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式履帶步兵戰車

86式履帶步兵戰車

86式步兵戰車於1986年正式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簡稱為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是中國的第一代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車體劃分為3個部分,前部為動力及傳動部分,中部為炮塔部分,後部為載員艙。

基本信息

(圖)86式履帶步兵戰車86式履帶步兵戰車

86式步兵戰車於1986年正式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簡稱為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是中國的第一代步兵戰車。86式步兵戰車車體劃分為3個部分,前部為動力及傳動部分,中部為炮塔部分,後部為載員艙。

性能參數

(圖)86式履帶步兵戰車86式履帶步兵戰車靜態展示

乘/載員:3+8人
戰鬥全重:13.3噸
單位功率:22馬力/噸
單位壓力:62千帕/平方厘米
車 長:6.74米(防浪板不打開)
車 寬:2.97米
車 高:1.92米(至炮塔頂) 2.154米(至炮塔探照燈頂)
車底距地高:0.38-0.40米
履帶著地長:3.57米
最 大 時 速:65公里(公路)、7公里(水上)
平 均 時 速:40-45公里(公路)、31-35公里(越野)
最 大 行 程:460-510公里(公路)、100公里(水上)
爬 坡 度:58%
側 傾 坡 度:46%
越垂直牆高:0.6-0.8米
越 壕 寬:>2米
三 防 裝 置:有
滅 火 裝 置:有
電氣系統電壓:26±4伏

火炮配置

(圖)86式履帶步兵戰車86式履帶步兵戰車

炮塔迴轉和火炮俯仰均由操縱台用電操縱,並有手動操縱裝置。火炮最大俯仰角為-3°30′~+30°30′。炮手通過晝夜合一微光瞄準鏡進行瞄準,晝間系統放大倍率為6×,視場為15°;夜間系統放大倍率為6.7×,視場為6°,夜視距離約為400~900m。瞄準鏡中有破甲彈和榴彈兩咱分劃。戰鬥艙內的步兵能乘車進行戰鬥。車體兩側各備有4個射孔並有觀察瞄準裝置,左後門還有1個射孔。兩側最前面第一個射孔用於班用機槍,可向車前方30°的方向射擊。其他6個射孔用於衝鋒鎗射擊,射孔內有球形支座,可使槍上下俯仰±12°左右,左、右轉動15°。廢彈殼收集在彈殼袋內,火藥氣體可經抽氣風扇排除車外。車內還備有1具40火箭筒,10枚手榴彈,根據用戶需要還可配置1枚紅纓-5號單兵防空飛彈

良好的機動性

(圖)86式履帶步兵戰車閱兵中的86式履帶步兵戰車

86式步兵戰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採用4衝程6V150水冷直接噴射式高速柴油機。發動機前置。同時採用縱向安裝,通過主離合器與安軸式常嚙合變速箱相連,二級行星轉向機安裝在變速箱端頭,使整個動力傳動裝置形成一個整體,便於安裝和調整。主離合器為雙片乾式、液壓操縱,必要時亦可用壓縮空氣操縱。常嚙合定軸式機械變速箱有5個前進檔,1個倒檔,二~三檔和四~五檔有同步器,液壓伺服助力操縱,一、倒檔無同步器,用機械操縱。二級行星轉向機的離合制動器通過轉向桿和液壓系統進行操縱,可實現無級(或多半徑)滑動轉向,側減速器為行星式,可保證在結構緊湊的條件下實現增大主動輪扭矩。該車主動輪在前,每側有6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每側第一、六負重輪裝有筒式液壓減振器;懸掛裝置為扭桿式獨立懸掛,限制器採用螺鏇彈簧;採用鍛造雙銷式銷耳掛膠履帶,這種履帶噪聲低、阻力小、使用壽命長。86式步兵戰車可不經任何準備直接浮渡江河湖泊,水上行駛用履帶划水,速度達7~8km/h。水上行駛前應關好門窗,打開防浪板和升起進氣筒,駕駛員中間潛望鏡應換上高潛望鏡。水上行駛條件是浪高不大於25cm,流速不大於1.2m/s。該車還裝有陀螺羅盤方向指示器,以便於在沙漠地區和水上行駛時判別方向。

主要配置

(圖)飛彈發射飛彈發射

外型
86式步兵戰車外形低矮、流線型炮塔,具有較好的防護力。車體根據受攻擊的可能性,選用了不同厚度的特種合金鋼板,部分地採用了特種鋁合金。炮塔採用特種合金鋼板焊接而成。車輛具有三防能力,車提能整體密封,以集體防護為主,步兵可攜帶防毒面具供下車作戰時使用。車上裝有熱煙幕施放裝置和滅火裝置。

