人。
2008年10月06日 西藏當雄 6.6級 9人死亡,11人重傷,8人輕傷,因災倒塌房屋147間。
2008年08月30日 四川攀枝花 6.1級 共造成38人死亡,589人受傷, 其中四川會理縣27人死亡321人受傷,攀枝花市5人死亡132人受傷;雲南楚雄州6人死亡132人受傷,昆明市祿勸縣4人受傷。
2008年05月12日 四川汶川 8.0級 汶川大地震遇難人數及失蹤人數總和超過87000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451億。
2007年06月03日 雲南普洱 6.4級 造成3人死300餘人傷,發生餘震300多次。
2006年12月26日 台灣屏東恆春近海 6.7級 造成2人死亡42人受傷。
2006年08月25日 雲南鹽津 5.1級 2006年8月25日13時51分,雲南鹽津縣再次發生5.1級地震。地震至少造成1人死亡,31人受傷,大批房屋和眾多基礎設施不同程度損壞,31.7萬人受災。
2006年07月22日 雲南鹽津 5.1級 2006年7月22日上午9點10分21秒,雲南東北部昭通市鹽津縣發生5.1級強烈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2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鐵路中斷。
2006年07月04日 河北文安 5.1級 4日11時56分,河北省文安縣發生5.1級地震,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的部分地區有震感。
2005年11月26日 江西九江瑞昌 5.7級 2005年11月26日8時49分,江西九江瑞昌間發生5.7級地震,餘震波及南昌等地。地震至少造成14人死亡,8000餘人受傷,1.8萬間房屋倒塌。
2005年07月25日 黑龍江林甸縣 5.1級 2005年7月25日23時43分,黑龍江林甸縣發生5.1級地震,震源距地面10公里處。地震至少造成1人死亡12人受傷,1136間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損害。
2004年08月10日 雲南魯甸 5.6級 2004年8月10日傍晚,雲南昭通市魯甸縣、昭陽區一帶發生芮氏5.6級地震,地震至少導致4人死亡,594人受傷。
2003年12月01日 新疆伊犁 6.1級 本次地震一共造成10人死亡,47人受傷,其中23人為重傷。
2003年10月25日 甘肅民樂 6.1級 甘肅省張掖市民樂、山丹縣之間先後發生6.1級、5.8級地震,震中分別位於北緯38.4度、東經101.2度,北緯38.4度、東經101.1度。
2003年10月16日 雲南大姚 6.1級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境內16日夜間發生芮氏6.1級強烈地震,震中在大姚縣六苴鎮外期地。
2003年08月16日 內蒙古赤峰 6.1級 台北時間18:58,在北緯44度54分,東經118度22分發生6.1級地震,震中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和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魯科爾沁旗一帶。
2003年07月21日 雲南大姚 6.2級 震中位於大理市東北約一百公里處,距昆明市約一百八十公里。大理、昆明兩地均有強烈震感,持續時間約半分多鐘。
1998年01月10日 河北尚義 6.2級 1998年1月10日11時50分,尚義以東地區發生6.2級地震,造成49人死亡,11439人受傷,其中重傷362人,傷亡人數占全國當年總數的83.9%,是當年中國大陸地區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災害。地震災區涉及張北、尚義、萬全和康定縣的19個鄉鎮,災區人口近17萬。

重大地震事件

重大地震事件一覽表

▪海源地震( 1920年12月16日20時05) ▪關東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11時58分)
▪墨脫地震( 1950年8月15日22時09分) ▪安克雷奇地震( 1964年3月27日)
▪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0分34秒) ▪唐山地震( 1976年7月28日2時30分)
▪墨西哥城大地震( 1985年9月19日7時19分) ▪阪神大地震( 1995年1月17日5時45分)
▪印度洋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9時) ▪海地地震( 2010年1月13日5時53分)
▪智利康塞普西翁地震( 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 ▪6·13印度尼科巴群島地震( 2010年6月13日1時26分)
▪12·30西藏尼瑪地震( 2010年12月30日2時31分) ▪1·12南黃海地震( 2011年1月12日9點19分)
▪1·19安徽安慶地震( 2011年1月19日12時7分) ▪2·13湯加群島地震( 2011年2月13日1時57分)
▪2·22紐西蘭克萊斯特徹奇地震( 2011年2月22日12時51分) ▪3·10雲南盈江地震( 2011年3月10日12時58分)
▪2·11智利康塞普西翁地震( 2011年2月11日20時05分) ▪疊溪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
▪9·4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 2010年9月4日4時35分) ▪雲南大關地震( 1974年5月11日3時25分)
▪昌馬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04分) ▪亞美尼亞地震( 1988年12月7日11時41分)
▪3·24緬甸地震( 2011年3月24日21時55分) ▪3·24緬甸東北部地區地震( 2011年3月24日21時55分)
▪3·21台灣花蓮及台東地震( 2011年3月21日0時49分) ▪4·7日本宮城地震( 2011年4月7日23點32分)
▪4·11日本福島地震( 2011年4月11日16時16分) ▪4·14玉樹地震( 2010年04月14日5時39分57秒)
▪東日本大地震(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26秒) ▪9.21大地震( 1999年9月21日1時47分12秒)
▪5·12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 ▪崑崙山地震( 2001年11月14日17點26分)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 ▪4·7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地震( 2010年4月7日5點15分)
▪7·28美國阿拉斯加地震( 2011年7月28日) ▪麗江地震( 1996年2月3日19時14分18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