86式步兵戰車於1986年正式批准設計定型,並命名為19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簡稱為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是中國的第一代步兵戰車(研製代號為WZ501)。

內部設施
86式步兵戰車有車長、炮手和駕駛員3名乘員。發動機及傳動裝置位於車輛前部右側,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左側,有一個向右轉動開啟的駕駛窗,並裝有3個晝間觀察潛望鏡。夜間駕駛時中間1個潛望鏡可更換為紅外夜間駕駛儀;浮渡時則用高潛望鏡。車長位於駕駛員後方,有1個向前開啟的車長門,可鏇轉,不開啟部分裝有3個潛望鏡,中間1個為晝夜合一微光觀察鏡(也可用晝夜合一紅外觀察鏡,此時應帶紅外燈)。炮塔位於車體中部,炮手位於炮塔內,共裝有4個炮手用潛望鏡和1個晝夜合一、微光夜視瞄準鏡。炮塔頂部右方裝有1個白光探照燈。車體後部為戰鬥艙,可載8名步兵,每邊4名,背靠背坐在戰鬥艙內。中間為主柴油箱及電器支架。8名步兵中,有左右機槍手各1名,衝鋒鎗射手6名(其中2名若下車作戰,則作為40火箭筒射手)。載員艙內有4個頂蓋,左、右各2個,通過鉸鏈與車體頂甲板相連。步兵下車作戰的主要出入口為兩扇車後門,這兩扇後門同時也作為柴油箱,左後門容積為60L,右後門容積為70L。
重武器
86式步兵戰車主要武器為1門73mm低壓滑膛炮,火炮全重為110kg,全長為2185mm,由膛壓低,使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火炮右方安裝1挺並列機槍,在火炮炮身與火炮防盾上安裝有紅箭-73反坦克飛彈發射架。炮塔底部有吊籃。火炮以自動裝填為主,也可手工裝填。自動裝彈機由輸彈機、抓彈提彈機和推彈機3部分組成,全部裝填過程由電操縱。裝填時火炮必須回復到裝填位置,此時相當於火炮成3°30′仰角,由角度控制器自動對準,射速為8發/min左右。炮塔內裝有73mm尾翼穩定火箭增程破甲彈和尾翼穩定鋼珠榴彈共40發,彈種配備一般各20發,也可根據戰鬥任務需要而定。破甲彈重為3.5kg,初速為410m/s,直射距離為765m,最大射程為1300m;榴彈重為3.86kg,最大射程為2900m。為對付3000m以內的裝甲目標,炮手可使用有線制導的紅箭-73反坦克飛彈,通過炮塔頂前部的裝填視窗裝填,屆時需將火炮抬高至接近最大仰角(約28°)位置。
車箱
車體後部為載員艙,可搭載8名全副武裝的步兵,以背靠背坐在載員艙內;中間為主柴油箱及電器支架。載員艙內有4個頂蓋,左右各2個,通過鉸鏈與車體頂甲板相連。步兵下車作戰的主要出入口為兩扇車後門,這兩扇後門同時也作為柴油箱,左後門容積為60升,右後門容積為70升。搭載步兵既可以下車作戰,也可以乘車作戰。為便於步兵乘車作戰,在車體兩側及左後門上共設有9個射擊孔並有觀察瞄準裝置,供步兵班射擊用。兩側最前面第一個射孔用於班用機槍,可向車前方30度方向射擊。其他6個射孔用於突擊步槍或衝鋒鎗射擊,射孔內有球形支座,可使槍上下俯仰±12度左右,左右轉動15度。廢彈殼收集在彈殼袋內,火藥氣體可經抽氣風扇排除車外。此外,該車還備有1具40毫米火箭筒、10枚手榴彈。
86式步兵戰車可不經任何準備直接浮渡江河、湖泊,水上行駛用履帶划水,時速為7-8公里。水上行駛前應關好門窗,打開防浪板和升起進氣筒,駕駛員中間潛望鏡應換上高潛望鏡。水上行駛條件為浪高不大於25厘米,流速不大於1.2米/秒。該車還裝有陀螺半羅盤方向指示器,以便於在沙漠地區和水上行駛時判別方向。

型號演變

(圖)靜態展示靜態展示

1986年6月該公司與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協商,同意利用86式履帶步兵戰車底盤和美國食品機械化學公司2.5mm(M242型)單人電驅動炮塔,共同研製NFV-1步兵戰車。樣車於1986年在北京國際防務展覽會上正式展出,隨後在北京試驗場進行了行駛和實彈射擊表演。1987年9月應埃及邀請,參加了1987年11月埃及舉辦的國際防務展覽,會後進行了全面的整車性能和射擊試驗。
該車主要武器為25mm的M242叢林之王(Bushmaster)高平兩用機關炮,布置在炮塔右側,雙向單路供彈,可單發、短點射、長連射(每分鐘200發),可發射榴彈和脫殼穿甲彈。M240式7.62mm並列機槍在炮塔左方。炮塔方向鏇轉和火炮高低俯仰為電驅動,也可手動,炮塔可鏇轉360°,火炮俯仰範圍為-7°~+47°,炮手瞄準鏡為M36晝夜合一瞄準鏡,可安裝穩定器。戰鬥全笪為13.6t,除3名乘員外,可載全副武裝士兵8名。在不需任何準備的條件下有浮渡能力,水上速度為7~8km/h。
2.WZ503裝甲人員輸送車
該車於1987年在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底盤基礎上研製而成,已經設計定型,並於1988年參加了北京國際防務展覽會。 該車主要零部件均可與基型車通用,通用率達86%。由於總體設計合理,該車繼承了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機動性好、越野能力強、操縱輕便、乘坐舒適等特點;承載能力和水上浮渡儲備係數有很大提高,更適合改裝和變型其他用途的車輛。
該車戰鬥全重為12.8t,乘員2人,載員13人,車長6.74m,車寬2.97m,車高至最高點為2.415m、至頂甲板為1.710m,浮力儲備係數為37%。車上裝有1挺W-85型12.7mm機槍,兩側各有3個射孔,可使載員乘車戰鬥,後門也有1個射孔。有集體三防裝置,可保證車輛在原子、化學、生物戰條件下運送步兵和物資。
3.WZ504內置式紅箭-73B反坦克飛彈發射車
該車於1988年製成,並於198年11月參加了北京國際防務展覽會。該車戰鬥全重13.6t,乘員3人(駕駛員、車長、炮手),載員4人,炮塔可360°鏇轉,有吊籃、液壓升降式發射平台(也可用手動油泵控制升降)。平台上安裝有4枚紅箭-73B飛彈,中間安裝有紅外測角儀,平台上升後由高低機操縱俯仰,俯仰範圍為-2°~+10°。戰鬥時將車開至預定位置,然後將平台升起,迴轉平台用測角儀搜尋和瞄準目標,操縱按鈕發射飛彈。平台上右左各2枚的飛彈發射時應對稱進行,以保證平台平衡。整車有飛彈16枚。戰鬥後放下平台,此時整車可密封,以便於通過原子、化學、生物沾染地區。該車保持了水上性能,能浮渡江河,水上行駛速度為7~8km/h。
4.WZ505步兵戰車
該車於1988年在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底盤的基礎上研製而成,採用25mm高、平兩用機關炮外置式單人炮塔。戰鬥全重為13.6t,乘員3人(駕駛員、車長、炮手),載員8人,採用頂置式單人炮塔,全重為1500kg。安裝25mm機關炮,高平兩用,能變換射速和彈種,可首發自動裝填,電擊發,為雙向單路彈鏈供彈,有爆破榴彈和脫殼穿甲彈,彈藥基數200發(吊籃內放置),射速為單發、100發/min、200發/min。炮塔由電驅動,水平向速度為o.05°~+45°/s,最大加速度為40°/s2,高低向速度為10.05°~40°/s,最大加速度為40°/s2。並列機槍為59式7.62mm機槍,彈藥基數為1000發。炮手採用可見光高平潛望瞄準鏡,能變倍率,對地射擊時為6×,對空視場大於40°。設有餘彈計數器,可同時顯示兩條彈鏈上的剩餘彈數,並能在需要補充彈藥時發出信號並終止射擊。炮塔兩側裝有84式76mm煙幕彈發射器,每側各4具,發煙時間為5s,持續時間為2min,煙幕彈在100m左右距離上離地面5m左右炸開時形成的煙幕寬為110m。該車還有熱煙幕施放裝置。該車還具有水上浮渡性能,水上最大速度為7~8km/h。有三防裝置,能在原子、化學、生物戰條件下作戰或行駛。
5.外置式紅箭-73反坦克飛彈發射車
該車於1985年製成,利用86式履帶式步兵戰車底盤改裝,可攜帶12枚飛彈,發射裝置利用基型車的炮塔座圈、電傳動系統和高低方向機,因而發射平台可360°鏇轉,俯仰範圍為-3°~+33°,發射平台上安裝4枚紅箭-73飛彈,用晝夜合一瞄準鏡進行觀察和瞄準。 該車戰鬥全重為13.3t,乘員3人(駕駛員、車長、炮手),載員4人。有射孔以保證載員乘車戰鬥。具有三防性能、水上浮渡能力和有熱煙幕施放裝置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